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关东地区,让其做大?

似意气风发


德川家康的领地,原先在三河地区。

(德川三河领地)

这个地区,在丰臣秀吉时代,可是个好地方。

跟织田家族领地接壤。虽然织田信长一死,织田家族难有大气候,但毕竟织田家族的基业还在,而且信雄这些织田信长的子孙在,假如德川看重织田信长的情谊,跟这些信长的子孙联合造反,怎么办?(德川家康剧照)

事实上,德川已经跟信雄联合,造过一次反,对抗丰臣秀吉。秀吉对此,不得不防。

跟北条氏、上杉家族,接触太过紧密。武田家族被德川、北条、织田三家合力消灭。为了巩固关系,德川将子女嫁给北条氏,北条氏跟德川家成了亲家,同盟关系更为稳固;而北边的上杉,见德川势力强大,也时时巴结。大名之间的结盟,对丰臣秀吉而言,太过危险,必须消灭。

于是,丰臣秀吉找了个借口,想要攻打北条氏。迫于丰臣秀吉的威压,德川不得已,出征讨伐北条氏。最终北条氏覆灭,但北条氏的残党依然存在。(丰臣秀吉 剧照)

秀吉四面环顾,一时半会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才,来管理北条氏的领土啊,又恐怕北条余党作乱,便让德川管理北条领地。

就此,德川在三河周围的势力,逐渐强大。

这是丰臣秀吉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德川家康,必须要压一压他了。

可是德川平日谨慎小心,好像也没啥大错啊,怎么惩治他呢?丰臣秀吉老奸巨猾,心生一计,绝对让德川伤筋动骨。

首先,丰臣秀吉直接下令,让织田信雄搬离清州城,改封别处。清州城作为织田家族的基业,信雄死活不愿意搬走,同时他认为,自己一旦搬走,丰臣秀吉就会要了自己的老命。于是,坚决抵抗秀吉的命令。(织田信雄 剧照)

秀吉先是恼怒,织田信雄这小子够顽抗啊;随后心中暗喜,要给德川点颜色瞧瞧,看德川敢搬不搬。于是,秀吉直接下令,撤掉织田信雄的封地。就这样,织田家,彻底走上了末路。

目睹了邻居织田家的悲惨命运,德川家康知道,面对丰臣秀吉,不能太过顽强、坚决反对,要适当遵从。于是,当得知改迁封地的消息时,德川从容接受,移居江户。

而此时的江户呢?

虽说封地大,但在丰臣秀吉时期,江户地带属于荒芜地带,一直被人们视为荒蛮之地,跟三河地区相比,差多了。

秀吉的用心,可想而知:在这鸟不拉屎的荒地,德川发展的不好,德川家族可能就要完蛋,德川一乱,到时候这个劲敌,就好收拾了;如果发展的不错,德川就要再想办法好好压制了。(江户繁荣景象 )

果然,德川发展的很好,没有内乱,江户地带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丰臣秀吉的一块心病。

此时,丰臣秀吉想要再度压制德川家康,已经晚了,他自己也老了,精力、智术不行了,而德川也是百般顺从、讨好秀吉,让他产生了德川、丰臣氏相互交融、共存的幻想,最终毁灭了丰臣家族的天下。


岁七夸父


其实丰臣秀吉将德川家康转移到关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想统一日本,就必须这么做。

有人认为关东地区的发展潜力比东海道大,这句话确实不假,事实证明关东在江户时代的确成为了日本的发达地区,可是,需要好好想想的是,德川家对关东开发了多少年呢?

