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本医疗科技:一群优秀的人想做一件赤诚的事

导语:精准医疗能否让医学回归本质的同时又能普惠大众?至本医疗科技想试试。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源于人体基因层面的变化。细胞正常的生长周期被打乱,最终发展成了令人生畏的"癌"。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经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癌症的治疗水平已经有所提高。随着大家对于癌症在基因层面的研究日渐深入,用基因研究治疗癌症这一做法,逐渐开启了癌症精准治疗的大门,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每个患癌病人都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癌症的病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这是至本医疗COO秦莹向记者描述的愿景。

这是一种异想天开的设想吗?显然不是,因为在美国,这项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方案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全球首个多基因产品因此获批,美国全美医保对多基因癌症检测实现了医保覆盖。2015年1月,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里正式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预示着精准医疗时代的真正来临。

本着让医疗回归本质的初心,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本医疗科技)于2016年在上海成立,寓意"溯癌症之源,至诊疗之本",主营业务聚焦在肿瘤疾病领域的基因检测,致力于为每一位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咨询服务。2018年12月至本医疗科技因其专业化的运作,成功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成为资本市场中黑马般的存在,其CEO王凯也因此入选由新浪财经和《中国名牌》杂志联合推出的"2018中国十大经济潮流人物"。

至本医疗科技:一群优秀的人想做一件赤诚的事

全明星阵容汇集只为一个初心

至本医疗科技的横空出世很快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其"基因检测、对症下药"的医疗方式,可以说是对标准化医治方案的有力补充。秦莹表示,精准医疗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基因层面有效了解到癌症等疾病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减少无效化疗对于健康细胞的损伤。

这种从DNA分子层面对致病原因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对技术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至本医疗科技的创始人王凯亲历了二代测序的十年发展,体会到基因检测对临床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之后,毅然回国投入医疗大健康产业,要把这项普惠性的医疗方式带给中国。

秦莹介绍,至本医疗科技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合伙企业。公司的团队人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员,有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员,也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资深研究人员……他们从业经历丰富,对行业认识深刻,大部分成员有着在海外知名院的留学经历,科研团队更是聚集了国际优秀院所中的杰出人才。"比如,我们的CEO王凯就是一名创业型的科学家。"秦莹说。

王凯十多年的履历,几乎都与基因测序息息相关。2001年,他加入华大基因,从事一代测序的分析工作;2007年,开始做二代测序的数据分析,经历了NGS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历程;取得生物信息博士学位后他在哈佛大学继续从事癌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2011年,作为早期创业员工加入到肿瘤精准医疗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工作五年,参与了公司创建和多个产品的推出,任职资深科学家、技术主管和医疗顾问,主要负责临床靶向治疗病例咨询分析、病人报告的深刻监管、生物数据分析流程的验证优化,参与NIH的临床肿瘤测序标准制定工作。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七十多篇SCI论文、百余篇会议摘要,担任十余个学术刊物审稿人,主导开发多个生信软件和NGS数据分析流程。

这位哈佛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后、丹麦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的口头禅就是"回归医疗本质"。秦莹解释说,在至本医疗科技的团队看来,治疗不仅针对癌症本身,而且要针对癌症后面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和他们的家庭。"如果我们的检测和诊疗方案能否减缓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这种成就感远比获得物质上的财富更让人感到心安。"秦莹说,"这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也是这么多人才愿意加入至本的初心之所在。"

精准医疗VS传统医疗

秦莹说:"基因测序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基础建设。"

在她看来,癌症的发生离不开基因的变化,因此从基因层面寻找癌症病发的原因,则能从根本上找到症结所在,从而解决癌症问题。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没有基因检测这么精准的工具,因此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只能采取无差别攻击的办法,例如将所有生长过快的细胞视为癌细胞,用化疗方法进行无差别攻击。其结果是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错误地将头发、指甲等健康的细胞杀死了,只因为这些细胞生长速度也很快。

实际上,从临床效果来看,传统医疗的这种标准化、程序化的处理并不能有效地治愈癌症,相反,还会对癌症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秦莹说:"一万个癌症患者有一万种基因的变化,这些基因变化的重合度非常低,因而标准化的治疗显然不会达到最佳效果。"治疗癌症应该从"因药找人"向"因人找药"的方向发展。

