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写的悼念她导师的纪念文章,健康平安是福

春风化雨/<font>

——怀念我的恩师于瑾教授/<font>

/<font>

五月,阳光温暖、惠风和畅。二十五日一早,却传来噩耗,尊敬的恩师于瑾教授于五月二十四日晚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她挚爱的世界。/<font>

据悉,二十四日,于老师在学校指导学生论文后回家休息,安详地睡去。老师的离去,一如她生前的风格,平静安详。而老师的突然离去,令热爱她的亲朋好友和学生们猝不及防陷入巨大的悲恸!我身在异国,不能亲自送别老师,更有无限遗憾!/<font>

2013年我去国赴美之前,老师约我在太平桥大街附近一间雅致的茶室见面,促膝长谈,谆谆教导至今仍萦绕耳际。我正待下次回国时拜访老师,却不料世事无常,五年前的长谈竟成最后一面!/<font>

早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我就上过老师的《国际金融市场》课。老师授课严谨,言行温和,让学生们有如沐春风之感。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微信的年代,在充满了一群朝气蓬勃的研究生的宿舍里,几乎每次有同学在校园里遇到老师,回来都要愉快地向全宿舍通报。老师就是学生们心中的仰止高山、行为典范。/<font>

2006年我非常有幸地成为老师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在读期间,老师对我亦师亦友,在我前进和仿徨的道路上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指导。老师在我的学位论文选题上也 再次显示了她优秀的学术洞察力。基于抵押债务凭证在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老师帮助我确定“抵押债务凭证信用风险分析”为论文主题,研究抵押债务凭证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反思信用风险模型对金融市场的意义。在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指导下,我真正接触到当时先进的金融风险分析理论与工具,锻炼了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了在实务工作中的思辨能力。在将近十年后的今天,再读老师指导我完成的这篇学位论文,我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个主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体会到老师对金融学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老师对我的引导与教诲,没齿难忘!/<font>

和老师见面,有时在她的办公室,有时在她的课堂上,有时是单独聆听老师指导,有时与其他学生一同和老师交谈,有时坐在老师授课的上百人大课堂,有时跟随老师与其他老师见面,……。无论什么时候,有老师在的地方,气氛总是那么融洽。那都是我的美好记忆。/<font>

博士在读的同时,我已经在工作了。记得不止一次,我赶到学校时已经天黑了,而老师仍在教学楼办公室等我,耐心地为我指导论文。天黑之后的教学楼灯火通明、宁静祥和,偶尔传来校园外车水马龙的一点喧嚣。彼处的喧嚣扰乱不了此处的宁静,是老师的辛勤在引导着学生的求知。知悉老师离去当天的上午还在学校指导学生论文,我蓦然回想起当年老师在灯光下对我的指导,心中无限感慨!/<font>

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爱,也感染着学生们。我曾听老师提到她那当时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对金融的天真理解,引起课堂上一阵愉快的笑声。我也曾见到老师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充满母亲的骄傲与慈爱。某年,老师遭遇车祸,原因是另一辆车的司机违章驾驶撞到老师所乘车辆,老师有肋骨断裂,她却对我说,幸亏肇事车辆直接撞到她所坐的位置,没有撞到坐在她身边的孩子。慈母之心,天地可鉴。/<font>

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与感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不料她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悲恸与惋惜!如有灵魂所安之处,愿老师安息!/<font>

老师的美丽风范,长存于天地之间!/<font>

/<font>

学生 敬上/<font>

/<font>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