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不斷,文化發展源遠流長,有著非常多優秀而寶貴的文化。而在這些文化之中,詩歌文化,無疑是其中獨樹一幟的存在,是古人們利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喜怒哀樂,以及讚美一些壯麗風景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在詩歌之中,就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像田園詩、愛情詩、邊塞詩歌等等。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其中,邊塞詩歌無疑佔據了詩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位置。因為它體現了很多詩人的渴望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抱負,同時還歌頌了許多古往今來的民族英雄,體現了我中華民族的氣節,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大家在朗誦這些塞外詩歌時,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的詩詞裡,都會提到“樓蘭”這個意象詞。例如,“不破樓蘭終不還”、“直為斬樓蘭”、“未須攜去斬樓蘭”等等。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那麼,為什麼樓蘭總是出現在邊塞詩文之中呢?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樓蘭的全部人口,還不到2萬人。對於這樣一個國家,為何古代的詩人們,都如此不待見它呢?還經常用“破樓蘭”、“斬樓蘭”這樣的詞呢?下面,筆者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樓蘭並不是一個專指某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代稱,古人經常用它來形容匈奴、鮮卑在內的北方遊牧民族。那麼,為什麼要用樓蘭,而不是直接用匈奴、鮮卑來直接稱呼呢?難道是古代的詩人們都對“樓蘭”一詞情有獨鍾嗎?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其實不然,之所以會多次提及樓蘭,還是與樓蘭自身有關係。據悉,樓蘭處在西域的咽喉要地,如果古代的王朝要進行西征,那麼第一戰要打的就是樓蘭。如果攻破了樓蘭,便可一路進軍西域各國。同樣的,如果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要進攻中原王朝的話,同樣也是需要先攻破樓蘭,才能夠進入中原。因此,樓蘭就相當於是一道門,不論是哪一方,在進出的時候,都要經過樓蘭。而這也是為什麼,樓蘭一直是中原王朝和匈奴密切關注,且極力拉攏的對象。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此外,樓蘭還是西域各國之中,建國最早的一個,但實力卻不是最強的。在樓蘭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人口不到2萬人,擁有的士兵也只有幾千人,和很多國家相比,都相差甚多。但即便如此,樓蘭卻依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一舉一動都能引發西域局勢的動盪。特別是在漢朝時期,樓蘭在漢朝和匈奴的注視下,只能夾縫生存,同時依附著雙方,又不屬於任何一方。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但是,即使樓蘭活得很小心了,但卻依舊管不住自己的手,經常騷擾漢朝邊境的老百姓,掠奪他們的財務。對於這樣的情況,漢朝自然是忍不了的,警告無果之下,便派人去攻打樓蘭,所以才有了所謂“破樓蘭”的說法。後來,在漢武帝西征大宛國的時候,與樓蘭發生了矛盾,於是便直接攻佔了樓蘭,還俘虜了樓蘭王。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而在樓蘭王被綁回漢朝,面見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大罵樓蘭王為虎作倀、為非作歹,幫著匈奴來對付漢朝。但是,樓蘭王只是無奈的回答到,如果自己和漢朝關係太好,就會惹來匈奴的非議;而與漢朝關係差的話,就會被漢朝所滅。由此來看,樓蘭的處境確實不好,很容易成為兩個大國之間的棋子。

樓蘭不到2萬人,為何古人的詩詞裡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而漢武帝也理解他的苦衷,於是便放了樓蘭王回國,讓他繼續做他的樓蘭王,但警告他要好自為之。後來,樓蘭王回國之後,便沒有再侵犯漢朝一絲一毫,非常安分守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