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度過自己的一天

太平洋的暖溼氣流與西伯利亞帶來的寒冷空氣,在北緯40°的地方交匯,形成了一場早春的雨水,在我國民間一向有春雨貴如油的傳說,這場春雨為農民的播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凌晨四點,在紫禁城,這座象徵封建王朝最高權力的建築裡,愛新覺羅 弘曆緩緩的睜開了眼睛,這位正值中年的帝王,有著令人異常敬佩的旺盛精力,起身,下床,早已在旁等候多時的小太監和宮女們雙手奉上淨水、毛巾與青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這位帝國的實際統治者。

弘曆在完成洗漱後,通常會到花園中鍛鍊身體,作為一名滿清皇帝,他深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鐵打的筋骨便換不來永治的江山,耍劍,是弘曆最喜歡的一項運動,尤其是太極劍法,綿裡藏針,柔中帶剛,也符合弘曆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統治者,四兩撥千斤的治國道理。

皇帝如何度過自己的一天

孝道是中國傳承了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這其中包含著家國天下的道理,家既是國,國既是家,對於一個帝王,為天下萬民做出表率既是情感需求也是政治需要,三十六人抬的帝輦緩緩落下,弘曆在大太監張玉的攙扶下,向他的母親——鈕鈷祿氏行禮,這位雍正皇帝的寵妃,甄嬛傳、延禧攻略劇中皇貴妃的扮演者,是清朝史上,壽命最長,享福最多的一位老太太,就因為他生了一個當皇帝的兒子。在弘曆的眼中,這位慈祥的老太太既是大清國的聖母皇太后,也是疼愛自己的母親。

請安之後,皇帝開始進行讀書,弘曆從小就和祖父玄燁一起生活,他對自己的爺爺有著特殊的感情,他的爺爺既是他的長輩,也是他政治上的導師,所以,清早誦讀《聖訓》,既是對爺爺的崇拜,也是爺爺對他的殷切希望。

讀完聖訓,這個時候,皇帝準備進早膳,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作為這個帝國最尊貴的統治者,他的餐食也不過是滿足一個人的基本飲食需求。

御膳房中,掌勺的董師傅,自六歲就已經進宮,經過日月的打磨已經完全掌握了皇帝的味蕾的秘密,他擁有這廚師界的最高榮譽——御廚,董師傅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這六尺灶臺前,為一個人烹飪天下美味。

董師傅:這沒啥,他皇帝不也四銀麼?呲飯也一樣,要想呲滴好,就四多放鹽,弘曆這小子口重,他爸爸呀,口淡,給他爸爸做飯就得少放鹽,少放味精,而且啊,這早飯啊,必須吃滴好,營養得跟的上,你就說這油條吧,我和麵啊,都得用的是東北產的小麥面,有嚼勁,不沾牙,然後必須用上我自己配置的地溝油炸,賊拉香,弘曆就好這口,嘴上說簡單呲,其實,比誰都事逼,飯簡單,做著可特麼費事了,要我說,就是剛吃兩天飽飯。。。。。。

董師傅被侍衛拉出去砍了。。。。

所以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中國人在數千年的歷史裡,總結的失敗教訓足夠我們受用終身。

弘曆的早餐,簡單而又富含營養,是經過御廚用生命探索出來的食物,在中國,火候不單指的做菜,也是中國人對於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

太監與宮女每個人都端著一個托盤,然後忙中有序,快而不亂的將餐點擺到桌子上,油條、豆漿、包子、麻花、老豆腐、鍋巴菜、羊湯、煎餅果子。。。。。。。種類繁多,琳琅滿目,今天乾隆皇帝吃的是天津的早餐。(導演:特麼誰配的詞,劇本錯了!!)

皇帝的早餐,簡單中包含著細膩,普通裡蘊含著玄機,看似清粥小菜,但每一道工序都經過了實名認證,在嚴格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同樣也保證工藝的上品,這也印證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理。

吃過早飯,皇帝開始審批奏摺,實際上,皇帝每天並不是像影視劇中,天天上朝,有本奏來,無事退朝,那樣的工作效率,就是治理一個縣城也不可能,弘曆每天就是和幾個軍機大臣,傅恆、劉統勳、紀昀等商量國家大事,由臣子獻策,皇帝批准。

除了軍機大臣以外,其他官員與皇帝的溝通,主要通過奏摺。

巡撫:@弘曆 ,皇上您好,奴才給您磕頭了。

弘曆:@巡撫,朕知道了!

總督:@弘曆,皇上您好,臣給您請安了。

弘曆:@總督,朕知道了!

提督:@弘曆 臣恭請聖安!

弘曆@提督,朕知道了,你們特麼說點正事行麼?

批閱奏摺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歷史對於旁觀者來說是一段故事,對於親歷者來說,是一段切身的喜悅與悲痛。

清朝的皇帝,每天只吃兩頓飯,中餐作為一天中的正餐,自然是格外的豐盛,御膳房董師傅的徒弟張三胖被提拔為新的御廚,作為掌勺大師傅,張三胖會繼續承擔起已故董師傅的責任。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邑,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滷煮鹹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晾肉,香腸,什錦蘇盤, 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

通常滿漢全席裡的菜品不會出現在皇帝的餐桌上,但是也總比尋常百姓家要吃的豐盛一點,一頓飯也要吃掉二十多道菜品。一頓飯菜彰顯了帝王之家的風範,同樣也表現出封建王朝等級森嚴的制度。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弘曆會走到自己的書房,欣賞自己收藏的畫作,然後在空白處不遺餘力的蓋上自己的各種印章,唯恐後代看不到類似的書畫曾經被弘曆收藏過,這種習慣,也隨著乾隆的南下巡遊被髮揚光大,各種名勝古蹟被弘曆或寫或刻上乾隆皇帝到此一遊的印記,據史料記載,乾隆是第一個被列入破壞文物古蹟不文明遊客名單的人。

皇帝如何度過自己的一天

弘曆:我這個習慣啊,確實不好,但是也沒人告訴過我呀,我覺得我扣上了章,別人就不能再往上面寫字了,我認為這是一種對文物古蹟的變相保護。。。。。。。。

夜晚,靜謐的夜風拂過大地,在鳥鳴蟲語的時候,乾隆皇帝又準備睡覺了,但是作為一名皇帝同樣需要考慮生理需求與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子嗣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會對自己的生育能力,有著蜜汁自信。這也就是我們傳承五千年曆史的根本保證,歷史文化的傳承,關鍵還要靠人的本身,而不是單純的文字。

敬事房會送來各種牌子,這種牌子上面寫著後宮佳麗三千的姓名,皇帝會在牌子中隨機抽選,選擇 自己晚間的伴侶,在這個時候,皇帝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同樣需要來自另一半的安慰與溫柔。

從殷商到晚清,從東方到西方,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一個君王,文化的交流促成了時代的演變與進步,猶如秘境一般,滾滾長江東逝水,每一段歷史,每一位帝王,每一個創造歷史的人物,在我們今天看來,都是一段讓人久久回味,值得品嚐的故事。。。。。

皇帝如何度過自己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