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杰: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每个人的孩童时期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另类的“学霸”

你刻苦刷题认真听讲的时候,他在玩在开小差;

你在熬夜写作业的时候,他在熬夜看小说;

你在考前抱佛脚的时候,他在闭目养神;

他好像没有那么用过功,但是成绩却名列前茅

到底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成绩却是顶尖的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刻讨论的话题。

黄冠杰: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努力永远没有选择重要

我们看见的努力只是现象,个人的选择才是努力表现的真正底色。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观念误导和妥协,似乎让吃苦耐劳成为一个万能兜底器,所有的不达成,不作为,都能由他化解掉,标榜为付出功劳簿,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民族品质,不能被不作为的人施以的小伎俩给偷换了概念。

这些孩子的成绩顶尖,不怎么努力,他的傲人成绩已经没有什么好关注的,反而是他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路径,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思维等是怎么完成的,这个特别有价值。成绩的追逐已是所有人的目标,但每个人达成这个目标的路径,却千差万别。对自我不变的能力底色的追问,恰恰是探究不刻苦努力,成绩却依然能优秀的重大落点。

黄冠杰: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小浩是我朋友的儿子,平时调皮捣蛋,学习上依然不含糊,不见得怎么努力,成绩依然拔尖出众,让人吃惊的是孩子学科成绩卓越的背后,有一套精密的自我学习算法,即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学科知识讲授,只是小浩学习的原材料,他会以自己的方式,对老师的知识讲授,整顿出自己的一套知识学习的方式和系统,即建立起自己内部知识的相关性,碎片化的知识,到了小浩脑子里面,就成为了触类旁通的催化剂,知识不是越学越多,反而是越学越少了,自己的学习也就越学越轻松了。反而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是一头钻进了知识的海洋里,知识越学越多,学完之后,发现碎片化的知识到了自己大脑里,依然是碎片化的存储,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集群,自然这样的知识储备让自己是无法形成问题解决的战斗力的。

知识与时间,金钱有着一样的能量爆发点

那就是让知识结成群,形成知识的集群,知识的集团,知识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学习者自我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学习的配备,个人知识的管理是有一个完整闭环的自我加工过程

首先是搜集知识。搜集自己感兴趣、能理解力、能消化的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进行存储,很多学习者的学习就到此为止了,以为知识的存储完成就是学习的达成;
其次就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加工成自己的知识理解框架体系,方便能调用;
第三就是知识的使用和调用,这是真正检验自己知识的管理效能是否能表达,能高效;
第四就是分享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在使用和表达中,能更好的得到内部的整顿和高效的输出。
黄冠杰: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努力是一种表象,成绩的优秀,依然是一种表象,透过现象看见本质,会让自己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工业化时代的工业化思维,往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而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思维的多次被调用之后,往往是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这个浅并非浅薄,而是比深刻的境界更高。

你有继续升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