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家陈思和、小白分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奖、中篇小说奖

上海作家陈思和、小白分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奖、中篇小说奖

刚刚颁出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上传出消息,上海评论家陈思和以《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获得评论奖,作家小白以《封锁》获得了中篇小说奖。

鲁迅文学奖作为中国四大文学奖之一,入选作品经由各单位申报,中国作协组织专家评审后,投票评审而来。鲁迅文学奖分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理论评论奖、散文奖、诗歌奖和翻译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每一奖项由十一位评委投票,最后选出五部。这五部获奖作品必须获得三分之二的评委同意。实行评委名单公开、评委会评语公开制度。因此,评选的程序非常严格。

铁凝、王安忆、迟子建、毕飞宇、阿成等都获得过鲁迅文学奖。

8月7日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提名作品就在网上开始公示,公示至10日结束,公示期间如有发现与《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不符的,可以向评奖办公室反映。今年的入围作品中名家不少,冯骥才、阿来等均在列。

上海作家陈思和、小白分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奖、中篇小说奖

图说:小白作品《封锁》(网络图)

获奖者感言:

两位获奖者都在电话里表示了对自己能够获奖的意外与惊讶。

陈思和说:“其实我已经过了需要鼓励的年龄了。但获知自己论文得到鲁迅文学奖还是由衷的高兴。我的论文是探讨20世纪文学史现象的某些理论问题,能够获奖,更加坚定了我探索的信心。感谢上海作家协会的推荐。”

上海作家陈思和、小白分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奖、中篇小说奖

图说:陈思和(网络图)

青年作家小白刚刚结束了多日来的邮轮游玩之旅,归来踏上坚实的土地的第一刻,就发现自己的手机上居然有一连串未接来电,这一刻,时差与海浪所带来的晕眩立时驱散,接起电话的小白说:“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今年上海参评的作品里有多位名家的作品,竞争实力十分强劲,我能得奖太意外了。”

评委感言: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这次作为鲁迅文学奖散文奖项的评委,当他面对210部参选作品,阅读之后的印象是四年来,散文创作和阅读市场非常巨大,写的人多,出版发表空间大。内容庞杂,名家不少。年轻作家中如李娟,是在散文创作中享有社会声誉的,她的散文集最初就是由上海的出版社出版,很多作品也是在上海的报刊发表。“城市题材的散文创作,是这次散文评奖中收获最多的领域,有数十部回忆城市生活的散文作品,比较突出的有肖复兴写北京老宅的散文和上海沈嘉禄写上海弄堂的散文,这些作品生动有趣,娓娓道来,值得推荐。 可以说,散文创作水准的提升,给我的印象是全面的、普遍的。”

杨扬透露:“上海这次有很多散文作品申报,其中不乏名家的优秀作品。有些因为以前参评过鲁迅文学奖,甚至获过鲁迅文学奖,为了公平起见,可能有的评委就比较多的推荐未曾获奖的作品。”杨扬认为,上海这次能有两位获奖者,是值得恭喜的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文学底蕴深厚,是人所共知的事。希望上海的作家评论家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评委之一、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首先祝贺了陈思和与小白,也祝贺《收获》杂志和《上海文学》杂志。“继上一届鲁迅文学奖程德培、张新颖和滕肖澜获此殊荣后,上海的作家、评论家的作品本次总体上依然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和肯定。这是这些年上海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研究和文学出版领域辛勤努力的结果。这次的获奖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方面均有深入的思考,也显示出艺术风格上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从我参与评审的中篇小说来看,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第七届(2014—2017)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以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为序)

中篇小说奖

《世间已无陈金芳》 石一枫

《十月》 2014年第5期

《蘑菇圈》 阿来

《收获》 2015年第3期

《李海叔叔》 尹学芸

《收获》 2016年第1期

《封锁》 小白

《上海文学》 2016年第8期

《傩面》 肖江虹

《人民文学》 2016年第9期

短篇小说奖

《父亲的后视镜》 黄咏梅

《钟山》 2014年第1期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 马金莲

《长江文艺》 2014年第8期

《俗世奇人》(足本) 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出警》 弋舟

《人民文学》 2016年第7期

《七层宝塔》 朱辉

《钟山》 2017年第4期

报告文学奖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李春雷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年5月

《西长城》 丰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 许晨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5年第11期

作家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2016年4月

《大森林》 徐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乡村国是》 纪红建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7年第9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诗歌奖

《去人间》 汤养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8月

《落日与朝霞》 杜涯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1月

《沙漏》 胡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8月

《九章》 陈先发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年10月

《高原上的野花》 张执浩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12月

散文杂文奖

《山河袈裟》 李修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北京:城与年》 宁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花城出版社 2017年11月

《流水似的走马》 鲍尔吉•原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2月

《时间的压力》 夏立君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学理论评论奖

《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黄发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思和

《文学评论》 2016年第6期

《必须保卫历史》 刘大先

《文艺报》 2017年4月5日

《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 王尧

《文艺争鸣》 2017年第12期

《文坛新观察》 白烨

作家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学翻译奖

《火的记忆 I:创世纪》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乌拉圭)西译汉 路燕萍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

《潜》克里斯托夫·奥诺-迪-比奥(法国) 法译汉 余中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

《贺拉斯诗全集》 贺拉斯(古罗马)古拉丁译汉 李永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年12月

《疯狂的罗兰》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意大利) 意译汉 王军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