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继位,阴谋还是偶然?

品读春秋001


即不是阴谋,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刘邦虽然有八个儿子,但在吕后去世时,只剩下了四子代王刘恒与七子淮南王刘长。


诸吕被灭后,立一位新的皇帝迫在眉睫,以周勃、陈平、灌婴为首的元老重臣围绕这个问题有过一番细致的商议,大致定了如下侯选人:

  1. 汉惠帝盈的遗孤
  2. 齐王刘襄(刘邦长孙)
  3. 淮南王刘长
  4. 代王刘恒

最终前三位全部否决,理由是:

  1. 刘盈的二子淮阳王刘强、常山王刘不疑等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母亲都被吕后杀死,冒充外孙女张嫣所生,为的是扩充吕家势力,如果孩子长大掌权,恐对众人不利。
  2. 刘王刘襄是刘邦的长孙,但刘襄有个被称作大恶人的舅舅驷钧,众人担外戚篡权的悲剧又会重演。
  3. 淮南王刘长的刘邦的七子,但年轻气盛,孔武有力,空手敢与野兽搏斗,众人担心不好掌控。另外刘长还有一个飞扬跋扈的外祖母,外戚势力也不容小觑。

选立代王刘恒的理由: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四子,为人仁慈,礼孝,又宽容厚道。太后薄夫人为人谨慎、善良,而且立长为帝名正言顺,加上代王本人深受百姓爱戴,立他最为合适。

那么,汉文帝即位究竟有没有阴谋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继承皇位对于刘恒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因为在平定诸吕的过程中,刘恒没有出力,他也没想着去争这个皇位,甚至消息传到代国的时候他都不敢想相信是真。所以,从刘恒这里讲,他始终是个置身事外的人,选他当皇帝即是幸运,也是必然,因为他是最让大臣们放心的那个人。

其次,大臣们也没有阴谋,但有私心。众人之所以推举刘恒,是因为他们认为刘恒这个杮子最软,做为功臣的他们都能得到想要的利益。结果是他们失算了,刘恒并不是他们想像中的容易掌控,就在刘恒登基的当天夜里,刘恒就将朝中要职封给了他的代国宠臣,封张武为郎中令,做皇宫守卫。封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南北军,保卫京师安全。



由此可见,虽然周勃、灌婴、陈平等人虽然有拥立之功,但是汉文帝没有把他们当做“自己人”对待。不过众人都得到了相应的食邑赏赐,只是期望值打了折扣。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在刘邦临死之前,吕后在病榻前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谁可以堪当大任?”刘邦说:“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是周勃,周勃,厚重少文,安我刘氏天下者,勃也。”说他厚重少文,说明他不认识字,在他当了丞相以后,会见儒生,笑呵呵的听人家喷完,然后,散会。



周勃是刘邦的同乡,以编织养蚕用的器具为生,后来又给人家做鼓吹手,还拉过强弓,自幼习武,跟随高祖打天下,作战勇猛,被封威武侯,他有个儿子叫周亚夫,汉朝名将。之所以说周勃,因为他做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在吕后死后,联合陈平,诛杀诸吕,还政与刘汉。

当周勃和陈平忙完之后,需要选一个新皇帝,突然发现,选一个新皇帝是如此的难,因为,刘家后人都被吕雉祸害的差不多了。看看吕雉的亲儿子刘盈,生性懦弱,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后,故意让刘盈看了一眼,这下可吓坏了刘盈,“此非常人所为,儿无能,还政母后。”刘盈再也不问政事了,躲到了后宫里,整日饮酒作乐,不久病死了。

刘盈死后,吕雉又把刘恭拉了上来,刘恭是一位宫女的孩子,吕雉把那位宫女杀了,把刘恭抢了过来当自己的儿子。刘恭这小子也是个有骨气的种,长到七八岁,知道了真相,愤恨不平,发誓“大后即变”,意思是长大后,为生母报仇,这还了得,吕雉二话不说,把刘恭给弄死了。接着又扶持了年仅4岁的刘弘,自己在后边遥控指挥。结果没遥控几年,自己却先一步挂了。留下的吕家后人中,没有一个堪当大任,结果让周勃和陈平联合刘章兄弟给灭了。

