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为何喜欢用波波沙冲锋枪?

张晓龙


历史上,德国军队率先将冲锋枪投入实战,早在一战的堑壕战中,就将32发的蜗牛状弹鼓的MP-18集中起来使用,数支或10余支此枪,往往能凭借强大的火力,瞬间撕开协约国军队的防线,突击队员越过堑壕跑到对手后方搞破坏去了。

德国军队较早认识到了冲锋枪在近战中的威力,况且战前西班牙内战中,德制MP18/l、MP28/ll、MP34/l、MP35/l等系列冲锋枪在近战中,再次凭借强大的火力,打得操5发手动步枪的对手无还手之力。

二战时,MP-40冲锋枪伴随着装甲部队攻城拔寨,由于战斗性能出色,在步兵队伍中的装备量也逐渐提高,在班长配备冲锋枪的前提下,一般也用MP-40冲锋枪取代了班副手中的毛瑟98K步枪。

在血肉横飞的斯大林格勒巷战中,双方步兵都是逐街逐巷、一间房屋、一个地下室的短兵相接地浴血奋战,残酷的巷战中,让冲锋枪和手榴弹成了各自步兵手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作战武器。

德国军队制作精良、战场表现优异的MP-40冲锋枪,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受到非常严峻的考验,因为苏联军队装备了大量波波沙-41冲锋枪,这把笨重且粗制滥造的冲锋枪,彻底碾压了德军的MP-40冲锋枪。

原来这把7.62毫米口径的波波沙-41冲锋枪,采用了一只71发弹鼓供弹,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火力远在9毫米口径32发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之上,71VS32,不论射击精度和有效射程,最起码在近距离巷战中,对参战官兵来说火力比精度更重要。

吃了大亏的德国官兵,对波波沙-41冲锋枪印象非常深刻,有许多德军士兵就用缴获的此枪,取代了巷战中火力稀薄使用不便的毛瑟98K步枪。

战场上拣枪缴枪容易,但子弹却不好搞,于是,德国军工就将缴获的数十万把波波沙-41冲锋枪的口径改造成了能发射9毫米的手枪弹,就不用再愁子弹的来源了,甚至德国国防军印刷和分发了使用缴获的波波沙冲锋枪的德语手册,以方便德军官兵操控此枪。

综上,德国军队喜欢使用波波沙-41冲锋枪的原因,尽管此枪非常笨重,装上一只71发弹鼓时,整枪重量不下10斤,但也正是71发弹鼓输出丧心病狂的火力,是德国军队引以为豪的MP-40冲锋枪所无法比拟的,在近战中,在普遍装备5发栓动步枪的二战,冲锋枪确实是把出类拔萃的步兵近战利器,尤其是波波沙-41,有着无与伦比的火力。


国平军史


战场上,当然是有啥用啥了。

二战中MP40和波波沙是最著名的两把冲锋枪,他们是苏德两军最信赖的武器,苏德战争也是波波沙冲锋枪和MP40冲锋枪正面PK的战场。

德军的MP40与苏军的冲锋枪

MP40是非常成功的一把冲锋枪,制作简单造价低,精度高。这把枪大量装备德军,配发到了班长一级。而对比苏军的波波沙,它的精度没有MP40那样高,但是,波波沙有自己成功的优势,火力猛装弹多。

MP40容弹量是30发,而波波沙有71发的弹鼓,波波沙这就在火力的持续性强遥遥领先。再看射速,波波沙每分钟900发,而MP40只有500发,在射速上,波波沙完美压制MP40。

MP40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这把枪太过于精密了,这样在寒冷的苏联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枪冻住了。而这个问题波波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枪就是苏联的,这个问题肯定考虑过。

战场上枪打没子弹是常事,而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抢苏军的,留着自己用。甚至德国的军工部门将缴获的波波沙进行改进,发放到了德军手中。

战场上使用敌方武器是常事,就像越南战争中,美军扛着北越军队的AK47一样。苏联南斯拉夫游击队也是大量装备了MP40冲锋枪。


军武文斋


谢谢你点进来看,老李尽量用最简洁的速度说明这个问题。德军喜欢用波波沙这种情况是有的,大多数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我以前分析过德军是怎样在这场战役中战胜德军的,简而言之。苏军在军事素养上面远远不及德军,可是苏联的优势是源源不绝的动员兵。如果看过《兵临城下》的朋友,可能还记得男主角瓦西里刚上战场的情景,他拿着一个五发弹夹冲锋,跟着前面那个装了子弹莫辛·纳甘步枪的战友,等前面那个战友战死,他才有枪使用。

那种情况是绝对存在的,这种战术是被逼迫出来的,没办法啊,有人没时间训练,枪支有不够。而且这种战术效果并不好,因为高军事素质的德军班组配备mp38一把 MG42一挺 98K若干

苏军这么一群莫辛·纳甘栓动步枪手冲过去,估计最多有开两枪的机会(最多最多两枪),狭路相逢的突发战斗,也会被MP38完胜,于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应运而出,你想的没错,就是波波沙。

