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说起乾隆,这位自称是“十全老人”的中华古代帝王,人们通常是很复杂的,他的一生即充满了功绩同时也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在其统治期间清朝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大清达到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乾隆时期清朝由盛转衰,也是乾隆下达的闭关锁国命令,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在清朝晚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下面,小卡就以一个客观的角度来为大家详细地描述一下乾隆一生的功和过。

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雍正即位之初,在元年(1723年)八月,就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以儒家理念为指导)。乾隆帝即位后,为了调整皇室内部关系失调的局面,收揽人心,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释放了先皇政敌,对遗留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乾隆帝勇于纠正先帝的过失。杜绝封建迷信,将宫中僧道驱逐出宫,下令严禁呈报"祥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乾隆帝规定,以后各地奏报垦荒田亩时,必详办查核,"不得丝毫假饰以滋闾阎之累"。将雍正的部分苛政废除,从严到宽,很好的缓解了社会矛盾,此为其第一功也。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乾隆帝首次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奉崇庆皇太后至避暑山庄,免除所经过地区额赋之十分之三,减行围所经过州县额赋,岁以为常。

乾隆帝"冀为成康"之治,除了通过木兰秋狝整顿军队之外,还通过解决经济上面临的最严重困扰,即粮价上涨、民食艰难问题。乾隆帝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垦荒、组织移民,并根据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土地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倡农民种植高产作物。他还仿效康熙帝的做法,普免全国钱粮,至于对各省因灾荒和其他原因更是减免赋税,官府大力赈灾。

使得到了乾隆中期,全国各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耕地面积而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已开垦土地达七亿八千万亩;全国人口也从乾隆初年的一亿四千多万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亿人;国库存银则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之间,几乎相当于全国每年赋税总收入的两倍,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同时乾隆帝也十分重视文化,他决意对社会上全部现存文献进行整理,还为征求遗书制定了具体政策:"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家藏者"不妨缮录副本,仍将原书给还","一切善为经理,毋使吏胥藉端滋扰"。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九月,从全国各地征求的图书已逾万种,从而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国家藏书。在乾隆帝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继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库全书荟要》首先告成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部《四库全书》亦先后抄写完毕,并陆续入贮各阁。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总而言之,在乾隆三十年至六十年,库银长期保存在六千万两以上。根据资料统计,乾隆时期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第一。其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制造业总量是当时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经济学著作《白银资本》一书说,当时的清朝,不但是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世界经济中也占有支配地位。文化事业也很发达,清朝进入了人们赞称为文治武功兼备、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的"康乾盛世"时期。鼓励农桑,普免钱粮,经济飞速发展,重视文化教育,此为其第二功也。

在经济飞速发展,大清国库日益充足的情况下,康熙开始了他的"武功",平定内乱,抗击外敌入侵。也是其一生最精彩的部分,最值得后世称赞的功劳!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内乱,七月,弘历开始派兵进剿四川瞻对地区的叛乱。九月,收复上瞻对,进剿下瞻对。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帝东巡,驻曲阜,谒孔林,并赴泰安登泰山。

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平定大金川作乱,土司头目莎罗奔乞降。

乾隆十五年(1750年),平定西藏地方贵族割据势力的武装叛乱。并于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平叛斗争胜利后,立即废除了旧有的藏王制度,并成立了由四名噶隆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不久,又制定《西藏善后章程》,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

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于巴达克山部击杀大、小和卓木,平定天山南路的叛乱。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乾隆帝因为沙俄驻兵和宁岭等四路,声言与清廷分界,于是谕阿桂、车布登扎布以兵逐之。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云贵总督杨应琚奏报缅甸各部头人内附。乾隆帝以杨应琚病,命杨廷璋赴永昌接办抵御缅军。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月,缅甸乞降,乾隆帝命清军班师,缅甸国王孟驳向清朝称臣纳贡。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小金川与沃克什土司相勾结挑衅,十一月,土尔扈特蒙古脱离俄国羁绊,返回祖国。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土司索诺木朋楚克、僧格桑分别攻掠附近土司,乾隆帝出兵征讨大小金川。经过两年的战斗,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底,始将大、小金川最后平定。并且彻底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从此,这一地区最终结束了混乱相争的局面。

经过乾隆一生的南征北战,开疆扩土,清代版图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的版图扩展到1380万平方公里。并且对边疆地区,基本都实现了有力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此为其第三功也,也是整个清朝最辉煌的一笔。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帝在中年以后,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乾隆帝本人的生活是极为奢侈的。他多次巡幸各地,游山玩水,靡费特甚。他大兴土木,任意挥霍,耗费了大量的国帑。在皇太后八十寿辰以及乾隆帝自己八十寿辰时,"京师巨典繁盛",与皇太后六十寿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竞相效仿。

同时,吏治败坏也成为乾隆后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乾隆帝晚年宠信和珅,导致和珅专权达二十四年之久,贪赃枉法,严重破坏了吏治。在他秉政期间,搜刮到了骇人听闻的巨额财富,而乾隆后期的政治亦因此而达到了非常腐朽的地步,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而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发生的两淮盐政高恒、普福和盐运使卢见曾贪污盐引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甘肃捐监冒赈奇贪案以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东巡抚国泰、于易简亏空库帑案,虽然涉案者皆处死,但是贪风的恶性发展使得各级官吏严重不纯,为政素质普遍降低。乾隆中期以后,官场中更形成了种种层层相因的陈规陋习,各级官员均已相互送礼为荣。

乾隆中叶以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残酷的封建剥削,将广大农民逼向绝境。与啼饥号寒、无以为生的广大农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封建统治的腐败没落,预示着皇朝日渐衰落的命运。封建统治的腐败没落,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乾隆朝末期以后,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乾隆晚年,贪图享受,骄奢淫逸,任用和珅,导致大清吏政腐败,贪渎之风盛行,导致白莲教起义,使大清从极盛走上了中衰。此为其第一过也。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和珅部分家产

虽然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可以称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但是其对文化思想的束缚也同样是历史之最,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搞文字狱最多的一个皇帝。乾隆在位期间,发生过一百三十起文字狱。期间毁灭了历朝历代积攒下来的无数宝贵的书籍。

大兴文字狱,毫无疑问是其第二过也。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而其一生中最大的过错,小卡认为就是闭关锁国。乾隆在位期间,正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空前变化的时代。公元1730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乾隆三十四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机械化大生产已经开始。

是非功过细分说(四)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虽然乾隆时期,宫中有很多西洋的传教士和舶来品,乾隆只是对钟表十分喜爱,对西方人所进贡的火器视为玩具,珍藏在仓库,对西方文明科技的发展不感兴趣。他自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高速时期,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让西方国家认识到,在清朝繁华的表象背后是一个纸老虎。乾隆落后的外交思维和对于外来事物的排异,对此后清朝落后于世界,负有直接责任。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历2月7日),乾隆帝于养心殿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十一皇子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三月,大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四月,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九月,葬乾隆帝于裕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