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抬棺材需要多少人?有什麼講究嗎?

農人解說


謝謝你的問題:

現在隨著國家喪葬政策的改革,“喪葬”也奔著歷行節約,反對大操大辦,新式新辦的規定。“喪葬”也從簡辦理,“棺材”一般在很多地方看不到了。三年前在天津農村不斷看到。現在我們這裡也沒有,反正那裡管的嚴,那裡就看不到了。

在我們這裡“棺材",叫“板”,也叫“御"。實行土葬的地方才有。過去的“棺材”又大又沉。“棺材”有講究,大的有六寸,六寸六,魂六,五寸,四寸的不等。六寸以上的為"大板”,五寸的為“小板",四寸以下的為薄皮匣子。木材用柏木,松木,柳木,楊木。“棺材”分貧富,富的佔六寸以上的。不富不窮的佔五至六寸的。窮的佔薄皮匣子。在窮的就用箔捲。

“棺材"最大的是六六和魂六,都是用大一些的柏木,松木單棵十二根扣成,不用釘子,全布用串簧(燕尾槽)製成,叫十二圓花。刻上通,鏡子,.很好看。有錢的大家主,用石底。“棺材"內裝土坯,重達千斤。抬“棺材"的架子叫“御架子”。架大木粗,配好扛子,專門製成的。"大板"十六個人抬。路遠分兩班身強力壯的大漢,倒班抬。"小板"八個人抬。在抬"棺材"上沒聽說有什麼講究。




老年之光


問:在農村,抬棺材需要多少人?有沒有講究呢?

「棺不落地」是抬棺材時最基本的講究。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農村人去世後,講究的是風光大葬,不僅希望前來弔唁的人多、吃酒席的人多,還希望在發喪時棺材順順利利地抬到墳地。而棺材規格和所用木料不同,加上木料有幹木料和溼木料之分,所以棺材的重量相差很大。

那農村人去世後所用棺材需要多少人抬才合適呢?有哪些講究呢?

一、以前最多能讓8人抬棺材

在古代,女子在出嫁時要坐「八抬大轎」以示明媒正娶,此外當官的也坐八抬大轎,而進京後則可能降為四抬大轎。由此可見,在等級森嚴的古代,能坐8人轎就差不多了,而坐更多人抬的轎子則屬於「僭越」行為,後果很嚴重。



由此刺楸認為,老人去世後能享受8人抬棺材已屬風光大葬了。

二、所需抬棺材人數的決定因素

現在早已沒了古代那種森嚴的等級,也沒了「僭越」一說,所以抬棺材的人數也不再限於8人了,各地也根據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決定棺材的人數主要有習俗、棺材重量等兩個方面。


(1)習俗。各地在喪葬方面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有不同的講究。例如,按死者年齡滿70歲,有兒有女,就要32人抬棺,前後兩端各八人,寓意「四平八穩」;而家貧者、意外梗死者和年少者,則是16人抬棺,前後兩端各4人。

(2)棺材重量。在村裡,有些農民在七老八十活著時,兒女們就要為其準備好棺材和壽衣,以備萬一。從買壽棺到派上用場,就算是溼木料的棺材也早就乾燥了。而某些臨時買來的棺材可能因木料不幹而很重。此外,棺材的不同用料和規格也決定了其重量差異很大。


由此可見,不管是從習俗還是從棺材重量方面來看,抬棺材的人數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刺楸發現大多為8的倍數,即8人、16人、24人、32人。此外,抬高板凳還需要4人。

三、抬棺材的一些講究

辦喪事是農村最重要的民俗之一,本著「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觀念,任何細節都不能疏忽,否則死者不能安息、家屬和賓客也不吉利。

在村裡,凡遇喪事,村民會不請自到而來幫忙,幫抬棺材就是其一,而抬棺材也有大的講究。刺楸就以家鄉為例向大家介紹一下抬棺材的講究吧。


(1)抬棺材者需為已婚男子。並不是年輕力壯的男子就可以抬棺材,未婚男子屬於未成家的人,屬於「孩子」,所以要由已婚男子去抬。

(2)棺材不能落地。在發喪出殯前紮好殤(用繩索和木頭把抬棺材的綁好),出殯時放一掛鞭炮,起棺後棺材就不能落地了。如果路難走或者抬不動了,旁邊抬高板凳的趕緊把4條高板凳放平,把棺材放到上面好讓抬棺者歇口氣。

(3)孝子需在前面引路。孝子走前面,前面不管是水凼凼還是坑,都要走過去。孝子端著新故老人的遺像邊走邊撒錢紙,在遇到有坑、水水凼凼等路不好走的地方,還要跪立於路側以答謝抬棺者走不平路的艱辛付出。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抬棺材人數和講究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感謝你回答這個問題啊。

在農村抬棺啊,的最基本的配置是:一般都是4個人啊,二條板凳。


為什麼這麼樣呢?

1,一般就是說他要拿兩條板凳。

板凳是起個什麼作用?就是說但這抬棺的人,她抬不動的時候,拿兩條板凳,這兩條板凳迅速可以搭建出了一個平臺,讓這個棺材,可以落在兩條板凳上面,做短暫的這種休息,因為這個棺材,是不能夠隨隨便便落地的,棺材以落地,就必須站在那個地方。這個是非常的禁忌的一點。



第2點,為什麼是4個人抬棺材。

棺材,它分前面和後面,所以在抬棺材的過程中,一般是前後各二人,一般都是前面兩個人,後面兩個人棺材抬著,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4個人。

這4個人呢,也便於這種力量的這種分配,也更便於這個棺材的這個途中啊,他能夠很順利很平穩。

以上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村這個棺材的這個剛才這個儀式和這個講究。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我們那裡是八個,路上不能停,從家裡直達墓地


可樂雞翅湯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像我們那裡一般要十六個人抬,而我們隔壁縣一般只要八個人就可以。


兵仔帶你看廣東


抬棺木,我們這邊又叫抬殤!我們這邊的棺木一般都是用杉木或者楠木做的!原來的棺木都比較小,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那個玩意也跟著加大了!有些地方是用一根龍槓抬的,有的是用兩根,這些都是看當地的環境而定的!

原來抬那個的時候,棺木小,放百來斤生石灰粉(原來沒有石膏粉);加上一具屍體,加上兩根龍槓,繩索,也就一千多斤!八個人就行了!現在不行了,棺木就有一千多斤;還有屍體,放二百斤石膏粉,加上龍槓,繩索,最少不會低於2千斤,八個人根本抬不動,後來就加到了十六人,再加上背長凳的四個!一共二十人!

抬棺有什麼講究:抬出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抬起來,頭三步,再往回退一步,叫做退剎;才能繼續抬到外面綁棺材(我們這邊叫扎殤)!

抬棺材的時候,前八後八!前面叫紅殤,後面是黑殤;抬棺人都是以死者為大為念!要慢慢走,不能走的太快,那樣表示對死者不敬!在轉彎處要跪拜指引方向!抬的全部都是要有勞力的,在山上路不好走,拉拉扯扯的,有時候落到肩上很重很重的!

那些年都是人抬的,這幾年好多的地方都改了!改成用車子推(用三輪車的後橋焊接的),這樣人更加輕鬆!






常德農村小趙


八個人,俗稱八角,大概是四平八穩的意思吧。兩個扛條橙的配合停放。


玉禪居士2018


八個人叫八大金剛


陳老闆964


一般就是8個人


雲霧山中茶


我們這邊叫三福,九個人,八人抬,一人撒買路錢(冥幣),一種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