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朱然墓的发现,为何震动了日本?

社会小达人


朱然(182年-249年),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

朱然是东吴名将,曾与潘璋一同擒杀关羽,后又随陆逊打败刘备,被封为当阳侯。


而事实上,朱然本人与日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朱然墓的发掘,确实曾在日本引起很大的反响!

这是因为在朱然墓中,出土了中国现以发掘出土的最早的漆木屐!

朱然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1984年6月在当地市纺织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被发现,后文物保护部门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历史上,朱然墓曾遭受盗墓贼的严重盗扰,众多珍贵文物流失,然而在遭受严重盗扰后,作为我国目前发掘的等级最高的一座东吴墓葬,朱然墓中还是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这其中,就有给整个日本社会造成巨大反响的漆木屐!

一直以来,人们都再说日本是唐朝文化传承的最好的地方,而在日本,木屐就十分的流行,但在中国,如今却很少见到有人穿木屐!

因此,不少人就会有一个错觉产生,认为木屐是日本特有的产物,是发源于日本!

但事实上,木屐是中国最古老衣足,从尧舜禹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穿木屐。

在《庄子·异苑》中就有:“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的记载,可见木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朱然墓中出土的漆木屐,则是我国目前发掘出的最早的漆木屐,因此,会在木屐依旧十分流行的日本,造成不小的影响!

日本国家电视台先后两次来朱然墓园拍摄大型文物系列片《三国万里行》和《中华五千年》。

部分出土文物还在1987年应邀赴日本巡展,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浓厚兴趣。

而其中最重要的便属这漆木屐,给日本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历史上,曾有过密切的文化交流!


汶与川


1984年6月的一天,安徽马鞍山市纺织厂的工人正在像往常那样开挖地基,结果没过一会儿,却意外挖出了一个古墓。工人们马上报告老板,老板则立刻向当地文物部门汇报。接到消息后,考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发掘,很快,一座等级颇高的东吴墓葬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而墓主正是东吴的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

▲朱然墓文物陈列馆中的墓室遗址

朱然,本姓施,因为舅父无后,所以被父母过继给了舅父,改姓朱。朱然少年时就与孙权相识,两人一同读书、玩耍,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朱然得以在日后的东吴政坛站稳根基。孙权掌权后,朱然先后担任了山阴令、临川太守等职,麾下有两千将士。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跟随吕蒙、潘璋一同讨伐关羽并将其生擒,因功晋升为昭武将军,受封“安乡侯”爵位。在此之后,朱然还多次参与重大军事作战,更是正在江陵击退了十万曹军,战绩斐然,深得孙权器重。

▲吴大帝孙权剧照

东吴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朱然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这一噩耗令孙权万分悲痛,他亲自穿上素服以示哀悼,并下诏厚礼安葬。时隔一千七百多年,朱然的坟墓被偶然发现,他生前遗留下的许多珍贵物品也才得以重见天日。在出土的众多物品中,大量精致的漆木器吸引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这些漆木器上写有文字,记载了朱然的生平资料,比如其中一块漆木上就写着“丹阳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

▲朱然墓近景

有意思的是,朱然坟墓的发掘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在日本引发了强烈关注,不少日本民众得知消息后异常激动,甚至还有许多人自发地向有关机构发出请求,希望能去中国参观朱然的墓穴,也有一些部门邀请中方来日本展览。日本NHK电视台曾两次前往马鞍山拍摄纪录片《三国万里行》和《中华五千年》,部分文物也在三年后赴日巡展,受到日本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日本NHK电视台大楼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朱然如此感兴趣呢?一是因为日本人本身就喜欢中国的三国历史,二是因为朱然墓中出土了一件漆器,引起了他们的好奇,这件物品即是漆木屐。众所周知,日本人对木屐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一直认为木屐是他们发明的。然而这次朱然墓穴里出土的漆木屐,不仅造型精美、结构精细,而且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表面镶嵌着细小的彩色石粒,具有极为细腻的美感。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随着这双漆木屐的出土,毫无疑问,关于木屐的历史需要改写了——它最早起源于中国,而不是所谓日本,因而才引发了日本全社会的关注。在巡展结束后,这双漆木屐被收藏在了马鞍山市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欣赏,并入选《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可以说,这双小小的木屐价值却无法估量,作为改写日本木屐历史的它,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趣观历史


欢迎您打开历史宝藏。


朱然,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个大将,也是吴国在吕蒙之后的一个得力战将。

朱然人生的巅峰,应当是和吕蒙一起北征荆州,把关羽父子擒杀这段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朱然的结局,是在夷陵之战中,被战神赵云一枪刺杀,也算是报了关羽的大仇。

但是演义毕竟不是真的历史,历史上真正的朱然,是公元249年病亡的。

朱然的墓,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的,就埋在安徽的马鞍山。

朱然的墓,怎么和日本人联系起来了呢?

