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出了什么名人?

文报三门峡


提到三门峡的名人,人们自然想到西晋大将王濬,唐代著名宰相姚崇,唐代诗人宋之问,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等人。今天要介绍的是三门峡的两位开国少将。

张汝光:开国少将

张汝光(1914——2000),河南省渑池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冯玉祥部队当兵,投诚红3军9师后,入中央红军军医学校学习,后调中央红色医院,任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二所所长,后任红军总司令部卫生所所长,红32军卫生部长。曾带领100余人,用担架抬着60余名伤病员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0师医务处主任,晋绥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等职。担负晋绥军区机关和直属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还曾协助白求恩大夫制作名为“卢沟桥”的手术医疗用品驮架。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副部长,西满军区卫生部部长,东北野战军西线卫生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参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的卫生医疗的组织领导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广州军区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为全军的卫生事业建设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主持编写过《军队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学》。

刘丰:开国少将

刘丰(1915——1993),河南省渑池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5军团13军39师副连长,中央军委总供给部粮秣处科员、赣南云都办事处主任,红4方面军总卫生部管理科副科长和西路军教导团供给处处长等职,参加过宁都起义,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挺进支队第2区营政治教导员,山西决死队1总队42团团长兼太岳军区2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杨家堂战斗、井子峪战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原野战军第24旅副旅长,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旅长,第2野战军第4兵团14军40师师长等职,参加过闻夏战役、吕梁战役、洛阳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追歼作战等多次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大理军分区司令员,空军第8师首任师长,空军第2航空学校校长,空军第3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三门峡的名人很有哪些?请补充。


趣话历史那些事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将这里的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由此得名“三门峡”。三门峡人杰地灵,涌现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门峡的历史名人的那些事。

一、关龙逢,据史料记载他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落(据说是古代养龙的部落)的后代。在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道,天天与妹喜各种嗨。作为大臣的关龙逢看不下去了,以死进谏,但夏桀一刀给咔嚓掉了,因此关龙逢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他的墓地原本在今恼里镇龙相村,但后来到了清末由于战乱和黄河水淤积,而荡然无存。



二、姚崇,唐朝著名的宰相,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他文武双全,三朝元老,两度拜相,辅佐唐玄宗吧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合成唐朝四大贤相。

三、上官婉儿,一代才女,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因其祖父获罪而成为宫的奴婢,后因为聪慧善文被武则天看中,成为“巾帼宰相”。唐中宗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昭仪,并且学习武则天掌管朝政,权倾一时。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被李隆基诛杀。

总之,三门峡人才辈出,今天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留言,写下自己家乡的名人。


密探零零发


说起三门峡,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是在梁羽生《女帝奇英传》和赵玫《上官婉儿》这两本书了解的,当时好奇上官婉儿的出身,于是到处翻找资料,原来她出身于河南三门峡,从此一个不熟悉的地名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女帝奇英传》,不但通宵达旦看了梁羽生原著,而且彻夜未眠追了电视剧,让人回味无穷呀!

与此同时,我也知道了唐代三朝宰相姚崇也是三门峡人,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沉迷于寻找三门峡的唐朝故事,希望找到一些怀着生动故事的江湖才女儿郎……



苦心人天不负,又找到了一位与唐朝相关的,他在唐昭宗时,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后来成为朱温的养子,再往后,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荆南开国君主,他就是——高季兴。


其实,三门峡名人挺多的,如古代召公、张世贵、王溶、杨震、关龙逢等,近代宋维忠、陈廷贤、史向生、张君英等。

你还知道哪些河南三门峡名人呢?欢迎留言交流……


清懿学者


重点介绍两个人,这两个人都建立了一定的事功,但是名气却不是很大,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名气就不大。

先看王濬(Jun),他是灵宝人,西晋大将,灭东吴的大功臣,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提到过他,只不过大家读小说到星落秋风五丈原之后就不大认真读了,所以100回之后的人物不是太有名。他是首入金陵城接受东吴末帝孙皓的投降。



刘禹锡有诗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再说一个,高季兴,原名高季昌,陕州硖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创业之主,原本是后梁太祖朱温干儿子的家奴,后来凭着机灵能干,爬上了荆南节度使的位置,利用乱世,割据荆州、归州、峡州三地,定都江陵城,既是今天的荆州市。963年被宋所灭。

南平国由于地处九省通衢之地,南来北往的各国贡品商品极多,高季兴及其后人“雁过拔毛”,有的干脆直接扣留,别的国家一发怒,发出战争威胁,他又归还,下次借着干,各地诸侯称之为“高赖子”或者“高无赖”。


磨史作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门峡是一人杰地灵的一个地方,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人,而且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把收集的咱三门峡的名人给你整理一下,希望你能满意!

上官弘 [隋] (573~618)

  上官弘(573—618),字含韵,又名宏,上官贤长子。祖籍陕州。生于西魏建德二年(573年)。官至隋朝北部郎中及江都(今江苏扬州)宫副监。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巡游江南。大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勘等率领杨广的御林军在江都(今杨州)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杨广,杀大臣虞世基、裴蕴等人;上官弘及次子上官谨同被宇文化及部将陈稜所杀。妣姬氏,生子上官仪、上官谨。
上官庭芝 [唐] (625~665)
  上官庭芝(625年-公元665年1月4日),字公壁,又名纯,上官仪长子,上官婉儿之父。唐朝贞观年间著名官吏,官至周王(李显)府属。麟德元年,武则天和许敬宗勾陷宦官王伏胜与梁王李忠、上官仪谋反,上官仪和上官庭芝下狱而死。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婉儿在唐中宗时为昭容,常常侍奉皇帝草拟制诰,因此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令以礼改葬。
许论 [明] (1487~1559)
  许论(1487—1559年),明朝官吏。字廷议,灵宝人。喜研究兵法。青少年时常随父巡历边境各地,深知各关隘要道的地理形势,著《九边图论》上献朝廷,受到嘉靖皇帝的赞赏,以通晓兵法而负有盛名,被升任为南京大理寺丞。蒙古骑兵一千多人先后劫扰黄崖口、大木谷等地,都被明军击退,许论因功升为右副都御史。蒙古贵族俺答率部直犯都城,许论受命巡抚山西,因守边有功,升兵部右侍郎,主持京营军务,又因构筑北京外城的成就显……
刘大功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刘大功,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54年11月,河南灵宝人,19733月参加工作,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一拖公司团委书记、一拖锻造厂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一拖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先后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2005年度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拖拉机工业50年最具影响的50位人物、全国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十大功……
张丁华
  张丁华,男,汉族,1933年6月生,河南陕县人,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参加工作,西北大学俄语专科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3相关学习经历1951.01——1953.01,在西北大学俄语专科语言文学专业、北京石油专科学校(江汉石油学院前身,现长江大学)学习。1955.09——1956.07,在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进修。1985—1987在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学习工作经历19……
成玄英 [汉]
  成玄英唐代道士,道教学者。生卒年不详。字子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人。曾隐居东海(今属江苏连云港花果山)。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玄英是唐代初期道教重玄学派的大师,近代学者蒙文通说,道家之学。唐代前期,首推“成、李”。成,即是指成玄英。他继承了陈、隋之际的重玄思想,吸取了大乘佛学的部分观点,援佛入道,主张“双遣二偏”。他在《老子道德经注》中说:“有欲之人,唯滞于有……
高继冲 [宋]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五任君主 (943~973)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去世。高继冲,字成和(一作字赞平),贞懿王高保融长子,贞安王高保勗的侄子。五代十国……
高从诲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南平国第二任君主 (891~948)
  高从诲(891年—948年),字遵圣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天成三年(929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继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继位。高从诲性情通达,亲近和礼敬贤士,任用贤臣如梁震、孙光宪等人,省简刑罚,减轻赋税,使南平国境内得以安定。由于高……
高保融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三任君主 (920~960)
  高保融(920年―960年),字德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三任君主,948年―960年在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高保融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并曾劝说南唐、后蜀向后周称臣。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建立后,高保融愈发恐惧,因此一年内三次向北宋进贡。同年高保融病逝,死后追赠太……
高保勖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主 (924~962)
  高保勖(924年—962年12月19日),亦作高保勗,字省躬,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 ,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主,960年9月20日―962年12月19日在位。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被宋朝赠侍中。遗命其侄即高保融之子高继冲嗣位。早年经历后晋天福初年(936年),高保勖开始任职,担任汉州……
刘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5~1993)
  刘丰(1915~1993.2)原名刘有锋(又名刘有丰),河南省渑池县英豪镇吴窑头村人。1929年因生活所迫,随同乡人抢地主粮食,加入杆子武装。翌年春,被冯玉祥部收编。“中原大战”后编入孙连仲的第26路军。1931年12月参加由赵博生(共产党员)、季振同、董振堂等领导的宁都起义,被编入红5军团13军39师,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入团。1933年4月……
张汝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4~2000)
  张汝光(1914-2000年),原名张汝秀。渑池县人。1930年到冯玉祥部队当看护兵。翌年6月,随冯部抵江西“剿共”。9月,投诚红三军九师,被分配到军医处工作。1932年1月,张汝光入中央红军军医学校学习。1933年3月留校工作,后调总卫生部工作。之后,调中央红色医院工作。不久,任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二所所长兼主治医生。是年秋,中央红军一部入闽作战,张汝光奉命到福建宁化后方医院二所帮助工作。1934年……
李锦文 (1894~1960)
  李锦文(1894—1960) 回族,河南省卢氏县北关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仰赖母亲的手工针线活勉强度日,七八岁时,摆摊零卖以添补难熬的生计。18岁时离家到洛阳东关清真寺跟随大阿訇学习阿文,25岁时已成为一名“高才”、“满拉”,“穿衣”当了阿訇。他谦虚谨慎,为人和善,勤奋好学,忠于职守,声望日隆。民国24~26年(1935~1937),被洛阳市塔湾清真西寺聘为阿……
贺玉龙
  贺玉龙,1950年生于河南省灵宝市,1987年毕业于中州大学美术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作品《云逐翠波》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红军渡》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西行记》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岁月》、《等车的人们》分别入选第一、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同时收入《第一、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宏剑
  王宏剑(1955.1—)河南灵宝人。 擅长油画。 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 后任安阳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教师。现为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二级美术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奠基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春之祭》入选 第七届全国美展,《冬之祭》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日本祖 冈欧洲美术馆、瑞士CSEND基金收藏。出版有《王宏剑油画作品选集》。
买荣颜
  买荣颜,渑池县人,出生于1934年。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回国后转业到省复员军人钢铁兵团工作。1960年至1972年作专职武装工作。1963年至1966年,连续7次出席市、地、省及军分区、省军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评为专职人武干部标兵。1972年至今任区卫生科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张世军
   张世军(1946年~ ) 河南省卢氏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学院植保系。1970年8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锻炼,197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2月后在卢氏县一中、二中任教,1974年1月任卢氏县沙河公社党委委员、副书记。1977年1月任中共卢氏县潘河公社书记,1982年1月任中共卢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1984年5月任中共汝阳县委副书记、汝阳县县长。 1988……
王基
  王基(1932~),原名王学贵,曾用名王培华,笔名荆舟、荆翔宇、薛凤子、薛桂、仰韶等,河南省渑池县人。1958年毕业于开封师院(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任开封一高(开封高中)教导主任、副书记、副校长。1983年调任开封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作协主席、《东京文学》主编。1988年出席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10月调任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为开封师专教授兼开封宋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擅长明清小……
时文庆 (1917~1983)
   时文庆(1917~1983) 原籍山东省莱东县人,雇农出身。1943年入党,抗日时期历任村武装干部,区、县各届救国会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专署民政科员,南下工作队员,区委会副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后至卢氏,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书记、监委书记、人大常委副主任等职。曾多次与敌战斗,负伤多处,来卢后积极参加反霸土改,他党性强,生活朴素,赤胆忠心为革命,工作泼辣,直人快语,经常下乡和……
于湘 (1918~1983)

  于湘(1918-1983) 卢氏县范里乡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侦察队长、保卫科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科长,中南-副处长,武汉市-处长,市-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武汉市-检察长等职。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在警卫和政治侦察工作中,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中,曾受林彪--集团的残酷破孩和摧残,但他毫不动摇对党的信念,与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揭……


苏俊楼 (1941~1971)

