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樑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睡出更美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梁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029期。)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1. 睡不好覺的時候,試著回到自己睡得最香的那段時光

很多朋友都知道,小梁這些年對睡眠的研究很著迷,所以睡不好的人都會來找我。一些朋友也會把他們解決睡眠問題的方法與我分享。

總結下來,現在小梁的好睡之法有些有效,有些偶爾有效。

有一天,一位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COO(首席運營官)來自在喜舍喝茶。這兄弟長期以來睡不好,在正安醫館調理的時候,有時有效,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失眠。因為這位朋友的工作壓力實在太大,所以,不解決精神壓力大的問題,只靠外在手段來調理,效果只能是暫時的。

試想想,在互聯網公司做高管,要負責運營、收入、人事等等相關事宜,這些顯然都會讓人睡不好覺。

這天,這位好朋友看上去讓我很詫異——臉色紅撲撲的,一副睡得很好的樣子,我說:“嗨喲,你臉色怎麼變得這麼好?是因為最近工作很順利嗎?”

他說:“最近公司終於上了軌道,所以臉色好了,而且還有一件神奇的事情想與你分享。”

這位朋友說:“有一天我遇到一位英籍華裔的催眠老師,他給我做了兩次練習,第一次三分多鐘,第二次五分多鐘。什麼藥也沒有用,居然讓我在過去的兩三週裡,每一天都睡得很好。以前我知道通過調節心率、飲食、脾胃、呼吸等會改善睡眠質量,可這位老師只對我用了心理導引術,就可以讓我睡得如此之香。”

我說:“這位老師到底給你做了什麼練習?”

他說,其實很簡單,並且要我跟著一起做。於是我就在他的指引下,慢慢地坐下來,先呼吸三次,然後想象自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迎面跑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就是童年時候最幸福的你。不用說出來,只是在心裡回想童年最快樂、睡得最好時候的你。我想,再苦逼的同學,總有這樣一個童年的自己吧。

你像一個愛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二三十歲、三四十歲慈祥的“老人”,特別高興地看著這個小孩子跑過來,然後你蹲下來,讓他撲向你。你們抱在一起,你有什麼話要跟他說嗎?你覺得他有什麼話要跟你說嗎?

如果你們說完了,你可以點一下頭,你就和那個曾經最快樂、睡得最好的自己連接合一了。然後有如置身VR世界一樣,場景一變,你來到了一面巨大的全息屏幕面前,這面屏幕上正在播放著你的人生。

之前小梁採訪斯蒂芬·吉利根博士時,他對我說:“如果你要想放鬆,不一定要刻意去做,你應該回憶。”

我問他:“回憶什麼?”

他說:“無論如何,你總能想到自己年輕的某個時候,比如初中二年級、三年級,或某個更早一點兒的時間。那時的你會特別開心地去睡午覺,或著在晚上倒頭就睡,覺得‘哇,今天好睏吶,終於能睡覺了’。你還記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嗎?”

我突然想起大概在我二三年級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我表哥去廣東肇慶的星湖邊釣魚。表哥一會兒在釣魚,一會兒跳到湖裡游泳……我當時就坐在湖邊的一把躺椅上,剛剛吃完一口西瓜,也沒手機,也不用寫作業,我也不想去游泳……總之,在湖邊的那個下午,沒有任何煩惱,我就在躺椅上自然而然地睡了一個午覺。

當你回憶起自己曾經有過的特別放鬆的狀態時,當下的整個身心會一下子全部放鬆的。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2. 我們大部分問題,都來自無法與過去的自我充分地連接與和解

如果你的睡眠有問題,也請回到你能想起來的最開始睡不好覺的那段時光。你看見那個時候的自己了嗎?那個可能正在為事業打拼的自己;那個可能剛和家人吵完架的自己;那個可能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自己……你看著他,有什麼話跟他說嗎?你覺得他有什麼話對你說嗎?

