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在福建、廣東、江西客家地區比較常見的一幅景象:在圍屋門前,聳立著一座座華表似的巍峨石柱。你知道,這是什麼建築物嗎?有什麼樣的意義?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這個特殊建築物被稱之為“石旗杆”,它與我國古代在交通要道,豎立雕刻精巧的柱子,作為路標的“華表”,有相似之處,但作用不同。

石旗杆與旗杆石

據說,古代科舉制的封建社會里,族中倘有人經過科舉應試獲得功名者,除在祠堂大門或廳堂上高懸“進士及第”“金榜題名”等匾額外,還要在祠堂或圍屋門前豎立石旗杆。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豎立旗杆,可以光耀門楣,彰顯身份,昭示世人;二是旗杆豎立後,作為後人學習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

清代,除了進士,凡舉人、貢生、監生等有功名的人,也可豎立石旗杆。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旗杆的長度、底座的樣式和杆身的雕刻都有區分。

石旗杆一般高約五六米,先用精選的花崗岩條石鑿成一段段圓形或方形石柱,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鐫刻立杆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輩序、姓名;頂端多有雕飾,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頂端便雕上“毛筆”,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由於覓石不易,加之聘請石匠雕石和豎立沉重的石旗杆,花費甚為驚人。於是,有人便代之,旗杆選用約大於33釐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杆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杆夾的孔相一致。

豎立後,兩邊再用兩塊石柱鑲夾固定。高聳屹立的木旗杆,雖無石旗杆的雄偉、凝重、堅固耐久,亦頗顯氣勢,同樣起著激勵人們建功立業和造福鄉梓的作用。

旗杆石為旗杆底部磐石墊底,舉人、進士無需再墊礎石,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旗杆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因為按封建等級規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石旗杆鑿成後,家族要舉行熱烈莊重的儀式來豎立,全村人要敲鑼打鼓來祝賀。能豎上這種旗杆,是家族的榮耀。

旗杆主人的故事豐富多彩,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杆,但也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杆的。更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杆。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石制的旗杆,古香古色,造型別致,高高矗立,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一個地方的石旗杆越多,說明這個地方越人才輩出,人傑地靈。

近代,那些高官、富商以及對家鄉建設做過重要貢獻的海外華僑,族人也為之豎立石旗杆,以示留芳銘念。

故“石旗杆”是功名、榮譽、權勢、地位的象徵,“石旗杆”越多表示該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貴和榮耀。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古代科舉制度,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成為讀書人考取功名、當上政府官員的必經之路。

古語說:“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

說的就是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優秀的讀書人考中舉人、進士,可以踏上為官之路。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科舉制度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選拔人才的片面性和某些弊端,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為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平等競爭的機會和條件。一個地方舉人、進士的多少,能夠反映出這個地方封建文化的開化和發展程度。

封建朝代成千上萬的讀書人,“三更燈火五更雞”勤讀不輟,唯一的目的就是渴望金榜題名,考中舉人和進士,踏上為官之路,光耀門庭。

那些走上科舉之路的人,都渴望在家鄉的祠堂門口立一對石旗杆,銘刻著自己的科舉功名,流芳百世。

石旗杆與旗杆石:古代科舉文化的“榮譽證書”

高山流水書中夢,富貴功名石上苔。如今,這些代表功名的旗杆石、進士墩、大夫第等都隨著歷史的長河東流去。但崇尚文化的風氣,在這些名人的影響下依然濃厚,代代相傳。

石旗杆與旗杆石是建築與人最好的結晶,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對人才的需求什麼時候都不過時。畢竟不管什麼事業都是由人來做,想做大事就必定離不開人才。

古建中國致力於打造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致力於弘揚傳統優良文化,繼承古人以建築作為文化載體的非凡創意及重要功能,喚醒建築中缺失的中華歷史文化,為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讓建築有文化,把文化帶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