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縣畜產局集體為"中國莎能奶山羊之父”劉蔭武教授陵園敬獻花籃

導讀: 為了紀念劉蔭武教授一生致力於奶山羊產業發展、信念堅定、不畏艱難、忠於事業、熱愛人民的進取精神,引導全系統幹部職工弘揚愛國奮鬥精神、紮根一線、與時俱進、勇挑重擔、頑強拼搏,開創奶山羊產業發展新局面。

隴縣畜產局集體為

2019年4月4日,隴縣畜產局為了引導全系統幹部職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不忘初心,舉辦了“清明節祭掃劉蔭武教授陵園活動”。縣畜產局、縣畜牧站、縣獸醫站全體同志,2018年度“奶山羊技術標兵”,部分奶山羊場技術人員代表1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隴縣畜產局集體為

縣畜牧站站長邊會龍主持並宣佈“隴縣畜產局清明節祭掃劉蔭武教授陵園活動”開始。大家手捧鮮花,保持肅靜。縣畜產局、縣羊乳辦、縣畜牧站、縣獸醫站分別向陵園敬獻花籃。

隴縣畜產局集體為

全體人員向劉蔭武教授陵墓三鞠躬。縣畜產局副局長李廣文介紹劉蔭武教授豐功偉績。縣畜產局局長王拴成做了總結講話。

隴縣畜產局集體為

王拴成局長在講話中指出:奶山羊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省市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前景突出。奶山羊產業發展也被列為我縣的頭號工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大家要有這份榮譽感,同時還要認識到自身責任重大。希望大家能夠學習劉蔭武教授信仰堅定、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習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進取精神,學習他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學習他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共同為發展隴縣奶山羊產業和建設百億生態乳都,不懈努力,加壓奮進。

最後,全體人員瞻仰劉蔭武教授陵園,並向陵園獻花。

隴縣畜產局集體為

通過開展祭掃活動,緬懷劉蔭武教授的先進事蹟,學習他兢兢業業的工作幹勁,傳承和弘揚他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治學風範和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公僕情懷,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發展奶山羊產業的大好機遇,更加珍惜奶山羊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

劉蔭武同志生平簡介

劉蔭武教授(1916年5月17日-1990年9月15日),河南省尉氏縣人。1935年赴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留學,抗日戰爭爆發時,毅然回國,就讀於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畜牧專業。1940年畢業後,留校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並出任西北農業大學奶山羊研究室主任、畜牧試驗站主任,是全國奶山羊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劉蔭武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畜牧學家、奶山羊專家、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同盟陝西省委委員、陝西省勞動模範、西北農業大學教授。

劉蔭武教授執教50年,一生忠於黨的教育事業。他堅持把科研與推廣緊密結合,他主持選育的“西農莎能奶山羊高產品種群”,因體型好、產量高、群體大而馳名中外,迄今已向全國29個省、市、區推廣良種達6000餘頭。在他的推動和影響下,目前全國已建立奶山羊生產基地縣64個,其中經農業部、輕工業部、商業部聯合組成的“全國奶山羊領導小組”認可的基地縣有39個。全國奶山羊頭數已發展到300多萬頭,年產羊奶4億公斤。全國已建成羊奶製品廠169個,年產乳品4.5萬噸,大大緩和了國內的奶粉緊缺局面,並向國外出口。

1978年,西農莎能奶山羊純種選育和推廣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獲農業部農牧技術改進一等獎、陝西省科研成果一等獎及陝西省勞模稱號。1984年,劉蔭武教授榮獲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1985年榮獲農牧漁業部優秀教師證書,1990年榮獲陝西省科技精英稱號。他先後發表了《西農莎能奶山羊純種選育》等十餘篇論文,在晚年主持編寫了《實用奶山羊生產學》一書,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奶山羊研究室,在奶山羊的良種選育、飼養技術和羊場經營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養羊事業的發展。為了解決我國人民的蛋白質營養問題,劉蔭武教授向中央領導和國家有關部門及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受到了重視和採納。1983年以來,劉蔭武教授曾任第三屆陝西省人大代表,陝西省政協委員,並當選為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後兼農業部畜牧局、陝西、北京、天津、河南、西安、寶雞、開封等省市的畜牧技術顧問。

1986年,劉蔭武教授被隴縣人民政府聘為農業生產顧問,他帶領專家學者,深入隴縣唐家莊鄉躍先村,扎進荒山溝壑,渴了就喝山旮旯裡的水,餓了就吃冷洋芋,對畜牧產業發展進行全面調研,對隴縣莎能奶山羊基地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1987年-1989年連續三年駐耀先村開展以奶山羊為主的各項工作,創新了“草+糧+羊”生態農業循環發展模式。1988年劉蔭武教授多次奔波協商、聯繫物資,為耀先村架設了高壓線路,全村通了電,結束了無電的歷史。

劉蔭武教授為了向農村、山區和邊遠貧困地區推廣發展奶山羊,不顧年邁多病,經常深入山東、雲南、河南及陝西等省進行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為發展奶山羊和建設生態農業漚心瀝血。即使在病榻上,仍然不斷地同前來探試的各級領導和有關人員商談工作,還把一些縣、市的有關人員邀請到病房,對各項工作一一進行具體安排,表現出對工作高度負責精神。就在彌留之際,劉蔭武教授還在病房用錄音機錄下了自己對奶山羊科研、推廣的設想,希望能為人民做出自己最後的一點貢獻。

劉蔭武教授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深入生產實際,深入農村,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奶山羊事業,為發展我國的畜牧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國內畜牧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深受人民群眾的敬愛,農民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羊教授”。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劉蔭武教授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高尚品質鼓舞著一批又一批的人去追隨他的腳步,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