在日本战国时代,关东是远远不如东海道发达的,须知道,今川义元、德川家康、织田信长都是在东海道发家的,并且当时德川家康坐拥甲斐、信浓、三河、远江、骏河五国,实力非常雄厚,东国的大名若想要上洛,就必须要经过将东山道、东海道切断的德川家领地。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丰臣秀吉要将德川家康转封到关东。

在武田家灭亡以后,织田家家臣泷川一益、河尻秀隆、森长可、毛利秀赖等人入驻武田家旧领,这时候织田家对关东、奥羽地区诸大名的总负责人是泷川一益,而占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德川家康的职务就是支援泷川一益处理好关东与奥羽大名之间的外交与国分。然而,很快的,本能寺之变爆发,随后武田家旧领的织田家臣被驱逐,德川家康占领了甲、信二国,成为坐拥五国的大名。

五国时代的德川家康曾与羽柴秀吉发生过合战,即“小牧·长久手合战”,在这场合战中,德川家康虽然击败了羽柴军的前锋,但是却被数倍于己的羽柴秀吉包围——长久手合战时,德川军不过万余人,而羽柴军光在尾张就集结了六万人,同时越后的上杉景胜等人也对德川家虎视眈眈,真田昌幸也在这个时候背叛德川家投入了羽柴秀吉麾下。后院起火,让德川家康陷入了关系到存亡的危险中,对此,德川家康不得不对全领进行总动员。

好在羽柴军出阵全面讨伐德川家康前夕,京畿发生了“天正大地震”,羽柴秀吉麾下的京畿地区遭到地震与海啸袭击,特别是羽柴军的前锋山内一丰领地损毁严重,同时羽柴秀吉在大垣城储备的讨伐德川家康用的粮草也尽数烧毁,两家就这样因为一场天灾坐下来和谈。

臣服于羽柴秀吉以后,坐拥五国的德川家康成为羽柴秀吉的“关东、奥羽总无事令”的负责人,负责处理关东、奥羽的事务,成为丰臣家的重要大名之一。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小田原合战”,不服从羽柴秀吉的北条家灭亡,北条家灭亡以后,羽柴秀吉便将德川家康转封至关东,这样一来德川家康便可以更好地协助羽柴政权进行奥羽仕置。

在德川家康转封关东以后,葛西、大崎氏旧领爆发了一揆暴动,得到一揆暴动消息的德川家康与奥羽仕置的奉行浅野长吉在江户城协商对策,随后派遣了榊原康政、结城秀康出阵。可以看出,德川家康是羽柴秀吉安插在关东的,进行奥羽仕置的重要棋子。

大崎·葛西一揆期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便是蒲生氏乡与伊达政宗的不和。伊达政宗费尽心机平定的会津地区被羽柴秀吉没收,封给了蒲生氏乡,因而对蒲生氏乡有怨念,而蒲生氏乡也认为葛西·大崎一揆的背后,有伊达政宗的支持,还将此疑惑报告给了羽柴秀吉。接到蒲生氏乡的报告后,羽柴秀吉下令德川、结城、佐竹以及甲斐、信浓、就会、远江等国的丰臣大名、羽柴秀次出阵奥羽,镇压一揆众与伊达政宗。好在伊达政宗攻灭了一揆众占据的陆奥佐沼城,表了忠心,羽柴秀吉才取消了讨伐命令,不过依旧让德川家康出阵奥羽。

在一揆众被镇压以后,羽柴秀吉下令让伊达政宗上洛,对伊达政宗进行处置。德川家康也在次月三日上洛觐见羽柴秀吉,当时在江户的德川家家臣之间,传闻羽柴秀吉要除封伊达政宗,将德川家康转封至奥羽。不过,后来伊达政宗受的处分就是转封大崎、葛西旧领,德川家便避免了被转封奥羽的命运,在此前德川家康并未对关东进行领国支配,从这时候开始才算真正开始支配关东。

