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兴名臣曾左彭胡的18条冷知识

01左宗棠其实做过上门女婿。主要是因为穷,不得已入赘湘潭周氏。

02左宗棠和陶澍是亲家。当时左只有27岁,三次会考落第,只有举人身份,而陶澍已是两江总督。一个27岁没有发迹的年轻人和南京军区司令接上了亲家,这人生实在开了挂。

晚清中兴名臣曾左彭胡的18条冷知识

03左第二次会试时,本来已经中了,是湖南第十五名,后来考官发现湖北少了一个,便转而把这名额给了湖北,左于是落第。历史给这位剽悍的大帅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04左第三次落第后,气得发誓再也不考。但没有进士出身,就不能成为大学士,死后不能谥文,于是这成了左的心病。后来功成名就,竟然撒娇说要去考进士。慈禧便赐了个同进士出身及大学士。死后得以谥文襄。

05一代名臣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因此胡和左的身份有点尴尬,但也不妨碍他们称兄道弟。然而,看他们的书信往来,胡林翼还是恭恭敬敬地称左为姻丈。

06陶澍堪称大清第一伯乐,林则徐、胡林翼、左宗棠都是他发掘出来的。陶澍之能发掘左宗棠,左的一副对联功不可没。因这副对联,27岁的左宗棠受到两江总督陶澍赏识,还结成了亲家

07胡林翼的人生也是开挂的人生。老爹胡达源是探花,一榜第三名,不过官做的不大,但胡林翼还有个足够牛逼的岳父。他岳父看上他时,胡林翼只有7岁。

08胡林翼聪人很聪明,脑子反应快,但年轻时不上进,被探花老爹打了一顿。痛改前非后25岁中进士,俗称红翰林。曾国藩也是,尽管他看起来笨笨的,但28岁就中了进士,也是红翰林。

09胡林翼在京城当翰林时,曾和一个善化籍(约相当于今长沙县)的同乡去逛窑子,后来被有司捉了,但这个同乡趁机会落下他偷偷跑了。于是后来胡林翼治军不喜欢用善化籍的。据有关清代笔记介绍,这位同乡叫周寿昌,能诗工文,在百度百科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10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年进士。曾国藩中进士后迁升很快,七年从七品翰林做到吏部侍郎,相当于处级爬到副部。在京城时期,李鸿章与哥哥李瀚章两兄弟以年家子身份向曾国藩问学,后来又入曾国藩幕。李瀚章先入幕,李鸿章后入幕。李瀚章也做到了湖广总督。

晚清中兴名臣曾左彭胡的18条冷知识

11曾国藩认为科考残害士,便不让他的大儿子曾纪泽去考科举。曾纪泽在他爷爷等人的压力下考过一次举人,当然是没考上,他们父子却不在意。曾国藩早年当京官时为大儿子捐了个荫生,意味着不经科考,可以直接去做官,这是二品以上大员才有的福利。

12曾国藩二儿子曾纪鸿没有荫生的身份,考举人考了一辈子没考上,郁郁不得志,三十多岁就死了,但他是个数学家,据说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一百多位。后来其儿子曾广钧年纪轻轻中了进士,相当于为父亲雪恨了一把。

13曾纪泽会说英语,这是他在没老师的情况下在湘乡自学的。曾纪泽的书法很好,差不多是个书法家。书法和数学是曾国藩自认为比较遗憾的地方,所以他两个儿子为他做到了。

14像曾纪泽这样的人才,死早了一点。五十来岁就死了。早年躲在乡下,父亲死后守了三年孝才出来做事,留给他发挥的时间不多。

15天津教案算是曾国藩心中永远的痛,在士子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连慈禧也感叹曾国藩文武全才,惜乎“不能办教案”。后来,曾纪泽在与沙俄谈判时收复被崇厚出卖的伊犁,被称为虎口夺食,也是有为父亲雪耻的意味。

晚清中兴名臣曾左彭胡的18条冷知识

16在慈溪心中,还是曾国藩的地位高。这从它们的谥号和封赐可以看出来。曾国藩(谥文正)、左宗棠(文襄)、李鸿章(文忠)胡林翼(文忠)彭玉麟(刚直)。文正这个谥号,不能随便乱给的。因为文正这个谥号太好了,其他谥号不能望其项背。司马光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到了清朝,礼部甚至不能拟议,只能由皇帝主动授予。得到“文正”谥号的人比如范仲淹、司马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刘统勋等。大清有13位大臣得了文正的谥号。这些人在生前基本上都是官员的领袖,或者皇帝的老师,和皇帝大臣的关系都很好,个人私德也非常好。

17封赐上,曾国藩得的是一等毅勇候,可以世袭罔替。话说回来,封毅勇候是打了折扣的。当年咸丰放出狠话,谁打下了天京,就给谁封王。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对慈禧来说,封个异性王,还是汉人,心有不甘,便只给了个侯爵。所以曾国藩尽管死了两个弟弟,却连个公爵都没挣到。也许是慈禧心存抱愧,便暗暗定了个规矩,后来的汉人,哪怕功劳再大,赏赐不能超过曾国藩。左宗棠开始只是二等恪靖伯,后来收复新疆,升为二等恪靖侯。

18世人都知曾国藩是湘乡人,有“曾湘乡”之称,殊不知,现在其老家荷叶塘被划到了娄底的双峰县。故而要说他是娄底人,你认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