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讀詩詞與寫詩詞(2)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讀詩詞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許多知識

中國古典詩詞創作講究採用“比”、“興”兩法,不是直話直說的。作者抽象的思想感情是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形象來表達的。詩人常常從古往今來典故、諸子百家學說、宇宙萬物動態中選擇那些最貼切的東西,來狀物、摹景、議事、明理,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意。

譬如李白的《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這四句詩裡用了兩個典故:“布帆無恙”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成語。《晉書·顧愷之傳》載:顧愷之為荊州剌史殷仲堪幕僚時,曾請假東還,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給他。路遇大風,愷之寫信給仲堪,在報告困頓情況後,接著說:“行人安穩,布帆無恙”。“鱸魚膾”:《晉書·張翰傳》載:吳人張翰在京城洛陽做官,因政局混亂,藉口秋風起了,想念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的美味,說“人生要過得適意,怎能遠離故鄉,來求功名富貴呢?”就辭職回家了。歷來詩人寫秋景、寫遠行大都帶有冷落荒涼、離別惆悵的情調。李白這首詩裡用了這兩個典故,就一反常調,把他四方之志,漫遊江南的豪邁、灑脫的情致,充分表達出來了。

杜甫的《別房太尉墓》: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詩的第三聯:“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用了兩個典故。謝傅指謝安。《晉書·謝安傳》說:謝玄等破了苻堅,捷報到了,謝安正對客圍棋,了無喜色。詩人既以謝安的鎮定自若、風流儒雅來比喻房太尉,同時又表示自己與死者曾有對奕的情誼。據《說苑》載:春秋時,吳季札聘晉過徐,心知徐君愛其寶劍,及還,徐君已歿,解劍系其冢樹而去。詩人以季札自比,表示對亡友的深情厚意,雖死不忘。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再看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裡至少有兩個典故,還有一個涉及星相學的名詞。孫郎指三國時的孫權。《三國志·孫權傳》載有孫權乘馬射虎的故事。孫權是三國時群雄中的少年英雄,他接哥哥孫策的班時,只十九歲,曹操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詞中用“親射虎,看孫郎”,就把“聊發少年狂”的形象烘托出來了,並與後面的“鬢微霜,又何妨”相呼應。“持節雲中,何時遣馮唐。”出自《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不敢靠近雲中的邊塞。一度匈奴侵入,魏尚親率車騎阻擊,所殺甚眾。後因上報文件所載殺敵數字與實際稍有出入,朝庭便把他逮捕起來並判處徒刑。馮唐認為邊將有大功應重賞,不能因小過而受如此重罰。便向漢文帝坦陳己見。文帝就指派馮唐拿著傳達命令的符節,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官復原職,並授以車騎都尉銜。作者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以守衛邊疆的魏尚自期許,希望得到朝庭的信任和重用。“天狼”:星名,在古代星相學中,是主侵掠的星宿。作者以此比喻當時的西夏和遼國。北宋曾先後和他們訂立了屈辱的和約,故以“西北望,射天狼”表示自己保衛邊疆、打擊敵人的決心。

古人作詩詞很講究引用典故、神話和各種知識,總是把他全部學問投入到作品中去。我們在讀詩詞時,通過看註解,如有條件,再查查原著,可以學到許多典故、神話、天文、地理、花草、魚蟲等等知識。在我國古典詩詞的巨大寶庫中,《經》、《史》、《子》、《集》等所有古籍,幾乎無所不涉。興之所至,隨便翻翻,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許多知識,充實精神生活。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讀詩詞與其他休閒文化活動相結合,相益得彰

學習書畫的人,多讀、多背些古典詩詞,可以廣泛開拓作品題材,為作品增色。

愛好書法的,古典詩詞記得多,可以根據不同場合,不同時令,不同氛圍,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揮毫寫古典詩詞、聯句、摘句,而不會寫來寫去總是那麼老一套。學會了創作,還可以揮毫寫自撰詩詞。古今著名書法家都有這一套本事。

