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清明节前夕,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部分官兵跨5省、行程上千公里,辗转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吉林5省,前往历史荣誉连队的诞生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在追根溯源中教育官兵不忘革命先烈事迹,珍惜历史荣誉,磨炼英勇顽强战斗意志,练就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一座座英雄墓碑、一段段感人事迹,无一不展现着可歌可泣的历史。该旅“威震武冈连”指导员王欢和士官赵东怀着沉重的心情面对着先烈的墓碑弯腰蹲下,认真细致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捡起地上的落叶、拔去杂草。

单位名称:

威震武冈连

扫墓地点: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县烈士陵园

历史由来:

连队前身是抗日战争初期成立的江苏省宿迁县第2(韩集)、第8(邵店)区中队。1940年初,第2、8区中队合编为沂河大队。

1945年9月,在攻打武岗的战斗中,连队表现出色,战后被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9军117师)授予“威震武冈连”荣誉称号。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念碑承载着光辉的战斗历程,瞻仰着四平解放战役英勇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该旅“骑兵第一连”连长杨军庄重敬礼,立下铮铮誓言:“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骑兵第一连

扫墓地点:

吉林省四平市怀德镇烈士陵园

历史由来: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部队连克通辽、开鲁、景星,开辟西满根据地。连队参加四平外围战斗,1945年11月,参加“三下江南”战役,在铁西广场一战中,配合1机连俘敌副团长以下586人,缴获装甲车58辆,辅助车辆42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东北“剿总”直属装甲兵团被全歼。

1947年5月,在怀德攻坚战中,连长李希全率领全连打掉敌大地堡4个,炮楼1个,歼敌约1个连,俘敌120余人,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胜利。战后,纵队给他记特等功。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青松肃穆,翠柏低垂。该旅“大胡庄英雄连”指导员郭晓达、排长陈世健缓步走进淮安市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整理好缎带,两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接受思想洗礼。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大胡庄英雄连

扫墓地点: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茭陵乡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历史由来:

1941年4月,连队途径江苏省淮安市茭陵乡大胡庄时做短暂停留。当时盘踞在涟水县城的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第21师团得知有新四军在大胡庄驻扎,便紧急集合了700多人,带着4挺重机枪和2门迫击炮,于25日夜趁着夜色直扑大胡庄。战斗仓促间打响,连队战士在副营长巩殿坤和连长晋志云的带领下,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最后打退了敌人的冲锋。全连除一名叫刘本成的小战士因昏迷被战友遗体压住幸存外,其余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烈士陵园内, 该旅“先锋连”排长徐福成、战士张凤鑫姿态严正、庄严肃穆,面向烈士纪念碑脱帽默哀。随后,向纪念碑敬献上官兵们自己制作的花篮告慰英烈英魂,以此抒发对革命先辈们的敬意,表达了官兵们继承英烈遗志和献身祖国的坚定决心。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先锋连

扫墓地点: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烈士陵园

历史由来:

解放战争时期,连队经历了北上和南下两次大进军,转战于东北、华北、中南三大战区,足迹遍及祖国十余省份;在参加建设东北根据地以及三下江南、三次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广西战役等伟大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1948年10月义县攻坚战中,连队仅用4分钟就率先突破敌城墙,将红旗插在了义县城头上,俘敌600余人,被东北野战军二纵授予“先锋连”荣誉称号。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该旅“清江战斗模范连”副连长张刚和战士孙驰,带着全连官兵的殷切哀思和崇高敬意,不远千里来到淮安市淮阴城阵亡将士纪念亭祭扫先烈,两人和当地自发前来哀悼的民众一同追忆着革命先烈遗志,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接受思想上洗礼。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清江战斗模范连

扫墓地点:

江苏省淮安市烈士陵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

历史由来:

连队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武汉国民政府警卫连。1945年9月在解放淮阴攻坚战中,因战法大胆灵活,率先攻上城楼,连队被新四军三师授予“清江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五班被授予“淮阴战斗模范班”光荣称号,五班长曾加良被授予“淮阴战斗登城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一次。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该旅“红八连”指导员王坤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被带回到革命烈士不怕流血牺牲,战火纷飞的年代。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红八连

扫墓地点:

江西省南昌市革命烈士陵园、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历史由来:

连队诞生于南昌起义的炮火硝烟之中,前身是朱德军官教导团警卫连。南昌起义发起后,连队官兵与兄弟单位并肩作战,激战3小时,胜利占领南昌城。战争年代,八连转战大江南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从八年抗战到挺进白山黑水,转战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大半个朝鲜,攻必克、守必固,打不跨、拖不烂,成为一把不卷刃的尖刀。曾被师以上单位授予锦旗14面,16次荣立集体战功。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面对革命先烈纪念碑,高擎右拳庄严宣誓,铮铮誓言久久回荡。“回到连队后,我一定将此行的所获所感与官兵分享,给大家上一堂红色传统教育。”走出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烈士陵园,该旅“攻必克营”军医孙远飞感触颇深地告诉笔者。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单位名称:

攻必克营

扫墓地点: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烈士陵园

历史由来:

1948年10月,5师13团(原346团前身)在团长张峰、政委朱嗣龄的带领下参加解放辽西战役,政委朱嗣龄、参谋长牛学俭牺牲,现葬于苏家屯烈士陵园。

辗转五省、跨越千里,再次仰望英烈的崇高伟大

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张锋介绍说,此次组织官兵不远千里祭英烈,就是让官兵在追根溯源中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把先辈的光荣传统融入血脉、渗入骨髓,打牢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不断激发练兵备战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