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在广州市北京路高第街,有一条小巷叫许地。

这里是“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的故园。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200年来,这个来自潮汕的家族繁衍已逾十代,名人辈出,传奇迭现:鸦片战争时期领导绅民抗英的许祥光、浙江巡抚许应鑅、满清政府一品大员许应骙、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三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许崇清、鲁迅夫人许广平、革命烈士许卓……

或功名赫赫,官居显位;或金戈铁马,笑傲疆场;或仗剑携酒,快意恩仇;或推窗画眉,情深意长,他们都是曾经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有着最强的朋友圈。

第一代:许拜庭

盐号童工变身盐商巨贾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772-1846年,清代广州富商,广州许地许氏家族尊崇的第一代祖先,曾因出资组织剿灭海盗而被清政府封赏,斥资在高第街购买屋宇,被后人称为“许地”。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一名叫许永名的潮汕汉子离开了广东汕头的沟南乡(即汕头市沟南许地),来到广州府,做起小本生意。10年后,40岁的许永名娶了一位黄姓穷儒17岁的女儿。

婚后第二年,生下长子许拜庭,后来又诞下两子。

10多年后,许永名患病不治离世。

黄氏带着3个儿子回到许永名的老家。

岂料,许永名在老家已有发妻。极度失望的黄氏带着3个儿子回到广州。

由于生活无着,舅父将年仅13岁的许拜庭托付给一个姓董的盐商,到盐号当童工。

有一次,许拜庭出海购盐,在返回广州途中,突遇飓风。

同行的3艘盐船,只有一艘船在许拜庭的沉着指挥下,逃出飓风,抵达广州。

这次的经历让许拜庭名噪一时。

董姓盐商赠与许拜庭股份若干,许拜庭便当上了老板。

后来,许拜庭独立出来,与弟弟一起经营盐业,迅速地崛起于广州盐业界,成为富甲一方的盐商巨贾。

他娶了七房妻妾,生下11个儿子和8个女儿。


第二代:许祥光

第一个戴上红顶官帽

1799-1854年,许氏家族以科举取士的开先河者,广州抗英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曾任广西布政使等职;许氏家庙的创建人,许家百年基业的奠基人。

许家子弟没有辜负许拜庭的期望。他的长子许祥光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了进士,成了许氏家族第一个中举、第一个戴上红顶官帽的子孙。

他还率族人在高第街修建了祠堂,并建起了许氏大宅。

更为人所称道的是,许祥光还是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

街坊邻里至今还流传着他拒英人入城的佳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坚船利炮闯入珠江港口,以攻城恫吓,欲强行入城。

许祥光联合广州爱国士绅,号召城内外居民,每户出壮丁1至3人,挨户注册,很快征得团丁10.7万人;还在各街巷设栅栏,集中从事军训。

一时广州城内外刀枪林立,旗帜飘扬,时刻准备应战。

许祥光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劝集捐款40余万两,购买枪械、粮饷,日夜守城。

许祥光还以粤绅名义,正式致函英军,陈说利害。

最后,“香港总督”英军司令文翰无计可施,不得已在洋行门前贴布告:“严禁英人入城”,灰溜溜地罢入城之议。

许祥光因抗夷有功,后被嘉奖赐三品顶戴。

1851年,清廷又授许祥光为广西桂平梧州郁林盐法道

第三代:许应骙

官至一品为家族最显赫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832-1905年,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吏部、工部、礼部大员,闽浙总督兼福州将军及船政大臣等职。

官至一品,是许家官位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反对戊戌变法。

许氏家族第三代以许应鑅、许应锵、许应骙为代表人物。

尤其是许应骙,更是官至一品,是许家官位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一位。他还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光绪十八年,曾被赏“紫禁城骑马”,以示优宠。