另外,江户时代经常将德川家康转封关东说成是阴谋,大致就是说有个叫关白的老人,在沿海的小渔村(江户)画了个圈,就要德川家康将此地作为主城发展,而不是让德川家康入驻北条家的坚城小田原城。这实际上是江户时代的一种创作,江户城自太田道灌筑城以来,一直都是关东的水陆要地,非常重要。在天正年后期,成为北条氏政的政治据点,小田原合战时,羽柴秀吉也是下令要尽快夺取江户城着阵,足以说明此地的政治意义非凡,因此羽柴秀吉下令让德川家康进驻江户城,不是想要给德川家统治关东添乱,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借此地支配关东。

至于北条家为什么不以江户城作为主城,一方面小田原城是在北条家夺取江户城以前就开始发展的据点,另一方面便是北条家的领地是以小田原城为中心、岩付城、八王子城为支城的支配体系,自然不会轻易更改,德川家康进驻江户,构筑的支城体系自然会以江户城为中心,打破北条氏的支配体系。


指尖看日本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

从他简单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秀吉此人其实是真正的草根崛起。他因为乘上了一股名为“织田信长”的春风而崛起。甚至成为了“天下人”,全日本最有权势的人。

但是,真的就所有人对他心服口服吗?这里我们便要说一说秀吉与信长之间的差别了。

一、前因

织田信长的出身也不算特别高贵。但是依旧属于名门之后,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他的理念就是“天下布武”要以武力征服全日本。可惜“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丰臣秀吉经过政治军事斗争成为了他的“继承者”。可是,秀吉出身贫农,日本封建王朝时期,最讲求出身门第。所以,秀吉本人一心追求权势与荣誉。于是他更多是采取外交手段让日本各路军阀快速臣服。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再加之以刀兵,比如九州的岛津家和关东的后北条家。当然,这里面也有他对付不了的家伙比如三河的德川家康。于是他便以天皇的名义等政治手段强行令德川家康降伏。这也未之后德川家灭亡丰臣家埋下了伏笔。

这其中,将德川家由东海道、甲信等地转封到武士发源地的关东便被后世称为最大的败笔。为什么英名的丰臣秀吉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呢?

二、选择

1、为了安抚奖励德川家康。小牧长久手之战是秀吉时代与德川家康最激烈的一次交手。这次作战以丰臣家牺牲重臣池田恒兴宣告彻底失败。武的不行,于是秀吉借助手中掌控的天皇强迫德川家康降伏(这也让德川家成为了丰臣家之后的第二大武家)。之后无论是四国平乱,九州征伐还是讨平北条,德川家都积极响应参加。

也因为德川家的支持,加速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速度。作为领导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德川家已经是百万石的大大名。秀吉不愿意让德川家实力继续加强。于是选择将其转封到“武士的起源”关东平原。

2、依靠德川家压制北条家残余。后北条家在关东经营四代,势力根深蒂固。虽然小田原被联军攻破,但是各地还有其残余势力。将德川家转封到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对付北条家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像让德川家康疲于应付领内事务,而不能与他作对。结果没想到政治能力极强的

德川家康很快便彻底掌控了关东,并且借此实力大涨。<strong>

3、希望通过转封的方式削弱德川家的理想信念。德川家一直宣传他们家族拥有所谓的“三河魂”这样的拼搏精神。也确实是三河的德川军常常打硬仗,对强敌而无所畏惧。其手下一批重臣大多出身三河或者远江。出身草根的秀吉根本无法理解,精神在人而不在地。他希望以转封的方式破除掉德川家强大的信念。


4、最直接的理由为了让其远离近畿。日本无论怎么变国家元首还是天皇。无论是幕府将军还是太阁,都是需要依靠天皇册封。遇到战争劣势也可以利用天皇令其降伏。所以,掌控天皇就掌控了一张王牌。三河地方距离近畿非常近。过了尾张、美浓和近江变能上洛面见天皇。再加上当时的尾张和美浓控制在德川家老盟友织田家第三代的手中。偏偏织田家还是秀吉老东家。于是他只能选择通过将德川家远封,来增加德川家起兵上洛的风险,从而加强丰臣家的统治。

