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3月26日,《江門市綜合交通一體化規劃(2018-2035)》正式出臺!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規劃明確了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定位,從區域、市域和城市三個層面,結合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物流等各方面,制定了系列發展規劃。

本次規劃的內容比上次草案更加豐富。其中,規劃市域範圍內形成“十字”型高(快)速鐵路通道、貫穿江新鶴三地的軌道交通走廊規劃 摩托車限行等備受關注。

規劃目標及定位

江門樞紐發展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西翼門戶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重點提升江門面向大西南腹地的門戶功能和珠西客貨運輸組織功能。

綜合交通發展目標是:建成體系完善、佈局協調、便捷高效、綠色共享、運行有序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實現人享其行,貨暢其流,支撐江門市實現樞紐城市、高效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發展願景。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

規劃範圍

江門市市域,總面積 9505 平方公里,包含三區(江海區、蓬江區、新會區)、四個縣級市(台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

重點規劃範圍是江門市東部三區一市(即江海區、蓬江區、新會區、鶴山市),陸地總面積 2869 平方公里。

規劃研究範圍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到國家級重大交通設施的研究將擴展至更大範圍。

規劃期限

近期為 2018—2025 年,遠期為 2026—2035 年,遠景展望到 2050 年。

主要規劃指標

(1)區域通達:1 小時通達珠三角各樞紐機場;1 小時通達珠三角其他城市,至廣州、深圳縮短到 30 分鐘;1 小時通達市域主要城鎮。

(2)銜接順暢:中心城區 15 分鐘可達高速出入口或快速路,15 分鐘可達高鐵或城際軌道站點。

(3)路網優化:路網密度不低於 8 公里/平方公里,幹線道路(快速道路和主幹路)密度不低於 1.6 公里/平方公里。

(4)公交便捷:公共交通與小汽車門到門的出行時間比不超過 1.5。

(5)職住平衡:85%居民通勤距離不超過 5 公里。

(6)運行通暢:高峰期道路平均車速不低於 25 公里/小時,公交運營速度不低於 20 公里/小時。

(7)結構合理:近期公共交通佔全方式客運比例達到 12%,遠期達到 30%。逐步降低摩托車出行比例,引導摩托車轉向更加綠色節能的交通方式。

實行摩托車管控策略:

分步驟試行摩托車分時禁行區域,一期以迎賓大道-東華路-躍進路-建設路圍合區域作為禁摩試點範圍,早晚高峰時段(7:00-8:30、17:00-18:30)禁止摩托車通行。

結合一期試點的實施情況,逐步擴大禁行範圍。同時,加強對摩托車行駛、停放及報廢等行為的管理。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鐵路發展規劃

區域高速鐵路規劃

為提升區域樞紐地位,江門應加快高速鐵路建設,積極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重點打通三大通道,即京廣通道、大西南通道沿海通道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區域鐵路網規劃圖


市域鐵路系統規劃

規劃市域範圍內形成“十字”型高(快)速鐵路通道:“一橫”指深茂鐵路,“一縱”指珠江肇高鐵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市域鐵路網規劃圖

市域內的城際鐵路多向連通,包括:廣珠城際江門支線、廣佛江珠城際、珠斗城際,預留江恩城際及其延伸線(至鎮海灣)、銀洲湖城際支線和珠斗城際延伸線(至陽江)

客運方面,形成“一主多點”格局,以江門站為區域性客運主站,以濱江站、江門東站、蓬江站、鶴山東站、台山站、開平站、恩平站為輔助站點。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三區一市客運樞紐規劃圖


貨運方面,江門北站為區域性貨站。搬遷廣珠鐵路江門站貨場至江門北站,實現江門站客貨分離。新建廣海灣貨場,服務於臨港工業鐵路貨物運輸。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市域貨運系統規劃圖

公路發展規劃


規劃市域範圍內建成“五橫五縱兩聯”的高速公路網格局。

“五橫”: 廣中江高速及新幹線機場高速連接線、深岑高速、中開-開春高速、鬥恩高速及西延線、西部沿海高速;

“五縱”: 瀋海高速、高恩高速-廣臺高速、南海至新會高速-新臺高速、銀洲湖高速、佛江高速-江珠高速;

