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红楼梦》中周采芹扮演的贾母?

海滩贝壳3


四个字:一言难尽。

我觉得最近很火的知否,里面那个盛家老太太就有贾母的味道。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睿智慈祥,眼界和见识都卓尔不群。

贾母出身侯府,经历的正是贾府全盛时期。

她通音律,善诗词,爱讲笑话,惜老怜贫,少女时期性格和湘云类似,当主母的时候只怕比凤姐还精明强干。但年事已高,只是乐得和孙子孙女们一处热闹。

但她若是咳嗽一声,又有谁敢将她怎么样。

王夫人邢夫人凤姐李纨这样的儿媳妇孙媳妇,在她跟前也是谨慎小心。凤姐敢时不时讲笑话放诞无礼,只是因为她那样做是在讨贾母欢心,她知道怎样能将贾母逗乐,贾母就喜欢她这样的乖滑。

平日里说笑玩闹都不济事,但她生气了,贾政也得跪地请罪,王夫人也大气不敢出。

清虚观打醮,凤姐打那小道童,贾母吩咐不要为难那孩子,还叫给他钱去买馍吃。

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众人都嘲笑她,凤姐她们还捉弄刘姥姥,但贾母却从没有表现出瞧不起刘姥姥的意思,反倒是处处提醒下人。

这样一个贵妇人,她的音容笑貌已跃然纸上,演员去演绎的时候就该注意到贾母的仪态,她那种尊荣和沉稳。

周采芹女士饰演的贾母,还不如知否里的盛家老太太。

1、外形。

中国传统的老太太形象,一般都是慈祥和蔼,雍容富贵,不失礼仪与能力,不怒自威,就算是生气也是带着克制的。有着传统文化呈现的“中庸”之态。

面相里有讲究,问贵在眼,问富在鼻。
“问贵在眼”就是说要看一个人将来会不会主贵,就是看眼睛,眼睛要有神才是好,看起来软弱混浊的眼神绝对不会大贵。而女性的眼睛要细长,眼珠黑白分明,就是旺夫相子的好面相。

“问富在鼻”鼻为土,土生金,有土生才有才,鼻子长的大,但鼻孔不大不外露,女性的鼻子代表夫星,所以整个鼻子长的圆厚且丰隆的人,一定是个富有旺夫的人。

面如满月,清秀而神采射人者,称为朝霞之色,男主公侯将相,女主后妃夫人,是个贵妇相。女子整个头骨要圆丰隆而鼓气,“头上方圆额又平,定时富贵有高名之相”。

这些形容可以对比下周采芹女士,简直是全然相反的。

我有时候看到她的扮相,容易想到天书奇谈里的狐狸精:

2、没有揣摩过贾母的人物形象。

演戏深入人心,深入角色,重点在于细节。这个锅一大部分是编剧,毕竟演员是按照剧本来的,剧本上那么写,她只能那么演,还有一部分是指导导演,讲戏怎么讲演员怎么演,最后演员自己的问题,不融入人物,自然不能把角色演活。

举个例子。

贾母对黛玉宝玉的疼爱,是远远超过其他孙子孙女的。在宝黛清虚观回来后吵架一事上,贾母提到不是冤家不聚头,然后为两人操碎了心,于是哭了。而周女士在演这一段的时候,随口一句带过,还有点开心,扭头就专心看她的戏去了。

再如一个例子。

宝玉被赵姨娘马道婆魇魔法一回,赵姨娘叫给宝玉穿寿衣,书里写的是贾母照她脸上吐了一口唾沫,骂她。周女士在此处是扇了赵姨娘一耳光。书里打下人的主子,凤姐打过给贾琏鲍二家的望风的小丫鬟,这是凤姐吃醉了酒后;探春因为被翻了身上而扇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贾珍在清虚观教训贾蓉,叫下人啐他的脸。我认为以贾母之身份,打人这场戏加的有点过了,侯门贵妇会亲手去打奴才吗?直接吐唾沫,应该是最大的暴怒了。

再如,鸳鸯剪发时候,贾母亲自去阻拦了。虽然鸳鸯是贾母很看重的心腹,但贾母实在不该亲手去拉啊,好歹还有丫鬟婆子,如何要贾母亲自动手?这家里是没有尊卑规矩了吗?

3、仪态不合格。

高频率眨眼。

眼珠一直滴溜溜地转。

说话时头部晃动太大,导致珠钗跟着晃动。有一回打在黛玉脸上,蒋梦婕笑场了,躲闪了下没躲开。

永远坐不端正。

拿着筷子指指点点。

当然,这些也都是10版的常态,问题不单单出在贾母一个人的身上,简直是演员的通病。

其实周采芹女士挺有气质,但是那种英伦风,并不适合贾母这个角色。

有很多人拿她的出身来说明她就是大家闺秀,本身就带有那种气质。但这完全不符合我心目中的贾母,或者说压根就不是贾母。更像是来自中世纪的欧洲妇人,看她的镜头,仿佛在看译制片,蹩脚的配音演员拿捏着腔调,搞不好下一刻就会蹦出一句:哦,上帝,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丸---------


祁门小谢


好像京剧艺术家周信芳之女吧😊?定居国外的?似乎也不错😊。但毕竟对于《红楼梦》来说,最在意的是主角林黛玉。由于《红楼梦》10版本的连续剧在后,87版本在前,“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对李婷主演的贾母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林黛玉”是草木人儿,她的体型应该是袅娜婷婷才符合仙草的形象吧😄?87版的黛玉就比较认真,10版本的宝钗倒像个草木人儿,呵😊,黛玉丰满的如“杨妃”。她们其实应该调换一下……这里其实没有藵贬之说,只是针对角色而言呵😜。