   苏俊楼(1941~1971) 湖南省桃江县桥头乡人,中共党员。1961年参军,历任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曾获三等功三次。1971年2月16日,在文峪乡组织新战士进行手榴弹投掷演习时,一新战士将一枚手榴弹已拉断弓弦,脱手扔于身后人丛中,苏俊楼见状,一把捡起正在冒烟的手榴弹,原想扔出,见已来不及,便毫不犹豫地扑在将要0的手榴弹上,壮烈牺牲。他以自己年轻的身躯保护了15名战士的安全,被部队党委追记一等……
僧梁 (1922~1969)
  僧梁(1922-1969) 双槐树街人,他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却自幼质朴好学,同情贫苦人民,富有正义感。1939年7月,毅然背叛家庭,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任双槐树支部书记。1940年任三区区委书记,工作积极持重,同年到县城区立农林中学学习,因常资助贫苦同学,引起校方怀疑,1941年在-下,同地下县委书记赵致平奔赴延安,在新华日报社工作。1943-1949年底,任晋绥县一区区委组织部长,晋南吉县区……
郭葆坤 (1873~1938)
   郭葆坤(1873-1938) 字海环,号逊斋,城关镇寨子村人,晚清秀才,曾任省参议员,县高等小学堂堂长,秉性耿介,孤芳自持,工颜体楷书,其字刚柔并济,骨肉均丰,方中有圆,严肃庄重,每字必具形体,每划入木三分,见其字如见其人。……
高维岳
  高维岳(?~1925) 字申甫,县城庙巷人,河南政法学校毕业,曾任卢氏县高等小学校长,专学文史,尤工书法,发展了柳体,自成一家,其字有柳体的雄劲而字形偏长,兼赵体的圆润而灵活多姿,真、草、隶、篆无不精工,且能左右开弓,为豫西书法名家。……
孙钟秀 [清]
  孙钟秀 字振川,清初秀才,慷慨好施,见义勇为。卢氏自明末以来,连年战乱,人民幸存者甚少,土地多被荒芜,而历年税额不变,百姓不堪其苦,县令召集县内绅士商议,欲上 书请求州府给予减免,众绅士都认为仅上 书,纸上浮言,不足以动上听,必须有人亲往面陈疾苦方可,众人均有难色,独钟秀奋然以身任之,遂变卖家产,自备盘费银百两,步行至各上宪衙门,痛哭流涕,备述卢氏人民苦况,历半年之久,终于使上宪奏请朝廷批准,将……
李名扬 [清]
   李名扬 号秋坪,衙前村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任安徽省蒙城县知县。除陋规、立书院、修义仓、颂声载道,但他不肯奉迎上司,后辞职回家,主讲龙山书院(虢太庙)10余年。著有《周易正字》、《诗经正字》、《礼记正字》、《尔雅音释》、《史纲》、《史观》、《史评》、《史奇》、《姓氏考》、《服制集解》、《秋坪杂俎》等书,县内重要碑文,多出其手,为当时县内儒林领袖。……
杜桂 [清]
  杜桂 字元冲,号莘庵,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进士,城关镇寨子村人,曾任浙江省寿昌县县令,寿昌县民因逃避赋役,被前任县令追究罪名,不敢回乡的人很多,杜桂接任县令后,多方调停慰问,宣布既往不咎,招抚外逃人民还乡生产,同时精简冗员,紧缩官府开支,以减轻赋税,寿昌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后累升浙江户部清吏司主事,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员外郎,因议论朝廷封诰时未迎合皇上旨意,被降两级,辞职回家,再未做官……
薛湛然 (1910~1952)
  薛湛然(1910~1952),名澄清,卢氏县薛家巷人,高小毕业。民国17年(1923年)参加国民党和民族复兴大同盟,后当上了国民党卢氏县党部书记长,民国30年(1941年)又加入了CC派,1937年以后,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纲领,对日妥协,积极-,先后组建青工队、防奸小组、政训队、行动队等反动组织,并亲率国民党警察大肆逮捕抗日爱国人士,先后逮捕中共洛师支部书记张象文、韩大化及其他学校进步师生……
麻风阁
  麻风阁(?~1951),字志异,文峪乡麻家湾人,国民党员,-青年团员,安清帮师傅。 曾任民国时期县建设局长、第四区区长、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审核主任、合作金库董事、县银行董事长、-青年团卢氏县干事长、候补省参议员等职。 自民国27年(i938年)后,任三青团卢氏县干事长,在各要害部门培植私人帮派势力,上面与国民党中央统计局(-)挂钩,同国民党卢氏县书记长薛湛然明争暗斗,形成薛、麻两派,
常尚福 (1901~1984)
  常尚福(1901~1984),乳名常臣,范里后峪人,家境贫寒,幼年只上过一年半私塾,后以农为生,因耕牛患病,三请兽医不至,而深感农村缺少兽医,给农民生产上、经济上造成损失之苦,立志当一名兽医,为农民排难解优。他勤奋攻读《牛马经》,刻苦钻研与实践,终于成为全县较有名气的兽医。 建国后,积极参加牲畜防治工作。1952年任范里兽医联合诊所主治医生,治疗中以针药并施,特别是对癀症,用地丹虫配方,疗效
杜九皋 (1897~1984)
  杜九皋(1897~1984.7),原籍东营子村,后迁双槐树西桃花村。 他8岁人私塾读书,后教书多年,一边当先生,一边刻苦精读医书,终于自学成医用土单验方为病人解除了许多疾苦。 1947年,他自办药铺,开业行医,1954年在双槐树参加了卫生协会,被县批准为当地诊所的正式医生,同年调五里川卫生所工作,后升为中医师。他曾三次受聘为双槐树中医训练班教师,培养学员、学徒250余人,1976年应聘……
张金德 (1907~1983)
   张金德(1907-1983),文峪乡陈家山人,中共党员,曾任大队林场场长,多次被评为县、地区林业劳动模范。1982年荣获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证书。 他出身雇农,早年随其父给富户扛长工,曾几度迁徙,有时不得不借岩坎栖身,长年风餐露宿挣扎在饥饿线上,建国后,在土地改革中定居于立水庙村陈家山。他感激共产党的恩情,决心将有生之年,倾心报国,他又觉得自己没文化,做不了大事,就立志为人民多栽树。从195……
李玉合 (1941~1982)
   李玉合(1941~1982),官坡乡人,1963年任本村民办教师,因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负责,1969年调胶泥胡同新建立的初级小学工作。一到校放下行李,就亲自把教室扫净垫平,搬坯砌好土台课桌,第二天就开学上课。28个学生,5个年级的复式班,初上课时,累得满头大汗,效果不好。群众议论说:五个年级,一个教师,浑身是铁能打几张镰?但他听说该队160多口人,连一个高小毕业生都没有,便认真摸索改进教法,终于……
李士伟 (1898~1981)
  李士伟(1898~1981),字子仪,东湾村人,幼年聪颖好学,辛亥革命后考入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192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留院任医师,二年后任总住院医师,时人称其与沈克非、金保善、林巧稚为该院四大名医,后公费留学美国,获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及美国霍布金大学医学院产科研究员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讲师,南京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重庆国立上海医学院妇产科教授,重庆陆军总……
李中良 (1926~1980)
   李中良(1926~1980),原名存璋,卢氏县朱阳关人,中等身材,白净面皮,双眸明亮睿智,为人庄重深沉,善于思考,不苟言笑,常一语而惊四座。 曾就读于省立洛阳初中、开封高中,成绩出众,建国前先后在卢氏莘原初中、开封第一临时中学和南京国立豫州中学任教。 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在中原大学短期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农村工作团,任范里工作点点长,在土改、反霸斗争中立场坚定,对敌斗……
魏永春 (1898~1979)
  魏永春(1898~1979),贫农出身,范里乡士骨垛村人,系中共党员。1947年卢氏第一次解放,他即参加农会,任村农会主席,积极领导农民进行反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脱产,1953年任生产公司保管主任,直至1978年80岁高龄时方退休。 任保管工作的25年中,对平凡的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国家财产倍加珍惜,哪怕是一片纸,一根小钉,一块小木板,他都要捡到一起,妥为保管,常……
朱飞 (1923~1976)
  朱飞(1923~1976),原名飞侠,字伯翔,出生于天津市一个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母,自幼脱离家庭,到外地求学,涉猎较广。 1947年毕业于开封济汴高中,后曾在卢氏莘原初中任教,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调县联中(县一中前身),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重新到县一中、城关镇中任教,于1975年5月病逝,1979年平反昭雪。 朱飞中等身材,不修篇幅,性情耿介,因多……
鲁洪文 (1907~1976)
  鲁洪文(1907~1976),官道口乡大岭村人,出身贫农家庭,青年时被抓兵到国民党部队,受尽苦难。1934年4月逃离旧军队,返乡途中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入伍时为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团二-士,当年随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排长,团、旅粮秣股长等职。1952年因病复员回乡,1976年6月患胃癌病逝,终年69岁。 洪文参加革命队伍以后,吃苦耐劳,不避艰险,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937年,……
权铭信 (1938~1975)
   权铭信(1938~1975),权家窑人,出身贫寒,1961年毕业于卢氏一中高中部。1963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次年赴洛阳师范进修一年,结业后任卢氏东湾小学教导主任。1966年调人瓦窑沟公社观沟学校任校长,1973年调任张麻中学校长,后曾一度到沙河任教。 他四方脸,中等略高身材,性格内向,自尊自强,虽不善言谈,但忠厚率直,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治学有方,每到一处都给当地群众和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杨志荣 (1914~1968)

  杨志荣(1914.4~1968.2),县城西关人。其父名富生,由于长期赶骡子,攻读《元亨疗马集》,摸索、总结出不少医治牛、马的方法。志荣幼年曾上私塾8年,民国21年(1932年)在沙河教书3年,后在自家行店帮忙,跟父亲学习兽医技术,因其有文化基础,又勤奋好学,加之其父言传身教,对马、牛等大家畜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1953年县成立第一区(城关)兽医联合诊所,杨为负责人。1958年7月随联……


马生贵 (1901~1964)
  马生贵(1901~1964.7),省甲等农业劳动模范,中共党员,原籍阌乡县文底镇人,出身贫苦,以木工为生,1941年迁居卢氏县蒋渠村,仍操旧业。 他勤劳淳朴,善于接受新事物,解放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1951年即带头组织农业互助组,任组长。为帮助组员发展生产,把自己家养的仔猪便宜赊给组员饲养,并腾出一孔窑,作为组里的豆腐作坊。1953年,该互助组转为胜利初级农业合作社,任社长。1956年,在全……
吴好仁 (1890~1963)
  吴好仁(1890~1963),县城西关人,自幼从业于西关铁工王师刻苦学艺。艺成后自立门户,继续钻研技术,并收徒传艺,为农民锻制锄、镰、镢、斧、铡刀等农具,因其淬火特好,从不夹灰卷刃,以货真价实取信于人,农民多称赞其铁器刃口好,县城附近,洛河南岸,西乡一带农民绝大多数要到西关吴师处订做铁器,可不交现钱,到夏、秋收获后,由学徒下乡收粮食,既方便农民,也扩大了生意,为当时县内有名的铁匠炉子。其子吴梦周
权汉三 (1899~1961)
  权汉三(1899~1961),又名世杰,权家窑人,著名中医,擅长小儿科。建国前曾任国民政府县农会会长。1950年镇反时曾被捕,拘押期间仍在看守所门口为许多群众治病,后得到宽大处理,1956年任县医院中医科医师。 他自幼攻读中医经典著作,着重钻研小儿科,医术渐精,善于治疗小儿麻疹和消化不良症,尤其是对小儿麻疹危症的辩证施治有独到之处。 建国前后,卢氏每年冬春两季流行麻疹,死亡率甚高,他在……
李桂春 (1876~1960)
  李桂春(1876~1960),字丹初,黑了宿村人,晚清考取秀才后,家贫无力外出应试,就读于县传习所,后在东湾村执教五年。因幼年和陈土凯为同窗学友,陈深知其性格才学,民国12年(1923年)陈接任陕省秘书长时,应邀特聘充任秘书年余,因烦于世俗奉迎,退而家居,教育子侄。后陈又多次聘请,均婉辞不就。时值地方政体由里改区,乡里以其德高望重,推选为四区区长,坚辞不任;后碍于乡友盛情,勉强承担,但因属违心强就……
曹培元 (1869~1953)
  曹培元(1869~1953),字植甫,卢氏县五里川路沟口人,家贫,幼年好学,晚清中了秀才。按他当时的学历,本可得到高一等功名,但因愤于时弊,无意于此,立志终生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培育故乡贫苦子弟,先曾主持朱阳关分州义学(官办的分州书院,不收学费),后于汤河、马耳崖、五里川等地任教,可谓桃李遍卢氏,连他的儿子曹靖华对中文阅读运用的能力,也奠基于他的启蒙教育,这在靖华散文中有记述。 他为人刚直,力……
杨文渭 (1923~1957)
  杨文渭(1923~1957),乳名泮池,曾用名文蔚,横涧七寸街人,幼年聪敏好学。 1938年冬,参加洛阳师范(迁卢氏涧北)创办的失学青年补习班,受活跃的洛师地下党支部的影响,认识国内外形势,懂得了中国当时的国家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全班考绩第一名结业。这段学习,为他倾向进步追求光明奠定了思想基础,后考入进德中学,结识了中共卢氏地下县委负责人刘遵实(赵致平的化名),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分析鉴别能力……
张鉴炯 (1880~1957)
  张鉴炯(1880~1957),字仲莹,号苏生,祖居阌乡县。其父张玉麟因灾荒于清初举家迁居卢氏董家村,曾在洛宁坐学多年,后应乡试中举,兄鉴藻,后补廪生,和他同科考中举人,被县人称之为父子三举人。 鉴炯自幼好学,中举后被省保送人原北平京师大学堂(北师大前身)史地专业深造。毕业后,在山西大学任教。民国5年(1916年),任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治校多有建树,当代散文家、著名翻译家曹靖华教授,早年即……
李仲美 (1879~1953)
  李仲美(1879~1953),名庶琨,字仲美,以字行,卢氏县城郊乡东湾村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望族书香门第,博学多才,通达事理,但他厌恶官场,学优不仕,施药行医,广做好事,济贫困,疏富贵,群众称之为李善人,是卢氏开明士绅之一。 民国11~12年(1923~1924年),地处豫陕边陲的卢氏成为豫陕军阀争夺之地,陕省督军刘镇华派遣第一混成旅赵树勋团等部队驻卢剿匪,实则通匪扰民。月饷银元2.9万余元……
杨育华 (1926~1947)
   杨育华(1926~1947),横涧七寸街人,1943年洛师毕业,学生时期即接受党的教育,阅读进步书籍,为卢氏早期中共地下党员。 1946年参加新四军,在卢嵩县人民民主政府(设五里川)工作。1947年2月,国民党十三军进驻卢氏,卢嵩县政府转移到淇河、毛河,他化装成商人,到县城收集情报并担任县政府的联络工作。1947年9月卢氏解放,任横涧区副区长,曾两次率部队到汤河、龙潭沟捕捉匪首郭焕亭未获。……
李瑞亭 (1909~1946)
  李瑞亭(1909~1946),女,卢氏县衙前村人,幼年即向往民主革命,渴望妇女解放。20年代末,在封建家长的包办逼迫下,与大石河地主子弟李建国结婚。 1933年,红二十五军千里西征时途经大石河,掉队的吴廷贤(后为大石河党支部负责人)在大石河经营小商业,常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在他和中共地下党员许天民等人的教育影响下,瑞亭走上了革命道路,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支部委员。
陈士凯 (1887~1942)
   陈士凯(1887~1942),字慈园,卢氏县城蔡家巷人,自幼聪敏好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3岁时即考取秀才,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任河南上蔡县知县,此后历任山西五台县长、陕谣关中道尹,陕西省财政、实业两厅厅长,安徽省府秘书长等职。1939年为河南省参议会副议长,1941年兼任卢氏县金库名誉理事长、豫莘中学校长,此前兼任卢氏县修志馆馆长。 他一生喜读书,爱好考古……
常沐瞻 (1885~1936)
  常沐瞻(1885~1936)名铭盘,字沐瞻,号雪轩,以字行,卢氏县张村人,毕业于河南省第二师范,历任县公款局长、教育局长等职。 他一生谦恭温和而又见义勇为。民国12年(1923年),他曾与李仲美合力组织卢氏人民反抗军阀压榨,驱赶陕西赵团,并资助民团银币700余元。他以改变山区文化落后为己任,于民国18年(1929年)辞去县教育局长职务,自费修建校舍,购置图书(藏书后达万余册),取明德新民之义……
陈继舜 (1874~1931)
  陈继舜(1874~1931),字虞卿,1929年曾任10里团总,人称陈大帅,蒋渠村人。他身材高大,面色黑红,威猛而淳厚,赶牲口出身,有大刀一口,重120斤,常年持刀练武,身手不凡,性刚直,但平易近人,常劝诲村邻青年应勤劳,勿游闲,对赌徒和吸食-者深恶痛绝。 民国2年(1913年)3月下旬,时值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治安混乱,兵、匪蜂起,各界建立民团,陈继舜任蒋渠、北苏村民勇局长,视……
杜平志
   杜平志,清末至民国初年朱阳关碹子沟人,后迁朱阳关街,名书堂,乳名平志,幼年曾入私塾读书,青年时期喜收画,通诗文,受南阳烙花竹筷启示,改用冬青木制烙花,并将一把(十双)并拢为一图案,改为以一根为一图案,画面每双相同,双双相对,正面为画,背面题词,图文相得益彰,如正面烙松鹤,背面题松鹤延年,正面烙翠竹,背面题高风亮节,常以《芥子园·画谱》为蓝本,着意掌握白描手法,师古而不泥古,进一步发展变化,烙出的……
祝永慧 (1903~1928)
  祝永慧(1903~1928),乳名来宝,字敏之,卢氏县朱阳关杜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2岁始入私塾,15岁入初级小学读书。 民国10年(192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14年(1925年)以总分第二名考入开封中学,后转入淮阳县省立三中,因经济不济,投笔从戍。1927年加入驻淮阳之北伐第十九军军官教导营,任特务队第四班班长。 民国17年(1928年)至皖北阜阳驻防,任教导二……
赵魁太 [清]
  赵魁太,卢氏县文峪人,清末庠生,系名门望族,但他厌弃仕途,同情贫苦人民,入庠后,不复应试,当了私塾先生,见穷人请医生难,又攻读医书,立志行医济世,对困厄者或行乞之人,常施舍衣食钱粮,穷困无依者,常寄食其门,久而不去。民国9年(1920年),卢氏大旱,夏季歉收,秋季绝收,南山陶湾一带,有他家20多石稞租,他怕佃户受困,亲往探望,宣布当年不再收租,各佃户历年所欠稞租50多石全部免缴,当场焚毁帐薄契约,……
刘震元 [清]
  刘震元,宇定斋,清同冶、光绪年间范里人。家资巨富,豪爽好义,办义学,舍义田,焚券舍衣,广做好事。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八月,捻军两次来卢,军中留下的难民很多,他根据道路的远近,一一发给归家盘费。光绪一、二年间,卢氏大旱成灾,饿殍遍野,乞食者动至千百,刘震元亲自开仓发放,不惮烦劳。在光绪三年(1877年)的大灾荒中,捐银800串(每串千文)赈济灾民,捐芦席雇人埋葬路旁死尸400多具。县里的经正……
孙裕 [清]
  孙裕,字绰然,清雍正、乾隆年间涧西村人,性孝友刚直,后来他当了县里的小官,县令邹印光企图增收赋税向上司邀功,用金钱收买孙裕,令其捏造粮册,孙裕断然拒绝并顶撞了邹印光,邹大怒,欲治之死罪,县衙上下无不为他担心。有人劝他顺从,孙裕毅然表示,宁死不为不义之事,弃官逃往江南,到凤阳府宿州灵壁县固镇当驿丞,享年八十四岁。……
贺时 [清]
   贺时,字奉若,清雍正、乾隆年间卢氏沙河人,庠生。他家道富有,而生活俭朴,是有名的孝子。其父任俊曾捐肥田200亩兴办义学,临死前给他的遗嘱是:我见富有的人因留下很多财产,后辈子孙常奢侈腐化,形成恶习,败坏门风,我一生积攒了250两银子,我死后你可把它捐给公家,不要叫钱财拖累你们。贺时遵父命把250两银子建置了亭子,内藏大量谷物,以备乡民荒年之用,又捐钱买房十几间,捐田600亩,用田租修建赈贫院,……
莫瞻菉 [清] (1743~1813)