“兩聯”: 江肇高速、黃茅海跨海通道。其中,黃茅海跨海通道向東對接港珠澳大橋、連通珠海港,向西輻射沿海發展帶,對於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軌道交通走廊規劃

規劃結合客流走廊和城市空間特徵,確定江門市軌道交通網絡形態為“雙心+走廊”發展模式,支撐城市南北主軸線,實現功能集聚發展。

軌道交通網絡由 4 條線組成,總長度 167 公里。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三區一市軌道走廊規劃圖


1 號線:串聯江新鶴

1號線:城市軌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線路,是城市核心功能拓展軸。串聯鶴山、棠下、濱江、蓬江、新會客流主通道,以及江門站、濱江站等重要客流集散點。線路全長 52 公里,北側預留與佛山銜接條件。

2號線:串聯蓬江江海

2 號線:城市軌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線路,蓬江與江海聯繫主通道,並銜接江門樞紐。線路全長 28 公里。

3號線:串聯江海新會

3 號線:城市軌道交通東西向主骨架線路,江海與新會聯繫主通道,支撐中心組團對外輻射,連接大澤、杜阮、蓬江、荷塘組團等,長度 41 公里,預留向東銜接中山的條件。

4號線:串聯蓬江鶴山

4 號線:城市軌道交通東西向骨幹線路,實現鶴城、共和、杜阮、荷塘與主城區的東西向快速聯繫。支撐南部新城對外輻射。線路全長 46 公里,預留向東銜接中山條件。

港口和航運規劃


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一體化發展態勢,利用南沙疏港鐵路、廣珠鐵路等設施,加快江門港與廣州港、珠海港的資源整合,同時加強與深圳港的外貿航線合作,使江門港成為:連通西江流域、服務江門和珠西地區的重要港口,發展現代物流、臨港工業、海洋經濟的重要依託。

規劃形成沿海和內河“一港七區”的總體格局。沿海港區包括廣海灣、恩平、新會三個港區,內河港區包括主城、開平、鶴山、台山四個港區。

強化內河航運與出海航道的銜接,規劃期重點建設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進港航道工程、崖門萬噸級航道整治工程以及新建恩平鎮海灣港區進港高等級航道工程。

航空發展規劃


江門市位於廣州白雲機場、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金灣機場四大樞紐機場圍合區域的中心地帶,規劃提出構建“一小時等時圈”的發展目標,即實現江門至各個機場的全程旅行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

物流發展規劃


市域物流樞紐總體佈局為“2 個樞紐中心,4 個物流園區”

2 個區域性物流樞紐中心分別是:鶴山物流樞紐中心廣海灣物流樞紐中心(遠景預留)。鶴山物流樞紐中心建設成為大型內陸“多式聯運”港口(“無水港”),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型現代物流基地;廣海灣物流樞紐中心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海洋戰略支點,戰略物資儲運中心,大型臨港裝備製造基地。

4 個地區性物流園區分別是:江海物流園區、新會物流園區、臺開物流園區和恩平物流園區,分別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建成以產業服務、內外貿運輸為主要功能的物流園區。


剛剛!4條軌道+2大樞紐中心+4個物流園區!江門最新交通規劃出爐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

(1)繼續推進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的建設;加快珠江肇高鐵、廣佛江珠城際等項目的設計工作,力爭 2025 年前開工建設。

(2)加快建設江門站,並圍繞江門站建設公路客運站、公交樞紐等配套設施,建成江門綜合客運樞紐;與南沙疏港鐵路同步,推進江門北站建設,搬遷廣珠鐵路江門站貨場至江門北站,實現江門站客貨分離。

(3)繼續推進高恩-中開高速公路建設,推進瀋海高速改擴建工程,新建開春高速公路、廣臺高速開平至台山段、銀洲湖高速、南海至新會高速、新幹線機場高速連接線、

黃茅海跨海通道及新臺高速南延工程(至廣海灣)等項目;推進國省幹道改造提升工程。

(4)新建廣海灣港區 5 萬噸級碼頭等工程、江門港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進港航道工程、江門港崖門萬噸級航道整治工程。

(5)建設江門至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的銜接通道,啟動江門通用機場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