既然还有小皇帝刘弘在,为啥还要另选皇帝?因为刘弘是吕雉扶持上去的,既然打倒了吕雉,刘弘就失去了合法性,必须换掉。那选皇帝只能从刘邦的孙辈和子辈里面选。


先看龙孙辈的,也就是刘盈的儿子里面,有点成色的只有齐王刘襄,此外正打着维护汉室的旗号在赶往长安的路上,那他合适吗?有人跳出来了,不合适,他有一个舅舅叫驷钧,是个蛮横无理的大恶人,刚把吕雉这个外戚干下去,怎么能够再扶起一个外戚?不行。

那好,从刘邦的儿子里面选。刘邦有八个儿子,早死了两个,被吕雉害死了四个,现在只剩下刘恒和刘长。其中刘长年幼,其母恶毒,选上了刘长,岂不是又是第二个吕雉吗?不行。可以看看啊,这伙大臣让吕雉伤害的有多深,这哪里是在选皇帝,这简直就是在选自己的后半生!必须是软弱一点,没有根基,母亲又很善良,不会伤害自己的那种。有了,最佳人选——代王刘恒。据《史记》记载,刘恒“贤圣仁孝,其母谨善。”


主角出场了,代王刘恒,其母薄姬。薄姬原来是魏王豹的侍妾,长得不怎么美丽,只因为早年薄姬她妈给薄姬算了一卦,说是“可生天子”,于是魏王豹对薄姬恩宠有加,只是生的天子和他没有关系。魏王豹这个人是个墙头草,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和项羽相互掐架,互有胜负,魏王豹先投靠项羽,又投靠刘邦,又转投项羽,刘邦气坏了,命令曹参灭了魏王豹,薄姬顺便也成了战利品。

薄姬跟随刘邦之后,刘邦忙于战争,身边又有戚姬照顾,就把薄姬晾在了后院里。有一天,刘邦喝了点酒,听到下人们说,汉王很少去薄姬那里了,是不是把她忘了,这时刘邦才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一个薄姬,于是就去了薄姬那里,就滚了一次床单,正好赶上薄姬在排卵期,结果怀孕了,生下了刘恒。

因为刘邦的不待见,刘恒和薄姬在宫中生活的战战兢兢,生怕会卷入到吕雉和戚姬的争斗当中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薄姬愈发觉得刘恒早晚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然而,好运来了,公元前196年,8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处在边远地区,直接面对匈奴。薄姬一看,不顾刘恒年幼,直接让刘恒去了他的封地,躲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也许还能活下去。没过多久,吕雉又把薄姬赶到了代地,去和刘恒团聚去了。



代王之位原本是戚姬的儿子刘如意的,赵王张傲谋反,被刘邦灭掉后,让刘如意做了富庶之地的赵王,这苦寒之地就给了当哥哥的刘恒。再往前推,代王一开始是刘邦的二哥刘仲做的,有一天,匈奴来扫秋风,刘仲没抵抗,直接跑了,刘邦又尴尬又气愤,把刘仲贬为列候。

在前180年,刘恒24岁,这一年突然收到朝廷来信,让他回去当皇帝,难以置信啊!刘恒做了三件事:


一,召集心腹群臣商议该不该去长安。郎中令张武说,这肯定是个圈套,周勃和陈平都是跟随先帝多年的老油条,即会玩军事又会玩政治,去了也是死,不能去;

而中尉宋昌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平掉吕雉集团,靠的是什么,是先帝积下的恩德,是民心所向,即使大臣谋反,也成不了,应该去。

刘恒拿不定主意,做了第二件事——占卜。他找巫师算了一卦,大横,大顺的意思,上面说“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就是说,你是天子的命,能建立夏启那样的功勋。

刘恒还是不放心,做了第三件事,派出了自己的舅舅薄昭去了一趟长安,亲自和周勃沟通之后,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好了,准备启程,刘恒率领着心腹六人赶去长安,在高陵暂住,观察了一下长安的动静,这才进入长安,到了长安,没有去宫里,而是住进了自己的官邸。因为他知道,二伯刘仲那一脉还有比自己年长的,京城的刘章兄弟平定诸吕,功劳最大,需要谦虚一下。这样, 在群臣的三次跪请之后,刘恒终于答应进入未央宫。

刘恒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群臣认为刘盈的子嗣全不是亲生的,都是吕雉冒充的,一概杀死。至此,属于刘恒的时代来临了,史称——汉文帝。


品读春秋001


汉文帝刘恒,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开创了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背后人称赞是圣明的君主。然而,他能当上皇帝却是很偶然的!