波波沙制造简单,一根莫辛·纳甘的枪管直接锯成两段就是两根波波沙枪管,这种枪甚至可以在汽车修理厂组装,产量蹭蹭的。而使用这种枪的士兵还可以是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或者是渔夫------短兵相接,扣住扳机,倾泻71发弹药,期间中弹然后死去。这个比手持莫辛·纳甘要划算得多,总有德军在错不及防的情况下被射中。用源源不断的动员兵和粗糙暴力的波波沙缓慢换取德军的生命,这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秘密。(至今俄罗斯没有公布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死亡人数。)

在德军看来,巷战中,波波沙是比98K好用,除了班长使用MP38---40以外,98K射手也会捡起波波沙来用了。因为德军始终是补给不足的那一队,而被苏军一次性使用的波波沙射手总归会留下部分枪械和没有来得及射完的子弹,这成为德军补给的一部分,这样才成为德军喜欢波波沙的传说。

波波沙并非万能,它缺点是很致命的,精准度不高,远远低于MP38---40。苏军使用波波沙最后的辉煌也就是攻克柏林的巷战了。之后很快就被淘汰,这是一支在特殊环境下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枪械,要说德军喜欢,那可不是。


李勉9


首先,请大家注意,德国的MP40最初是德国装甲部队为装甲兵招标的武器,折叠枪托非常适应装甲车狭小的空间。如果换成波波沙冲锋枪,光波波沙冲锋枪的那个木质枪托,装甲兵就不会喜欢。

波波沙冲锋枪是苏联红军装备步兵的武器,MP40则原来是给德国装甲兵招标的武器,只是好用才逐渐扩散到全军使用的。这两款武器当初设计的使用环境是不一样的。

另外,波波沙冲锋枪的射速太高,每分钟900发,就算是71发的大弹鼓几秒钟也会射光了。还有,波波沙冲锋枪的大弹鼓是个麻烦的源头:在士兵做战术动作过程中,弹鼓磕碰变形后,容易卡壳。整枪的重量太大,士兵持枪会比较累。

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71发大弹鼓的波波沙冲锋枪,在有经验的士兵手中,断壁残垣的胶着城市战场上,碾压对面德军手中的MP40。尽管MP40更轻巧、后坐力和杀伤力更均衡,但还是抵不住简单粗暴的波波沙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通过高射速在近距离可以形成密集的弹雨,大弹鼓可以短点射10次,木质枪托更适应寒冷环境,也更结实(木质枪托在格斗和击打物体时更结实)。

在大批量生产性上,一根莫辛纳干步枪的枪管中间一截,就获得了两根波波沙冲锋枪的枪管,多么简单易生产!人手一只,完爆德国人(MP40生产工艺再怎么简单,数量也赶不上波波沙)。

德国人看着缴获的大量波波沙,身后堆放着像小山一样的弹药,自然是配发给前线士兵了。甚至于,德国工厂还专门开发出了改装套件,供士兵改造波波沙,可以使用德国9㎜帕弹。可见波波沙在德军里装备的量是有一定规模的。

还有一点,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德军,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士兵清一色的都是MP40冲锋枪,出门行军都是半履带装甲车。德军装甲部队的机械化比例,在参战国当中是比不过盟军的,甚至都比不过苏军。德军装甲部队还大量依靠骡马牲畜拖拽运输。士兵手里的武器,很多都是缴获的。特别是党卫军,在初期的时候,只要是能用的枪,都给党卫军使用。能用上波波沙就不错了,还有部队装备意大利的武器呢,更坑爹……



黑郁金香966


主要是火力猛这一点。

首先关于德军扔掉mp40捡波波沙这个事情,我是不太认同的,当然除非枪被冻住了或者严重损坏。虽然波波沙整体性能更优于mp40,但是武器好好的,又不是特别难用,扔了干嘛。虽然7.62的手枪弹好缴获,但是补给的弹药毕竟还是9mm更多。



(注意枪管前段下方的小挂钩,是为了将枪勾住射击口)

另外mp40这个枪成本高,数量少是真的,而且mp38/40设计的初衷更不像是给普通步兵设计,而是给装甲兵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枪管前段的挂钩和折叠枪托。



(德军将波波沙改成9mm版,但是并不常见)

但是毕竟数量少,所以冲锋枪一直优先配置装甲兵和空降兵,然后才是步兵班的班长,普通士兵还是毛瑟步枪。

照片中的德军应为中后期,但德军班组武器还是以机枪和步枪为主,普通步兵班只会将冲锋枪装备班长和副班长。

但是到了苏联巷战里,步枪就变成烧火棍,尤其是近距离,比较笨重的机枪也压不住一群四面八方射来的波波沙,德军自己冲锋枪不够,那就拿苏联人的就好啦。

(mp38/40对于战争前期防护薄弱的德军装甲车辆起到很大作用)