詩和畫,在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範疇內,聯繫最密切,所謂詩情畫意。詩和畫的創作都要用形象思維,都講究意蘊,所謂“多一筆不如少一筆,意高則筆減。”(《錢鍾書散文集.中國詩與中國畫》203頁)愛好繪畫的同志,多讀些詩詞,一則可以啟迪你的創作靈感,因為許多古典詩詞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典型、非常洗練的畫面,或畫面組合;再者,你記憶的詩詞多,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寫最能反映畫意並提高畫境的詩詞或其摘句。若用自撰詩詞作為“畫外音”,抒發你的情感,那就錦上添花、珠聯璧合了。蘇軾既是詩人,又是畫家、書法家。他為惠崇題的《春江晚景》,雖畫早已失傳,而詩至今膾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就這首詩看,畫面上有竹、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但水的“暖”,鴨的“知”,是絕對畫不出來的,“河豚欲上”,當然還沒有上,畫面上也不會出現。詩人從畫中景物著眼,馳聘想象和聯想,創造出“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佳句。藉助觸覺、知覺、味覺擴大和深化了畫面上的視覺形象,使這幅畫頓時活了起來,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這詩畫外見意,創造了比畫境更高的詩境。蘇軾題畫的詩多而且好,七絕如《惠崇春江晚景》、《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五古如《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七古如《韓幹馬十四匹》等,都是題畫的名篇,學畫的同志不妨讀一讀。

搞寫作的同志,擱筆之餘,讀些詩詞既可調劑一下精神,更可以從中學到到許多語言藝術,採集到許多名言警句,為你的作品增添文采。若是通過讀詩詞,再學一點聲韻知識,並運用到寫作中去,那麼寫出的文章,聲韻抑揚頓挫,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讀詩詞是一項有益的保健活動

“詩療”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大詩人陸游有一首七絕《山村經行因施藥之三》:

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

不用更求芎芷輩,吾詩讀罷自醒然。

確實,一首格調高雅、意境深邃,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的詩歌,能以獨特的藝術情趣和音樂感給人以美的享受,並通過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各種有益的心理效應。西漢枚乘的賦《七發》,就是以“要言妙道”作精神治療的故事。讀過《毛澤東詩詞集》的同志,還都知道有一首《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是和柳亞子的《感事呈毛主席》的。柳詩先是引經據典,發了一通牢騷,最後表示“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盼望快點接到解放大軍解放江南的捷報,我的家鄉分湖便是我隱退的地方,像當年嚴光隱居富春江一樣——表示自己不想幹了。據《報刊文摘》披露:柳亞子是非常激進的民主人士,他與我黨長期合作,對我黨衷心擁護,但當時對我黨與行將覆滅的國民黨代表團談判,卻持異議。正巧,當時他想到西山謁中山衣冠冢,沒有要到車子,老先生惱火了——“無車彈鋏怨馮驩”,“感”起“事”來,寫了那首七律。據說,柳亞子在讀了毛主席寫給他的和詩後,深受感動,又寫了一首,內有“東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龍戰血玄黃。”等句,表示他不敢“淡忘”黨和毛主席對他的深切關懷,支持解放軍血戰到底,不再做隱退的嚴光了。

據科研機構研究證明:詠詩不但有助於增加人的肺活量,而且隨著詠詩的感情變化,人體的各器官、系統都參與活動,從而使大腦神經敏感度提高,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更加旺盛,同時還能增加體內酶和乙酰膽鹼等活性物的分秘,使血流量和神經細胞調節到最佳狀態。清人李鴻章在給他哥哥李瀚章的家書中說:“體氣多病,得名人文集,靜心讀之,亦足以養病。”

詩詞技法丨15:讀詩詞與寫詩詞(2)

更多精彩

詩詞技法丨14:讀詩詞與寫詩詞(1)

詩詞技法丨13:怎樣讀詩詞——讀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