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建設中的武漢長江大橋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建設中的武漢長江大橋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3張照片中,有2張呈現的是大橋建設時江面通航景象:一隻滿載竹筏的船正通過施工中的大橋橋墩。殘破的白帆、寒風中搖槳的船民,與高大的水泥橋墩構成的歷史畫面耐人尋味。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橋頭堡下的建橋工人從工地“下班”的畫面正中,是一位身著碎花棉襖的婦女,她懷抱著孩子,迎接丈夫下班回家。建橋工地上這溫馨的一家三口,令一位網友大發感慨:“太有年代感了,照片中那位婦女懷抱的孩子是我們的父母輩!”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65歲的橋樑史專家、中鐵大橋局顧問餘啟新先生看到這張照片時,欣喜萬分——工地大門上方懸掛的“堅持執行建成學會方針”的標語牌,在老照片中得以現身,這填補了新中國橋樑研究的一個空白點。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時的熱鬧場景

他介紹,自己從小在武昌漢陽門江邊長大,曾親眼目睹大橋建設。當時大橋建設是在蘇聯專家指導和幫助下進行,為此,黨中央提出了“建成學會”的四字方針,要求中方橋樑建設者邊建橋邊學習,在建成的同時學會和掌握建橋技術。“建成學會”四字方針在當時非常有名,但僅限於文字記載。此次它在老照片中現身,尚屬首次發現,史料價值尤為珍貴。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的鐵筋鋼骨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者現在的合影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者當年的的合影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工程主要(部分)設計人員攝影(一九五七年原蘇聯專家魯登科完成任務回國前留影)

後排左起:邱 嶽(正橋基礎工程設計 )、龍輔銓(引橋設計及跨線橋設計)、周 璞(正橋基礎工程設計) 、魯登科(原蘇聯專家負責基礎工程設計、漢水公路橋設計負責人、鋼樑設計負責人)、劉曾達(全橋設計負責人之一、鋼樑設計負責人)、王序森(全橋設計負責人之一)、孫克馨(女)(翻譯)

前排左起:唐寰澄(全橋建築美術設計)、許達明(引橋設計)、鄭為乾(正橋基礎工程設計)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者趙煜澄(右)在武漢長江大橋工地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武漢長江大橋的鋼鐵脊樑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老照片: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場景

秀麗的武漢長江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