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門客馮諼亂花錢,為什麼不被指責,反而受世人稱讚呢?


齊國門客馮諼亂花錢,為什麼不被指責,反而受世人稱讚呢?


《貴池曉望》

稂莠參天剪未平,且乘孤棹且行行。

計疏狡兔無三窟,羈甚賓鴻欲一生。

閤眼亦知非本意,傷心其奈是多情。

前溪好泊誰為主,昨夜沙禽佔月明。

這是唐朝一位叫羅隱的詩人寫的一首詩。詩人在詩中所寫的“計疏狡兔無三窟,羈甚賓鴻欲一生”,引用的是《戰國策》記述的馮諼的“狡兔三窟”的故事。

那麼馮諼是誰呢?

馮諼為戰國時期齊國宰相田文的門下食客。本為底層下人,主人好吃好喝供養著,卻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把主人的錢亂花光了,給人感覺馮諼是一個反骨仔,但卻沒被人罵,反而世代稱讚。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要從其本人及出身說起。

馮諼其人

馮諼家裡很窮,窮沒米開鍋,無法生存下去。為了生存,馮諼就四處尋找出路。他發現齊國當今宰相喜歡養門客,人數達三千多,各行各業、各種類型的人都有,投靠宰相的人基本生存不成問題,有些甚至吃得好、用得好、出入有車。觀察過後,宰相府是個好地方,於是去投靠了。


齊國門客馮諼亂花錢,為什麼不被指責,反而受世人稱讚呢?

初施計謀,突顯價值

馮諼進入宰相府後,管理門客的總管問馮諼有什麼特長和本領,馮諼就說沒有。馮諼這一回答可好,總管以為他只是來宰相府混吃混喝,沒有能力的人,看不起他,於是在日常安排上只管溫飽和住,吃得粗糙,住得陳舊。

在宰相府呆了幾天,發現不對勁,沒魚吃的。於是,一天中午剛吃完飯,他在院子走廊上,拿著劍邊敲邊唱:“劍啊劍!你知道嗎?宰相府那麼大,竟然沒魚吃,不如回去吧!”經過的下人,看到這情況,跑去向宰相彙報,宰相聽後,覺得這人有趣,就交待總管,每天給馮諼加魚。

馮諼有魚吃了,安分幾天,忽然發現出行不太方便,有些人有車出入,他沒有。又是一箇中午,他拿著劍在院子走廊,邊敲邊唱:“劍啊劍!你知道嗎?宰相府那麼大,竟然沒有車坐,走路累死,不如回去吧。”馮諼的敲唱,很快被人告訴宰相。宰相聽了後,覺得這人更有意思,就同意按排他車輛出入。

同門的食客,覺得馮諼有點貪,提了兩次要求,都有回應,該滿足歇息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又看到他中分時分拿著劍在走廊上又敲又唱:“劍哪劍!你知道嗎?宰相府那麼大,卻無法養我的母親,我心多疼啊,不如我們回去吧。”這一次,宰相剛好經過,聽到馮諼這樣唱,覺得馮諼是個孝順的人。於是吩咐下人每個月給馮諼母親送去吃穿的。

這之後,馮諼沒再敲劍而唱了。馮諼經過三次唱歌,他的名聲在宰相府很響亮了。宰相對馮諼印象深刻。當然,馮諼也很感激宰相對他的好,他沒想到自己得寸進尺所使的小伎倆,宰相都能一一滿足,於是他把宰相恩情銘記心裡。

初顯計謀,讓人印象深刻,展示自己價值才能,是作為一名人才展現自我的基本技能。我有才華,希望找到欣賞之人,馮諼找到了,為他今後發展埋下伏筆。


齊國門客馮諼亂花錢,為什麼不被指責,反而受世人稱讚呢?