首先,要从汉文帝的母亲说起。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原是魏王豹宫中侍女,汉王刘邦打败魏王豹后,让他宫里的侍女们都去织布了。一日,刘邦到织布的地方巡视,见一女子清秀沉稳,就带了回去。她就是薄姬。刘邦带薄姬回去以后就把她给忘了。

后来,有一次,薄姬见了刘邦,鼓足勇气说自己作梦有龙附身。刘邦当时正式处于楚汉战争的关键,刘邦听是尊贵吉祥的事啊!于是就在薄姬那里留宿了。不料想,薄姬竟然生了一个儿子,刘邦给他取名刘恒。

由于刘邦并不宠爱薄姬,所以刘恒也很少见到父亲。后来,刘恒被封代王,薄姬就和儿子一起去了封地。也正是如此,吕后当权后,报复戚夫人和他的儿子刘如意,也包括刘邦其他几个儿子。唯独薄姬与刘恒,因不被宠爱,也就不被吕后嫉妒,得以保全性命。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刘氏皇权的大臣们在周勃陈平的带领下,铲除了吕家的势力,决定还权于刘氏,大家综合考虑后,一致认为要代王刘恒继位。代王刘恒除了为人宽厚以仁孝以外,最重要的是,他的母亲薄姬,在朝廷没有任何的势力,不会形成外戚专权的情况。就这样,刘恒很幸运的当上了皇帝,史称汉文帝!


路遥lgy


大家好,我是十年寒窗冻不死,今天我们来聊聊汉文帝刘恒继位,阴谋还是偶然。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和薄姬所生,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之弟,他的继位充满了偶然,但也可以说是必然。

汉高祖刘邦挂了后,汉惠帝刘盈登基为帝,但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朝政被吕太后执掌,将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吕后挂了后,诸吕害怕,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开启诸吕之乱。诸吕之乱平息后,参与平乱的政客们怕受到追究报复,清算,于是躲着当时的老大,偷偷开了个会,集体把现有的老的汉惠帝炒了。推选刘恒为新皇帝,汉文帝。而是选择了当时在山西低调生活的刘恒,而不是刘邦的其他儿子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平定诸吕之乱的人中。很大部分是刘家人,其中刘襄出力算是最多的。但也正因为他出力多,被大臣们直接不考虑了。谁会想找个厉害的人来管着自己,肯定找个看着可以揉捏的软柿子呀。

二:跟吕后有关的刘姓子弟全部排除,俗话说的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做事就一定要做完。刚把吕氏家族给赶下去了,说不定其中就有他大舅,二舅啥的。让跟吕后有关的人上位,以后见面多尴尬。

三:汉文帝一直以来的表现:宽厚仁和、孝顺恭俭,自己母亲那边也没什么实力,政臣们觉得他好控制。

所以说最后选择刘恒来座皇帝,不是阴谋,也不能全算偶然。其实是政臣们左右权衡,商量后和各方政治势力妥协的结果。

汉文帝即位后,立马清除汉惠帝所有的势力,后励精图治,文景之治的开端。为汉武大帝开疆拓土打下厚实的基础。



十年寒窗冻不死


吕后死后,齐王刘襄首先发兵讨诸吕,朝中派大将灌婴领兵平叛,不道灌婴带兵一出关,就写信给刘襄,双方联合等候京城消息,在京城的周勃和陈平等夺取了南北军的军权,把诸吕剿灭干净,然后告知刘襄罢兵,立皇帝的问题有两个选项,要么立刘邦的儿子,要么立刘邦的孙子,刘襄是刘邦长子刘肥的长子,又首起兵,应该是第一人选,但在京的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感到如果刘襄继位,不好控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以刘襄的舅舅驷钧太厉害,将来可能成为下一个吕氏为由,否决了,刘邦的儿子只有刘恒和刘长,刘长从小由吕后养大,当然不能选择,刘恒以至孝闻名天下,势单力薄,年龄又比刘长大,就成为不二人选,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晴,刘恒才是个真正的狠角色,当皇帝的本事和手段实在是太高超,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没几个能超过他,继位后迅速把皇权集中到自己手中,成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成为千古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