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前段時間,在兩會上,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提出修改《教師法》的議案:《教師法》要明確寫清楚教師具有教育懲戒權。

我個人認為,即使明確了懲戒權,懲戒權歸還給了學校,老師也未必會接,教育現狀也未必有改善。

要想懲戒權歸還學校,先把家庭懲戒權建立起來。

以前的教育大環境,老師敢管學生

小時候,家長送孩子上學校,總要跟老師多說一句:“老師,這孩子不好好學習、淘氣,您,該打就打、該罵就罵……”。

有些孩子爸,還會示範性的在兒子屁股上踢上一腳,場面一片歡樂!

小時候,開學前每位同學都要做一根教鞭送老師。

開學前,小夥伴們成群結隊的,到處找可以做教鞭的樹枝;有同學的爸爸是木工,給刨的光滑的教鞭刷上油漆,真是讓人羨慕!

老師的教鞭,有用來敲指黑板上的板書,有時用來打淘氣學生的手心。

小時候,孩子們都很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

老師,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存在著的!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現在的教育大環境,養孩子是秀場

現在的家長,特別是部分媽媽,養孩子都是在做秀,秀給別人看。

火車上,一對老夫婦,帶著兩個孫女。

火車快到終點站時,小孫女的媽媽打來電話,奶奶放了免提,只聽那邊的媽媽掐著嗓子,細聲細氣的說,寶寶,你一路累不累啊?

媽媽,明天去小叔叔家接你,好吧!

下了火車讓奶奶領著你點,媽媽想你……。

老人帶著兩個孩子,一路辛苦,這個媽媽,難道不應該先關心一下老人嗎?

囑咐一下自己的女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書包自己背,孩子能照顧好自己就是給老人分憂了,有餘力再照顧下爺爺奶奶。

而這個媽媽,嘴裡說著想孩子,竟然當晚不去接孩子,而是要等到次日,言行不一,滿口的想念都是在搪塞孩子。

有的媽媽,對著四、五年級的孩子,大叫寶寶。

如果真的拿孩子當寶兒,那就好好教育,認真陪伴!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面對自家的熊孩子,一句大言不慚的——我們家孩子是放養的!聊以自慰!

有的媽媽,跟孩子生氣,就把孩子送去奶奶家,車門一摔走人了,或者把孩子一整天的反鎖在房間裡;1分鐘後,在外人面前,卻滿臉堆笑的抱孩子上身,又是親、又是啃,一副母慈子孝的樣子。

孩子,往前跑摔倒了,媽媽趕急說,慢點、慢點……。

他已經摔倒!

媽媽的那句“慢點”是說給誰聽的?

母子之情,應該只是母與子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沒必要秀給外人看。

但是,現在,很多媽媽,帶孩子時,眼睛一直在尋找著“觀眾”。

有的媽媽,為彌補沒有陪伴孩子的虧欠。

在吃上跟孩子較勁,因為,給孩子吃,是最容易做到的;就像陪伴孩子的時候,給孩子一個iPad玩遊戲最省事。

孩子不吃,媽媽就威脅說,我不再愛你了,我不跟你好了!

孩子被逼的一直吃,一個小人兒,吃下那麼多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生病。

家長要麼是做秀、要麼是賄賂孩子,人前人後兩張皮的表演著自己多愛孩子。

以為,孩子小,就肆無忌憚的得胡作非為;其實,孩子已經有記憶了,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他會看清家長的真面目。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父母的真愛,才能讓孩子有底氣、有力量

前幾天,一個訪談節目,朗朗剛去美國讀書、參加比賽時,朗爸隨行照顧。

剛到美國第一天,朗爸對朗朗說,我告訴你啊,我不怕美國警察,我該收拾你還收拾你啊!

朗朗玩笑的說,那你就不怕被遣送回國啊?

說完這些,朗朗爽朗的大笑。

朗爸是嚴父的代表,可是,你看到郎朗和父親之間,因為父親的嚴厲,而產生隔膜了嗎?

並沒有吧!

現在,有些人推崇美國的放養式教育。

但是,你要知道,美國的父母是真不管孩子的,孩子長大了也是真不管父母的。

中國的父母,捫心自問,你們能受得了嗎?

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大人們逼問,你跟誰好啊?

是奶奶還是媽媽啊?

有些媽媽,甚至因為孩子跟奶奶更親,發脾氣生氣,非逼著孩子排名次,第一喜歡誰、第二喜歡誰……,非得讓孩子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才能證明你對孩子好,孩子跟你親!

遠看古代,近觀世界,猶太人有仗,中國古代有戒尺

喊著拒絕懲戒孩子的成人,都是在做秀!

他們不必為自己喊的口號負責。

有規矩的愛,才是真愛。

家長自己不管教孩子、不懲戒孩子;又不讓學校教育懲戒孩子。

那麼,有一天孩子離開了菁菁校園的保護走入社會,不再年輕的家長,不可能再陪在孩子身邊保護孩子,孩子沒規矩的行為,會有很多人幫你懲戒你的孩子,那時候,家長連在旁邊看的權利都沒有。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老師心中的懲戒尺度,總會比家長低半格

老師“犯不著”為不懂事的家長管教他的孩子!