三、后果

有句话说的好:人算不如天算。丰臣秀吉为了本家的延续可谓是机关算尽。可惜,天不随人愿,他死在了德川家康前面。最终让德川家夺取了政权,并将丰臣家屠戮殆尽。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的潜力。实力才是硬道理,歪门邪道终究不会长远。所以丰臣秀吉比织田信长差的还远。

<strong>

历史的拐点


这事得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最后一战——小田原之战说起:公元1590年7月的一天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北条氏的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丰臣秀吉和配合出兵的德川家康一起巡视战场,秀吉用手指着山下此时尚属北条的领地对家康说:“北条的灭亡已迫在眉睫,我打算用北条治下的关东八州来和你现在的领地交换。”家康回答:“好啊,让我们一起小便权且作为合约的见证。”于是他俩转身朝着敌军阵营的方向像顽童一样心情大快地小便。接着秀吉又问:“你进入关东后是将居城安排在这小田原吗?”家康回答“目前放眼关东似乎找不到比此地更适合作为居城之地。”秀吉却说:“我听说武藏有个叫江户的地方地形不错,将那里作为居城如何?”家康回答:“听起来似乎不错。”

《关八州古战录》一书对此事评价道:“这真是决定了关东命运的小便啊!”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秀吉的政治权谋:此前家康的领地是东海五州,如今秀吉以关东八州作为礼物馈赠给家康从表面上看领地扩大了,但这意味着家康必须放弃自家祖传的三河以及后来自己开拓的东海道其余四州领地。退一步讲即使入主关东,已被北条家经营多年的小田原城也比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江户更适合作为居城。秀吉之所以要用关东八州交互家康原有的领地并坚持“建议”家康将居城定在江户其实就是希望家康把金钱和精力花费在新领地上,从而削弱德川家的实力。

老谋深算的家康自然看穿了秀吉的企图,不过他却并没硬性抵制秀吉的“建议”——这主要是因为秀吉和家康之间微妙的关系:除了即将被征服的北条外,秀吉已大体统一了全日本,然而家康却是秀吉在统一日本道路上唯一曾战胜过秀吉的强势对手。此时秀吉运用政治谋略纵横捭阖从而成功将家康孤立遏制起来,但并没把握拥有完全战胜家康的绝对实力;家康尽管战胜过秀吉,然而如果此时要和已快要统一日本的秀吉作对,家康自己也无法保证一定能胜出。在这样的局面下其实双方彼此都有些忌惮对方——也许秀吉只是试探一下家康,而并没打算用强,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内家康就正式进驻江户了。

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8月1日家康正式入驻江户,从此江户城就将8月1日作为节日庆典一直延续到德川幕府倒台。江户城虽名为城,其实除了附近的农户和渔民几乎没人在此居住,几乎就是一片没怎么开发的沼泽地。家康面对此情此景任命伊奈忠次做他的关东代官头(相当于民政长官),由伊奈忠次负责江户的全面改造。此举遭到老臣本多正信的反对——理由是:原先经营东海五州尚任命了多名代官,以关东八州之大却只任命一个伊奈忠次,难道他真有天大的本事能胜任如此繁多的事务?然而家康态度坚决,事后证明重用伊奈忠次改造关东是家康最成功的用人案例之一。

伊奈忠次原是三河国幡豆郡小岛的城主——伊奈忠家的嫡子,后成为德川家康的近侍。被家康委以改造关东重任的伊奈忠次对利根川水流进行了改道——他在河堤上筑起堤坝、铺设大道、开凿运河、架筑桥梁,同时扩大了可耕地面积,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康领土上的收成。伊奈忠次积极鼓励桑、麻等作物的栽培和兴修水利,使关东八州日渐富庶。茨城县的结城特产细织(柳条细),伊奈忠次就根据产出的捻线绸织予以奖励,从而大大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存积极性。他还改革完善了江户的财政和税收体系。与此同时他着手制定一系列适应江户发展需要的法律草案并严厉镇压违法行为。他还领导了对关东土地的清理丈量,为日后德川幕府的农业政策定下了基调。