一名德军士兵手持波波沙

波波沙的71发弹鼓和高射速真的非常适合城市近战,所以mp40比起来就差远了。但是弹鼓也有缺点,一是不好携带,二是挂在前面很重,机动性会变差,拿久了费劲。说白了,枪有自己的用处,对于侦察兵什么的,ppsh43更短小的很明显会更舒服一些。

(虽然71发弹鼓火力更强,但是拥有折叠托和弹匣的mp40和ppsh43灵活的多)

另外皮实这一点,波波沙也是很占优势。毕竟苏联气候那么恶劣,还是带一支更可靠的比较好。德军二战的时候可不少吃后勤供给的亏。

不过如果我是德军士兵,我可能就不会考虑这么多。有可能我手上的毛瑟不好使,有可能我的mp40没子弹或者坏了,对面正好有一帮毛子给我送波波沙,那我干嘛不换一支呢。

这一点在《1944》中比较写实。爱沙尼亚党卫军的装备,有stg44,mp40,g43这样的德国枪,也有ppsh41和43。当两个拿着毛瑟的新兵进来时,班长让他们把“烧火棍”扔了,给了他们一支ppsh41和一支ppsh43。

电影中刚刚报道的新兵,身上背的就是毛瑟,考虑到战时步枪质量下降的很厉害,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用。

我想如果德军大量供应mp40,最好供应stg44的话,除非像在莫斯科那样被冻坏,不然也不会大量用苏联枪。


视听团仔


对于德军来说,本身就是一支使用各种缴获武器的军队。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武器,德军都有装备,在这其中也包括苏联的武器。

对于波波莎来说,德国士兵最喜欢的就是它的71发大弹鼓,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这种巷战中,少换一次弹匣就是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一个手中拿着没有子弹的武器的士兵是最危险的,德军的MP40系列冲锋枪在体积上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步兵部队来说,这种优势不明显,本来MP40就是给装甲部队研制的,如果是波波莎作为装甲部队的武器也是不方便,主要是体积太大了。

而且对于波波莎这种土生土长的苏联武器来说,更加适应苏联本土的环境,而德国武器一贯的精密工艺到了东线恶劣环境下出问题的机会就很多了。而且波波莎要比MP40结构简单,就算出了问题,结构简单的东西肯定比结构复杂的东西容易排除故障。

至于波波莎使用的子弹就更好办了,一个是德军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一下子缴获了苏军200个后勤仓库,缴获的7.62手枪弹有的是,还有一个本身苏军的7.62托卡列夫手枪弹就是仿制自德国的7.63毛瑟手枪弹,两者在实际的使用中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当然对于性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反正冲锋枪这种东西都是用一阵猛烈的弹雨泼过去,并不和你比精度。


有痰


大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地点。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

二、时间。1943年之前。

两点一结合的结果可以说明德国人喜欢使用PPS主要是在城市战当中。

原因:一是71发弹鼓在城市战中是非常好用的,双方隔着一道门、一堵墙 ,双方如此近,根本不用瞄准,PPS的持续的火力压制占尽优势,而PPS命中率不佳的弱点不明显。同时结构简单的PPS面对寒冷的天气比德国武器有更好的适应性。但是一旦离开了城市,PPS的不足就出来了,射程短、命中率低,因此苏联人的PPS必须接近德国人的防线100米内才能发挥出强大作用,而这是以巨大的前期伤亡为代价的。这是德国士兵就不怎么用了,顶多作为一种收藏。


星辰大海——2030


近身糊脸,大波波比98k靠谱多了吧。。。除非你能像图一一样扛着裤拉链冲锋。。。

先来看一下二战时期德军的常规步兵班组装备。图二。除了班长和战术核心的裤拉链,剩下的都是拉大栓的98k和撸子好吧。。。打巷战和后期有海一样的T34/85充当移动掩体的乌拉冲锋完全不在状态啊。。。MP38/40的产量特别感人。。。倒是满山满谷的大波波随便捡啊。。反正子弹多的是。。。到后期德国佬自己都装备使用毛瑟弹的大波波了,这是对mp40的产能彻底丧失信心了呀(当时的产能主要转移到stg44上去了也是原因之一)




满船清梦压熙和


德棍MP40数量有限。

MP40数量少那是真的,二战早期德棍只有班长才能装备MP40,即使到了后期,数量也不多,在巷战时,拉大栓的98k非常吃亏 ,机枪那么沉个玩意更不能带着了,那怎么办呢?巷战该打还得打呀!捡毛子枪用吧,还挺好使,因为波波莎有71发子弹,MP40只有32发子弹,波波莎的子弹相当于MP40的两倍还多一点,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你子弹打光换弹呢,人家的子弹还没打完,你心里什么感想?再者,苏联的天气极其寒冷,MP40很容易坏掉,你拿着枪,打不出来子弹,你又是啥感想?所以,德棍就扔掉了MP40,捡起了波波莎。


漩涡limbo


皮实耐用,火力十足。而mp40更像是工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