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漸漸遠去的九江文曲戲

九江文曲戲是源於贛、鄂、皖邊界的著名地方劇種,以其清新婉約而引人入勝,它是由文詞和民間小曲相結合所形成的文曲劇種。文曲戲是長期根植於民間,一直以來都是人民群眾在茶餘飯後欣賞和傳唱的重要戲曲藝術方式之一。其旋律優美清新,音調柔婉中見深沉,說唱性較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民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曲種具有健康的、樸實的、粗獷的、憨厚的特色。它是優秀的民間地方戲曲藝術,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

荐读│渐渐远去的九江文曲戏

業餘“文曲戲”劇團參加演出

據瞭解文曲戲的前身是“坐唱”。 九江文曲戲是由黃梅、廣濟傳入,這種“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九江文詞” 在湖北黃梅、廣濟一帶流行的稱“江北文詞”。安徽的東至、宿松叫“兒家腔”、“文南詞”它們的內容基本相似,因各地語言的不同,音樂有所變化。這種坐唱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時,清末民初,九江縣一帶洪澇頻繁,兵燹不斷,災民四處逃荒,有很多人以清唱“文詞”謀生。也有二三人搭夥,用一把胡琴、一個扎板作樂器,演唱具有戲劇情節的曲目。

1933年,德化縣(今柴桑區)人於全福、閔金保等人成立了三角班,一改過去清唱、座唱的單調形式,並逐漸向草臺演出過渡。他們以《蘇文表借衣》、《王媽媽罵雞》、《皮瞎子算命》等十幾個劇目,輾轉於九江及周邊地區演出、教場。這種清唱到1940年後逐漸衰落。解放後,九江文曲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文曲戲開始向京劇借鑑鑼鼓場面,戲路也文武兼演,唱腔也隨之大為發展。既有有傳統戲《蘇文表借衣》、《王媽媽罵雞》、《皮瞎子算命》等十幾個劇目,也有現代戲《杜鵑山》等十幾個劇目。表演形式經歷了由清唱、坐唱、三角班、草臺演出到大臺演出的過程。

荐读│渐渐远去的九江文曲戏

演職人員大都是七十歲上下的老藝人

隨後九江縣江洲以於全福及其子女為班底,成立了江洲劇團之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獅子、沙河、新合、城門、新塘等地紛紛成立了民間文曲(詞)戲劇團,他們的教戲師傅也正是三角班的初創者於全福、閔金保等人。1970年,九江縣組建文工團,將於全福之子於青松調入。後文工團改為專業文曲劇團,九江文曲戲正式登上大舞臺。全縣先後有業餘文曲戲劇團30多個,九江縣文工劇團曾經在德安、瑞昌、南昌和湖北黃梅等地演出過《寶蓮燈》、《白蛇傳》等劇目,座無虛席。1976年改團創作了文曲戲《情深如海》,被選為江西赴京調演節目,同年9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劇照,10月1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同時播放了節目錄音1981年版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列有“文曲戲”專條。

九江文曲戲由文詞和民間小曲結合而成,唱腔較為豐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種,常用曲調可分:文詞腔系、南詞腔系、四板腔系和雜調腔系四種。其演奏樣式,以前是一把胡琴,一個扎板、一個盤碟。建國後,新文藝工作者加入了彈撥樂、打擊樂、銅管樂等,對演出現代戲發揮了重大作用。

九江文曲在清末民初便在九江縣一帶廣為流行,其唱腔豐富,通俗易懂,作為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凝結著當地的民風習俗,深受當地及周邊地區人民群眾喜愛,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自1933年於全福、閔金保等人成立三角班以來,歷經三代傳承。受外來劇種的影響,70年代後期,九江縣文曲戲專業劇團改為黃梅劇團,文曲戲由此逐漸走入低谷。

現如今,雖仍有一些業餘“文曲戲”劇團參加演出活動,且演職人員大都是七十歲上下的老藝人,該劇種的傳承青黃不接,如不好好提倡加以保護,九江文曲戲將會銷聲匿跡。而且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優秀傳統劇種,研究其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但願民間藝術文化能夠永遠傳承。

(桂孝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