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跟司马懿学管理》内容参考百家讲坛,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赵玉平教授讲解。现实中很多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团队士气低落,这时候如果领导不能想到好的办法来鼓舞士气,那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好的良方,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士气,最终力挽狂澜,司马懿正是有这样才能的领导,司马懿是真正的实践派,在长期和聪明的诸葛亮交战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接下来就让我一起看看司马懿到底是怎么做到人心齐泰山移的。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284年司马懿又一次和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峙上了,而且这次诸葛亮边打仗边种地想要做持久战,但是还是经不住人多粮食消耗大,这一年夏末秋初还是需要了粮草危机,所以不得不主动进攻,可是司马懿总是闭门不战。诸葛亮用了个狠招,一天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并写信说,此与妇人和异啊。看完信众将士都急了,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啊,司马懿知道这是激将法,理性不打,可众将士不干啊。如果不打将士士气必大受折损,如果打就正好中了诸葛亮的阴谋,这个时候怎么办,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下面我们看看司马懿这个领导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第一、保持一致,引入权威

司马懿出来表态要打,让大家心里有底,但是真打吗,那倒未必。商议完战役战略后,突然说皇帝吩咐不能打,出兵得先请示皇上,于是写信送去首都。这时候是曹睿做主,他也明白出征前两人有约,于是派一个大臣来督战,实则督不战。司马懿假装请求出站,而他呢就各种理由避战,借此稳定军心。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第二、借助暗示,输出信心

诸葛亮五路大军出山,司马懿在军事会议上说夜观天象,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太白。谈星象就叫做不谈信息谈信心,用心理暗示来鼓舞士气,暗示机制就像打呵欠会传染一样。司马懿还提示队伍,成功是信心问题,有资源没有信心照样失败,诸葛亮西上五丈原我们一定胜利。有时候民众的民意也是很好左右的,这不全军欢呼。其实根据作战经验来判断诸葛亮会上五丈原还是很好判断的,可士兵不懂啊,这种技巧是暗示小未来,增加大信心。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第三、调整情绪,合理解释

领导也是凡人,调整情绪不光是士兵的情绪,同样领导自己的情绪也需要跟着调整。司马懿再给部下写信的时候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现在听听都觉得这话说的太猖狂了,但是这其实是对部下的乐观引导。这就是装快乐时间长了就真快乐了,这就是行为引导。不过挑战了产生了,真失败时怎么解释呢?司马懿高明就在失败后还有解释系统。三国中经典的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故事我们都了解,遇到这样的丑事,司马懿只是笑言,吾便料生不便料死罢了。这一笑我们能看出他的胸怀,要成事业就得能屈能伸,要有胸怀。人生就像黄河一样,历尽千折百回,才能奔流入海。

读书分享需要毅力,感谢有你

《跟司马懿学管理》鼓舞士气有良方,人心齐泰山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