  莫瞻菉(1743~1813),字青友,号韵亭,卢氏高村人。祖父莫曜为鄢陵县教谕,父莫元龙为进士,曾任山东郓城县、鱼台县知县。 他自幼性敦厚,崇气节,博闻强记,25岁中举,29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先后为庶吉士、编修,受当时文人器重,升江南道监察御史。他直言不讳,不作虚伪奉承之词,连升礼科给事中、鸿胪寺光禄寺少卿。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两浙会试副主考,归来复命时受到乾隆帝嘉许,军机大臣阿文成……


段长福 [清]

   段长福,清初贫民,居乐善里杜关,以种田打柴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他见族兄段长寿年老力衰,忍饥挨饿,于心不忍,将其接到家中共同生活了七年,照顾得象亲兄弟一样。雍正八年(1730年),秀才杨敬丢了七两银子,段长福拾得后,分文不取,如数归还。乾隆五年(1740年)十月,一个叫杨雷的去赶集,丢了八两银子,在街上大声哭叫:这几两银子关系到我一家人的性命,谁拾了能还给我,我愿用一半作酬谢。恰巧又是段……[详细]
王尔鉴 [清] (1703~1766)
   王尔鉴(1703~1766),字在兹,号熊峰,北苏村人,清庚戍科(1730年)进士,历任山东省邹县、益都县和滕县知县,济宁州知州,曹州府知府,四川省巴县、营山县知县,合州、达州知州,夔州知府等职。他平易近人,遇事仁而有断,所至兴利革弊,各事认真,在山东曾两次主考,能以文章、经纪拔取真才,杜绝了考场舞弊行为。做官37年,廉洁奉公,不积家私,身后无赢余。 他在公务之余,手不释卷,善书工诗……[详细]
萧戴金 [清]
  萧戴金,清康熙年间卢氏金谷陀(西湾村北坡根)人。他敏捷勇敢,善捕虎,为当时遐迩闻名的猎户,终其身,获百虎有奇。 清朝前期,卢氏森林茂密,时有老虎出没为害。康熙初年,一只猛虎盘踞在柳关大道旁,食断行人,萧戴金提刀前去捕虎,刚来到关前,一阵风起,老虎突然扑来,他迅即举刀刺向虎喉,透其下颌,老虎疼痛难耐,猛力挣扎扑咬,戴金拼力相持,两脚蹬在大石上,鞋帮全部踏裂;急拔刀再刺,老虎脱身逃走,他循迹追踪……[详细]
李炳 [明]
   李炳,字垣桥,明万历癸未(1583)科进士,卢氏涧西村人,生卒年月未详,历任湖北省当涂县、山西省洪洞县知县、辽东巡抚、京畿(南京)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大理寺正卿,兼任刑部尚书。 他赋性聪颖好学,通经史,能文章,忠直敢谏,不畏权贵,一生兴利除弊,有政声。按抚京畿时,宫中派出宦官征税,气焰嚣张,商、渔民不堪掠夺之苦,怨声载道。他极力从中斡旋,减轻了人民负担。巡抚辽东时,统军镇抚朝鲜、日本、台湾……[详细]
王邦才 [明]
  王邦才,字汝抡,号西皋,卢氏县城人,明万历丙子科(1576年)举人,器宇轩昂,性刚正,有才识。他任陕西蓝田知县时,坚决抵制陕西税监粱永、赵钦的横征暴敛,解民倒悬,后擢升为山东济南府同知。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王邦才为辽东战事筹措粮秣,布衣陋食,勤于公务,提议废除了数以万计的不必要开支,奏设监督军需的机构,以减轻百姓负担。他曾将宠幸的宦官、杀人掠货的辽宁税监高淮之爪牙宋希曾、徐文胜斩首……[详细]
耿裕 [明] (1429~1496)
  耿裕(1429-1496),字好问,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耿九畴子,祖籍卢氏县城大庙巷,历任户科、工科给事中、检讨、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他为人坦率耿直,谙习朝章,任礼部尚书期间,皇室、官府的祭享费用和官吏们的相互宴请酬酢,无不豪华侈糜,加上灾害频繁,人民负担沉重,耿裕逐一条陈,提倡节俭,被采纳,浮糜之风有所扭转。光禄寺掌管宫廷侍卫,以供费不足,请用太仓银两弥补,……[详细]
耿九畴 [明] (?~1460)
   耿九畴(?~1460)字禹范,卢氏县城大庙巷人,明永乐末年进士,宣德六年(1431)任礼科给事中。正统初年,任盐运司同知,治理两淮盐政,大胆革除其弊端,后因母逝辞官返里,乡民数千赴官府恳留。正统十年(1445)正月,任都转运使。他生活节检,读书孜孜不倦,勤于理事,卓有政声。 他一度被诬遭贬,不久即昭雪,留朝任刑部右侍郎,常审难理疑,均不畏权势,依法行事,曾依法贬了礼部侍郎章瑾的官职,并力驳……[详细]
张士贵 [唐] 唐代名将 (584~656)
  张士贵(584~657),本名忽峍,字武安,唐虢州卢氏(今河南卢氏)人。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出生于一个武官世家。少有膂力,能开一百五十斤弓,左右射无虚发。隋末,张士贵在家乡汇集俊杰,攻城略地,远近官府都很惧怕,称之为“忽峍贼”。崤渑之间,老百姓扶老携幼都来投靠,成为一支强大的反隋力气,自称大总管、怀义公。隋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太原起兵。八月,抵达绛郡(今山西新绛),派使者招降张士贵……[详细]
水志池
  水志池,东凡乡南阳村人,是陕县最大的封建地主。水家从清光绪初年至民国年间,一直是坐阵一方的豪强大户.依靠剥削发家。家有大小庄园12处,房屋窑洞200余间(孔)。最大的庄园是南阳村,有高大的房院7座,门面房屋一砖到顶。内建有上房、厢房、仓库、客厅以及养马房等79间,占有耕地4,450亩(人平占有259亩),除本村400多亩外,从菜园的雁翎关、柳林、南沟、草店到宫前的岳家沟、大石涧、头峪等一百多里长,……[详细]
朱景武 (1911~1919)
  朱景武,字少卿,陕县菜园街人。生于1911年,家系地主兼工商业。1933年,毕业于汾阳军校。 1944年夏,洛阳沦陷。驻扎菜园一带的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委任朱景武为陕县游击支队长。不久,朱勾结亲信侯俊相(县保安团中队长)和张得胜(地方团队中队长)于9月25日,包围了县政府,打死任世荣等6人,并夺走了县政府财产和县印,迫使县长盛际孝自杀。事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杀官劫库罪通缉朱景武。 ……[详细]
秦霆宇 (1905~1949)
  秦霆宇,号紫萱。1905年出生于陕县东凡乡小北阳村一个地主家庭。曾在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过训。1932年加入国民党c·c特务组织。1943年至1948年,曾任河南省政治干部训练团总务科长、灵宝县县长、安阳县县长、陕州专员兼分区保安司令。1949年畏罪潜逃。1950年,在镇压-运动中,被逮捕处决。 秦霆宇从1945年到1949年,先后捕杀共产党员、革命战士、党的政工人员、农会主席、农会会员以及所……[详细]
尤继贤 (1913~1986)
  尤继贤,陕县老城人,1913年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1930年,杨虎成率十七路军经过陕县,正值尤继贤贫困失学,迫于生计,参加了杨的部队。 1936年西安事变中,尤继贤在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队工作,奉命占领国民党陕西省警察总局,负责抓捕了警察总局局长马志超。1937年,调国民党三十八军十七师九十八团三营七连任连长,驻扎在三原县西阳镇,与红军接触较多,受到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同年3月,由宋振华和省特……[详细]
罗志张 (1917~1985)
  罗志张,1917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葭县。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928年至1929年陕西葭县大旱,庄稼绝收,他随继父外出讨饭,流落延川,其母饿死家里。灾年过后,跟随继父租地种庄稼,一年除去缴租、付牲畜耕地费用外,所剩无几。13岁时,给地主放羊谋生。1936年3月,罗志张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延长县游击支队先锋队。7月,随游击队在攻打宜川战斗中负伤。次年伤愈归队,被编入工农红军骑兵团,参加红……[详细]
陈启生 (1928~1983)
   陈启生,陕县大营村人,1928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农业互助组副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大队总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二届、五居、六届人大代表和-表等。曾多次出席县、地、省和全国农业先-表大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特等劳模光荣称号。他为改变大营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动陕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952年,陈启生和赵春印等13户农民积极参……[详细]
蔡迈轮 (1915~1983)
   蔡迈轮,又名恒俊。1915年出生于陕县大营村。自幼勤奋好学,读完小学、中学后,就读于北平大学。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蔡迈轮返里。1938年2月,担任陕县张汴岳庙小学代理校长。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党张汴支部书记、陕县县委书记、新安县委书记、陕州地委书记。建国后,担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副主任、中南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河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务。1983……[详细]
秦建强 (1968~1980)
   秦建强,陕县张湾乡桥头村人。1968年生,1980年5月为抢救落水同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12岁。 秦建强是张湾公社桥头学校五年级学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他品学兼优,是学雷锋、做好事的三好学生。1980年5月19日下午放学后,秦建强和4个同学一同到黄河拦洪区桥头沟的小河槽边割草。割了一会,有同学提议:天这么热,下水洗洗澡吧。秦建强也想到河对岸去看看有没有好草,他便和秦东兴向30米宽的……[详细]
贺成顺
  贺成顺,1918年生,出身雇农。原籍陕县王家后东庄村人。1947年逃荒到张湾乡焦元村落户。1952@,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张湾乡委员会委员,互助组长,初、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公社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陕县县委委员,河南省人大代表等职务。多次出席县、省农业先-表会议,荣获全省一级劳模的光荣称号。1980年病逝。 贺成顺9岁开始给地主家放牛羊、打短工、扛长工,对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小……[详细]
刘荣 (1919~1978)
   刘荣,1919年生。陕县张茅乡南头村人。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病逝于内蒙古。终年59岁。 刘荣从小学上到省立九中。1937年由河南省开封市济汴中学奔赴延安,追求革命真理。先后在陕北公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大二期学员。历任总政文化教员、军委电文抄译员、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一大队指导员、附属医院党支部书记、晋察冀纵队二十一团政治指导……[详细]
周方 (1914~1977)
  周方,陕县西李村乡柳沟村人,1914年出生,1977年4月17日病逝于洛阳师范学校。终年63岁。 周方先后就读于私塾、陕县简易乡村师范补习班、开封济汴中学。出学以后,在会兴小学教书期间,经县委书记蔡迈轮介绍,于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国民党-时期,曾以教学为职业,和其兄周琳在柳沟村举办高小补习班,吸收失学的青少年读书,他所办的学校不收学杂费。并在学生中宣传和灌输马列主义,使学……[详细]
李全德 (1901~1976)
   李全德,陕县大延洼乡朱家原人,1901年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20岁那年,因地主逼债,-逃离故土,以帮人干杂活为生。1930年2月,在湖南省西川参加革命,同年9月,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随部队转战南北,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延安。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在三五九旅当战士,参加南泥湾垦荒。历任党小组长、支部书记、班长、排长、连长,大队长……
蔡安恭 (1902~1975)
  蔡安恭,陕县大营村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5年。1925年于省立中学毕业后,在家自学医书,精读中医经典著作。行医治病50年。 1950年,蔡安恭被选为陕县二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县政协委员。1953年,调陕县人民医院工作。他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临床经验丰富,曾挽救过不少垂危病人。 1950年和1953年,大营一带曾发生两次大面积的流感病,疫情迅速蔓延,患者一次达千余人之多。当时缺……[详细]
张生煜 (1895~1974)
   张生煜,又名丙旺。陕县张茅乡南头村人。生于1896年,他14岁开始学戏,17岁登台表演。先后在灵宝,陕县、平陆等蒲剧团当演员。他做戏逼真,技艺精湛。扮演须生,尤其是宫廷须生,演唱活龙活现。人送他艺号假朝廷。他能将20多本戏词及文武场面、音乐、节奏等,背得滚瓜烂熟,成为剧团的戏包袱。 1947年,国民党陕县政府企图利用他的名望,通过演戏-,被他坚决拒绝。同年冬,解放军南渡黄河,陕县第一次解……[详细]
荆蔚芝 (1933~1972)
   荆蔚芝,女,灵宝县人。1933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幼年,读书勤奋,成绩优异。1952年从灵宝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陕师附小教书。后调张茅小学任教导主任。 1962年,她在张茅小学任教导主任时,身患重病,但仍主动兼任毕业班语文课。在教学中,她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原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一度,不仅本校出现了试讲热,而且外校的教师纷纷前来听讲课。1963年7月,在县教育会议上,她介绍了以教学领导教学的……[详细]
侯石虎
   侯石虎,陕县西张村乡前关村人。复员军人、共青团员。1957年1月23日,在兴建后河渠道放炮时遇难。时年25岁。 1956年陕县后河水库开工时,侯石虎就担任劈山开石队队长,当时放炮开石没有先进技术,使用的是黑0,他带领队员精心研究,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多次试验,提高了放炮技术,使工程进度不断加快。全渠开石任务将要完成,最后只剩下一咀石质坚硬的石头,打钎放炮难度较大,他制定一个群炮爆破法,在装0时……[详细]
张炳炎 (1880~1956)
   张炳炎,陕县西李村乡张家坡人。1880~2月16日生。清末附生,著名医生,陕县首届政协委员。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曾参加汴京(今开封)科举考试,晋为附生学位。壮年时,以教书糊口,兼行中医。1936~,同他人在李村开设泰和祥中药店,以行医为职业。由于他医术高明,服务热情,陕县、渑池、洛宁交界处病人多远道来此就诊。建国后,该店在共产党领导下,由中药店转为李村地区中西医联合诊所,后发展成为李村乡卫生院……[详细]
颜芝兰 (1893~1949)
  颜芝兰,又名会芳,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生。原藉河南省洛宁县。幼年随其父兄逃荒到陕县张村原庙上村居住,后迁陈村落户。民国初年,陕县农村兵匪横行,加上连年旱灾,官吏及豪强大户,对农民敲骨吸髓,民不聊生。颜芝兰为生活所迫,伙同一些青年,在张村乡大南山一带拉起杆子,铤而走险。不久被军阀赵倜新编的宏威军樊钟秀部收编。颜芝兰在樊部先后任排,连、营长等职。北伐期问,孙中山先生委任樊钟秀为建国豫军总司……[详细]
王道正 (1902~1944)
   王道正,字瑞甫,陕县西张村乡凡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死于1944年9月。曾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随国民党宋哲元部到察哈尔省,先后任龙关、宣化两县县长。1935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时,在保定专区任专员。1938年返里。初在家习书法、练武功,后与他人经营棉花行业,任合作供销理事会理事长。饥馑之年,王道正常散发家资接济穷人,对他的门族,每户还格外分发5块银元度荒。 1944年5月……[详细]
卫作舟 (1908~1936)
  卫作舟,又名卫小强。陕县西张村乡石原村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长大务农。他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 1936年,豫西一带连年旱灾,加上官府和劣绅0,压榨得农民始终喘不过气来。为了求生存,卫作舟在尤家湾红枪会杨国栋的影响下,起来反对当地政府。陕县南原以卫作舟为首,串连县西温塘村的聂治和,赵原村的尚拴虎,张村员金良及石原张希哲等18人为骨干力量,成立了红枪会。他们夜……[详细]
薛勉 [清] (1877~1928)
  薛勉,字退珊,陕县张湾乡大峪口村人。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生于官宦地主家庭。其父薛端介是清朝文林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他以优廪生被聘为陕州中学堂主讲教师,是陕县首批新学教师。他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没落政治,非常不满。清政府几次要他出任官职,他都辞掉不干。中华民国建立,他才出仕任职为彰德府(河南安阳行署)地方检查厅检查官,又继升汝宁府(汝南)地方检察厅……[详细]
黄璟 [清]
  黄璟,清代监生,祖籍广东南海。历任唐濬、沈邱,祥符等县知县。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由禹州调升陕州直隶州知州。陕州州当孔道,界连陕西,连年兵差络绎,素称难治。主要是苛捐杂税繁重,百姓不堪其苦。黄璟到任后,制定章程,量入为出,不任意加重百姓负担。对于横行乡里的恶绅土霸,不徇私情,从严惩处。 黄璟注重文化教育,创立三门书院,培植人才。并委人采访民风,续修《陕州志》,补辑礼乐、职官、兵防、人……[详细]
