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 精神永傳承

清明祭英烈 精神永传承

4月5日,南充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南充衛生學校就讀的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學生重溫入團誓詞。 記者 李向雨 攝

成都

清明祭英烈活動在成都市烈士陵園舉行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為緬懷英烈、傳承英烈精神,4月4日,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會同成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成都市烈士陵園舉行“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活動。

烈士陵園廣場上,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上午9時30分,清明祭英烈活動正式開始。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全場人員肅立默哀,沉痛悼念在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的30名烈士,深切緬懷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不朽功績和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默哀畢,伴隨著悠揚肅穆的《獻花曲》,全體人員依次走向紀念碑深情瞻仰並敬獻鮮花,向革命烈士表達崇敬之情。

省、成都市、成都市五城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機關幹部,烈屬代表、部隊官兵、人民警察、企業職工、青年學生以及自發前來祭掃的群眾近千人參加紀念活動。

清明節前後,我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聯合相關部門以“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為主題,開展了網上網下祭掃、網上徵文、為烈士尋親、製作公益短片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川形成了崇尚、傳承英烈精神的濃厚氛圍,激勵全川人民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奮勇前行。(記者 李丹)

“我也想當消防員”

“哥哥犧牲了,我要完成他的心願。”4月5日中午,在撲救木裡森林火災中英勇犧牲的4位山東臨沂籍烈士的家屬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準備乘機返鄉。他們中,就有烈士張帥的妹妹、還在上初二的張榮麗。兩天前,她告訴爸爸媽媽,“長大以後我也要像哥哥一樣,當一名消防員。”

一個女孩子,為什麼想當消防員?面對記者的提問,小榮麗沒有猶豫,“當消防員是我哥的夢想,現在他犧牲了,我希望能夠繼續完成他的心願。”14歲的小榮麗身高已經超過了1.6米,扎著馬尾辮,眼睛有些紅腫。

“哥哥一直很照顧我,在我心裡,他是一個英雄。”小榮麗說,她和哥哥已經很久沒見面,在張帥犧牲的前一天,他們才剛剛手機打字聊了一小會兒。“對哥哥也有小埋怨,但他是為了救火,這樣想也就只有敬佩和想念了。”

張帥的堂哥張榮強說,張帥還有5個月就能有探親假回家了,“沒想到,卻是我們來接他回家。”對於小榮麗“想當消防員”的想法,張榮強說家裡人雖然擔心,但是一定支持。

小榮麗的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航班安檢前,她轉過身,向記者微笑著揮了揮手。“回家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和爸爸媽媽。”記者和小榮麗做了約定。□記者 唐子晴

木裡

各界群眾悼念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烈士

他們的故事應該永遠流傳

“孩子放假了,我帶她來這裡悼念烈士,希望能作為一種愛國教育,他們的故事應該永遠流傳下來。”4月5日是清明節,此前一天,我省舉行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烈士悼念活動,悼念區域保留3天。5日上午,西昌市民韋國輝帶著女兒前來悼念。

火把廣場平日是西昌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之一。當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彼此穿梭,卻肅穆而安靜。悼念臺正中是30位烈士的遺像。一排排菊花,擺放在臺下,代表著各界群眾的無盡哀思。

有的市民因為4日有工作沒能到此悼念,此刻正趕去。熟人見面最多的對話是:“你們也來了?”“來了,我們在殯儀館獻了花,但還是想再來這兒”……

重慶的易凱、冉林森來了,眉山的鄭磊來了,退伍後在西昌工作的趙衛來了,但他們共同的老隊長、好兄弟趙萬昆卻長眠不醒。“隊長,我們來看你了,你來和我們說話啊……”為曾經的隊長獻上一束花,鄭磊已經淚流滿面。

“我在森工企業工作了20年,對林業有很深感情,對這些娃娃的犧牲,很痛心。”73歲的老森林工人黃賢榮和老伴前來悼念,他同時希望英雄們的父母保重身體。

從4日下午開始,烈士們的骨灰陸續從西昌殯儀館運出,回到他們的家鄉。涼山各族群眾自發在主要道路肅立,送烈士回家。不少群眾手拉著“英雄一路走好,送烈士回家”“撲火英雄永垂不朽”這樣的橫幅。

5日12時左右,陳益波、幸更繁兩位雲南籍烈士的骨灰經涼山州寧南縣出川,當地出租車自發組織車隊護送,群眾也在主要道路兩旁送別。

涼山當地也根據轄區特點安排民警等待車隊為英雄車開道,在菩薩崗警務室設置英雄車停放休息區,值班民警為其站崗,路過轄區各值守崗位,民警向英雄行禮。

火把廣場,高高的悼念臺上,30位烈士的音容定格在他們最好的年華。記者 何勤華

巴中

全國最大紅軍烈士陵園裡

2000 餘人祭英烈寄哀思

4月5日,巴中市通江縣舉行“傳承· 2019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在我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內,當地黨政機關幹部、學校師生、部隊官兵、社會各界群眾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2000餘人緬懷先烈,寄託哀思。

參加祭拜人員面向墓碑三鞠躬並敬獻花籃,列隊到陵園集墓區、無名烈士墓區敬獻鮮花。

烈士後人千里尋親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裡,25048名紅軍烈士長眠於此。

紅軍烈士集墓兩旁,刻有紅軍烈士姓名與部隊番號的墓碑整齊排列。曠繼勳、吳展等25048名革命烈士墓碑上的紅五星,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3月27日,安徽籍革命烈士漆先玉、漆德武、羅崇盈後人一行7人,從安徽省金寨縣出發,驅車千里來到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祭奠先烈。

在長102米高5.9米的英烈紀念牆上,漆先玉的兒子漆德環找到了父親的名字。“漆先玉,安徽金寨人,中共黨員,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十一師參謀長……”一字一句讀著牆上鐫刻著有關父親的記載,漆德環眼眶不禁溼潤起來。“父親85年來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祖父。”漆先玉的孫女漆學鳳說,去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開展大數據烈士尋親活動,才得知祖父漆先玉長眠在通江。

通過大數據烈士尋親成功的還有漆德武烈士的孫子和羅崇盈烈士的孫子。“我們要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鄉村振興做貢獻。”漆德武烈士的孫子漆小平說。

文明綠色生態祭祀

“這是我們的電子蠟燭,這裡一擰就亮了,再給您一束鮮花……”陵園內,志願者向祭祀者介紹。

今年,通江縣大力倡導文明祭祀、綠色祭祀和生態祭祀。3月下旬,通江縣文明辦、縣民政局、團縣委等多部門通過電視、網站、“兩微一端”和公益短信等方式,聯合向市民發放“清明節生態祭掃倡議書”,呼籲廣大市民,選取敬獻鮮花、綠化植樹、踏青遙祭、經典誦讀、集中共祭、網上紀念等多種文明方式祭掃。

“我們在進入公墓路側和梨樹椏公墓區設立了志願者服務站,志願者主要職責是宣傳生態殯葬政策,勸導祭祀者用鮮花代替傳統的鞭炮、冥幣祭祀。”通江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向祭祀者免費提供鮮花2萬餘株,礦泉水300件。

除提倡綠色祭祀外,通江縣還通過網絡祭祀、作文祭祀等活動提升清明文化內涵。□程聰 記者 史曉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