小梁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告訴曾經的自己:“你知道嗎,你當時擔心的這些事情,後來都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差,一切不也都過來了。你當時的很多擔心和焦慮,現在看來很可笑。”

也許,那個曾經最痛苦、最焦慮的自己,也想跟現在的你說些什麼。閉上眼睛,傾聽他跟你說的一切。想象自己面帶微笑,像一個充滿智慧、慈悲、包容和愛的過來人——的確,你現在就是那個曾經痛苦、焦慮的你的過來人。作為一個過來人,對於當時的焦慮,你一定覺得:嗯,我瞭解,我知道,這的確很值得同情。

你聽著他向你訴說他的痛苦,聽著他和你抱怨生活的種種不幸。記住,讓自己保持一個擁有智慧、慈悲的過來人的溫和與微笑,只是用眼神接納他。就像我的針灸老師為人施針的時候,聽著一個患者描述他所有的痛苦,總是那麼溫和、慈悲地笑著告訴患者:“這不是問題,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作為曾經最痛苦的自己的過來人,可以想象當時自己的那些窘迫,一定會充滿同情,也一定會充滿信心,因為你已經抗過來了。

就是這兩個場景,小梁那位在互聯網公司做事的朋友,居然讓過去最痛苦的自己和現在已經作為過來人的自己,達成了和解,然後讓自己和曾經最幸福的那個小“我”完成了合一的連接。

大多數人都以為,我們是自己,其實不是——我們是很多個跟自己有若有若無聯繫的那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的一個集合體,而且彼此之間並不完全一致。

我們大部分問題恰好都來自這些時空中不同自我的衝突,我們無法與過去的自我充分地連接與和解,所以開始產生焦慮。

每個人站在現在回首過去,總是顯得更加有智慧、更加從容、更加了然。我們要用這種狀態,和過去的自我連接。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3. 我們的念力和意識,擁有不可思量的力量

有一天,自在喜舍來了一位朋友,她臉色蠟黃,跟我說自己從2004年的某一天開始,突然就睡不好覺了。

我問她:“你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

她說,那一天她趕夜班飛機回家,特別想睡覺。結果回到家之後,感覺房間裡好像有灰灰的煙霧,她當時又累、又困、又難過、又煩躁……從此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我讓她跟當時的自己說一段話,結果這位朋友閉上眼睛的時候,居然迅速進入了快速眼動睡眠週期,眼珠在閉上的眼皮裡啪啪啪地轉。然後她哽咽了,居然說不出任何一句話。

我說:“你不用說出來,你只要在心裡跟她說就可以了,不用說給我們聽。”她說:“我說不出來,不知道該怎麼說。”然後,突然間,這位朋友當著眾人嚎啕大哭,淚流滿面。

當時旁邊的幾個小朋友被嚇壞了,而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這種積極心理干預方法的核心——

全然地直面曾經讓你恐懼、悲哀、沮喪、煩惱的所有時刻,並且作為一個過來人,深刻地同情、理解、接納曾經的自己。

後來,這位一直在哭的女士睜開眼睛告訴我,她從來沒有體會到有一股力量,一種熱流,是從身體裡往外迸發的。

我說:“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這種感受,但在你的臉上我的確看到了一種光芒——死灰色的臉開始變得紅潤,眼睛開始變得明亮。”

說完她準備站起來,我說:“你不要站起來,現在是你最幸福的時刻,這種溫暖、喜樂很難得。”

實際上,小梁的意思是讓她待久一點兒,記住這種感受。

我就看著她坐在自在喜舍的陽光房裡,眼睛露出幸福的光芒,臉色開始變得紅潤,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才緩過神來。

確實,“一念生,一念滅”。一個人的念力和意識,就是擁有這麼不可思量的力量。

說到此處,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個案。某天,太安私塾的一位學生在同學群裡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正在醫院的病房裡陪著她的婆婆,婆婆因為做了手術喪失了記憶,但神奇的是,婆婆也忘記了自己之前得病的種種狀況——

當婆婆忘記自己是高血壓病人的時候,高血壓症狀居然都消失了。

也許這僅僅是一個獨特的個案,但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或許我們的身體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我們的想象或意識的結果。

王陽明為什麼能夠理解“知行合一”?他所知道的“知行合一”,意識和世界到底是什麼關係?我開始隱約有所感悟了。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互動話題——

回憶一下自己最難過的時刻,

然後蹲下來,以過來人的身份,

跟那時候的自己說一句話,

你會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