王以悟 [明]
   王以悟,字惺所。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他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他与张抱初、张春宇,吕豫石等文人学士培育了众多学生。他还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他教授学生……[详细]
高季兴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开国君主 (858~929)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14年,被封为渤海王。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详细]
南增劳 (1960~1982)
  南增劳,陕县宜村乡王村人,196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在农村水利建设中,为抢救3名遇险的民工,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81年9月,南增劳参加了陕县放牛山隧洞水利工程建设。在隧洞施工中,他担任民兵连一班副班长。1982年3月16日凌晨,他带领全班民工入洞施工。由于洞内缺氧和放炮后的毒烟使任中昌、任伟峡、霍登元相继晕倒。他先后把任伟峡、霍登元背到洞口通风处。当他第三次冲进险……[详细]
张同昌 (1928~1966)
  张同昌,陕县西李村乡元上村人,1928年5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跟族中一位长辈读私塾。后到李村街上小学,毕业后,入省立第九中学。不久,日军侵占豫西,学校停办,辍学回家。 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李村区王彦村成立。这时,张同昌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经周方介绍参加了革命,在县政府秘书科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李村区区长,建立政权,发动当地农民减租减息,回赎土地……[详细]
谢星来 (1916~1964)
   谢星来,四川省阳平县黑水镇人,1916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他少年时代,因生活所迫到处流浪。1938年至1942年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青年抗日决死队,先后任战士,班长,事务长。1942年至1943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d3年至1954年在解放军营、团、师部工作。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先后任陕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长、中共陕县县委委员、常委和陕县人民委员会委……[详细]
李新昌 (1932~1953)
   李新昌,1932年出生于郑州市南郊侯寨村。1942年到陕县张汴曹村落户。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牺牲。 李新昌自幼丧父,跟着母亲逃荒要饭,到处流浪。1942年流落到曹村后,给地主家放牛、放羊、砍柴、割草糊口。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才有机会进农民夜校学文化,开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并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组织。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李新昌……[详细]
张富田 (1928~1944)
  张富田,1928年2月出生于陕县李村乡王彦村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从小跟着父母在家务农,过着穷苦的生活。1944年11月,八路军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陕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仅17岁的张富田,积极报名参加民兵组织,后调李村区干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不断向解放区进犯。县委机关和区干部奉命撤到黄河北岸济源县。经过学习和整休,张富田被编入太岳军区七十一团三营九连,当……[详细]
莫增玉 (1920~1948)
   莫增玉,又名巷生,陕县宜村乡五花岭村人。1920年9月生,1948年元月牺牲于宫前区头峪村,时年28岁。 莫增玉,自幼刻苦好学,性情直爽,主张正义。1944年陕县沦陷后,莫增玉参加了地方武装,任中队长,抗击日本侵略军。当他看到国民党地方武装借抗日为名,搜刮民财,欺压百姓的倒行逆施时,经过缜密的安排,带领其中队倒戈,投奔中共地下党员尤继贤领导的陕县国民兵团,后该部编入陕洛独立分团。 1……[详细]
兰兆斌 (1901~1948)
   兰兆斌,陕县西李村乡王彦村人,1901年生。家境贫寒,幼年失去父母,12岁时,就给地主作童工,受尽了地主恶霸的剥削和压迫.后被熊耳山一个石匠师傅收留,学会了一套造石磨的手艺,从此,便在熊耳山一带以造磨为生。 1945年初,八路军为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解放了李村、宫前等区,并在王彦,村建立了陕县抗日民主政府。他怀着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和对党的热爱,加入了农民协会,任农会小组长兼民兵排长。他积极参……[详细]
韩路光 (1919~1948)
   韩路光,1919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8岁上学,14岁考入洛阳第八中学。该校是当时共产党秘密活动的领导机关,教职员中,大多是中共地下党员。1937年3月,韩路光与学校部分师生,在党的领导人吴芝圃带领下,赴延安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途经西安时,他被留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同年12月,他随周恩来去重庆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从重庆调延安,在中央党校工作。 1……[详细]
马德华 (1921~1946)
   马德华,又名刘德明,陕县张汴乡窑底村人。1921年8月出生,1938年入党,1940年1月入伍。1945年9月在黑龙江省三肇地区开辟新解放区。1946年1月由于该地区发生-叛乱,马德华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马德华出身贫农家庭,1938年在张汴岳庙小学读书,当时岳庙小学校长系地下党员蔡迈轮。学校师生经常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马德华是学生中宣传抗日的积极分子,同年被发展入党。他积极组织……[详细]
李凤祥 [清] (?~1945)
   李凤祥和李莲环是夫妇俩,陕县西李村乡塔罗村人。1945年8月,他们同时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被害时李凤祥50岁,李莲环37岁。 李家夫妇为生活所迫,1935年逃到洛宁县岳山寺,开荒种地,艰苦度日,1943年重返塔罗老家。1944年冬季,八路军在李村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李风祥被群众选为农会主席,李莲环选为农会小组长。他们带领贫雇农民,对地主进行减租减息,回赎土地的斗争。同时还揭露和惩处了匪霸李……[详细]
上官子平 (1906~1945)
   上官子平(1906~1945年),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人,出身地霸。久有控制地方之心。曾任国民党渑池县-长、县长,地方自卫队司令等职。他嗜好烟毒,搜刮民财,为非作歹,在渑池称霸达十年之久。 1930年,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讨蒋(即中原大战)时期,上官子平出任渑池县-长,因-,被当任县长丁世平扣压,后求情具保,丁批:杀之可惜,留之则为地方害,此人得志,渑民无遗类矣! 1934年,上官子平掌……[详细]
安民 (1917~1982)
  安民(1917~1982),又名安高亮,原籍山西省长子县安家村,建国后,迁居渑池县城关人民后街。1941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安民参加工作后,曾任长子县抗日区公所千事、地壁村联校校长、坊编村村长、长子县新华医院经理、太岳行署农场五分队主任。1947年8月随军南渡黄河,带领武工队活动于渑池县二区英豪一带。同年11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东进洛阳,他率领二区区干队和民兵50余人,……[详细]
贺耀天 (1905~1982)
   贺耀天(1905~1982年),又名贺景星,渑池县西阳乡贺滹沱村人。1925年在开封嵩阳中学上学时,经常受一些进步教师和同学的革命思想影响,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创造季刊》和《京汉工人-流血记》等进步书刊,孙中山逝世后,他参加了悼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还组织同学到街头宣传革命。同年10月经同学韩东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五卅惨案后,他和同学们一起声援上海……[详细]
王麟趾 (1909~1973)
  王麟趾(1909~1973年),乳名趾娃,渑池县笃忠乡南昌村人。 王麟趾年幼时,被土匪拉票割伤耳朵,后逃跑在外流浪乞讨。1928年由地下党介绍,参加了红军,后属四方面军。历经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次负伤,到逝世时还有一颗子弹因接近肺部未能取出。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曾担任过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警卫连连长,担任过临颖县武装部部长。1956年转业返乡,曾多次给中小学师生报告红军斗争史,进行革……[详细]
郭丁山 (1911~1973)
  郭丁山(1911~1973年),小名石墩子,渑池县洪阳乡刘村人。 郭丁山自幼酷爱文艺。10岁时拜师山东人崔世廷学习越调戏并建立刘村越谭戏班。郭丁山习演须生,演出的《私访良乡县》和《铡叶里红》等戏,颇得乡民好评。三年后,崔世廷离渑,戏班也自动解散,但郭天天练嗓,从不间断。 1927年夏,新安县老艺人康大妞到刘村教戏,成立豫剧班。郭丁山参加豫剧班,接受了严格的正规训练,一字一韵,一招一势,……[详细]
姚庆堂 (1905~1963)
   姚庆堂(1905~1963年),渑池县仰韶乡上官庄人。1949年以后,曾任农会代表、马岭棉花试验场主任,县、乡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从组织互助组、初级社到成立人民公社,他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曾荣获中央根据地工作模范奖章一枚,并出席过河南省学习文化模范会、洛阳地区劳模会,还多次获得过渑池县农业模范、林业模范、植棉模范、抗美援朝模范、爱国模范和拥军工作模范等光荣称号。19……[详细]
杨焕周 (1935~1962)
  杨焕周(1935~1962年),教师,共青团员,渑池县城关镇野狐沟村人。1962年夏为护送生过河回家,被洪水淹没,壮烈牺牲。 1956年杨焕周在陕县高中肄业,曾在洛阳水泥厂当过工人,1960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池底、官庄、张沟小学任教,后调塔泥小学任五年级班主任。生前工作积极,教课认真,爱护学生,获得师生好评。 1962年6月27日下午,天下大雨,临近塔泥小学南涧河洪水暴发,学校动员……[详细]
赵进 (1918~1961)
   赵进(1918~1961年),原名翠荣,女,渑池县仁村乡槐圪塔村人。出身封建地主家庭。8岁起随父生活,在北京、开封等地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 赵进在小学、初中一年级时,学业成绩优良,博得父亲和老师宠爱,初中二年级开始看进步书刊,同时受到进步教师影响,逐渐认识到封建家庭的罪恶,产生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当一二·九-波及到开封时,她积极参加了南下-,在开封车站露宿7天7夜,要求政府抗日。1936年……[详细]
李遇庚 (1917~1956)
  李遇庚(1917~1956年),渑池县天坛村人。8岁入学。9岁时全村遭土匪洗劫,他家中房屋被烧殆尽,母亲也被烧死。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仍坚持半耕半读。1935年,18岁的李遇庚以优异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初中学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了东北后,继续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他立志参加革命,1937年,他毅然弃学,投奔倾向革命的、在西北军谋职的……[详细]
刘漫天 (1906~1951)
   刘漫天(1906~1951年),维吾尔族。渑池县东关人。早年肄业于河南大学,黄埔军官学校四期毕业,后在庐山训练团、留学美国步兵军校高级班学习。历任国民党军队副官、科长、参谋主任、营长、团长、旅长、处长、师长。1937年,在第五军八十七师任团长、旅长时,曾参加淞沪战役,抗击日军对上海的侵略。1945年,任北平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9年,任国民党二四五师师长,同年9月22日在甘肃酒泉起……[详细]
赵曾佑 (1894~1950)
  赵曾佑(1894~1950年),字衡孙,渑池县西阳乡西崇村人。 1915年,赵曾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河南省立洛阳中学,次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1919年,参加了著名的五四-。 1920年,赵从北师大毕业后,曾先后在河南禹县中学、洛阳明德中学任教。1929年1月,赵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河南省政府举办的教育局长训练班,5月,学习期满后,由省政府教育厅委派为渑池县教育局长。这是渑池县第一……[详细]
段然 (1920~1946)
  段然(1920~1946年),幼名石阁,曾用名段有信,渑池县洪阳乡吴庄村人。 段然幼时好学。1937年考入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在校期间,接受了学校地下党组织的教育,曾先后在洛阳、偃师、盂津、新安县的铁门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8月,段然和史平等12名进步学生由学校地下党负责人吴芝圃介绍,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奔赴延安,入抗大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期满后,被分……[详细]
罗玉芬 (1928~1945)
  罗玉芬(1928~1945年),乳名荣,女,渑池县英豪街人。1945年2月在豫西公学学习。同年9月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17岁。 罗玉芬在豫西公学学习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5年5月26日,上官子平叛变,她随学校渡黄河转移至山西,后又随军返回渑池。由于她立场坚定、机智勇敢,被党组织分配作地下工作。活动于陕县琉璃寺(即安国寺)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并到塔罗村侦察地方匪首李云……[详细]
王舟平 (1913~1945)
  王舟平(1913~1945年)乳名连,字奉运,曾用名王培章、王子升、王子平、王文襄,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王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贫,1928年在本村私塾里半教半读,后到襄阳私人开的印刷所里当童工。 1931年,王舟平在河南通志馆帮助工作期间,就参加了南阳一些爱国学生在开封组织的旅汴同乡筹赈委员会和同乡会,提出打倒-污吏的口号。 1932年,他回南阳积极参加了南阳自治自卫运动。后因旧势力……[详细]
曹端 [明] (1376~1434)
  曹端,字正夫,生于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祖籍山西曲沃县阎村,姓杨。五世祖过继于舅父曹家,经父曹敬祖迁居渑池滹沱里(今曹滹沱村)。 曹端幼年聪敏过人,五岁时见到《河图洛书》,就在地上画着请教父亲。18岁时中秀才。成年后,专心致志钻研性理。他的治学态度是亲自实践,并强调安祥、忠厚。当他读到宋代儒学家周敦颐著的《太极图》、《通书》、《西铭》后,感慨地说:道……[详细]
张玘 [宋] (?~1162)
  张玘,字伯玉(?~1162年),渑池县阳壶人(今洋湖村)。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张玘变卖家产,招兵数千,跟随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翟兴抗击金兵。当时,金兵从距渑池城西北45里之白浪渡口长驱渡河。张玘率兵阻击,把金兵打得人仰马翻,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保卫了黄河南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张玘积功补武翼大夫。 绍兴元年(1131年),金国大将高琼率兵攻取商州(今陕西省商县)。宋高宗命令制……[详细]
李子奎
  李子奎 乳名闲娃,1907年生于灵宝县北坡头乡马家寨村,原姓马,因生母亡故,1岁时过继到焦村乡辛庄村李可奇膝下为子,改姓李。18岁时即拉杆绑票,鱼肉乡里。1930年刀客窝反,李下山投靠县人民自卫团大队长李学正。后来李学正队伍整编为国民党正规部队开往豫南,李子奎任灵宝县自卫团河防队队长,河南省十一区(陕州区)保安团第一营少校营长。194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东移后,李子奎纠集灵宝地方反动……[详细]
李学正