原来,朱然的墓藏品很丰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一双鞋。

这双鞋不是一般的鞋,而是一双木屐。

就是这样一双木屐,上面涂一层黑色的漆,还有闪金的装饰,做工精细,保存完好,距今已经1700余年了。

从这双木屐来看,早在三国时期,我国的木屐制造工艺就已经非常先进了。

一直以来,日本都以为木屐是大约唐代时期日本人的发明,尤其是现在的日本人,还是会穿木屐。

日本人现在穿的木屐,可见和朱然墓出土的造型一样

但是三国朱然墓的这个发现,颠覆了日本人的认知,让日本人知道,木屐这个重要的发明,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日本人也是从中国学习的。



历史宝藏


朱然是三国时代东吴的一员大将,是吕蒙之后孙权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朱然最值得吹嘘的事情,那就是在跟随吕蒙讨伐关羽的过程中,与潘璋在临沮生生擒关羽父子。

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场景,在夷陵之战中,赵云一枪刺死了朱然,也算是为关羽报了仇。实际上,朱然是在公元249年病死的,已经距离夷陵之战二十来年了。

不过,本文并不打算介绍朱然,而是朱然墓。

朱然墓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发现于安徽马鞍山,朱然墓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本来嘛,朱然跟日本八辈子都打不着交道,朱然墓也和日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朱然墓中出土了一件物品,让日本国内的专家们不太好过!

这件物品就是一双漆木屐。这双漆木屐的历史超过了1700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漆木屐。漆木屐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下子日本的专家们坐不住了,中国竟然出土了1700年前的漆木屐,这怎么可能?中国的木屐历史怎么可能比日本还早?要知道,当时的日本人一直以为木屐是日本人发明的。因为在当时,只有日本人才穿木屐。

因此朱然墓的漆木屐的出现,颠覆了日本专家的观念,也证明了木屐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很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只能指着出土的木屐骄傲的说:看,我们几千年前就发明了木屐!

但是,木屐在日本却成为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承了上千年,直到今天。

历史固然是向前走的,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却是不能被遗忘和丢到的,因为它们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小镇月明


1984年的6月的一天,马鞍山下了一场大暴雨,这场大暴雨冲出了一座古墓,一座后来惊动我们邻国日本的古墓。其实,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然的墓,论影响力,朱然墓葬被发现肯定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响,然而,日本人在乎的不是朱然,也不是出土的贵重文物,而是一双不起眼的鞋子,木屐。

村民们在发现古墓之后,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器,于是上报文物局,古墓开始被发掘。其实,在大雨之前,朱然的墓已经被盗掘过很多次了,只不过盗墓贼盗墓不彻底,在这次发掘中,仍旧在朱然的墓里发现了一百多件文物和一些钱币。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漆器,一些有考古价值的图案,但是这些貌似都和日本八竿子打不着。

我们回头说说那双酷似木屐的鞋子,为什么日本人对它如此看重呢?原来,如果这双鞋是木屐,那就是重重地打日本人的脸!而且打的他们颠覆认知观!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一直认为木屐以及和服都是他们自己的传统,和中国没关系,如果这双1700年以前的木屐是真的,那他们可就要被现实打脸了!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木屐是日本从中国学习,后来发扬光大的。

我们承认,近代以来甚至现在我们都有不如日本的地方,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国家,我们在反思,在进步,纵观历史,一旦有一段和平时期,中国总能创造奇迹!


无笔史官


盗墓是为自己,肯定成天钻研这个,考古是拿工资盗墓,有时间拿个茶杯看个报纸多好,等别人发现了,再申请了出差费再去,然后大加宣传发现某某古墓,再写个论文,里子和面子全有了,多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