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她的一滴泪,天上一颗星”,这是琼瑶对刚出道时秦岚的评价。

可以说,琼女郎的身份让秦岚的演艺之路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局,在挑战过身份各异、个性不一的各种角色后,2016年,秦岚转战幕后,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第一次见到秦岚是在财经频道的演播室,原本以为会聊一些娱乐、片场、甚至养颜的话题,没想到和她聊起企业管理、创业理念、影视剧行业的投资、小成本电影制作,她都侃侃而谈。

我当时很惊讶,演员转行开公司做老板的有很多,如此亲历亲为在做的女演员绝对不多见,或许正是这种对商业的投入,让她散发着一种力量,当时我就萌生了要专访她的念头,于是我们约定了时间亲自去她公司看一看。

用秦岚自己的话说,“我的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商务部、经纪部、艺人部、制作部、财务部等等,部门齐全,从会议室满墙的演员名单,到办公区舒适、人性化的布置,看得出,她对公司倾注了很多心血。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作为一位明星、女演员,秦岚卸掉自己身上的明星光环,在创业这股潮流中去做一个弄潮儿,她把自己的身份放平放低,用心学更多东西,她也懂得如何搭配自己的商业合伙人。

张思聪是和秦岚一起创办电影公司的合伙人之一,他们是“合作最久的演员+经纪人”搭档之一,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都是合得来的,张思聪既是秦岚的大管家,又是秦岚的发言人。在内容把关上,秦岚找到了《南京南京》的制作人王丹,保证制作更专业、在产业上更专业。

张思聪把关商务、艺人经纪、整个公司的运营,主要是打外围,秦岚做得更多的是寻找每一个项目的联合出品方、投资方、合作方,王丹则是内容的保证,他们希望以“铁三角”的搭配把沃星的格局做起来。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采访过程有很多有趣的“乌龙”。

这一边,秦岚自认为性格很随和,几乎不跟公司的人发火;另一边,张思聪认为秦岚粗暴的一面都宣泄在了他的身上,“典型的窝里横”。正是因为多年的了解和信任,合作的时候才更理解彼此。

张思聪“吐槽”说,有时候凌晨3点钟还会收到秦岚关于工作的10多条微信,每一条都是50秒以上的语音。

秦岚有时在剧组里拍戏,一听制片人说超支了、超期了、要追加预算投资方不给等各种问题,她就会想到自己公司的项目是不是也有这些问题,能不能回收成本,回收成本要多长时间……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2015年之后,秦岚推掉了大部分的片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经营公司和运作项目上。

影视项目的运作前期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内容题材的策划和筛选,为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8个人的评估团队,其中有高薪聘请来的70后老炮儿,也有90后小女孩,因为现在中国整个从网剧、网生产品到电影,90后已经变成购买的主力军。

对此秦岚谈到:“我们要做的、要买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我们不能看现在流行什么我们做什么,那来不及了。”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怎么样才能设计出一款爆款?或者怎样才能找到一款爆款呢?

秦岚认为首先你对于市场的嗅觉一定要灵敏,比如说一些成功的案例,多想它为什么成功,它的道理在哪儿,《太子妃升职记》成功了,你再做个《太子妃升职记》就没戏了,“永远不要想去走别人走过的路,永远不能吃别人吃剩的饭”。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演员转战幕后,遇到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找演员。

秦岚说,在业界有几位演员被称为“PPT神兽”,所有要筹拍的项目里都会放这几个演员来证明自己票房有保证,制作人找演员的时候,你期待的演员档期都太满,能够扛住票房、收视率的大家都在抢。

拥有庞大的粉丝量的偶像明星们是市场的抢手货,他们全年无休,霸屏不止,粉丝经济将他们推上高不可攀的片酬,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像沃星这样的中小型影视公司也带了不小的压力,怎么来规避粉丝经济所带来的这个劣势呢?

秦岚说:“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那就意味着制作层面上的经费要削弱,其实很多投资方尤其是中小型投资者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演员,哪怕是新人,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行业很多新人涌现,我们也一直想签新人。”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2016年4月,受新加坡旅游局邀请,秦岚远赴新加坡参与宣传片的拍摄,借此机会,秦岚签到了一位新加坡艺人王冠逸。

对此秦岚想到自己的境遇:“我不是专科毕业的,但我有幸碰到了琼瑶阿姨,碰到了后来的制作人杨佩佩,我感谢他们能够特别大胆地启用了我,给了我这样的平台和空间,感谢他们的知遇之恩,

今天如果我有这样的能力,也希望给很多的年轻人机会。”

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电影产业之中,一些受到市场热捧的热门影视剧渐渐朝着网络平台转移,他们以更亲民、更多元、更新鲜有趣的形式牢牢地抓住了年轻群体的心,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不仅不依赖于大明星和高额的制作成本,而且还是一个造星基地,有很多新人演员在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之下,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这对于一些像沃星这样的中小型影视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于是,秦岚和朋友彭宇合作,整合各自资源,准备连续做六部网络大电影,主题具有连贯性,一方面成本会降低,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吸人眼球的模式,秦岚想要把单一的作品变成一个集团军,让它的传播效应更大。

另外,秦岚还把沃星和华谊兄弟拉在了一起。

华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早在10年前就嗅到了互联网对电影业的冲击,一直在努力顺应着互联网的潮流,除了与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合作,同时还成立了自己的网生公司。

和各方资源联手,秦岚的需求很明确:“我不需要一下子赚很多钱,我可以把利润分销出去,只要我们的项目能扎扎实实地,每一个都能存活下去。”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节目里,我们看着秦岚带着一个不到30人的团队,勤勉地扎根在一线,从精心挑选剧本、演员、导演,到项目的筛选、评估,再到资源整合,以小博大地拼杀出一条属于她自己的生存之道。

在屏幕上秦岚总是以柔弱女子的形象出现,但商场上又往往以柔弱胜刚强,这大概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2017年,由沃星出品的网络大电影《少女的奇幻日记之追星计划》在视频网站上线,由公司力捧的新人王冠逸主演,上线两个月,播放175万,这样的成绩距离秦岚对爆品的期望还很遥远。在调研网民对这部剧的评价时,我发现鲜有人讨论剧情,最受关注的话题是王冠逸的颜值,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秦岚签约他时的判断吧。

你若点个赞,我满满的喜欢就会溢出来~

大牌明星要拿走整个片酬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影视公司还有出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