  李学正 字景芳。1902年生于灵宝县尹庄镇李村寨子。毕业于陕州的省立九中,后到灵宝县立第一小学任教员。因其家小康,曾被绑票,遂痛恨杆匪。1928年8月与好友张天社(字仲节)、许铭(字鼎臣)焚香盟誓,冒死到省城开封告状,历诉杆匪恶行,受省剿匪总司令韩多峰赏识。韩遂到灵宝改组了县、区政权,委任李、张、许为虢镇区正副区长。次年三月初二日,灵宝、卢氏和永宁等处的杆匪纠合报复,攻入虢镇,杀86人,许铭……
杜丙正 (1947~1969)
  杜丙正 灵宝县川口乡赵吾村人。1947年生,1965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工程兵4784部队8连任副班长。196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复员回乡后,即投入到红线渠水利工程建设中。8月5日下午,杜丙正带领点炮手陈立成和陈甲寅来到工地,分赴各自的点炮位置。当杜丙正点完自己分点的第六炮,正要离开炮区时,突然一声巨响,原来是另一个同志点炮发生了意外0,三人都受了伤,顷刻群炮就要0。为……[详细]
赵燕山 (1941~1989)
  赵燕山 1941年4月7日生于灵宝县西阎乡大阎村。1962年8月毕业于郑州艺术学校。1965年起历任公社团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书记、县委政研室主任等职。1979年至1984年在苏村公社任党委书记期间,为改变山区的穷困面貌,号召打破旧的种植习惯,大面积栽植烟叶,为创建灵宝的崤山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作出了贡献,被群众誉为烟叶书记。1987年5月当选为灵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89年8月31日在县计……[详细]
杨朗樵 (1922~1988)
  杨朗樵 又名松年。灵宝县老城学士巷人,1922年生,出身贫苦,靠父兄贩卖青菜维持全家生计。县立一小毕业后考入灵宝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毕业后,即到区立完小(墙底村)和城里念九小学教书。在乡师学习时,由中共党员教师张俊杰引导,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灵宝共产党组织在张俊杰宿舍召开第一次会议,建立中共灵宝县委,张俊杰任县委书记,杨朗樵任青年委员兼灵师支部书记,……[详细]
谢逢 (1922~1949)
  谢逢 灵宝县大王乡后地村人,1922年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灵宝地下党组织派其赴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结业后回灵宝坚持地下斗争。1947年9月灵宝第一次解放后,受命筹建灵宝、卢氏两县合办的烽火报社。同年冬,解放军战略东移时,他因故未能撤离,即遭到反动政府的缉捕。在乡亲的帮助F,化装潜往陕西省潼关县,先在太要乡老虎城村打短工,后与潼关县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参加了迎……[详细]
苏汉华 (1921~1983)
  苏汉华 灵宝县大王乡佛湾村人。1921年生,1938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即到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任警卫班长、副官。1940年剑延安,在中央党校任校务处科员、管理员和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黑龙江省肇卅1县任-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广州市-处长,中共肇庆地委常委、副专员、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和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主管警卫工作,为保卫中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重要外宾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详细]
亢杰 (1921~1988)
  亢杰 又名居斋。1921年生于灵宝县大王乡南营村,自幼随父移居北坡头乡王垛上沟村。1937年7月,在县立一小二四0二童子军书报杂志社经营进步书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寒假时跟随校长张少英(章申)到延安人陕北公学,后又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区长、涿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察南支社副社长、《察哈尔日报》,直到建国后任该报社总编室主任。1953年任张家口日报社社长兼总,1960年先后……[详细]
祖田工 (1920~1961)
  祖田工 原名虎杰,灵宝县北坡头乡稠桑村人。1920年生,1929在本县上小学,1935到陕县中学求学。1938年2月在河南确山县参加新四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8月至翌年5月在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到三五九旅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后任《战声报》主编。1941年1月到陕北绥德任《抗战报》主任。1942年8月到延安任《解放日报》评论部秘书。1946年11月至1947年10月任《冀中导报》总。……[详细]
李麟彩 (1920~1946)
  李麟彩 1920年4月生于灵宝县纪家庄一个农家。1935年到县立乡村师范上学,期间,接受中共地下党员张俊杰等人的教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回村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元霄之夜离家出走。与王新吾(仁著)同到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3月到皖北涡阳,加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六支队。李麟彩搞侦察,王新吾分到军医处。1941年皖南事变后,六支队转入淮北,编为新四军第四……[详细]
杭有秩 (1906~1983)
  杭有秩 又名有智、睿轩,灵宝县阳店乡下硙村人,1906年生。1926年8月,考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6期,后被编人国民革命军教导团。1927年12月11日参加了广州起义,被编人工农革命军第4师,转战于广东海陆丰地区。1928年6月解甲归田。1930年6月任灵宝第三区副区长。1932年任县保安队第二中队长。1935年到县第一完小任教,1939年任该校校长。1942年到筒易师范任……[详细]
杨在洲 (1904~1976)
  杨在洲 又名史甄。1904年生于灵宝县西阎乡常阎村,就读于河南省立第九中学,北平中国大学毕业,授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接受进步思想,脱离地主家庭,投身革命。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后在北方局工作。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为了在家乡播下革命种子,1936年夏,将进步青年王斌吾(时任阌乡县完小校长)密请至北平,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派王回阌乡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杨在洲参加……[详细]
何之亮 (1899~1959)
  何之亮 灵宝县尹庄镇五洞村人。著名唢呐艺人。生于t 899年,自幼酷爱鼓乐,随祖父和父亲习艺,10岁时便精通文武吹打乐器。后从师西章村王元昭,王在灵宝鼓乐界被称为才子。之亮投师后,在掌握曲目、演奏技巧和乐谱识记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并超过其师傅,人送外号气死元昭。他多才多艺,能熟练掌握笙、管、笛、箫和锣鼓等多种乐器,尤其擅长唢呐吹奏,还能自弹自唱眉户、蒲剧等地方戏曲。熟谙音律,善于昕辨,凡乐器演……[详细]
马凌仙
  马凌仙 又名现瑞、凌岳,灵宝县阳平镇九龙营人。1898年生,1921年秋至1925年夏在陕西省西安市早慈庵省立三中读书,与革命家刘志丹同班同学,甚为友好。毕业后,到该校附属小学工作,曾任校长。1926年到华阴县三河口镇小学任校长,改校名为新民小学。在此期间加人中国共产党,是华阴县早期中共党员之一。因宣传马列主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写出《无鬼论》,半年后获释。1929年至1933……[详细]
王蓬草
  王蓬草 1944年生,灵宝县苏村乡西崖村人,农民女剪纸艺术家。8岁时跟外祖母学剪纸,心灵手巧,持之以恒。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走上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道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她通常设计的各种新奇图案,多是在白天的田间劳动中,做饭的锅台边构思的。意想成影就捉剪造形。作品手法娴熟,构图新巧丰满,人物形象质朴动人,有着浓郁的豫西乡土生活气息。她的剪纸作品,已在《三门峡报》、《郑州晚报》、《中……[详细]
郑增茂
  郑增茂 1939年生,灵宝县川口乡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61年于灵宝一中高中毕业,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即到河南省法院工作。1970年下放到灵宝县川口乡,1971年在省公安军管会驻灵宝第四业务室工作。1973年在国营新卫机械厂保卫处任副处长,1979年回省法院工作。1983年任省高级法院副院长,1984年被选为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不徇情,拒贿赂,铁面无私。1988年起任……[详细]
张福荣
  张福荣 1933年生,灵宝县北坡头乡王垛村人。灵宝县邮电局工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班、排干部。1953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7月于朝鲜江原道金化郡轿岩山反击战中,在战友的协助下,一人连续炸掉美军四个地堡,亲手把红旗插上了轿岩山主峰,夺回了阵地,被中国人民志愿军20兵团记一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战士荣……[详细]
李文膺
  李文膺 又名文英,1933年生于灵宝县老城。现为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戏剧副教授,从事编剧工作。建国初期,在汪云蔚、伍振钊等同志领导下,加入灵中剧团,从事戏剧宣传活动,曾主演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和《王秀鸾》等,轰动灵宝和周围数县城乡。1950年10月即为陕州专署文工团演员。1952年参加河南省第一期表导演进修班学习,翌年加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二师文工团,曾在《战斗里成长》和《冲破黎明前的黑……[详细]
韩铁稳
  韩铁稳 又名列东,1928年8月2日生于大王乡西王村。1936年开始,先后在本村小学、县师附小上学,1944年在灵宝简易师范学校肄业。日军犯灵前夕,先到陕西省宝鸡市国立中学求学,又到河南省开封市上学,1947年秋毕业于省立禹县高中。期间,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参加-,因受当局追捕,由汴郑地下党负责人王锡璋(建国后曾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介绍,到太行山区参加革命。1947年9月至1949年2月……[详细]
刘尚荣
  刘尚荣 又名艺民。1927年生,灵宝县西阎乡水泉城村人。1951年在灵宝短师毕业后,即到焦村乡沟东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常卯小学校长。1982年回家务农,热衷于农业科技,订阅科技报刊多种,在自家责任田里作试验,每年都有新的科技项目。倡导建立农业科研组、农民技术夜校和义务科技咨询站等,编写科技板报260多期,推广应用了94项农业新技术,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1982年起连年被评为县、乡劳动模范……[详细]
赵嘉祥
  赵嘉祥 1922年10月生于灵宝老城南寨子。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南郑医专,先后在华北兵工局医院、太原市结核病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 (教授)。从50年代起即致力于结核病研究,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颇有建树。曾在《中国防痨》、《山西医学杂志》、《辽宁防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1983年被评选为山西省科协先进工作者。1984年退居二线。同年起当……[详细]
于克法
  于克法 1922年生,原名健全,祖籍洛阳市,幼时随父迁居阌乡县城。1937年6月中旬,在阌乡第一完全小学毕业后,与樊志英随老师任仰文(即任晨)到太原,考入山西军政训练班,8月1日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总队3大队10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7队指导员。1945年夏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特派员。1948年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四纵队10旅28团……[详细]
王炳离
  王炳离 亚洲第一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的设计者。1921年出生于阌乡县阳平乡灵湖村。6岁上学,1935年7月毕业于阌乡县立一小,1939年毕业于河南省立陕州第九初中,1942年7月毕业于省立洛阳中学高中部。1946年7月于陕西武功张家岗国立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毕业,由学校介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修防处,参加黄河回归故道的复堤工程。1948年9月,济南解放,参加革命工作,任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土木……[详细]
范志赤
  范志赤 原名樊芝池,1920年9月生于灵宝县大王乡北朝村。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职参谋长。1938年3月在灵宝师范求学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由灵宝地下党县委书记张俊杰介绍,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7月起,在陕北公学与华北联大学习。翌年底,到敌后晋察冀边区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的贺龙部120师任参谋。1940年元月到晋绥军区司令部任参谋。1943年3月,调任120师特务团代理连长,……[详细]
樊志英
  樊志英 1917年生于灵宝县阳平镇西常村,1937年6月中旬和同学于克法一起跟老师任仰文(任晨)到山西太原,加人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到太岳区沁源县打游击,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冬,任八路军129师38团2营5连指导员,参加百团大战。1946年任65团政委。7月,樊所在的22旅掩护孔从洲部队从茅津渡渡黄河南下,转战中原。1948年底,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4月,樊任十四军政治部敌……[详细]
焦长胜 (1915~1991)
  焦长胜 1915年生于灵宝县大王乡冯佐村。中共党员。灵宝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1952年春,组织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翌年创建冯佐初级社。1954年创立的包括冯佐等七个村的新店红旗农庄,1955年冬转为高级社。1956年被选为中共灵宝县委委员,1958年任大王人民公社副社长,1959年任大王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1952年被选为县劳动模范,。1953年为县特等劳模,1954年为省二等劳模,1955年……[详细]
荆以化
  荆以化 荆以化,又名允中,1913年生于灵宝县老城。为灵宝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人之一,又是河南省立陕县师范学校(在灵宝老城)创办人,首任校长,为发展灵宝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为西安市老年人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详细]
王斌吾
  王斌吾又名建业,1911年生于灵宝县阳平镇张村。30年代在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阌乡县任县立小学校长。1936年夏应约赴北平,由杨在洲等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阌乡城,利用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师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后被国民党特务发觉,遂于1937年秋赴豫南参加新四军第8团队,先后任股长、营长等职。1938年到延安抗大学习,后到太行山区抗日前线工作。1944年到豫西,投入开辟新区斗……[详细]
陈恕
  陈恕又名尧举,小名澜车,字馆生,清赐举人,也是北京陆军测量学校高等科毕业,历任国民政府中央参谋部一等测量,北京蒙藏学校教育长和秘书长。陈恕有四子:阅明、阅增、阅聪、阅德。……[详细]
陈阅德
  陈阅德 1920年10月7日生于北京,自幼求学于京师。抗战爆发后辗转大西南。1945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毕业。翌年,即在昆明国际电台当技术员,后为代理工程师,又改任电信局发讯台主任。1948年为北平广播电台技术员。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负责天安门广播事宜。1952年任北京大学讲师兼实验室丰任。后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编有全国高校-材《电子线路》两册(1962年版)。……[详细]