美丽畅想2


真弄不明白87版的红楼梦到目前为止仍可称经典而又要翻拍,弄不明白若干红学泰斗专家内行却挑个对红楼梦如此无知的李少红担纲翻拍导演,弄不明白据说翻拍时仍有名家参与,却把新版红楼梦拍得如此的糟糕透顶一无是处,弄不明白有成千上万的合适者应选剧中人扮演者,却弄一群与原著相差甚远的人简至是百无一是。就拿87版的贾母,李婷可算无可挑剔,老大太雍容华贵气宇不凡,睿智聪慧识见超人,善良仁厚慈祥和蔼,面似满玉形如弥勒,活贾母天下无双。而新版的贾母却是既无外态更无内质。要我这外行说,用演刘姥姥的演刑夫人,演刑夫人的王夫人,用演王夫人的演贾母,或许这样能挨上一点边。总之,李少红的水平太低劣了,她根本不是吃菜的虫,并非非常之人敢揽非常之活,世间居然有如此自不量力毫不靠谱之人。


高山流水39665


不好意思。打完发布了,才发现“这贾母不是那贾母”

新红楼我没看。

但从人物外貌形象看,就不像那个慈祥开朗的贾母。超凶超凶的形象啊。

没兴趣的,看到此处罢了。

只因评87版贾母答案无法撤回,也就带着了。不好意思哈。

演得好啊!

印象最深的是骂“政儿”。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真的是:人没进门,老远听见老太太的苍老声音。

其先声夺人,与凤姐首次登场相似。

(我老妈子还没死!你们就打我孙子!)

“贾政”赶忙迎上去……说打儿子也是为光宗耀祖。

“贾母”停下,眼中含泪:“当初你父亲是怎样教训你的?你——忘——了——?”

后面那三个字一字一顿,明显带呜咽声。

(老人就怕想当初啊。或是想起夫妻之情;或是想起当初丈夫打儿子时,自己如何拦着、如何心疼。)

而劝王夫人别哭了,宝玉长大当了官,未必体贴你。那话说的又急又快。

我几乎听见心声(儿媳,算了吧算了吧!疼儿子也白疼。算了算了。)

老太太要带宝玉回南京,贾政求情。老太太厉声说;“马上就走!马上就走!”

一个无限溺爱孙子,却有分寸有技巧有气势的老太太,从书里走了出来。

我是说;这老太太一“胡闹”,毫不让人觉得“可恶”“无理”“仗势”,反让人对老人护孙一片痴心所感动。

台词是曹翁设计,演者的神情动作语言,“复活”了贾母。

另一场风波“凤姐泼醋”。

贾琏吃点酒,明仗贾母溺爱,拿剑要“杀”凤姐。

老太太“恩威并施”,语气里全是爱护。老人以从容镇定,消弭晚辈的大矛盾。处置的好啊。

我我记得宝玉摔玉情节。老太太急了一番,忽生一计。偷眼看一下宝玉,露出一抹微笑。“你妹妹也有玉……”

老太太当年,没少费心思哄“牛心左性”的政儿吧。

“老太太”的大气和豪情,在“行酒令”中有表现。那爽朗的笑声,像是透明的。

秦可卿死,宝玉要去东府。老太太拦着;不能去不能去。宝玉也是明仗着老太太溺爱,一定要去。

随后,“贾母”那深沉忧虑的眼神,也演的足够到位。

只凭印象感触深浅,对不对的,就说这些吧。

只可惜不能给老太太“请安”了。


莘县村民


“贾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老先生火眼金晴看透世事。

用曹雪芹的诗为回答开头,对此题来说最为贴切。

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已是泰山,后人非要再造一个假泰山,也想栽上树木,弄个假天门,但怎么比的上历经数万年风雪雨霜自然形成的自然景观呢?结果出力不讨好,弄了个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好了!也算花钱卖个教训吧!

10版的《红楼梦》我连一集也没有看下去,对其演员演艺不便多说,现在主要说说贾母这个人物。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母的形像非常丰满。

一主人翁中她的辈份最高。

二她的经历最丰富。

三她最睿智,聪明,大度,处理其内外事物来老谋深算,游刃有余,又慈悲为怀,处事不惊。又好奢侈,喜欢热闹。既享荣华富贵,又怜孤惜贫。对待下人,从不苛刻,又掌握着法度。处事拿的起,放的下。

贾府上下六百多号人,每天多少事,她内依王夫人,处理事物依靠王熙凤,事权专一,王熙凤也确实干练,有大臣之才,《红楼梦》中说她:“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红楼梦》看似家事,实则朝事,假中隐真,真中有假。不参透这一层,是断然演不好其中的任何一角色。

至于谁演的好,明眼人一看便知,不用细讲!


狼烟一九三一


我喜欢老版的贾母,因为像我姥姥!


哼哼年新年快乐


没有看过周采芹扮演的贾母。作为一个红楼爱好者,最爱的就是87版的《红楼梦》,那么贾母也就最喜87版李婷老师扮演的贾母。李婷老师将贾母的慈悲,高贵,刚直,疼爱晚辈的慈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




兰儿沁


我希望李少红在她临终之时,能喘着最后一口气断断续续的忏悔:我拍的红楼梦是个败笔,亵渎了曹雪琴先生的佳作,今天之死属于咎由自取。


曹小刚13


李少红版的贾母活脱脱一个狐狸精 小时候看过的天书奇谭的狐狸精和她一模一样 李少红真会找人呢 那个老太婆不定给李少红送了多少礼呢


餘光77512031


我希望能把87版的红楼梦做一下高清修复,因为我每年都要看一遍,我相信好多人也和我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