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甲刻文,为何不被西方认可?你怎么看?

顾宇博


首先,旗帜鲜明地说一下答主的看法,这个所谓的

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甲刻文,又称骨刻文,它不仅不被西方学界认可,也是不为国内古文字和考古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因为其本身就不是人工刻文。作为了解这件事儿内情的人,答主有必要在此进行澄清,以免误会越传越广。

在学术圈内,力推骨刻文的研究者,莫过于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的刘凤君教授。刘教授最早从一位收藏家手中获得了一批来自山东昌乐的骨头,上面有一些“符号”,疑似文字。后来刘教授亲自去调查,又采集到了一批疑似骨刻文的材料,主要是牛的肩胛骨、肋骨,还有鹿骨。

刘教授通过对比,觉得这批骨头的时代应该在距今4000年左右。我们知道,商代甲骨文距今大约有3000年,也就是说,这些“骨刻文”竟然比甲骨文还早了1000年,如果属实,那确实是石破天惊的大发现。

后来在2008年的时候,刘教授召集了不少国内学者,开了一场“骨刻文”的讨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看看这场会议的概况,网上也有报道。这么说吧,参加的学者们来自多个领域,不过最有发言权的考古界跟古文字界的人,大多觉得这不是人工刻文。

所以这个会议最后发的结论纪要,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言下之意就是说,这个东西值得研究,但并不能确定是文字。

熟料,会议一开,消息却是越传越神,简直要弄的举世瞩目了。刘教授居然迫切地编著了一套《寿光骨刻文》。


为何说这个所谓的“骨刻文”不是人工刻文呢?

首先,这些“符号”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跟商代甲骨文有着天壤之别。

△“骨刻文”

△商代甲骨

其次,把这些“骨刻文”放大之后观察,就会发现“笔画”歪歪扭扭,粗细不一,跟用工具刻凿出来的文字明显不是一回事儿。

△“骨刻文”放大

最后,有人专门进行过研究,发现“骨刻文”里居然没有重复的符号!这就很奇怪了,任何文字,如果写成一段话,全都不重复的概率是很小的,难道骨刻文字字不同?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骨刻文”,跟自然界中虫子蚀咬或草根缠绕腐蚀后留下的痕迹非常相似,已经有不少人做过对比。


一言以蔽之,支持“骨刻文”的学者,闹了个大乌龙。只是对于他们来说,承认错误是很困难的,对于同行来说,当面指出错误也是很困难的。在这种复杂情绪的作用下,这个错误的认识越传越广,误导了很多关心历史的朋友。有些人甚至把锅甩给了“西方”,以为是别有用心的西方学者在刻意否认我们的历史,大错特错。

谣言可以休矣!


考古军中马前卒


不怎么看,西方的双重标准天下皆知!

所以,不要谈文明的定义,没有意义。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对研究良渚古国和中国文明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水利工程,距今5000多年,比大禹治水传说还要早。

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 经碳14测定,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正好是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出土的陶符,因为看不懂,因此不被外国人承认,而不被确认为文字。



凭什么?凭什么泥板锲形文字就可以被称为文字?问老外那上面写的是什么?老外羞答答的说是货物流水——这不就是绳结记事的升级版么?这都可以称为文字,我们的就不行?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西方人的话有什么可信的?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拿出粮食的证据出来! 因为这才是一切文明诞生的基础!

谁公认的几大文明都没有意义!因为只有农耕了,才会有粮食积累,才会发展出科技树的第一条分枝:粮食的储存!才会腾出人手去从事关于文明的所有的工程:文字记载的研究、医疗、建筑、工具制造、哺育、水资源的开发获得等等!

有了其他分工的积累,才会有创新的改进和发明,反过来又会促进农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然后可以抽出更多的人手,如此反复,才是一个文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正常逻辑。

所以,我就想问问:其他所有的文明,他们的农耕时代的证据何在?就像是古希腊古埃及,他的农业成就在哪里?能够支撑多大的文明?要知道:我们可是已经发现了一万二千年前耕种水稻的遗迹证据的!