陈阅聪
   陈阅聪 1917年2月25日生于北京。1938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化工系。40年代曾任东北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历任检验科长,焦油厂厂长和轻油精炼厂厂长等职。后任中央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焦化、燃气研究专业。著作有《二氧化碳站设计参考资料》(1974年),《钢铁企业燃气专业规划设计参考资料》(1981年)和《氨基保护气体资料汇编》(1983年)等书。1985……[详细]
陈阅增 原生动物学家,教育家 (1915~1996)
  陈阅增 又名为山。著名原生动物学家,北京大学生物系系主任、教授。1915年9月23日生于灵宝县赵吾村。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此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1944年在《美国博物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有尾草履虫的0型》。1947年赴英国留学,攻读动物学。1950年获剑桥博士学位,不久即回国,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当年在《微观科学季刊》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详细]
陈阅明 (1909~1966)
   陈阅明 又名公素,1909年生于灵宝县赵吾村。原福建医学院副院长,内科三级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从小在北京上学。中学毕业后,随姑夫施今墨先生学中医。满师后即在北京悬壶行医,小有名气。1928年入北平大学医学院学西医。1931年在校期间,2月即出任施今墨创办的我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华北国医学校教务主任。1933年1月创办《北平医刊》。1934年7月北大毕业后,东渡日本进入九州大学为专攻生,跟著名医学……[详细]
程明陞 (1903~1990)
  程明陞,1903年生于河南省灵宝县老城堂门前的一个农商家庭。建国后,曾长期担任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是中国著名的电机工程学家。 程父学箴,字礼斋,有子三。长子荣陞,字级三,农商持家,曾开醋坊,程家陈醋,城乡闻名,1980年病故。次子明陞,字象轩。三子云陞,字步青,郑州铁路局高级工程师,1983年离休。 程明陞六岁人私塾。1919年上高级小学时,适逢五四运动,曾参加-的活动。1920年在……[详细]
李工生 (1886~1942)
  李工生 1886年出生在灵宝县焦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字广庭,号耀荣。乳名来功。因成年后主张靠自己的力量工作、生活,遂改名工生。 1912年,工生毕业于北平高等筹边学堂蒙文系,1913年在北平参加筹建香山慈幼院,此期间,他与满族旗人清室后裔英宝珠结婚,婚后与英氏一起,到山西省太原、大同等地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921年,工生与英氏携子女回到灵宝,并带回了灵宝出现的第一辆自行车。英宝珠担任了……[详细]
任晨
   任晨,原名仰文,字博山,乳名五来,参加革命后名任晨。1916年(民国5年)3月17日出生在灵宝县阳平乡东坡村一个破落地主之家,父亲在他出生前一个多月因病故去,母亲寡居抚孤。因而他少年时代历尽了艰辛,深知人世之炎凉,遂立下了变更社会之宏图人愿。他不顾家庭的阻拦,四出求学,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封明城中学。时值日寇侵华,大片国土沦丧,他在学校任学生会宣传队长,经常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抵制洋货,宣传抗H。……[详细]
章申
   章申,原名张森,学名效俊,字少英。1909年10月出生于灵宝县大王乡神窝村。幼年曾在西安市上小学。1923年人河南省立中州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25年五卅运动中,在开封参加反帝--,1927年4月李大钊遇难后,又参加学生反对奉系军阀的斗争,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之后辍学回乡。 1930年到灵宝县教育科任职,曾组织举办灵宝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百余名师生下乡宣传抗日……[详细]
张象明 [清]
  张象明,字仪生。灵宝县北坡头乡槐树原村人。祖崇德,监生,候选县丞。父云龙,字虎风,监生。象明为清代光绪壬寅(1902年)科举人。历任灵宝县劝学所总董,县视学和河南省立第九中学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为河南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授偃师县知事,翌年告假回籍。曾任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署参议。曾以地方实事,编写时装戏《天伦变》劝善醒世。民国24年(1935年),与新店村张烈、老城西关苏思……[详细]
薛书常 [清] (1815~1880)
   薛书常(1815~1880),清代灵宝孟村人。原名书堂,改书常,字世香,别字少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恩科见甲榜,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编修。九年任湖北乡试副考官,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升户部给事中。复任苏州知府,摄江安徽宁池太卢风淮扬十府粮储道,花翎布政使衔。卒葬孟村卫原嘴。有《灵宝县脉论》传世。其子国仁曾任直隶州知州,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盂村沟家门口建函关……[详细]
张澧中 [清] (?~1848)
   张澧中,字兰芷,号秋聆。清代阌乡杨家湾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翌年中进十,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京畿一等直隶按察使和福建按察使。后升任山西布政使,巡抚山西、云南,授刑部右侍郎。当甲辰科(1844年)顺天乡试主考,丁未科(1847年)复试阅卷大臣。任河南赈务大臣,授山东巡抚提督军门。赏戴花翎,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任职听断明决,政清廉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详细]
贺贲 [明]
  贺贲,字茂文,明代灵宝虢东里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三十五年以进士任章丘县(今属山东省)知县,后升任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为人直言敢谏,不避权贵。精于书翰文词,县里碑载多出其手。……[详细]
彭范 [明]
   彭范,字克宪,明代灵宝南宋里下坡头村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二十六年中进士,任滑县(今属河南省)知县。后任户部给事中,转兵科右刑科,又任兵部都给事中,升山西左参政。为政忠廉正直。……[详细]
何钧 [明]
  何钧,字仲衡,濬子。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以进士授太常博士,任监察御史,升任大理寺丞转少卿。不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放赈救民,甚有声望,升为户部侍郎。以疾归里,卒赐祭葬,墓在灵宝老城北枣园中,尚存。……[详细]
何濬 [明]
  何濬 明朝中叶灵宝县东古驿村人。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以举人任象州(在今广西象州县境)知州,后改赵州(在今河北省赵县境)知州。赵为京畿,有宦官数侵夺民田,濬抗疏于朝廷,还田于民。升任南康(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境)知府。在任修复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书院,延请名士胡仁等设教,四方来求学的很多。因其子钧任侍郎官,赠濬为中奉大夫赞治尹,后又加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详细]
范敏 [明]
   范敏,明初阂乡人。博通经史,闻名乡里。洪武八年(1375年)举秀才,任户部郎中。十二年升户部尚书,直言敢谏。推荐耆儒王本等,皆做四辅官。十四年太祖以徭役不均,命敏编造黄册。范敏拟议,以邻近的一百十户为一里,从中推丁多田多的十户轮流充当里长,余一百户分十甲,每甲十户,轮流充当甲首。每年以里长一人率领十甲的甲首应役,称为当年。十年轮流一遍,称排年。白此,里甲制沿用不废。一次,丞相胡维庸宴群臣,一盘金……[详细]
柴通玄 [宋]
  柴通玄,字又玄,宋陕州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县境)人,阌乡承天观道士,喜处山间,仰天长啸,相传只饮美酒,不食五谷。年龄百余岁,说起唐朝末年的事情,历历在目。宋太宗把他宣召到京,他恳求回本观。 咸平元年(998年)宋真宗即位,通玄多次至京师,与真宗对语,言词质朴,多是修身慎行之说。真宗到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宝鼎境)祭祀时,召至行在,赏他平座,询问无为大义。所居承天观,即唐朝的轩游宫,保存有唐明……[详细]
杨元琰 [唐] (639~718)
   杨元琰(639~718),唐代虢州阌乡人。汉代杨震十八代孙。初任平棘(今河北省赵县境)令。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任安南(今河南省沁阳县境)副都护,又任蕲、蒲、晋、魏、宣、许等六州刺史,凉、梁二州的都督及荆州刺史。时与襄阳张柬之共舟江中,谈到国事激烈慷慨。武后时柬之为宰相,任元琰为右羽林将军。二人定计诛杀奠臣张易之与张昌宗。元琰因功任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不久束之被武后侄儿武三思陷害。元琰料知……[详细]
李神 [南北朝]
   李神,洪之之子,刘芳所出。少有胆略,以气尚为名。早年从征役,频有军功,累封安康(在今陕西省汉阴县西)郡开国公,加封五百户。普泰元年(531年)进骠骑大将军。永熙年间(约533年)卒。天平元年(534年),赐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和冀州刺史。……[详细]
李洪之 [南北朝]
   李洪之,本名文通,北魏弘农人。少曾为僧,晚乃还俗。北魏太平真君时(约445年),为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相交永昌王拓跋健,随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帝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暗送饷食餐之,遂结为兄妹。得知元后在南兄弟名叫珍之,乃改名为洪之。元后人宫后,受宠于文成帝拓跋濬,生献文帝拓跋弘。元后临死,太后问其亲人,元后言洪之为其兄,遂召洪之,与元后相叙经日。元后俱条列在南诸兄弟名,付于洪之。乃号洪之为献文帝……[详细]
董景道 [晋]
  董景道,字文博,西晋时后汉弘农人。少好学,千里从师,昼夜诵读诗文,小与人交往。曾精读《周易》、《尚书》、《春秋》和韩诗。皆精究大义。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精义,以东汉郑玄的主张为专遵,所著《礼通》、 《论非》,较其它儒士发展了郑玄的理学。永嘉中(约310年),天下将乱,遂隐居于商洛山。以树皮树叶为衣,以树果为食,终日弹琴歌笑。后汉王刘渊、刘聪,屡次邀请其出仕,皆不从。刘曜继位(……[详细]
成瑨 [汉]
  成瑨,字幼平,东汉桓帝时弘农人。少年好学,崇信仁义之说。被荐举为孝廉,拜郎中,升任南阳太守。至郡,闻岑晊高名,请来任为功曹。时郡内多豪强。中官黄门盘踞境内。熠在任时肃振严威,震慑群豪。汉桓帝乳母中官贵人之外亲张子禁,依恃权贵,不循法纲,瑨捕之付狱,打杀之。桓帝征成熠下狱,致死。……[详细]
尹喜 [西周]
  尹喜,周朝人,为函谷关令。相传一日见紫气丈余飞人关,甚喜,言道必有异人过此。第二天,老子骑青牛而至。尹喜留之,老子遂著《道德经》五千言。后来,尹喜再会老子于蜀,老子赐其号文始先生。尹喜著有《关尹子》九篇。紫气东来之典故源于此。……[详细]
马尚志 (1885~1941)
   马尚志(1885~1941),小名玉印,义马市千秋乡王礼召村人。他排行老大,是豫西著名石匠,人称大石匠、大马师。 马氏幼年家境贫寒,在私塾读书不到三年便停学回家。求学期间,对雕刻绘画有特殊爱好。村北里许涧河对岸的白龙庙,是远近闻名的香火圣地。庙中五彩缤纷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塑像,美丽动人的浮雕,庙院内外的众多碑碣,使他喜爱非常,摸拟写画,往往留连忘返.他立志做一名能刻会画的石匠。 17……[详细]
吉太法 (1903~1971)
   吉太法(1903~1971)。义马市常村乡霍村人,原名银娃。4岁时,父亲受人陷害,被捕入新安县监狱,因无钱营救冤死狱中。后随母亲过活,家庭更加贫苦。弟弟立娃,不满周岁就被卖给义马村的平姓收养。母子2人,要饭度日。后来母亲改嫁,银娃跑到千秋镇舅舅家去,妗母不肯留他久住。8岁时,银娃到渑池县徐庄村,给人放牛,3年后,又扒火车卖煤,挣钱糊口。 银娃12岁时,去洛宁程家岭,在程老十窝班学戏……[详细]
范连三 (1898~1971)
  范连三,字子乾,号神亭,义马市千秋人,生于1898年,卒于1971年,享年73岁。 范连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17岁便在村中学校教书,他看到穷苦人民求医治病处处为难,便刻苦学医,同时在不误教学的情况下,尽心竭力为人临床治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后来他弃学从医,致力于医学事业,每遇病人求治,从不推诿,在渑池、新安.宜阳三县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1952年,范连三……[详细]
张复初 (1905~1968)
  张复初又名张明善,义马市常村人,生于1905年2月,自幼读私塾,1922~1926年先后在渑池县立小学、洛阳第八中学读书。1927年在铁门小学任教,后到观音堂民生煤矿,任教员、文牍、股长、总务主任等职。 1947年,观音堂解放前夕,煤矿停产,全矿工人衣食无着,陷于困境。张复初冒着兵匪灾祸,从家乡运去粮食,维持矿工生活。 1948年,张复初任常村小学校长,以校为家,不辞劳苦,不计个人得失……[详细]
张轶 (1920~1965)
  张轶(原名张绎如),河南省义马市常村人,生于1920年l1月25日。1938年,在洛阳八中读书时,受共产党影响,倾向革命。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宣传抗日,发动群众。 1944年夏,日军渡河,家乡沦陷。同年11月.豫西抗日游击队二支队渡过黄河,到新安、渑池开辟抗日根据地。12月成立渑东办事处,张轶任副主任,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支前工作,后渑池县人民政府、各区人民政府成立.张轶任四区副区……[详细]
王致勤 (1916~1980)
   王致勤,原籍山东省冠县万善屯村。1916年10月8日生,9岁入本村乡塾读书,12岁丧父。13岁时,被土匪绑架拘禁,后托人花800块银元赎回,从此家业荡尽,王致勤不得不辍学务农维持全家生活。 1940年2月,王致勤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馆陶县、永智县二区、冠县五、七、八区任粮秣助理员、建设助理员、民政助理员、秘书、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他的祖母、母亲、四弟均在……[详细]
刘宏声 (1911~1986)
  刘宏声,男,汉族,河北省抚宁县周村人,生于,1911年7月。家境贫寒,8岁就给人放羊,17岁到沈阳一家帽店当学徒工。1943年在抚宁县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人民武装部长、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留陕州地委任土改工作组组长。1951年6月,受政府委派到义马组建义马建新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任党支部书记,公司副经理、经理。1953年后,任义马煤矿经理、义马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常委等……[详细]
陈国荣 (1901~1948)
  陈国荣,河南省义马市裴村人,1901年4月生,1944年参加农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上官子平叛变后,陈国荣积极参加平叛斗争,与敌匪周旋,几遇凶险。1945年8月,他带妻子女儿随八路军北撤过黄河,在济源老区进豫西公学学习,学习期满后分配到豫西工委搞情报工作。 1947年在济源二区窑头情报站工作时,与区长王振山等10余人遭敌包围,分别荫蔽在两孔土窑内,据窑固守。敌人无法接近,就用麦秆将窑……[详细]
傅子章 (1901~1948)
  傅子章(190l~1948)河南省义马市千秋人。 傅幼年读书,20年代从戎,先后在吴佩孚部、张学良部当兵,30年代后归家务农。1942年任涧川乡第九保保长。1945年5月日军过河,家乡沦陷,地方匪霸,鱼肉人民。傅子章体恤民困,抗拒张广居加派的粮款,发生冲突,将张部一士兵打死,张广居率部攻打千秋,傅子章组织群众,奋起反击,俘获张广居及部下多人,从此结下怨恨。由于环境恶劣,傅子章离家参加八路军,……[详细]
段世垣 [清] (1882~1914)
   段世垣,字次珊,1882年生于义马市二十里铺村。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与河南留日学生张钟端、刘积学等先后创办《豫报》及《河南》杂志,积极宣传革命。 辛亥革命前夕,段世垣回国,在开封创办商业学校,任校长,并任河南法政学堂教授。其间曾与在汴同盟会会员杨勉斋、刘粹轩等人筹划河南起义,不幸失败。 1912年民国成立后,各省成立议会。段世垣在河南参与竞选活动。1913年被选为河南议会议员……[详细]
张信民 [明] (1561~1633)
  张信民,明代理学家。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字孚若,号抱初,晚年又号洗心居士,学者称洗心先生。渑池县乔岭村人。 张信民幼年在本村读书,以乡里曹端的治学处事为楷模。后到新安县拜盂云蒲为师,致力研讨性理学,兼及反切和考据,造诣很深。青年时代在家乡设教,四方青年,慕名而至。 中年时代,任关中陇西县令,大力兴学,改变世俗民风。继又调任山西省怀仁县令,一到任就深……[详细]
