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模式是不是過時了?

七葉一支花


我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

最近轉了很多衛生院,我發現大部分衛生院已經不看病了,都在弄公衛這一套,家庭簽約醫生,很多衛生院現在硬件建設的很好,但是看病的越來越少,跟院長和醫生聊過很多,發現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

一、統一招採製度對衛生院影響極大。

國家實行統一招採,制度出發點可能沒錯,但是事實就是藥品短缺,現在供應的藥物已經嚴重影響到臨床,比如因為麻藥短缺,直接造成了衛生院不能再開展手術,以前衛生院可以生孩子、刨腹產、切闌尾等手術,現在直接不能開展了。

二、藥品零差價對衛生院積極性影響很大。

目前衛生院治療基本上就是輸液,國家最近醫改推出了藥品零差價政策,醫院住院費用藥品能佔到80%至90%,衛生院看病沒有掛號的,藥品零差價制度的推出,直接造成衛生院收治病人根本賺不到錢,用一句院長的話:我伺候他十多天,總共毛利潤一百多,因為一點事他還找茬,我幹嘛還看病?

三、全額撥款的工資制度影響很大

我們這因為衛生院沒有收入了,最後財政將衛生院職工工資改為全額撥款,財政負擔,醫生工資旱澇保收,更不去收治病人了。

四、扶貧和公衛的考核工作對醫生影響很大。

現在衛健委要求基層醫生必須開展家庭醫生簽約,還有對建檔立卡提供服務,材料考核要留痕,工作量很大,根本沒時間給人看病。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什麼待遇低,留不住人等等,惡性循環,越留不住人越沒人來看病,還有病人現在也願意去大醫院看病。

走一圈,我現在覺得衛生院啥都在幹,但是就是看病的不多,雜事佔了本職工作。

衛生院模式在早年我們國家交通很不方便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交通很方便,大家對醫療和教育一樣,都希望能夠得到儘可能好的,就好像當年的鄉村學校,原來村村都有,現在很多都合鄉並校,慢慢都集中了,我個人覺得醫療最好也這樣,將衛生院合併,合理佈局,在一些鄉鎮建立達到二級規模的醫院,投入更好的設備,讓醫生更專注於看病。

醫療是專業的事情,現代醫療也越來越需要大型設備輔助,我覺得現代的醫院先有規模,先有基礎,才能發展的更好。


七葉一支花


衛生院給廣大基層民眾做過大貢獻,它還將繼續存在,有可能發展得更好,還將繼續為人民排憂解難。

衛生院現在還以診所的形式存在於很多行政村落,雖說對大病不能根治,但是急病的診治,慢病的後續跟進治療康復就能體現它的好處,頭疼腦熱,感冒拉肚子等都有挺大的作用,很多鄉村醫生由於服務於當地幾十年或一輩子,他們對當地的地方病,多發病人群或最近的流行病情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還有對大病的預判,給上級或越級醫院的轉診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能將衛生院醫生的用藥適當放寬,或許可能減輕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


Mr曾17536476


完全不過時l,因為急性病人更需要的是搶時間!如果病人五分種內有救治特效,等到一個小時到院裡早就沒氣了,再說在村裡莊裡莊鄉先救治後算賬,有的莊鄉因沒錢能拖欠二三年,這條基本的仁情.現在任何制度,任何部門。任何醫院能做的到嗎?當然設備不如他們,堪至談不上設備,但錢不湊急的時侯,事情照樣運行。大醫院設備齊全,它們和其中醫生們一樣,當錢不湊急的時候,它們的功能都不靈了,在本村能二分種到達,要到醫院多長時間能看上病?醫高是好事,但和現在養牛一樣,力氣大不用了就是草包


自然學園地


鄉鎮醫院的發展壯大除依靠國家政策支持及資金扶持外,鄉鎮醫院可依靠自身力量與有關醫務人員所具備的優勢與特長髮展特色醫療,我市有兩所鄉鎮醫院通過特色醫療服務,在短短十數年間均發展成為規模,醫療服務等都巳超過有些縣級醫院,吸引周邊鄰近省,縣邊界的父老鄉親來住院就診,因為到這裡住院治療按鄉鎮醫院收費與報銷醫藥費,但卻亨受縣級醫院醫療服務,所以鄉鎮醫院發展得好,確實在很大程度可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因為大多數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本賬,只要能治好病何必要多費財力人力去捨近求遠呢?


用戶1586347926362


沒有,只是有些人對廣大的農民不關心,相關部門的領導應該學學毛主席“六二六”指示,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搞好!


挺直自己腰桿


衛生院現在還以診所的形式存在於很多行政村落,雖說對大病無能為力,但是急病的診治,慢病的後續跟進治療康復,頭疼腦熱,感冒拉肚子等都有挺大的作用,很多鄉村醫生由於服務於當地幾十年或一輩子,他她們對當地的地方病,或最近的流行病情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還有對大病的預判,給上級或越級醫院的轉診都有一定的作用。


貼心大棉襖


衛生院很多都是醫療設備不全,讓醫生很難從數據看出病來!藥也只進合療報銷的,對有些病根本治癒不了!所以有病還是去大醫院放心!


農民彬彬


沒有哇,有人就會生病,生病就會住院


秀忠秀



茶園阿哥


衛生院只是農村應急提供方便。醫療水平達不到專業標準。但是醫生還是技術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