——————

转:

长期以来,水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非常关心并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玉蟾岩遗址最重大的发现是十分原始的陶片和水稻谷壳的出土。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14C年代测定,共测定了4个数据,结果为距今12320-14810年;2001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在玉蟾岩遗址采集了木炭标本,非正式提供有关实验室测定的5个碳14年代数据为11870-12230年。北京大学张文绪教授对玉蟾岩出土的稻谷进行了电子显微镜分析鉴定,推定玉蟾岩出土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发现将栽培稻的起源地点圈定在湖南南部的南岭北麓山间盆地,并将起源时间上溯到12000年前,比印度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要早5000年。

* * *

目前中国所出土的最早的石磨棒已经可以追溯至25000年前,比陶器还要早5000年,更比西亚的野生小麦加工工具石臼早10000年。中国北方出土,显然是用来加工野生谷子。这意味着,中国北方是全球范围内最先开始采集和食用野生谷物的地方,是最先进入“粒食”时代的地方,比西亚要早10000年,比中国南方要早5000年。

*


李扬


清代光绪年间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的线索,后来通过搜集研究,整理出来了很多甲骨文。王懿荣死后其子把这些资料变卖给了另一位研究甲骨文的老先生,就是《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后者又通过研究整理,最后编篡为书《铁云藏龟》,成为甲骨文发现后的第一部著作。

甲骨文被发现后迄今出土约15万片左右甲骨:中国大陆藏有近10万片,港台3万多片,解放前流落到日本、加拿大、美国、前苏联等10余个国家藏有26000多片。甲骨文单字有4500多个,目前以识别2500多字,公认的有1000余字。甲骨文的内容包括了阶级、国家、社会生产、科学文化等20多类,是研究殷商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风俗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东一些地方陆续发现史前远古遗址,在出土的一些器物上发现了文字一样的刻符,但因为规模不够也不够集中,因此一开始并没有被认为是文字。2005年的时候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山东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研究发现,这些刻符都是有一定规律和关联的。通过他的研究,最后把这些刻符命名为“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或“甲刻文”。

这些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刘教授之所以认为这是比甲骨文更老的文字根据如下:

1,这些刻符很多,而且互有关联,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的现象;

2,这些刻符大多数都是象形符合,而中国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早期都是“书画同源”的;

3,这些符合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寻,有些偏旁还多次出现。

因为有了“甲刻文”的出现,也就能很好的解释了甲骨文为何能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一套成熟的文字系统不可能一下子跳出来的,之前必定有长时间的演变。而甲刻文就是这种演变过程中的证据。

西方之所以不认可,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甲刻文的出现让我中华文明又往前了上千年,间接证实了三皇五帝的历史时期,这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但我堂堂华夏文明,我们的历史无需外人认可,只要我们自己认可就好了。


翰墨今香


何必计较这个呢,基本上现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是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一个有6000多年一个5000多年,甲骨文大概3000多年,这个已经不需要再争论了。但是华夏文明一直在延续,可是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已经消亡。我们自豪的是华夏文明还在延续,而且影响整个亚洲地区的文化,看看整个东南亚、日本、韩国……海外华人更是在传播着我们的文化。不在乎你产生的早或晚,重要的是传播的久远。

骨刻字本来就没有形成系统,甲骨文现代人都没有完全认出来,何必去计较一个还无法解释的符号,为先进文化自豪和传播才是硬道理。


王萌368


这大概是一个伪命题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因为在某地的古人遗骨被发现,把学术界公认的人类发展史,由三万年一下猛推到了十几万年,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但当时的人们是失望的,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祖先是从这么个小地方走出来的……没过几年,周口店发现了原始人遗骨,人类历史被推到了四五十万年,我们中国人是扬眉吐气的,我们中国是全世界人类的祖地!但西方的专家学者们的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他们感情上不愿意承认是我们的后裔,但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反驳,毕竟,猿人头盖骨就摆在那里,他们的人都来看过,并亲自帮着检定过……西方人不吱声了,也不承认北京猿人的历史地位,就那么忍气吞声的,满世界转悠,终于让他们在非洲找到了半具古猿的尸骨,西方人笑了,终于啊,这下可以推翻东方的北京猿人了,但我们中国人就沉默了,我们的感情也不愿意承认非洲人是我们的祖先啊……

西方人不愿意承认我们,我们也不愿意承认他们,我们作为全世界文明传承最久远的国家,他们西方人是羡慕嫉妒恨啊,因为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史,所以西方人就说埃及金字塔有六千年的历史,这事都是他们自己说的,谁也不知道真假,因为那段历史有一二千年的空白,他们无法自圆其说……现在,中国人还想用他们制定的标准,把自己的文明史上推到六千多年前,他们西方人怎么可能会配合你们?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都看着不顺眼,何况是六千年,他们吊你才怪呢……



生而无涯0


我有次因为项目在跟上博馆胡博士聊天的时候,听到过一些消息:

这个事还没捅到国际上,估计西方知道的人都是少数,怎么又出现不被西方认可的说法?!