現在,老師們畏手畏腳的不敢管學生,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沒有懲戒的職能,孩子也缺失了敬畏之心。

我不是要提倡,老師人手一個教鞭、戒尺,然後天天打孩子、罵孩子。

但是,最起碼的應該讓老師,能夠有些懲罰的機制、懲罰的權利、跟懲罰的勇氣吧!

喪心病狂,無辜打罵侮辱學生的老師還是個例。

成年人,坐下來細數一下,我們遇見過的老師們,是不是感動的更多一些。

地鐵上,三個一起放學的孩子,其中一個小女孩的書包在她爺爺身上揹著,另外一個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書包、飯兜、美術用品都在自己身上揹著。

一身輕鬆的小女孩對那兩個孩子說,把你的書包給你奶奶吧。

小男孩,瞪大眼睛,義正言辭的說,你讓我爸爸的媽媽給我背書包,我會被我爸爸踢屁股的。

孩子臉上看不出“被爸爸踢屁股”是羞於說出口的糗事,看到的是他說這句話時候的自豪,因為他沒給爸爸的媽媽添麻煩。

然後,他對那個小女孩說,你的書包應該自己背……。

什麼叫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是有規矩的愛,真正的愛是有邊界的愛,真正的愛是有尺度的愛,真正的愛是讓孩子體驗苦盡甘來的權利,真正的愛是讓孩子體驗挫折後的成長。

家長是有規矩的,是有懲戒的;老師才敢對你的孩子加以管教,老師不但會管,還會嚴管!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家長的態度,就是老師教育標準的風向標

兒子班上,有一個男同學玩遊戲,老師找過很多次家長無果。

後來,發現孩子的媽媽,也跟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在遊戲裡面比排名。

老師也就不管了。

家長都不管,老師憑什麼去管,家長管了老師才可能管。

所以,教育的懲戒權歸還學校,並不是當務之急。

因為,即使迴歸了,老師也未必接,家長也未必領情。

前幾年,北京環路上有一個標語: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其實,我覺得標語應該改成:淨化成年人生活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因為,未成年的成長環境是成年人提供的。

當務之急是教育家長,尊師重道!

孩子四年級的班主任,因為批評學生,家長找到學校,老師被調到分校。

老師批評學生,學生哭了,家長覺得孩子受委屈了。

老師走之前,正好趕上家長會,老師在家長會上問,孩子犯了錯誤,成人要不要提醒孩子改正?

老師繼續說,作為老師,看見孩子的不良行為,老師應該提醒。

雖然,不是學習上的事情,為人處事上的事情,老師也應該提醒……。老師潸然淚下,當著學生、當著家長……。

不得不承認,有的孩子確實天生比較敏感。

從出生可能體質就不好或者是早產兒,缺少安全感,脆弱敏感;稍微說他一句,哪怕給他一個眼色,他都受不了,自尊心特強。

但是,我們不應該把孩子的心歷練得更強大些嗎?

孩子長大進入社會,社會是不會保護我們的小心臟的!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家長,成了學校的教鞭、戒尺

當下的教育,懲戒如何做的呢?

學校用一句口號——讓家長參與教育。

這口號沒錯。

但是,這個參與不應該是現在這種參與方式——學校把家長當成了教鞭、戒尺,通過家長去懲戒他要懲戒的學生,這是懦夫在做的事情,學校成了懦夫!

老師,當的是擔驚受怕,不敢管,封住嘴、束縛嘴。

學校為什麼將孩子在校表現,用各類的APP軟件分享給家長,或是在家長群裡發佈孩子成績及作業完成情況等,不就是要借家長的手懲戒孩子嗎?

聽過一些小學生在校的違紀現象:

有淘氣的男生,因為上課紀律,在課堂上跟老師頂起嘴來:“老師,你事兒真多!我爸說了,學校的老師事兒就是多。”

有女同學,在科學課上,就坐在座位上高聲的喊:“老師,我想打你的屁股……”,全班鬨堂大笑……。

補充一句,科學老師是一位男老師。

孩子,在學校跟老師學習知識及做人的道理,維護老師的威嚴和權力,老師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現在,學校裡的老師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哄孩子。

中國人把孩子養的太金貴,一個個都是公主、王子。

過去,孩子在學校裡的作業、表現大部分都能在學校教育解決,不用等家長出面,真到了請家長的層面,那都是大事了!

現在呢?

每個孩子後面,都配個全職媽媽,孩子還教育不好,為什麼?

因為,媽媽沒學習怎麼當媽媽!

老師應該擁有懲戒權,但家中的戒尺才是孩子的底氣和力量!


要想懲戒權歸還學校,先把家庭懲戒權建立起來

現在,教育的大環境是,大部分家庭對孩子過度溺愛。

有教育專家,還在喊著“快樂學習”的口號——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學習就沒有快樂!

家長在討好孩子,老師只會比家長的教育標尺低半個格,不可能比家長的教育標尺高半個格的。

上初中以後,有中考、高考的壓力,大部分家長可能還會尊敬老師,接受老師對學生不良行為的懲戒,為時已晚!

小學,是孩子行為、習慣、性格養成的階段,別再浪費對孩子的管教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