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我们家常常在饭桌旁“忆苦思甜”。三十多年前,母亲负责一大家子十多口人的伙食,每天就只能用一调羹油来做菜。吃饭时候,谁都不敢动筷,要等掌家的大爹分配了菜才可以吃。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如今生活好了,父亲却仍旧身穿破旧的衣服,我们经常劝他扔掉那些旧的,穿一穿新衣裳。他总说:“又不出席啥大会,能穿就行!我和你妈结婚时候衣服都是借来的,那日子可不能忘啊!”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父亲是个种庄稼的好手,每次他都是穿上草鞋,背起犁头,牵起水牛就出门。劳作回来,他脱下草鞋在墙头晾晒,我就会觉得只有勤劳的人才配得上草鞋。因为那时我上学经常都是赤脚去的,雨天也一样。母亲曾用旧布给我纳过一双毛底鞋,但我一直遗憾,错过了拥有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草鞋的机会。

草鞋曾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工农红军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战士们穿着草鞋,翻山越岭,后来扩军北上抗日的峥嵘岁月:“打双草鞋送给郎,南征北战打胜仗”“脚穿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几年前,我有幸到施甸县木老元乡工作,看到了勤劳的布朗族做出来的花草鞋,它更加好看,穿起来更加舒服。“阿表妹打草鞋,不会打你就学着来”“小花草鞋妹来编,借给阿哥穿两天,草鞋挂在哥腰间,妹把阿哥挂心间”……不经意间,草鞋成了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姑娘只有学会打草鞋,才是贤惠持家的表现。草鞋在姑娘小伙间传递,也在岁月的经纬中编织。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如今,草鞋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多人就算买,也是把它们当做艺术品来收藏。谁还记得古人曾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为潇洒和时髦。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的话语,真实让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保山—悦读:「草鞋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