通过精准医疗是否能够准确地了解到每个病患体内的基因突变问题,然后再予以施治?甚至从因推果,针对不同的病变研发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至本医疗科技的回答是肯定的。秦莹表示,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意义非凡,但能够真正运用到临床治疗并让患者获益才是最好的。至本医疗科技成立之初,就始终专注于癌症多基因的检测治疗。高通量的二代测序平台一次可以检测几百个基因,再加上至本自主开发的优化算法和强大知识库,患者可以一次性得到几百个癌症基因的变异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检测诊断效率,同时又减少了医疗开支。面对国内癌症基因检测的特殊环境,至本医疗科技的产品基于二代测序技术,但不局限于二代测序技术,更着力于开发测序和免疫组化等平台,致力于一次性全面检测和解读多种分子信息,辅助临床治疗。

而今,至本医疗科技旗下已有多款癌症基因检测产品,提供着几百个癌症基因的全面检测,运用领先的二代测序技术加上至本独有的生物信息黑科技算法和丰富临床解读的实践经验,实现精准检测一步到位。同时,至本医疗科技还建立了六大技术平台,包括高通量二代测序平台、质控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数据平台、海外临床科研转化平台、数据共享和随访平台。

至本医疗科技还通过不断创新,推出了独有的免疫算法,建立了免疫双相多模块分析体系,为患者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最全面、最准确的结果。秉承为患者医生寻求真正的临床获益为理念,至本团队建立了针对中国人的、全面精准的基因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这不仅对于推动临床治疗方案的突破有实际的意义,对于创新药物的开发更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至本医疗科技的临床检测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40余个重点城市的300多家核心医院。

建立普惠性的精准医疗体系

秦莹认为,精准医疗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没有任何可参考的经验,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做,一切都需要摸索。在摸索的阶段,至本医疗科技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基因检测的精确度;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受众面来降低治疗成本,使之成为一项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医疗服务。秦莹说:"至本医疗科技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因为要花大量的精力说服成熟医疗体系中的医生接受这种新兴的医疗方式,同时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市场进行推广,让大众认识到精准医疗的先进性。"

实际上,从至本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可以看出资本和市场对于高性价比医疗方式有着非比寻常的需求。2016年9月,成立不久的至本医疗科技便完成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12月20日,至本医疗科技顺利完成A轮融资;一年之后的2018年12月,至本医疗科技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那些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之所以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押宝至本医疗科技,就是看中了至本医疗科技不可估量的潜力;而至本医疗科技则乘着资本的东风加速布局,快速实现着能够普惠大众的先进医疗方式。

秦莹讲了这样一个案例,说明了至本医疗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2018年,国际上有一款抗癌"神药"叫做拉罗替尼,它几乎在所有实体肿瘤治疗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疗效,约80%的患者都能从这款"神药"中获益。Vitrakvi的用药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患者必须携带有NTRK基因融合变异。想要知道是否有NTRK融合突变,就需要做基因检测,而至本医疗科技核心产品设计之初均包含NTRK融合检测,目前,至本医疗科技拥有最多中国人群NTRK融合分布的数据。"这款药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上市成功,减轻了很多癌症患者的痛苦。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层面的标记,在分子层面进行分类,定向研究开发药品,从而大大缩短药物的开发周期。"秦莹说,"通过基因检测辅助并加快肿瘤药物的开发上市进程,将是未来至本医疗科技的发展之路。"

早在2012年,创始人王凯便体会过这种新产品研发过程所带来的兴奋感。那时,王凯正在参与治疗一位36岁的骨肉瘤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患者已经转移到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昏迷不醒,无法吞咽,甚至其家属已经收到病危通知。在家属的坚持下,他们拿到了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可以针对某个基因扩增用药,但由于没有任何先例经验,医生一开始反对这样的治疗。后来病人尝试用药后,48小时后这位患者出了ICU,两周后出院。几年后的今天,这个基因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了临床的共识。

随着报告建议用药的病人越来越多,根据病人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指标讨论用药方案的成功案例也多了起来。看到很多患者经历由死到生的过程或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至本医疗科技团队也感到非常欣慰,很多时候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工作,半夜还在和医生通话。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背后都是痛苦的患者和家庭。

秦莹表示,传统的药物临床试验会随机把病人分组然后找差异,但是精准治疗的理念可以按照病人的基因变异等来分组,寻找治疗靶点,争取更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而这必须基于高质量的测序水平。这个理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药物开发者接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基因检测对于临床具有巨大贡献。

从一个检测报告开始,医生有理有据地去尝试新的治疗方案,到被医疗界认可接受,再到成为临床指南或者加速一钟药物的研发过程,这样的"故事"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是基于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一次性对患者基因变异进行全面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推动临床治疗,真正让广大癌症患者获益。秦莹说:"用5年时间去超越过去50年的临床发展历程,这就是至本医疗科技在做的事情,一件伟大的事情,一个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医疗愿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