由于家康把他的家臣及其家属都迁入了江户城,这就使原本并不大的江户出现了人口的大幅增长,对粮食和饮水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增加,于是如何引水入江户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家康派懂得土木工程的大久保忠行负责引水工程。忠行四处察看后认定井头的水质最佳,于是他沿高田马场经过淀桥到文京区的江户川公元筑堤,再用木制水槽把水引到江户各地,这就是被称为“神田上水”的工程。该水槽全长64.8公里,在其穿行之地凿了四千个水井用来储水以作为饮水及消防之用。该工程耗时二十一年,耗资七万两。后来又从多摩川的羽村引水,在新宿御苑的四谷大木户挖掘了一条长达五十公里的水道。由于该工程是由玉川村的玉川庄右卫门、清右卫门兄弟负责的,所以称为“玉川上水”,据说该工程后期资金不足,玉川兄弟就变卖了自家家产用于工程。

迁入江户后家康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伊豆半岛银山的发掘对德川政权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伊豆的银山和佐渡的金山都是由大久保长安管理的:大久保长安早年曾出仕武田信玄,那时他就参与过武田家的矿山开发、土木建设以及土地丈量等工作。武田家被织田信长所灭后他来到德川家避难并迎娶了德川重臣大久保忠邻的女儿,此后他便改姓大久保。庆长八年长安被任命为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奉行,由此掌握了德川家的经济命脉。由于他对矿山治理有方,极大地充实了德川家的财政,因此被任命为石见守。

另一方面家康还令本多正信和青山忠成等人修城:从土地高处挖土填海平池——首先把挖掘樱田门外壕的土拿来填海,做成了日比谷的市区。德川家原来所统治的三河、骏河、远江、甲斐、信浓五州之人纷纷慕名来到江户。至此江户的城镇建设工程顺利完工,人丁开始日益兴旺起来。

如果我们站在今时今日的角度来看:关东地区相比东海道地区的确多港口、平原,在繁荣程度上前者也超过后者。然而在战国时代末期的关东却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这点从德川家康入主关东之后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不难看出,而丰臣秀吉之所以将德川家康由原封地转封至此也正是希望家康将主要精力用于新领地的开发建设以达到削弱德川的目的。不过老谋深算的家康敏锐意识到:其实关东是一块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天地。后来随着家康得了天下关东成为江户幕府的统治中心地带,经过江户幕府持续两百余年的开发经营才奠定了关东繁华富庶的格局。明治维新之后建立的新政权顺应这一客观现实将都城从千年古都京都迁到昔日的江户幕府所在地东京,因此关东地区的繁华得以一直维持至今。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日本关东地区有着许多贸易港口,平原广阔,非常繁荣。那么,丰臣秀吉为何将德川家康转封到这个地方呢?

依我看有如下几个原因

战国时代的关东平原并不算繁荣

在日本战国时代,包括战国时代以前,日本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一直都是京畿、西国。

要知道,当时日本的贸易港口,还是以靠近亚欧大陆的日本海、濑户内海等为主的贸易航线,关东的港口并没有这些西日本的港口繁荣。只是后来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才使得太平洋沿岸的关东发展了起来。

至于人口,中世纪的日本人口重心一直都位于京畿,关东完全比不上秀吉手中的京畿。

东海道要道不留给德川家

德川家康在转封前的领地大致是三河、远江、骏河、甲斐、信浓五国,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武田家。

此时的德川家领国,位于东日本与京畿的交通要道上,尤其是信浓国与骏河国,这是东山道与东海道的交通要道。


在室町幕府一朝,关东公方足利氏多次想和京都的幕府将军足利氏争斗,夺取幕府将军之位,但是每次争端都是以幕府方获胜告终。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骏河国一直处在幕府信任的今川家手上。骏河国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一直将关东的战乱给限制在关东而不能向西蔓延。

