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一个留守儿童一样的,孤单长大的人。他的父亲明宪宗专宠万贵妃,然后万贵妃不能生育又比较狠毒,一看到皇宫里面生了小孩就把小孩给弄死,把孩子母亲也想尽办法害死。明孝宗是一个宫女纪妃生的,生下来后偷偷的养着,通过一个太监张敏的保护长大,后来被宪宗发展现后立为太子后,母亲纪妃和太监张敏都被万贵妃害死。被谢太后收养才得以幸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皇家教育,也没有怎么见过他父皇。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后来没过多久,继承皇位,他取了一个老婆,而且就只有一个老婆张皇后。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著名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因为小的时候缺失父爱,所以明孝宗对儿子种种的溺爱,非常非常不利儿子成长,导致了正德皇帝娇惯、跋扈、贪玩的性格。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由于明孝宗在底层长大,因此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即位后很勤政,重用王恕、刘大夏等正直能臣,积极听取大臣的建议,每天严格按照制度上朝,孝宗在位13年,剔除很多前朝的积弊。明朝的国力为之一振。史称:“弘治中兴”。

明孝宗的自我评价与大臣及后人对他的评价都类似,那就是,他认为,明朝自开国以来,除了太祖成祖之外,治国有方的皇帝,只有文宣二帝而已。到了他的父亲明宪宗的时候,天天不上朝,朝政日益荒废,直到明孝宗这一步的时候,朝政才为之一振,国力才日渐强盛。

万历首辅朱国桢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朱国桢这是从“三代以下”(这个三代一般指上古时期,中国古代向来比较神话上古时期的君王)的古今范围来遴选,因此可以说,明孝宗是“千古三帝”。 (明孝宗像) 后来,明末历史学家李维桢更是说:“至于今父老称弘治之盛,虽汉文、宋仁,何以加焉!”李维桢更是认为,明孝宗比汉文帝、宋仁宗还厉害。这完全就是“千古一帝”了。 那么,明朝人对明孝宗的评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 我认为,所谓“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人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都是站在“当代史”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他们那么高度评价明孝宗,必然是明孝宗与明朝的其他皇帝,或者说与“当下皇帝”比较,有非常突出的地方。

明孝宗突出的地方在哪里呢?

第一,明孝宗不搞打击报复,避免冤冤相报。 万贵妃把明孝宗的爹明宪宗的妃子往死里整,凡是怀孕的,一律活不了。明孝宗能够活过来,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惊心动魄。照理,他当了皇帝后,必然要严厉打击万贵妃。他几乎用不着找借口,大臣们为了巴结他,弹劾万贵妃及其一家人的奏折,都会像雪片一般向他飞来。但是明孝宗并没有打击报复,对万贵妃家人也没有“灭三族”之类的残忍措施。还发布命令,不准再议论。 不但对万贵妃,在革新政治的时候,对前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进行罢免,但也没有扩大打击面。联想到明太祖、明成祖、明思宗这样的皇帝,明朝的大臣们都觉得明孝宗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第二,明孝宗勤政务实,宵衣旰食。 明孝宗上台后,重开午朝,重开经筵侍讲。也就是说,在早朝之后,就开经筵侍讲,和大臣们一起组织学习,开会研讨治国方针政策。吃过午饭后又开午朝。明孝宗一整天都是扑在工作上了。 要是换上别的皇帝,早朝一散,赶紧就回去和妃子们温柔戏耍,游园赏花,喝酒看戏了,哪还有心思读枯燥的书,议论烦恼的事情。再联想到后世贪玩好耍的明武宗,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所以,明孝宗这样做,意义特别大。

第三,明孝宗迷途知返,再至中兴。 明孝宗上台后励精图治,实现“弘治中兴”。后来干累了,身体也垮了,开始迷信道教。但是后来,又幡然醒悟,重新开始勤于政事。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皇帝早年勤政,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晚年荒政,这太正常不过了。这样的人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唐玄宗。 皇帝们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自满,二是倦怠,三是追求长生。尤其是最后一点,当一个人身体越来越不行的时候,想恢复体力,想长生不老,就是普通人,也会这样,何况是皇帝。 但是明孝宗却能在短暂迷信修行以后,又幡然醒悟,这太少了,也太可贵的。而且,最后明孝宗还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所以,明朝的大臣,觉得不但明朝的皇帝比不了,古今的皇帝能比的,也非常少,实在算得上“千古一帝”。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明史》: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参考资料:《明史》《明孝宗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