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玉器紋飾運用陰刻線比較多,其陰線與商代玉器有相似之處,既有單陰線,又有雙勾陰線,區別兩個時期陰刻線主要看四個方面。

(一)看陰線轉角的圓滑度。陰線轉角之處,西周玉器給人的感覺是飽滿、圓滑、流暢、自然,而商代玉器給人感覺相對生硬、毛糙、不講究,即使一些雕刻精緻的商代玉器,也多少能找到這種感覺。這個方面的區別,其實與玉器的等級和精緻程度無關,是一種風格和審美上的差異。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鳥紋雙援玉戈

這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晚商鳥紋雙援玉戈,雕刻算得上精緻,但在一些陰線轉彎之處給人感覺還是比較生硬。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獸面紋玉刀

這件婦好墓出土的晚商獸面紋玉刀,比那件鳥紋雙援玉戈雕琢更細膩,但陰線轉彎之處還是能夠找到生硬的感覺。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夔龍紋玉璜

這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西周夔龍紋玉璜的陰線轉角處與商代玉器明顯不同,是一種婉轉流暢的感覺。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人龍紋玉璜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夔龍紋玉璧

以上這兩件陝西韓城梁帶村出土西周玉器陰線,那種婉轉、流暢、飽滿、自然的感覺也十分明顯。

(二)看陰線線槽的傾斜度。陰線槽一側直立走刀、一側大角度傾斜的斜刀工,也叫一面坡,是西周玉器刀工的一個標誌性特點。但實踐中可以發現,一些商代玉器的部分陰線或陰線段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細究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的這種區別,一是在一件玉器上西周斜刀往往是成系統的、高含量的,是有意而為之,而商代玉器只是偶爾有一條線(如動物眼睛、鱗羽)或都一段線(如弧線轉彎部分)出現這種情況,是跳刀、修磨無意中形成的;二是西周一面坡比較規範,就是一面直刀、一面斜刀,而商代玉器可能是兩面坡,原因同樣也是前者為有意為之,後者是無意結果。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龍紋玉玦

仔細觀察上圖這件婦好墓出土的商代龍紋玉玦,可以發現有許多線條、線段出現類似斜刀的工痕,它與西周玉器一面坡的區別在於:一件西周玉器上的一面坡刀法往往是全局性運用,而它則不是。對比下圖這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西周玉鳥就可以看出區別。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玉鳥

下面這件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玉鵝,脖子部分的刀工有些像一面坡,但卻不是一面坡,而是反覆磨刻出的“兩面坡”。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玉鵝

(三)看陰線接線的細膩度。許多商代玉器的陰線,在接頭的地方處理不夠精準,有的接過了頭、有的沒有接上,西周玉器出現這種情況相對較少。形成這個差別的原因,應當與玉器等級和雕工精細程度無關,而是與工藝的發展進步有關,可能商代玉器雕刻時定位難以做到十分精準,而西周更好地解決了定位問題。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早期玉蝙蝠

上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代早期玉蝙蝠,可以看出接刀處相對比較粗礦。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晚期玉蛙

上圖為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蛙,也存在這種現象。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商代玉人

即使是這件十分著名的婦好墓出土商代踞坐玉人,其接刀處也可以發現有的接過了頭、有的沒有接上的情況。

最後,再專門分析一下商代和西周玉器雙勾陰線的區別

。西周玉器和商代玉器中都常見雙勾陰線,二者既有傳承關係又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一是細雙勾陰線。西周玉器細雙勾陰線和商代相似,都像是直立刀刻劃而成,兩邊沒有深淺之感。對飾刻細雙勾陰線的玉器究意屬於商代還是西周,重點觀察其陰線轉角圓滑度、接線細膩度。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西周人龍紋玉環

這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西周人龍紋玉環,由細的雙勾陰線刻出人龍紋,就這種細的雙勾陰線來看,與商代差別不大。

二是粗雙勾陰線。西周玉器粗雙勾陰線主要運用一面坡刀法。西周早期玉器一面坡陰線通常成雙組合構圖,類似於商代晚期的雙鉤陰線,差異在於商代為兩條勻細的陰線,而西周早期的雙線均為一面坡寬陰線。西周中晚期一面坡陰線大多與細陰線組合構圖,即在一面坡陰線的豎直邊牆表面,沿一面坡輪廓勾出細陰線,這是對西周早期一面坡雙陰線的改進,視覺效果更有層次感。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陝西周原博物館收藏西周玉玦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陰線的四個方面區別

信利博物館的西周鳳紋玉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