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張傑堯,一個遊走在相聲界邊緣卻又不容忽視的人物。現如今,圍繞“張傻子”的話題仍不絕於耳,但討論的內容與相聲表演本身並無太多關聯。比如:張傑堯到底是不是高聞元名正言順的弟子,為什麼飽受同行排擠?張壽爺當年為何一怒之下號令行內矮了他的輩分?張傑堯為什麼穿著西裝去上濤貝勒府的堂會......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從側面反映出張傑堯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張傑堯又名張葆華,因為善於在表演中發託賣像,故而得了個“張傻子”的藝名。他原本是官宦弟子出身,家境殷實優渥,從小接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在當時的相聲藝人中屬於文化程度很高的。在沒正式跟高聞元學藝前,憑著在明地上聽其他相聲藝人已經學了不少傳統活。後來正式下海說相聲,在高聞元的提點下表演技藝大為精進。由於他有知識有文化,在同是撂地的相聲藝人中他的相聲更講究詞句的文雅,但又不刻意在表演中賣弄其文化,還是以“相聲要使人發笑”為初衷。就連一代相聲宗師張壽臣都對他有過“傻子滿身都是嘴”的褒獎稱讚。

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很多觀眾都知道,《關公戰秦瓊》、《張飛打嚴嵩》、《羅成戲貂蟬》三段經典的節目都出自張傑堯的手筆,其實他創作的才華並不止於此,像《文盲家信》、《潘巧雲告狀》、《學墜子》、《二十八須》、《鬧公堂》等等也都是他精心編排的,只是這些好段子大半都已失傳。

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1961年,在中廣說唱團工作的侯寶林遠赴西安,請來了已經久別京城的張傑堯。當時由張逗哏,侯寶林、劉寶瑞兩位輪番量活錄製了《關公戰秦瓊》、《張飛打嚴嵩》、《羅成戲貂蟬》、《戰馬超》、《河南戲》等段子,並將錄音資料完好保存至今。後來被觀眾們普遍認可和推崇的侯寶林和少郭爺的版本就是張傑堯傳給他的。在此之前,在河南開封獻藝時張傑堯與劉寶瑞曾有過搭夥的經歷,在那時他也將《皮匠招親》、《二十八須》等單口段子毫無保留的教給了劉寶瑞。

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此外,大家熟知的傳統活《鬧公堂》本是個極為考驗相聲藝人學唱功底的段子。現在健在的老先生中使得最好的當屬天津的魏文亮,魏文亮是跟北京的相聲名家王世臣先生一句一句學來的。而王世臣又是跟誰學的呢?就是這段相聲的創作者張傑堯。最初,張傑堯先是將這段《鬧公堂》傳給了“小蘑菇”常寶堃,並由常、趙兩位合作灌製了黑膠唱片。後來又傳給了“小迷糊”王世臣等人,最終使得這個段子開枝散葉久演不衰。

相聲界“桀驁不馴”的異類天才,侯寶林、劉寶瑞都向他虛心求藝!

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這些中國相聲史上的高光人物都曾經得到過“張傻子”的傳藝,但他們卻都不是張傑堯的弟子。桀驁不馴的他,一輩子都在與相聲界對他的不公待遇做著反擊抵抗。世人記住“張傻子”的同時也記住了他另外一個名字“張稽祖”。或許他與某些北京同行終生都心存芥蒂,但他仍然不遺餘力的為相聲門添置產業。不論有沒有師承門戶,有沒有被降輩都已不再重要,對於相聲的巨大貢獻足以讓傻子英明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