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个俏丽寡妇

白娘子的传说起源,可追溯到唐代。

唐代《博物志》中:青年男子李黄在街上见到一个穿白孝衣的年轻寡妇,容颜绝美,想买衣服却发现没有带钱。李黄上前借钱给她,女子邀请李黄一同回家取钱还他。

李黄去了,白衣女子又邀请李黄小住几天,李黄住下了。

女子家中只有一个青衣老妇,自称是女子的老姨。老姨跟李黄说,如果他能替白衣女子偿还三十千钱的债务,就让白衣女子以身相许报答他。

李黄同意了,与白衣女子做了三天夫妻后,李黄满身腥气,病卧在床,身子渐渐化成脓水。

白衣女子居住的楼阁变成了大树,树上挂着三十千钱,附近的人经常看到一条巨大白蛇出没于树下。

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个俏丽寡妇

宋代《西湖三塔记》中:后生奚宣赞清明游西湖,救了一个走失的小女孩白卯奴。他送小女孩回家,见到女孩的母亲,是一个白衣娘子,也是个貌美如花的寡妇,还有一个皂衣婆婆。

白衣娘子强迫奚宣赞跟她结为夫妻,同住半个月后,奚宣赞面黄肌瘦。白衣娘子准备换新的夫君,要吃了奚宣赞。白卯奴记着奚宣赞的恩情,帮助他逃走。

奚宣赞全家搬到别处避祸。第二年又到清明节,奚宣赞拿弹弓打下树上一只老乌鸦,老乌鸦落地,跳了几跳,竟变成了先前那个皂衣婆婆。

皂衣婆婆把奚宣赞捉回去,白衣女子又强迫奚宣赞做了半个月夫妻,然后又要吃他。卯奴又救了他,把他送回家中。

奚宣赞的叔叔是个得道高人,从外地云游回来,得知情况后,施符请神将,捉了皂衣婆婆、白衣娘子和卯奴。白衣娘子是条白蛇,卯奴是只乌鸡,皂衣婆婆却是只獭。

奚真人把三怪关在罐子里,用符封住,安置在湖中心,又造了三个石塔,镇住湖中三怪。

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个俏丽寡妇

明代《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前篇已经详述,不再多说。只提一点,就是许宣与白娘子初遇时,白娘子介绍自己:“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亡过了。”

可见,这里的白娘子,仍是一个寡妇,身边只有个丫环青青,是个青鱼精。

白蛇报恩、误饮雄黄酒、盗仙草、水漫金山、状元祭塔等,早先在民间口头流传。直到清代《绣像义妖传》,才收录成完整的故事。

故事里,白娘子有了正式的名字白素贞,有了儿子。许宣改叫许仙,在白娘子被法海镇压雷峰塔后,他出家陪伴白娘子修行,不似明代许宣那么无情。

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是个俏丽寡妇

再到《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中,小青修炼成功,破塔救出白娘子,两姐妹一起追打法海。

玉帝也责怪法海多管闲事,派天兵天将捉拿他。法海只得逃进了蟹壳里,成了蟹壳和尚,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

及至流传到现在,关于白娘子的内容继续丰富。白娘子不再是一个俏丽的寡妇妖精,而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