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單手抓球曾一度非常流行,為何現在好像失傳了?

郭江永


單手持球並沒有失傳,只能說現在不流行了。

是否記得上賽季詹姆斯年度最佳助攻,單手持球假傳科沃爾直接胳膊一抖傳給了內線日日奇。

單手持球,往往是許多身高臂長的選手使用的招式,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臂展優勢。在面對防守隊員時,單手持球將球放在身後或舉過頭頂,也能有效防止被掏球搶斷。

那為什麼現在單手持球卻很罕見了呢?

首先說明,有些大中鋒還是很喜歡單手持球傳球的,比如目前的恩比德、約基奇。但現在鋒衛球員往往不會單手持球進攻,主要有以下幾點:

1.單手持球拿球不夠穩,傳球速度不快(擊地傳球除外)。傳球講求快與準,在單手持球的情況下,傳球力道不如雙手同時發力,所以適合短距離的小傳,很難做到三分線外的相互傳遞。

2.單手持球往往意味著背身單打或者突破進攻。麥迪是一位喜歡單手持球的球員,他經常單手持球直接幹拔。許多球員都是如此,單手持球幾乎意味著1V1,而單手也是為了能讓球與防守球員拉開足夠的空間。目前背身單打與幹拔比以往少很多了,所以單手持球也不常見。

3.運動戰多於陣地戰。在目前小球時代,傳切擋拆無球跑動講求的是效率與速度,並沒有戰術能要求某個球員單手持球跟防守球員對峙,如果發現難以突破就趕快分球,對傳球的要求更高,所以單手持球減少。

4.單手傳球不注意就會被搶斷。單手持球發起進攻,如果有包夾球員處理不當就會被搶斷,但是處理好了也能給隊友製造出手空間,但是需要控球紮實的球員才能把握好,而目前控球紮實的後衛幾乎不會單手持球站立不動等跑位,而是自己與隊友同跑製造傳球,獲得進球。

總之單手持球是可以適合身高臂長的後衛的一種進攻手段 ,在對位上可能有好的傳球視野與進攻身位;但是缺點也是不言而喻,拖慢進攻效率,讓隊友持續跑位,單打進球也很消耗體力,所以可能漸漸單手持球進攻會慢慢遭到淘汰。


說客論球


為什麼失傳?

單手持球是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背身能力和很好的傳球視野,那時節奏慢,有很多陣地戰。現在的NBA比賽節奏很快,有很多三分、擋拆找錯位,背身技術用的少了。



而且手掌必須夠大,上肢力量一定要足。光是能抓球可遠遠不夠,還需要自己在背身技術上下大功夫,才能組合成有效的得分手段。


在這個小球盛行的年代,因為疏於練習和實戰用的少的原因,即使是強如詹姆斯,單手持球,背身單打的效率也不會很高。


JY叫授


因為小球盛行,進攻節奏變快了

1,單手持球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無論單打還是傳球都遊刃有餘,但是隨著聯盟小球節奏盛行,進攻明顯加快,這種背身單打的機會越來越少,只有少數巨星享有這樣的待遇。

2,聯盟三分球盛行,庫裡,哈登,這些三分好手,場均三分熟手10幾次,這在以前你是很難想象的,三分球必須用在投籃之前積蓄充足的力量,而且要求有足夠的出手空間和出手速度,單手持球投三分,不現實。


音樂talk


字母哥卡哇伊想抓就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