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幾天之後,我來到了歐洲。我想要在歐洲賽季開始之前讓自己適應在紅土上的比賽。IMG把我安排在了西班牙比列納的胡安·卡洛斯·費雷羅網球學院裡,我將在那裡停留一小段時間。還有幾個職業網球運動員也在這裡的球場上訓練,包括與這所網球學院同名的當地英雄——胡安·卡洛斯·費雷羅。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看到費雷羅訓練,看到他來來往往,看到他的言談舉止和對自己的約束,看到他將眼前的長髮撫去,我對他產生了深深的迷戀。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現在費雷羅已經退役了,他即將年滿40歲。他的身形瘦長,長得並不算很高,頭髮本來是黑色的,但後來他染成了棕色,頑皮的眼神透露出溫柔。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拿起了網球拍,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打網球。他身上透露出高貴的氣質,有著平和的心態。在2003年他拿到了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冠軍,最後一分結束之後的那一瞬深深鐫刻在我的心裡。這一刻關於成功,關於喜悅,關於釋放。贏得冠軍之後你會把心中所有的壓力都釋放出來,儘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還要櫛風沐雨,但舉起獎盃的時刻已經足以令人激動萬分。我肯定在報紙頭版上看到過這些圖片,很有可能是在飛機上看到的。圖片上的費雷羅正要拿下比賽的勝利,最後一個球可能還沒有塵埃落地,正在緩慢地向對手的方向飛去。這時費雷羅已經雙膝跪地,仰面向天,好像在向天上的神靈致謝。我的慶祝方式和他一樣。我經常會模仿心中偶像的姿勢,而且並不是有意這樣做的,我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這樣的動作。也許這是一種表達感激的方式。

2004年,費雷羅23歲,而我只有16歲。我的意思是,在大多數國家,這甚至都是違法的。我能說什麼呢?一廂情願並不是真正的愛情。我曾經跟蹤過他,看著他來來往往;我曾經站在宿舍的窗臺上,在窗簾後面關注著費雷羅的一舉一動。我也曾在心裡無數次的密謀,但最大的問題是費雷羅已經有女朋友了,她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孩,我不能把她看成破壞我夢想的人。當他們站在一起時,兩個人非常甜蜜,所有的一切都提醒著我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蠢的人,一個有著妄想症的孩子。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尤里對此一點也不知情。當然了,在得到和費雷羅談話的機會時,我會感到很害羞,我會很有禮貌,雖然這樣看上去有一點笨。但是他肯定已經知道我喜歡他,因為我後來發現在這所西班牙網球學院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在暗戀費雷羅,我猜可能是在跟蹤他時自己表現得十分失魂落魄。我十分感激他對自己的約束,他對待我的方式既溫柔又莊重,從沒讓我感到自己不夠成熟、不夠重要。他同時也在用這種簡單的方式讓我明白了心中的那種幻想永遠不可能變成現實。

在春夏之交,歐洲有很多的小型賽事可供職業球員參加,我可以在其中構建自信,增加耐力,提高把握機會的能力,這是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前奏曲。在五月你來到巴黎,這是一年之中這座城市最美麗的時候。羅蘭加洛斯夢幻的球場,環繞球場的綠色的廣告板與紅色球場交相輝映,人群熙熙攘攘。作為19號種子,我來到了這裡參加比賽,前兩號種子分別是賈斯汀·海寧和塞蕾娜·威廉姆斯。海寧是本屆法網的衛冕冠軍,她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紅土網球運動員之一,在紅土上好像就沒有她接不到的球。她近乎完美的回球能夠讓我變瘋,尤其是在我精準地控制過網高度的時候。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海寧並不算高,她也沒有強大的力量,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法網和美網、溫網不同,這裡不是力量型選手的天堂。在巴黎,體能和技術是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天氣乾燥的時候,紅土場地會變得很硬,這時球速比以往的時候要快很多,強大的力量在這時可以給球員帶來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當天下了小雨,空氣會很潮溼,紅土會吸收水分,網球就像踏入泥沼一樣,球速會變得很慢。溼潤的紅土可以吸收球的動能,即便是最有力的進攻都會被球場所化解。在這種條件下的比賽是對意志力和經驗的雙重考量。從小就在這種球場上長大的球員懂得它獨有的節奏,他們知道什麼時候停下來滑步,知道如何做到滑步擊球。他們在正在下雨、已經下過雨或將要下雨的場地上發揮出色,通常在賽事過程中至少會有一次這樣的情況。即使是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也可能無法染指法網冠軍獎盃。截止到2004的6月,吉米·康納斯,約翰·麥肯羅,瑪蒂娜·辛吉斯,羅傑·費德勒,維納斯·威廉姆斯,都沒能獲得在這裡登頂的機會。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首輪比賽,我直落兩盤擊敗了芭芭拉·施瓦茨,整場比賽只丟掉了3局。她來自於奧地利,她的左手單反不太容易對付。第二輪比賽呢?依然是兩盤解決戰鬥,這次對手換成了意大利人麗塔·格蘭德,我只丟掉了兩局。我在西班牙的網球學院裡付出的所有努力在這時得到了回報,我感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擅長紅土作戰。第三輪我遇到了小小的麻煩,對手是另外一個俄羅斯人,薇拉·茲沃娜列娃。那場比賽我以2:0的比分擊敗了薇拉,但是過程遠比比分更為不易,這就像我們打了三盤比賽一樣。第四輪比賽依舊是2:0的比分,這次的對手是德國人馬琳·維嘉特納,她曾在2003年澳網首輪擊敗衛冕冠軍卡普里亞蒂一戰成名。在那場比賽中,她曾以4-6,1-4落後,但不知怎麼她就逆轉了比賽,那是屬於她的時刻。