驚人舉動,意外回報

馮諼在宰相府好吃好住一年。

一天,馮諼在府裡閒逛,聽到下人討論,宰相在原來的封地上的租金沒辦法收回。馮諼覺得回報恩情,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刻來了。於是向宰相提出,由他去收租。宰相也沒有異議。

馮諼就問,“租金收回後要買點什麼回來嗎?”宰相說:“你自己拿主意,覺得府裡缺什麼,你就買什麼吧。”馮諼聽後,就前往去收租。

到了封地,他把能收的都收了。然後他發現,有一些生活很困難的人,根本沒辦法交付租金。於是,他藉著宰相的名義把所有交租的人請來,並用收來的租金請他們吃了一頓。在吃飯之後,他感謝那些人交租金的人,對於那些家庭困難無法交租的人,他就把契約全部收回,當眾燒掉了。大家都很開心。馮諼就趁機對大家說,這是宰相要求的義行。大家聽後,對宰相都很感激。

當馮諼回到宰相府,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宰相,宰相不理解,覺得馮諼不報告亂花錢,還燒燬契約,造成很大損失,於是很失望,再也不敢叫馮諼做事了。

一年後,齊國國王把宰相免職了,沒有宰相做,意味著不能住宰相府。田文無奈,門客走光後,帶著家屬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馮諼也無處可去,併為了感激田文,也跟田文去他的封地。

一行人剛入封地的城門,發現入城道路兩旁站滿了人,一問才知道是來迎接田文他們的。原來一年前馮諼驚人舉動,亂花錢,把百姓的心買來了。為感激田文對他們免租,百姓們全家出動來迎接田文。

田文聽後,終於知道馮諼亂花錢的意圖是什麼了。人心難測,難以收買,但馮諼一舉動卻做到。田文很感動,馮諼卻說,宰相對他的恩情也很重,他只是投李報桃吧了。接下來,會想辦法還他宰相位的。民心只是一步,還要做兩步,那麼才能重回宰相位,並穩保做下去,希望田文能全力配合支持。田文這時才發現馮諼是一個大才之人,也慶幸自己舉手之勞,留住了一個奇才。

為知已辦事,除了努力外,還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心為知己謀發展,這是馮諼報答恩人,報答伯樂的做法,值得學習,沒有強加的要求,卻辦到出彩的結果。


齊國門客馮諼亂花錢,為什麼不被指責,反而受世人稱讚呢?

再施妙計,重回相位

為了使田文重新回到宰相的位置,馮諼獨自前往梁國求見梁王。他向梁王介紹,田文是一個不可多得人才,在位宰相時,有三千多個奇人跟隨,後來受奸人使計,被齊王免職,無奈回去封地。如果國家任用他,那個國家肯定會強盛。當然,田文的美名和才幹也是被遠揚傳播的,梁王也知道這情況,於是他決定請田文來梁國做相。

梁國請田文做相的消息傳到齊國。齊王聽到後,恐怕田文被其他國聘用了。對於免職田文這一事,齊王很後悔。於是派人去請田文,並寫道歉信給田文。田文畢竟還是忠於自己的國家,答應齊王回去作宰相。

回去做宰相前,馮諼出計,讓田文趁機向齊王提出請求,希望齊王能在田文的封地上建一座寺廟,以給老百姓拜祀所用。齊王應了田文的要求。田文終於重新任為宰相。

馮諼的連環計謀,通過競爭的手法,吸取老東家的注意,成功把田文拱回宰相之位,再施以建寺廟的計策,穩保宰相位。

為了知己,回報恩情,實施連環計,只為恩人的安樂。在馮諼身上,才華盡施,善始善終,為仁義,拼盡全力,留給後人深深感動。

馮諼,是一個很有長遠規劃的人。在他不亢不卑的性格,隱藏著高贍遠矚的眼光。擊劍求仁,突出自身價值,視恩人為知已。焚燒契約,利用民心,遠謀佈局。巧謀相位,利用人心競逐,重為相位。建立寺廟,鞏國封地,保住勢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馮諼用自己的行動,努力回報自己的恩人,這是後人欣賞稱讚的地方!

-作者-

再思,在重拾被自己遺忘的古代詩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歷史興趣點,在詩詞中追尋詩人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