然而,这位权倾一时的重臣在戊戌变法时,却扮演了守旧派反对变法的“急先锋”,被后人称为“戊戌黑旋风”。

不过,百日维新中,他和庆亲王奕劻一起跑遍京城,为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选址。

后来,许应骙因手下官员渎职而被解任。

回到广州后,他从高第街搬了出来,在广州白鹅潭畔建造了一处私家园林后乐园,现在的广州海珠区还有一条“后乐园街”。

第五代:许广平

争来上学堂不缠足的权利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898-1968年,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现代作家,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夫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橒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

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连缠足的罪也免了。

许广平在天津北洋女师时,就投入五四运动,是天津学生运动的中坚分子。

1922年,许广平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与时任国文系讲师的鲁迅相识,在此后的学习生活和共同战斗中相爱。

有一次鲁迅笑着问许广平:“许应骙是你什么人?”

许广平答:“是叔祖。”

“哼!”鲁迅半开玩笑地说:“我从小就吃过你们许家的亏。”

原来,青年时期的鲁迅拼命阅读《天演论》等鼓吹维新论的书籍,不料被叔祖发现,并命他抄写许应骙驳斥康有为的《明白回奏折》。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20多年后会与许应骙的侄孙女产生一段爱情。

第五代:许崇智

孙中山爱将蒋介石盟兄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886-1965年,辛亥革命元勋,粤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国民政府军事部长——许崇智。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948年许崇灏(任国府顾问)出席总统就职典(图为第二排左二)

其弟许崇灏,与兄许崇智,人称“辛亥双雄”。

1923年冬,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崇灏任顾问。

后因许崇智被蒋介石武装胁迫离粤,解除军职,蒋从此得势,崇灏亦同时被贬。

从1928年至1941年他在南京、重庆等地任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秘书长。

1949年,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市参事室参事、市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59年在沪病逝,享年78岁。

父母早亡的许崇智,青年时因清朝重臣叔祖父许应骙的举荐,获保入读日本士官学校。

回国后成为辛亥福州反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他一直追随孙中山,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与讨伐陈炯明等战役,是孙中山最倚重的军事助手。

许崇智还是蒋介石的盟兄。

1920年,许崇智将蒋介石安排在他任军长的粤军第一师任参谋长。

正是自此之后,蒋介石才得以与孙中山接触。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时,蒋介石任参谋长,两人过从甚密。

蒋介石每次见许崇智,必立正敬礼,口称“总司令”,并曾对许崇智表白:“我是你最忠实的下属,海枯石烂,此心不变。”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右派刺杀。

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被授予全权处理“廖案”。

后来,许崇智的部属因与刺廖有关而被捕,蒋介石趁机派“黄埔军校学生军”包围许宅,劝他辞职下野,逼迫他避居上海。

许崇智从此失去兵权,退出国民党的权力核心。

第五代:许崇清

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


200多年,潮汕沟南许氏家族,6辈出过富商、高官、名绅等10多位

1888-1969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后任广州教育局局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参与创办中山大学并3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许崇清与许崇智是一文一武,是许氏家族第五代的重要代表人物。

许崇清第一次执掌中山大学是1931年6月。

上任伊始,他就对学校的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了学院制。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许崇清支持师生们的抗日爱国行动,当年12月中旬他被以“控制不力”为由免去校长职务。

许崇清第二次执掌中山大学,是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这次他在任仅仅一年多。

1941年7月,许崇清因“引用异党,危害中大”,又一次被免去代校长职务。

1951年,中山大学要任命一位新校长,中央当时本来另外有人选,但毛泽东认为不合适,没有同意。

但是,当有人提议许崇清做校长人选之后,毛泽东马上就批准了。

于是,许崇清第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直到他1969年去世。

许崇清的夫人廖六薇是廖仲恺的侄女。

当年,廖仲恺赴日本与苏俄代表秘密接触,许崇清同行,便是利用许廖结婚作为掩护的。

所以,何香凝当年对廖六薇说:“你们这段姻缘,做了一件对国家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