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對話中醫博士劉力紅: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心性層面解讀健康

梁冬對話中醫博士劉力紅: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心性層面解讀健康

主持人梁冬:今天國學堂有幸請到劉力紅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看法。2003年,我在鳳凰衛視曾對劉老師做過訪談,這次趁劉老師歐洲講學歸來路過北京的間隙,我們再次相約。

劉力紅:2002到2003年我曾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做訪問學者,當時我很有幸接觸到一門學問。這門學問是由清末的一個叫王鳳儀東北農民創造的。

梁冬:你是一個受過嚴格中醫學教育的學者,還是帶著研究生的教授,應該說和西醫、中醫都有過深層接觸,但是你說自己對一個清末民初的農民感上了興趣。

劉力紅:他是對我人生產生影響最大的幾個人之一。作為醫者來講,他對我的震憾是觸及靈魂的,是非常大的震動。

實際上是我非常慚愧,覺得自己過去是一個很糟糕的醫生,按照真正醫者的條件去衡量,根本不及格,是連普通醫生的資格都不夠。

當時一位出家的師傅介紹我認識了他的曾孫女,叫王元五,我稱她做王老師。是她把領我進了這個學問的門。進門之後,我傻了眼:這個體系對人的揭示是那麼明晰,可我過去壓根就沒有想到過。它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更明晰了,他把構成一個人分為三種元素。在“身”和“心”之上還有一個“性”。就是說,生命是由這三個層面(三個元素)構成的。內經對於這“性”可以說是沒有描述,可能隱含有,但從概念上沒有。

那麼鳳儀先生把構成人的三要素點得很清楚。而且把這三要素對人的綜合作用,以及它們各自所佔的比重,都很清楚地勾畫出來了。他曾用秤來比喻這個性、心、身對人的作用力量,或者說作用的比例。他告訴我們:在人生命的三個元素裡面,每一個東西所佔的權重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你對“身體”做到了100%好,但相對於整個生命來說也只是做到10%。如果對“心”做到了盡善盡美,也只佔到40%。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話呢,可以佔到60%。就是說:如果不管“心”和“性”,“身體”就是做到滿分,也是不及格

所以,把這個東西“參”了以後,我們對人就有了一個全新的觀察。作為一個醫者,對自己過去那種行醫的經歷,對疾病的治療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這也是很慚愧的一個地方---自己過去充其量所著眼的就是那個10%的身,況且不一定能拿滿分。

梁冬:就是說:即便是一個很好的醫生,在身體問題上,你解決了80%,但在整個生命裡面,也才拿到8分?

劉力紅:對,對對對,就是這樣。所以這種認識產生的衝擊是很大的。我們過去所認識的中醫也好、西醫也好、現代科學也好,實際上都侷限在身,也就是形而下的層面。“心”這個層面也有所觸及,但是“性”這個層面,根本就沒有。

“心”要影響“身”太容易了。“身”要影響“心”就費勁了一點。這是物理學上的常識概念:能量級別低的,影響能力級別高的是很困難的事。但能量級別高的,影響能量級別低的,卻是很輕易的事情。實際上“身”、“心”、“性”就是這樣一個能量級別的關係。

用孔子的話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性”就是道這個層面的東西。

形而上是“性”,形而下是“身”,介乎它們之間的就是“心”。這樣的話,實際上我們除了關注“心",更應該關注“性”。

講到“心”我比較喜歡用《書經》裡面的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心這個層面,用人心和道心去分比較清楚。

梁冬對話中醫博士劉力紅: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心性層面解讀健康

“性”這個層面,鳳儀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個層面:“天性”、“稟性”、“習性”。

天性---從中醫陰陽的角度來講,是純陽無陰是至善的。稟性---正好相反,是純陰無陽是惡而不善的。習性---就是後天習慣養成,教育、朋友圈子影響呀……所以這個習性有陰有陽,有善有惡。

天性是純陽像太陽一樣,稟性是純陰像烏雲一樣。人的這個身體也是要靠天性的陽光照射,才能夠承載我們這個正常的生命。如果受到稟性烏雲的遮蓋,天性的陽光無法照身體,就像大地得不到陽光,萬物就無法生長。心身得不到陽的照耀,很多疾病就會來了。

內經裡面有很多在講陽氣的時候,講到了它對生命是這樣的重要。陽氣如果沒有了正常的住所,人就會折壽而不彰。這就說明了生命對於陽氣的依賴。那這個陽氣的根本從哪裡來呢?實際上是從本俱的天性中來的。

梁冬對話中醫博士劉力紅: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心性層面解讀健康

按照佛經裡面講的它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你修它它也不多,它不修它它也不會少。就是說,在這個層面沒有可操作性。那麼,可操作的就是“稟性”和“習性”了。

鳳儀先生認為“稟性”是障礙天性的主因。因為稟性障礙以後,天性的陽光就無法滋養照射我們的心身。很多學中醫的人以為所謂的陽氣是腎氣呀、或是心的動力呀,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在天性那裡。

關於稟性鳳儀先生給出了一個很方便的方法。因為稟性它要表現,它實際上就是一種不良的情緒。就是怒,恨,怨,惱,煩。那鳳儀先生稱之為五行性,他把稟性很巧妙地用中國人固有的五行的思維方式來分類。怒就傷肝,恨就傷心,怨就傷脾胃,惱就傷肺,煩就傷腎,就是泌尿生殖系統,什麼子宮肌瘤、前列腺炎都是跟煩有關。

稟性對於生命作用的能量非常之大。這也是令我們很多醫生搞不清楚的地方。比如說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不久又來了,反反覆覆,就是不知道

導致脾胃的疾病的源頭原來是“怨”

所以一個人如果有胃病,應該看他是不是動輒喜歡埋怨人。我們應該去查找生活中這些因素。為什麼我用震驚這兩個字呢?因為過去對於我們的“性”,對於我們發場脾氣,壓根就沒有認識到能對生命產生那麼的影響。反而對吃錯了一點東西、受了一點風寒會很警惕,但這個地方做到100分也還是10分。

有些人平常也是做好人好事,但很奇怪得了重病。大家都覺得是好人不好命,其實,如果從這一個體系來研究的話其實不然。他可能在另外一個更權重的事情上,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

捐點錢呀,這些是事相上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的“性”有缺陷,或者是“稟性”的東西很重,鳳儀先生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不管是善人還是惡人,你動性,輕則病,重則死。”

所以“性”這個層面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它已經超越了這個“身”的範圍,現代的醫療手段包括中醫在內,瞄準的主要是身體這個層面的東西,所以去醫院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