在室町幕府中后期,今川义忠意外横死,骏河国守护空缺,关东上杉家就试图支持今川旁支小鹿范满夺取家督之位,以将骏河国也划入关东的势力中,结果幕府便派出了伊势盛时(北条早云)下向骏河,将骏河夺回。


小田原征伐时,占有骏河国的德川家康也是站在秀吉一方的,否则丰臣军除了北陆道以外,也很难能进入关东。

德川家康不是敌人

现在我们经常将德川家与丰臣家看成是两个对立的势力,似乎这两家应该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存在,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受到后来的关原合战、大坂之阵的影响,导致我们开了上帝视角。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尽管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之间爆发过小牧长久手合战。但是这只是丰臣秀吉统一天下的过程而已,况且德川家康也认怂服软,提交儿子充当人质,老实得一批,完全没必要把德川家抹去。

秀吉这招其实很高明,把德川家从原本的五国转封至关东,一来远离了经营许久的根据地,二来关东刚经历战乱满目疮痍,三来即便德川家康在关东有不臣之心,周围的浦生、上杉、佐竹等势力也会将德川家掐死在关东。对秀吉来说不过是又一次的“小田原征伐”而已。我们现在觉得秀吉的转封不可理喻,是因为预先我们站在了后世的视角来看的,若只从当时的角度来看,绝对没有什么大问题。


伊势早苗


如果我没记错,当时的关东地区是很落后的。

关东地区的确发展前景很大,但在当时并不是块好地方。

就好像江南地区,在汉朝时还是蛮荒之地,要是想要流放一个人,肯定首选江南。若不是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几朝的开拓,江南也不可能成为经济重心。

再比如西欧,古希腊、古罗马时那叫一个落后啊,谁能想到后来发展的那么好。

所以说丰臣秀吉是因为目光短浅,完全没有想到江户会发展成日本的经济中心。


funcsee


猴子其实做的很对,当时后北条刚刚灭亡,但其家族历经数代,在关东还是有残余势力的,外加越后上杉也觊觎着这块地方,同时还存在着东北方向的伊达、最上、佐竹氏,都想从关东分得一杯羹。再者,关东地区一直有小战国之称,混乱不堪,大小势力纵横,经营数代的北条尚不能压制住,何况新封的德川呢。最后就是,由于关东的乱,导致当时的农、商业非常落后,土地开发率很低。猴子这招高明!但是他没算到,家康能在关东恩威并用,别人经营数代拿不下的,他只用了区区数年时光就把关东收拾的比较到位,还有就是他活得够久!这也非常重要!


似意气风发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

首先关东平原在当时并非是一块沃土,当时的核心区是以京都为中心的地区,然后三河地区,奈良地区,大阪城也是秀吉主持修建的安土城是信长主持修建的,所以虽然当时的江户城并非是很富裕的地方。

其次就是的关东平原原本是北条氏的地盘,通过小田原之战秀吉击败了北条氏,然后让家康放弃他原有的三河国等老巢,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通过此举一方面利用家康稳定新占领区,同时消耗家康的实力,此为明升暗降。然后当时有一个背景就是秀吉准备进攻中朝2国,他太过于自信了,认为自己将来是中原皇帝了,日本的弹丸之地自己是看不上的。此时最大的威胁家康正忙于平定新占领区,秀吉就可以尽最大能力去占领中原广大的地区了,好实现他的千秋大梦。

最终,对不起,他失算了!


秦惠文王-1


因为那时关东还是荒野沼泽,鸟不拉屎得地方


Leo9045


因为在日本当时的政治地图中,关东之于京都,如同夜郎之余长安(比海南近一些),就是流放。而且封地基础设施情况十分糟糕。。。奈何老乌龟内政太高,硬是搞成了鱼米之乡,这就不能怪猴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