宁军茹
   宁军茹,1974年生,高庙乡李家坡村宁家窝自然村人,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员,学生干部。平时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1988年5月17日下午3时,学校4个三年级小学生到村边水潭洗腿脚,其中11岁的宁好奇不慎滑入水中。正在水潭附近的宁军茹闻声急速奔跑过去,顾不得脱掉衣服,立即跳入水中,双手紧紧抓住宁好奇,奋力托出水面。宁好奇得救了,军茹却精疲力竭,再也无力挣脱出水,献出了宝贵的生……[详细]
李建伟 (1960~1979)
  李建伟(1960~1979年),生于湖滨区城区。1972年上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班团支部书记。1978年应征入伍,任某部116团二营机枪连五班副班长、重机枪第一射手、连团支部委员。他刻苦参加军事训练,军事技术在全连拔尖。他团结同志,在排里是思想工作组成员。入伍不到一个月,两次受到所在部队嘉奖。1979年2月16日,李建伟所在的机枪排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配合四连执行战斗任务,李建伟主动……[详细]
师广军 (1956~1979)
  师广军 (1956~1979年),交口乡侯桥村人。1972年毕业于本村中学。他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乐于助人,多次受到学校表扬。毕业后在家乡劳动,表现积极,维护集体利益,受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1976年3月应征入伍。入伍后,工作积极主动,训练刻苦认真,受营嘉奖一次,连嘉奖三次。1977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军团某连炊事班长。1978年9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是年,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师光军向连长提出……[详细]
王跃明 (1951~1982)
  王跃明 (1951~1982年),会兴乡会兴村人,1979年招工到原三门峡市航运站工作,先后任代理船长、副航手。1981年3月外出执行任务,途中自动驳船机器失灵,随时有沉船危险。王跃明挺身而出,跳入黄河,在寒冷激流中工作两小时,排除故障,保证了安全。同年,自动驳船外出拖淤,返回途中搁浅,他又下水工作一个多小时,排除险情。由于他工作一贯积极负责,不怕吃苦,爱护国家财产,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198……[详细]
刘建造 (1913~1980)
  刘建造(1913~1980年),会兴乡马家河底村人。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陕县师范学校,在陕县宫前等村镇当小学教员。民国27年(1938年)6月,因受进步思想影响,向往革命,毅然告别故土,离开新婚妻子,与进步青年结伴,步行千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很快成长为一名革命者。于次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1940年)在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详细]
张明仁 (1910~1935)
  张明仁 (1910-1935年),会兴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6年(1927年)春,张明仁辍学投军,在吉鸿昌部下历任宣传队员、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在此期阃,受共产党员刘秉琳(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人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民国19年(1930年)秋,国民党以张明仁在军政治部刊物上宣传-,是共产党嫌疑为罪名解职逮捕,投入开封监狱。后经吉鸿昌大力营救出狱,介绍到西安杨……[详细]
王大同 (1880~1973)
  王大同 (1880~1973年),字筱康,崖底村人。出身贫寒,世代务农。幼年聪明好学,常常为读书忘食废寝,因而积累了丰富知识。清光绪二十六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秀才。后应牛王庙村聘请,教学授徒。大同水旱烟不吸,持身严谨。每天起早喊学生(时大龄学生住校食宿)起床诵读。他常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还说:不能振作自强的人,如朽木之材,粪土之墙。他授课井井有条,课……[详细]
张坤 (1873~1920)
  张坤 (1873~1920年),字子厚,会兴人。少时刻苦自学,光绪癸卯(1903年)赴省乡试,中第四名进士。陕州知州留其在召南书院旧址创办中学堂二班、师范专习所一班、高小一班。后张坤建议改陕州试院为陕州合属中学堂,附设初级师范。宣统庚戌(1910年),河南巡抚保送张坤赴北京保和殿复试,先任官,次任河南高等大学堂监督兼省优级师范监督。后历任省咨议局议员、副议长兼省众议院议员和正议长、秦军二师秘书、沪……[详细]
齐太封 [清]
  齐太封,字履先,后川村人,生于清道光年问。其父齐桂,清时庠生,在原陕州城东街设中药铺,为贫穷人治病不收诊费、药费,贤迹闻名退迩。 太封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为文不打草稿,略加思索,就能写出好文章。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庠生(秀才)。次年又考取增广生员,又两年补考中禀生。每月上发禀米供之。40岁时,考取贡生,年将五旬,参加乡试中举人。 太封继承父志,精学医道,医术高明,为人治病多……[详细]
张谐之 (1850~1922)
   张谐之(1850~1922年),野鹿村人。张谐之生于清朝咸丰年间,幼时聪明过人,好学上进。21岁时上京赶考,中进士,加员外郎,衔兵部职,主持政事。皇上还先后特授其直棣、昌黎、卢龙、邢台、抚宁、定兴、东明、蔚州正堂。又署张家口、抚民府、宣化府正堂。张谐之编写有《陕州考古录》一书。……[详细]
张柯程 [清] (1786~1836)
  张柯程(1786~1836年),野鹿村人。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柯程22岁被委任知县,先后在山西省长治、河津、赵城县任职。柯程为人刚直,居官清廉,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他在办案中,为民多伸冤雪恨,对豪强权势、贯匪乡绅则多从严惩处,当地黎民百姓大都拍手称颂。因为他除暴安良,引起匪霸们的不满,图谋杀害他,挖地道通往柯程的书房内。半夜,匪徒们窜人书房,持刀将柯程首级砍掉提走,黎民百姓闻讯恸哭不止。清……[详细]
张长庚 [清]
  张长庚,会兴镇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协助川运,历任广平、平越等府知府。后升湖北汉黄德道,旋升布政使,迁山东按察使,奉命征剿川楚绿林武装,办理湖北军务。不久调贵州按察使,兼贵州巡抚,诏授通议大夫,赏戴花翎,累赐蟒缎、翠玉、珊瑚、貂皮、大小荷包等物,并晏珍食多次。长庚所到之处皆有盛名,尤以任职湖北时,多惠政,武昌为他建生祠以祀之。长庚任贵州布政使兼巡抚时,前任移交未认真盘查,后启库空空,以此……[详细]
刘昭妃 [明] 明神宗朱翊钧的昭妃 (1556~1642)
   刘昭妃(约1556~1642年),上村人。明朝万历年间人选,万历六年(1578年)封为昭妃。刘昭妃性情谨厚,抚爱诸王。天启(明熹宗年号)、崇祯(明思宗年号)年间(约1621~|642年),在慈宁宫先后为孝和王太后和懿安皇太后掌管玉玺,主管宫中诸事。王太后为信王朱由检选妃周氏,疑其体弱,犹豫不决,刘昭妃进言道:今虽弱,后必长大。王太后方同意册立周氏为信王妃。信王即位,即崇祯皇帝,立周氏为皇后。崇祯……[详细]
张梅 [明]
  张梅,生于明代嘉靖年间,北梁村人。少年时代,聪慧灵敏,性情孤僻,读书过后能记牢熟背,办事有决心,凡事不办则已,办必成功。后来他考取江西高邮从学,曾为学正。嘉靖壬午年(1522年)受命为新安县尹。在任时,清正廉明,遇到灾荒年,他勇于请命取得上级救济,深得民心。后升为四川道御史。他官高不傲,荣富不奢,生活俭朴,所到之处,民众列道欢迎。北粱村人为颂扬他的功德,在他家挂匾,上 书四川御史宪法存。……[详细]
郝鹏举 (1903~1947)
  郝鹏举(1903~1947),幼名勉,字腾霄。河南阌乡县城郝家巷(今灵宝县)人。洛阳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1年(1922年)5月,投冯玉祥部炮兵连当学兵,后当传令兵。民国14年1月,入西北军干部学校受训,任学员第一大队长。同年夏,赴苏学习军事,分配在基辅红军各兵种混成干部学校第一期炮科。民国16年夏毕业归国,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独立炮兵团团长,驻开封。民国17年5月升任第二集团军第二军参谋长。……[详细]
杨峤 [晋]
  杨峤是冀州刺史杨准子,兄弟有杨髦杨俊。冀州刺史杨准子,兄弟有杨髦杨俊文献记载准子峤字国彦,髦字士彦,并为后出之俊。准与裴頠、乐广善,遣往见之。頠性弘方,爱峤之有高韵,谓准曰:“峤当及卿,然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准曰:“峤自及卿,然髦尤精出。”准叹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评者以为峤虽有高韵,而神检不逮,广言为得。傅畅云:“峤似准而疏。”峤弟俊,字惠彦,最清出。峤、髦皆……[详细]
杨准 [晋]
  杨准,字始丘,司隶弘农郡(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人。惠帝末为冀州刺史,与嵇康子绍、山涛子简同好友善。子女:杨峤、杨髦、杨俊……[详细]
冯迁 [南北朝] (501~578)
  冯迁(501年—578年),字羽化,弘农人,州从事冯漳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冯迁初在州中任职,所任各种职务,都以勤勉谨慎著称。后北魏孝武帝元修收复潼关,平定回洛。又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皆立战功。进入北周,任晋公宇文护府掾,历任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冯迁性格质朴,小心谨慎,虽然身据权要,而从不拿官职压人。而且又明白干练,善于判断,深得宇文护的重用。宇文护被诛杀后……[详细]
侯敏泽 (1927~2004)
  侯敏泽 (1927~2004)笔名敏泽、牧原。河南渑池人。1948年毕业于北平铁道学院管理系。1948年后历任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干事,《文艺报》文学评论、理论组长,《文学评论》部副主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形象、意象、情感》、《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专著《李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价值论》(国家社科项目)、……[详细]
高旭旺
  高旭旺 (1948~)笔名丁旭。河南三门峡人。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学研究生班。1970年入伍,历任四川省军区战士、文工团创作员,三门峡市崖底乡文化站站长,《洛神》杂志,《青年导报》社副社长,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协理事,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五色土》、《爱的方位》、《多情的季节》、《爱的音符》、《流动的城河》、《雪……[详细]
张羽 (1921~2004)
  张 羽(1921-2004) ,字甲,名冠一,曾用名张振寰,灵宝市尹庄镇尹庄村人。1938年2月,张羽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赴中共中央长江局党训班受训后回伏牛山地区参加建党工作,任中共灵宝县尹庄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担任中共卢氏县委委员。1946年5月,被国民党灵宝县党部以“煽动农民暴-动”罪而追捕。后辗转赴沪,参加上海学运和工运,曾任上海青年中学教师,苏州振华女中教师,继续启发、引导……[详细]
杨凡
  杨凡 (1956~)原名杨焕珍。笔名杨帆。女。河南灵宝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河南三门峡文化局创作组任编剧,1984年任三门峡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区划调整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后,历任文联部副主任、创联部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等职。《三门峡文艺》主编,副编审。现任三门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作协主席。三门峡市政协委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协理事。1983年开始发……[详细]
兀好民
  兀好民 (1953~)河南陕县人。中共党员。1972年起在国防科委司令部服役,后任家乡农村党支部书记,水利部十一工程局工人,1982年起任陕县文化馆文学,县文联秘书、副主席,县文化局长兼文联主席,《陕州报》总,三门峡作协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兀好民小说集》,长篇小说《红指甲,黑指甲》,电视剧剧本《山弯弯,水弯弯》、《红指甲,黑指甲》(合作),电视剧《神泉……[详细]
王玉水
  王玉水 (1955~)河南渑池人。中共党员。1974年落户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1979年考入集宁师专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毕业于内蒙古师大函大中文系。1984年调入乌兰察布盟委,先后任科长、主任等,1993年起任盟委宣传部副部长、盟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后任凉城县政府县长,2004年至今任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现任自治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1年开始发……[详细]
王式俭
  王式俭 (1948~)河南渑池人。1985年北京语言自修大学结业。高中毕业后赴陕西乾县插队。1971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任创作员和团报,后调西安铁三中任语文教员、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曾参加编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省自修大学教材。1994年获陕西省职工自学成才二等奖,1999年获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嘉奖。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第一次的丁香》,诗文……[详细]
刘育贤
  刘育贤 (1939~)笔名山村人。河南灵宝人。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历任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海燕出版社室主任,《金色少年》杂志主编,副编审。20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刘育贤儿童诗选》、《我爱自然我爱美》(合作),儿歌集《好漂亮的歌》、《飞翔的童心》,散文集《汗洒人生路》,评论集《笔底情》等。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最美……[详细]
李黄飞
  李黄飞 (1946~)笔名黄飞。河南渑池人。1968年在河南灵宝插队落户。1971年后历任洛阳钢厂、洛阳市木材公司工人,洛阳日报社文艺副刊部副主任、主任、编委。1987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二期进修班学习,1987—1989年在西北大学一期作家班学习、毕业。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古树下有个风流庵》,长篇小说《头狼》,短篇小说《紧急通知》、《绿色的雪》、《醒桥》、《长在屋子里的桐……[详细]
李根红 (1921~2004)
  李根红 (1921~2004) 现代诗人,作家。原名李景元,笔名塞风。1921年农历2月28日生于灵宝县沙坡村,先后就读于私塾、灵宝一小、路井小学、省立九中和师范专科。1940年8月,同杨朗樵和雷行共赴延安,到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崤函日报》、《行都日报》、《时事新报》和《中国时报》文学副刊,并担任过《山东青年报》总编。1946年在武汉《大刚报》任时,经邵荃麟介绍进入胶东根……[详细]
曹靖华 (1897~1987)
  曹靖华(1897.8~1987.9),原名联亚,卢氏县五里川乡路沟口村人,父名培元,晚清秀才,是一位立志于山区教育事业的启蒙教育家(有传)。靖华有2姊1弟2妹,他自幼酷爱听父母与邻居长者讲故事,父亲称他为装不满的故事罐儿,听后常对故事中人物发表自己的爱憎之情,如听刘老汉讲:有一年因一群毛猴把地里庄稼糟踏殆尽,村里一个勇敢的穷孩子跑到毛河琉璃庙借老道士一把降妖剑,杀了为首的猴子,把猴头挂在树上示众,……[详细]
曹彭龄
  曹彭龄 (1937~)笔名彭龄。河南卢氏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1962年参军,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中国驻叙利亚使馆译员,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驻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及埃及大使馆副武官、武官,少将军衔。现为中国国际战略协会高级顾问,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战歌嘹亮》(合作),单独或与夫人章谊合……[详细]
曹苏玲
