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市,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介於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之間,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下轄1市8縣6區,1個正廳級規格的洛陽新區、4個開發區、17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人口710.1萬人(2017年)。

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為都。1948年,洛陽解放。1954年,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成立地級洛陽市。

洛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1] ,世界文化名城,[2]國家區域中心城市。[3]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稱。[4][5]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4]

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640.8億元,同比增長7.9%,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增速1.3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

歷史沿革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聖城”之一 [1]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河出圖、洛出書”,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均誕生於此,道學發源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譽 [7]。洛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5]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黃河中下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臺地上,分佈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4]

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西亳,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正統王朝先後建都洛陽,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從夏至清朝中後期,洛陽讀書音一直為標準音。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洛陽雅言

[8] 。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9]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師二里頭)為都 [10] 。根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二里頭(一至四期)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11]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後的數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後累計200餘年。偃師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12][13] [14][15][16][17][18]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成周 [19]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 [20] ,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11]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 [21] ,自此,有23個國王都居洛陽,前後歷經500餘年之久。 [11]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11]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 [22] ,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 [11]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新室東都”和“中市”。 [23]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 [24] ,史稱東漢,改洛陽為雒陽,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

[11]

黃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稱曹魏,設司隸校尉部。 [25]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東晉時稱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26]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洛共計330餘年。北周平齊之後,升洛陽為東京,設置六府官,號東京六府。 [27]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臺省;三年,廢行臺,以洛州刺史領總監;十四年,於金墉城別置總監。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 [28] ,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裡處,新建洛陽城。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 [29]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 [30]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唐玄宗長期居洛 [31] ,曾敕令大修中嶽廟,並賜風穴寺(在今汝州)內佛塔名“七祖塔”。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 [32] 。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

[33] ,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以更大的規模開鑿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大像龕便是盛唐雕刻藝術的輝煌代表。武則天還令薛懷義為白馬寺住持,大規模整修白馬寺。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唐代,中國佛教臻於鼎盛,佛教史上勢力最大、影響最廣、流傳最久的教派禪宗在洛陽形成。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後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王朝,史稱五代。其中,後梁 [34] 、後唐 [35] 、後晉 [36] 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這一時期洛陽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以上計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朝以洛為都,洛陽成為中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葉安祿山都曾在洛陽立國。

宋以洛陽為西京 [37] ,置河南府。朝廷設“國子監”於洛陽,名臣遺老和文人學士多會於此,趙普、呂蒙正、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都曾居住洛陽。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理學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陽著書講學。司馬光在洛陽完成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11]

金代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時因洛陽舊城譭棄,便在隋唐城東北角另築新城,周圍不足9裡,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僅是隋唐洛陽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為京,降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民國9年(1920年),直係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

民國12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適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民國21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國民政府遷都洛陽。“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民國27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1]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縣。1956年,相繼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

中國“洛陽”概述

洛陽(7)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市郊區更名為洛龍區,轄8個鄉鎮,1個辦事處。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發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2016年12月28日和29日,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先後批覆並印發《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上述兩個《規劃》均將洛陽定位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17年2月3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將洛陽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