那为什么西方连知道都不知道呢?因为这玩意在国内学界都还没得到广泛承认。

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目前学界关于骨刻文的认识,只有三个来源:1刘教授的书,2刘教授邀请同行举办的座谈会(品鉴会),3当地旅游部门办的各种活动。瞧,论文都见不着。

而目前国内学界人士关于骨刻文的观点,基本都是座谈会后发表的,当然有文化方面的专家给予充分的肯定,但研究技术的大多给出了“不确定”的保守意见。

例如: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何努(不知道字,但应该是这个音),做过陶寺遗址骨耜刻文研究的,就形容了一次参加此类研讨会的经历:在会上允许用提供的100倍放大镜观察会场上数十件“骨刻文”实物标本,观察下来认为“骨刻文”痕迹在微观上同比对组的草蚀、虫蚀痕迹看不出本质区别。而与他在陶寺及其它项目中研究的人工刻文相比,则区别非常大。当他提出是否能用研究所仪器例如电镜扫描进行深度研究的时候,遭到了拒绝。

所以连自家人那还没过的东西,西方又怎么会知道呢。


瞎搞学教授


文字是能连贯表达意思的工具,而不是独立类似画画一样的符号。那个骨科文本身就是个人造假事件,讲骨头上的自然虫窦、裂纹附会起来。所以其也就无视文字必须要具有的连贯表达这一基本要求。比如我画个“¥”说它就是汉字,代表“公羊”,“@”是“我”,“&”就是“和”,“^_^”就是“死”,你们信吗?以单独图案附会文字的逻辑就是这种情况。文字之所以是文字的根源就在于字是连续语句的产物。文字诞生前人们已经有成熟语言可以沟通,文字诞生就是要把这些成熟语言转变成书面形式—文字。所以其诞生必然也是系统化的、而非一个一个产生。任何脱离系统化、连贯性的图案,都不能算是文字!


莪就不懂了


西方国家不愿意接受中国人是其祖先,所以才否认进化论。发现夏朝的文物不准中国公开。无论《史记》还是《尚书》都是删节版本。夏商周断代工程因为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施压中国被迫中断。许多人非常肯定之前有王朝。还有海昏侯大墓中的《史记》和《尚书》居然连特朗普连夜施压中国不得公开其内容。为什么?因为欲灭国先灭其史,现在的DNA测序设备是美国后门的结果,据斯诺顿报告中说没有后门的情况是:现在欧洲白种(纯血,尤其是高加索白种人在人种亲缘关系更近)人和现在中国人(汉族)都是古中国人进化出来的,而且其它三大古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有古中国人的血统,而且非常大。如果承认了就等于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和自我优越感,那么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就会遇到重大挫折。那么就等于承认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甚至巴比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是西方世界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尤其是在现在比冷战更残酷的后冷战时代,混合战争已经成为主流。等于承认了中国的创新潜力。各种西方的暗中作梗就会让更多人相信。那么西方世界就会无法欺骗和奴役中华民族。 夏朝和夏之前的朝代证明了西方白种人是中国人(汉族)的生物学后裔。西方文化源头是在中国。这是西方人不愿意的接受。这也是西方顶级科学家数百人反对进化论的真实原因。


用户93988248438


我是山东潍坊市昌乐县的,这事发生在本地。昌乐县种大棚的较多,在昌乐县南郝乡附近,农民整地时挖出很多骨头,原先以为是人骨,就推出到河边低洼处,有一退休教师就发现不像人骨,经多方考证,乃是象骨。在骨骼上发现有很多纹理,以为是蚂蚁啃咬形成的,后请教大学的教授,乃人为刻划而成。古人没有金属怎么刻上的呢?因为昌乐是宝石之都,遍地是蓝刚玉,能刻划玻璃,故能轻易刻划。据考,这种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一千多年,已命名为古骨文,现已出书多年,本人曾亲见其书。


山野遁士


中国的八千年七音骨笛都不愿承认有高度文明,你还指望西方能承认更有文明特质的文字吗?省省吧,过去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要有自己的内涵和自信,不要去搞什么东风压倒西风的事,没意义,文化是内生的,文明是文化自省的产物,所以何必去理会西方人怎么认为我们的呢?自己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