就這樣,我來到了四分之一決賽。這是我第一次闖入到大滿貫四分之一決賽中,這時我的對手是保拉·蘇亞雷斯,她是一個既漂亮又強硬的阿根廷人,在職業網壇中已經打拼了很多年。她身高五英尺七英寸,這意味著我比她要高很多,但是就像我說的,紅土……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在這時麥克斯也來到了巴黎。IMG公司當時非常興奮,看起來今年是我在大滿貫獲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我可以繼續提高自己的世界排名。我十七歲,離第一個大滿貫決賽就差兩場比賽的勝利。與此同時,所有的大種子選手都被淘汰了。塞蕾娜·威廉姆斯,艾米莉·毛瑞斯莫,林德賽·達文波特和維納斯·威廉姆斯都已經離開了這裡。這是紅土上的比賽,看起來現在是我絕好的機會。

在比賽開始之前,酒店酒吧裡,麥克斯和我父親坐在一起。

麥克斯說:“跟我說實話,尤里。瑪利亞明天能贏嗎?”

尤里嘆了口氣,聳了聳肩,他想要降低麥克斯心裡的期待。尤里認為期望過高往往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如果我們明天起床時,天空中沒有一片雲彩,或許我們會有機會贏下比賽,只是或許。”

蘇亞雷斯的經驗遠比我要豐富的多。下雨的時候,球速會變得很慢,所以你需要更為充足的擊球力量讓球快速飛行。我需要這片場地打起球來儘可能地快,這是我唯一的機會。所以在比賽的那天清晨,在五點鐘醒來上廁所的時候,我拉開了窗簾瞥了一眼,你猜外面怎麼著?那就像一場颶風,天空灰濛濛的,大雨傾盆而下。這場比賽我輸了,比分是1-6,3-6。我很沮喪,但是並沒有消沉,有一個失敗的藉口是很有用的。天不助我,我又能奈何!倒在半決賽面前也有好處,那就是你至少不必在這個地方繼續逗留下去了,你現在就可以去買鞋了①。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拿著四分之一決賽的獎金,我在巴黎的林蔭大道上掃蕩了一圈,之後我們啟程來到了英國。這就是職業網球——無論你感覺有多糟,總有其它的賽事在等待著你,這是實現自我救贖的機會。你合上了上一頁,你也打開了下一頁。我們直接來到了伯明翰,這是一座位於英國中部地區的工業城市。伯明翰賽事是溫布爾登的熱身賽,離開紅土踏上草地的感覺真的很棒,能夠再次來到快速球場上打球是一種巨大的解脫。我還記得在伯明翰的第一次訓練,我繞場慢跑,在踏上草地的那一刻,感到了久違的柔軟,眼前一片青綠。我記得自己呆呆地站在那裡,呼吸著球場上的空氣。草地賽季終於來了,這裡實在是太棒了,比該死的紅土好多了。

在整屆賽事中,我一直順風順水,沒有遇到任何困難就拿下了伯明翰站的冠軍。這時我開始和另外一位網球選手在比賽之餘一起閒逛,她是我在職業巡迴賽中最親近的朋友,一個俄羅斯女孩,名字叫瑪利亞·基裡連科。她和我的年齡相當,從小生活的環境比我稍微好一點點,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只要可能的話,我們就會兩人一起出去玩,比如在比賽之後一起吃晚飯,一起逛商店,一起閒聊。這是我們在一起的最初的時光,在她的不良影響下,我偷了第一件東西,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偷東西。在她的鼓動下,我在逛商店的時候隨手順走了心儀的東西。“你想要它嗎?拿走吧!別當縮頭烏龜,瑪利亞!你害怕嗎?快點呀!”那是一小罐妮維雅潤膚霜,我把它放到了外套裡面帶到了酒店裡,但是我從來沒有用過它。在內心的責怪之中,我把它和牙刷、唇膏放到了一起。我感到非常羞愧,兩天之後便把它丟掉了。

莎娃自傳第十一章第二節丨迷戀費雷羅

在伯明翰酒店的房間裡,我和基裡連科一起在電視上觀看了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現場直播。我們兩個人打球都非常出色,所以看起來我們就是在互相偵查比較。巴黎的決賽,對陣雙方都是俄羅斯人,安娜斯塔西婭·米斯金娜和葉蓮娜·德門蒂耶娃。米斯金娜贏得很輕鬆,比分為2:0。要說我一點也不在乎,這是假話。我十分在乎她們兩人中有一人將會成為第一個奪得大滿貫冠軍的俄羅斯女子選手。我不想聽到有關這些的聲音,這令我很不舒服。我多想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① :購物療法,前面的篇章中有提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