  曹苏玲 (1928~)女。祖籍河南卢氏,出生于莫斯科。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1955年又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俄语专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部,编审。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旅伴》、《没有寄出的信》、《火光》、《卡扎科夫小说集》等,合译有《不是单靠面包》、《州委书记》、《生者与死者》、《黑面包干》、《白比姆黑耳朵》、《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详细]
王继恩 [宋] (?~999)
  王继恩(?-999),北宋时期的宦官、防御使。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宋史》说宋太祖驾崩时,宋皇后急令王继恩召太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但许多人相信有“斧声烛影”之谋篡疑案,认为是赵光义谋杀宋太祖,因而即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均顺叛宋,王继恩、雷有终率兵讨之。淳化四年(993年),李顺陷成都时,继恩任剑南西川治安使征讨之,-三万人。宋太宗去世……[详细]
张子枫
  张子枫,2001年8月27日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国大陆女演员。2009年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饰演小方登一角而成名,并凭借在此片荣获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1-2] 。2010年主演电视剧《我的父亲是板凳》 《情感战争》。2011年主演电影《摩登年代》 ;同年主演电视剧《心术》。2012年主演电影《宫锁沉香》,饰演小沉香 ;同年主演电视剧《璀璨人生》《老爸回家》《……[详细]
何满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满潮,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籍贯河南灵宝。1981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11年获比利时MONS大学名誉博士。 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大变形灾害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了“缓变型”和“突变型”大变形灾害的概念及分类,研发了多套大变……[详细]
高辅尧 [宋]
  高辅尧是高保寅之子。宋太祖曾于殿上召对,对他慰问嘉勉,授掌书记。保寅还劝哥哥保勖说:“真主出世,天下将大一统。哥哥应该为诸国归顺朝廷起表率作用,不要帮助别人谋取荣华富贵。”保勖不听,宋太祖派慕容延钊等征武陵,出京口镇时,高保勖带队,用牛、酒犒军,太祖嘉勉了他,任命他为怀州知州,太宗时,知同、汝两州,享年60岁。高辅尧兄弟四人,名为辅政、辅之、辅尧、辅国。俱进士及第。辅政官至秘书丞。辅之官至太常卿。……[详细]
常达 [唐]
  常达,隋末唐初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 初仕隋为鹰扬郎将,数从高祖征伐,甚蒙亲待。及义兵起,达在霍邑,从宋老生来拒战。老生败,达惧,自匿不出。高祖谓达已死,令人阅尸求之。及达奉见,高祖大悦,以为统军。武德初,拜陇州刺史。时薛举屡攻之,不能克,乃遣其将仵士政以数百人伪降达。达不之测,厚加抚接。士政伺隙以其徒劫达,拥城中二千人而叛,牵达以见于举。达词色抗厉,不为之屈。举指其妻谓达曰:“……[详细]
贾彦璋 [唐]
  德宗贞元以前在世。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官至库部郎中。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七、《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全唐诗》存诗4首。……[详细]
杨夔 [宋]
  杨夔,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光化末(约公元900年)前后在世。唐文学家,自号“弘农子”,弘农(今河南灵宝)人。能诗,工赋善文,与杜荀鹤、康饼、张乔、郑谷等为诗友,以《冗书》驰名士大夫间。昭宗时与殷文圭、杜荀鹤、康軿、夏侯淑、王希羽等同为宣州节度田頵上客。时杨行密势威甚盛,夔知頵力不足以抗杨行密,著《溺赋》以谏之,頵不用,卒败。夔终身不仕,以处士终。其文颇有气势,《蓄狸说》、《善恶鉴》、《植兰说……[详细]
姚岩杰 [唐]
  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唐代诗人。姚岩杰是大唐贤相梁国文贞公姚崇的裔孙。其生性豪爽风趣,喜饮酒畅游天下,一生多以吟诗饮酒放游江左,历遍名川大山。姚岩杰诗文不俗,着有《象豀子》二十卷,留诗仅一首。……[详细]
杨汉公 [唐]
  杨汉公,字用义,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境)人。杨虞卿胞弟。始任兴元府(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李绛手下幕府,李绛因罪死,未受株连,升任户部郎中、史馆撰修,后改任司封郎中。杨汉公,字用义,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境)人。杨虞卿胞弟。始任兴元府(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李绛手下幕府,李绛因罪死,未受株连,升任户部郎中、史馆撰修,后改任司封郎中。大和九年(835)受杨虞卿案的株连,降为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境)……[详细]
杨於陵 [唐] (753~830)
  杨於陵(753~830年),字达夫,中唐大臣。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幼年丧父,聪明勤学。大历五年(770)成进士,次年应博学鸿词科登第,补为润州句容主簿。秩满,调为鄂岳、浙西观察使府从事。观察使韩滉赏识於陵有才学,将女儿嫁他为妻。贞元元年(785),韩入朝为宰相,杨於陵为避亲不愿随迁,辞职隐居于建昌读书。韩滉死后,贞元五年【注:见《旧唐书·韩滉传》为八年,此从《新唐书》】杨於陵入朝为膳部员外郎,……[详细]
杨牢 [唐]
  杨牢,[唐](公元八三一年至?年)字松年,弘农(一作河南)人。杨牢,生于唐文宗太和五年,卒年不详。年六岁,母命就学,误入父友家。友方弹綦,戏以局为题命赋,牢应声而成。父从田弘正,死于赵军。牢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垒,求尸归葬。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皱瘃,衔哀泣血,时称孝童。年十八,登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进士第。颇有诗名。性卞急,累居幕府,主人多不容。……[详细]
杨汝士 [唐]
  杨汝士,唐代人,(约公元821年前后在世)字慕巢,虢州弘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穆宗长庆初前后在世。元和四年,(公元八o九年)登进士第。牛僧孺、李宗闵待之善,引为中书舍人。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由兵部侍郎出镇东川。入为吏部侍郎。终刑部尚书。汝士善诗。裴度居守东都,夜宴,半酣,与诸客联句。时元稹、白居易均在座,有得色。依次至汝士,汝士句云:“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居易知不能复加,遽裂……[详细]
杨敬之 [唐]
  杨敬之(约公元八二o年前后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文宗尚儒术,以敬之代郑覃为国子祭酒。未几,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科,时号“杨家三……[详细]
杨凌 [唐]
  杨凌,中-,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详细]
杨凝 [唐] (?~802)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详细]
杨凭 [唐]
  杨凭,唐代人,生卒年均不祥,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善诗文,与弟凝、凌并有重名。大历中,俱登第。时称“三杨”。后入拜京兆尹,为御史中丞李夷简所劾,贬临贺尉。官终太子詹事。杨凭,字虚受,弘农人。举进士,累佐使府。征为监察御史,不乐检束,遂求免。累迁起居舍人、左司员外郎、礼部兵部郎中、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入为左散骑常侍、刑部侍郎、京兆尹。凭工文辞,少负气节;与母弟凝、凌相友爱,皆有时名。重……[详细]
姚系 [唐]
  唐代河中人。诗人。姚系为大唐贤相梁国文贞公姚崇的曾孙。其家族陕郡姚氏已成为当时很有名望的郡族,地位极高,名重于时。姚系于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姚系一生与同时期的诗人韦应物交情颇深。他们一直相互交往,又经常结伴同游天下。姚系生性豪爽风流,尤喜饮酒题诗,常常聚集文雅好友一起讨论文学诗赋。姚系留传诗仅十首。……[详细]
杨嗣复 [唐] 唐朝宰相 (783~848)
  杨嗣复(783—848年),字继之或继子(《新唐书》为“继文”),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于陵次子,东汉太尉杨震之后(第五子杨奉一脉)与杨虞卿为族兄弟。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皆权德舆门生,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封爵弘农伯。李德裕辅政,被黜为湖南观察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被贬潮州。唐宣宗大中初,召为吏部……[详细]
杨虞卿 [唐]
  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 杨宁之子。元和五年进士,为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与阳城友好。李宗闵甚器重他,历官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太和九年七月一日甲申,贬虔州司马,卒于任上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祖燕客。父宁,贞元中为长安尉。少有栖遁之杨虞卿像杨虞卿像志,以处士征入朝。有口辩,优游公卿间。窦参尤重之,会参贬,仕进不达而卒。虞卿,元和五年进士擢第,又应博学宏辞科。……[详细]
赵仁本 [唐] 唐朝宰相
  赵仁本,陕州河北人也。贞观中,累转殿中侍御史。自义宁已来,诏敕皆手自纂录,临事皆暗记之,甚为当时所伏。会有敕差一御史远使,同列递相辞托,仁本越次请行,言于治书侍御史马周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虽复跋涉艰险,所不敢辞也。”及回,事又称旨,擢吏部员外郎。乾封中,历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寻转司列少常伯,知政事如故。时许敬宗为右相,颇任权势,仁本拒其请托,遂为敬宗所构,俄授尚书左丞,罢知政事。咸亨初……[详细]
上官婉儿 [唐]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帝王后妃八大才女 (664~710)
  上官婉儿(公元664年-公元710年7月21日),别称上官昭容、小婉,诗唐代著名才女,著有《彩书怨》、《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等作品。上官婉儿曾谏言提高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设立修文馆、增设学士;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在政坛上有着重要地位。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于旗下,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详细]
王濬 [晋] 十七史百将传 (206~286)
  王濬(206—286.1.28),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 王濬出身于世代为二千石的官吏之家。他博通典籍,姿容修美,但由于不求名望,不谨细行,因而不为乡里人所称赞。后来,王濬改变原来的性格志节,变得疏通亮达起来。王濬性格“恢廓,素有大志”(《晋书·王濬传》)。曾修造宅院,把门前的路开得有几十步宽,人们问其故,王濬说:“吾欲使容长戟幡旗”(《晋书·王濬……[详细]
王睿 [晋] (206~285)
  (206~285) 西晋大将。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家世二千石。初为河东郡从事,后参征南军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颇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晋武帝司马炎谋攻吴,经羊祜推荐,授□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建长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大战舰,训练水师,并力请速伐吴。太康元年 (280)正月奉命率军自成都出发,破除吴人在长江险处所置铁锁、铁锥……[详细]
张须陀 [隋] 隋朝名将 (565~616)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 ,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张须陀为瓦岗军所败,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岁。其所部士兵得知死……[详细]
魏野 [宋] (960~1019)
   魏野 (约960~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宋代陕县(今崖底乡三里桥村)人,世代务农,喜欢吟咏诗篇,不追求闻名显贵。居住在陕州城东郊,依土崖凿洞,名曰乐天洞,洞前盖有草房,名曰草堂,自植竹树,凿土引泉,将居所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农闲时节,在草房弹琴咏诗,接佳宾,待远客,饮酒欢娱。前任后继的郡守州官,虽然是武臣旧相,对魏野皆以礼遇。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亲涉……[详细]
姚崇 [唐] 唐朝宰相 (650~721)
  姚崇(公元605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则天朝以字行,时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开元”的“元”字,复改为单名姚崇。他在武周、睿宗、玄宗三朝为相,皆兼兵部。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姚崇在武则天朝以门荫出身为仕。任孝敬挽郎职时,应“下笔成章”科举,授为濮州(今河南……[详细]
姚合 [唐] 唐朝诗人 (779~846)
  姚合(约779~约846) 唐代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侄孙。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宝历间官临察御史。又出为金、杭二州刺史。后被召入京,官刑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再出为陕虢观察使,终秘书少监。武宗会昌四年(844),李德裕任太尉,姚合有诗寄赠。约在此后一两年间去世。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详细]
蔺相如 [春秋战国]
  蔺相如(生卒不详)传为今曲阳县相如村人。曾为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人卞和所献玉璧。秦昭王闻后,遣使给赵王一书称:愿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赵王拿不定主意,送和氏璧,怕秦国不给赵15座城,不给和氏璧,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赵。就在赵王左右为难时,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由蔺相如奉玉璧去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却不提15座城之事。相如见秦……[详细]
上官仪 [唐] 初唐著名诗人 (608~664)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初唐著名诗人,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上官仪曾任西台侍郎,封爵楚国公(赠),代表作有《入朝洛堤步月》。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上官仪得罪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上官仪自幼随父亲上官弘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十四年(618年),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遇害。上……[详细]
宋之问 [唐] 仙宗十友,唐朝诗人 (650~712)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详细]
关龙逢 [夏] (?~前1767)
   关龙逢(pang旁)(?~公元前1767甲午),夏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暴君夏桀荒淫无道,曾修建酒池,可以行舟。又用酒糟堆砌成小丘,登丘可远望七里。关大夫直言极谏。一日,桀观炮烙于瑶台,问龙逄乐乎?答日乐。又问观刑何无恻怛之心?答日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何不悦乎!桀言听子谏,谏得我改之,谏不得我刑之。关大夫谏道,臣观君冠危石也,臣观君履春冰也,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详细]
许赞 [唐]
  许赞 唐朝诗人……

上蔡联播



用户1937890096268


卢氏牛金星,后为大顺朝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