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大将军徐达的后人如今在哪里?

视界空间\n


明朝开国名将中山王徐达,“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中山王徐达在明朝的地位极高,明太祖朱元璋亲封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这对于徐达的功绩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徐达与朱元璋关系极好,两个人是老乡,并且还是发小,一起长大的情意极为深厚。

徐达获得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也不是虚名,确实是功勋卓著,徐达最大的功绩就是率军攻破元大都,灭亡元朝以后,多次率军讨伐“北元”残余势力。

徐达一生之中,谨小慎微,从不居功自傲。

徐达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特别对待,在明朝276年的统治中,徐达一家荣宠不衰,甚至达到了一门两国公的地位,直到明朝灭亡,才真正的失去了荣宠。

徐达一家一门两国公的由来。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权篡位的时候,因为燕王朱棣的王妃就是徐达的女儿,因此得到了燕王朱棣的特别关爱。

徐达第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帮助燕王朱棣被建文帝所杀,有了这份大功,加上徐皇后的面子,明成祖朱棣大笔一挥,封徐增寿一脉为定国公。

从此徐家一门两国公,分镇北京、南京,真正的“与国同戚”。

但是,明朝灭亡的时候,两家也没有逃脱厄运。

明朝最后一位定国公徐允祯,在李子成兵困北京的时候,负责守卫德胜门,在关键时刻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却被李自成处死。

明朝最后一位魏国公徐文爵,在清兵入关以后,兵困南京后投降满清,被贬为庶民。

明朝276年统治中,两脉国公绵延十几代位高权重,但是真正有所作为,能够清史留名的极少。

明朝灭亡以后,徐达家两位国公跌落尘埃,再次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据我所知,南京确实有徐达的后代。我的一个同事是一个女的,已经退休许多年了,现在已经八十几岁了,多年不联系了,不知道她现在的情况。她是徐达长子的后代,家中有传下来的家谱,还有徐达的遗物,包括宝剑等。徐达的墓地在南京玄武湖东岸的板仓,八十年代还没大开发,在徐达墓地周围的老住户,基本就是原来的守墓人后代,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他们每年春节必须到徐家拜年,我这位同事就要适当给一些赏钱,几百年下来了规矩一直是这样。当年因为她的缘故,她的儿子也在我们那里上班,与我在一个科室,所以这件事情略知一二,后来她的儿子移居泰国,儿子姓吕家族都在泰国,前些年回来的时候还见过一面。


山峦10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这是明史当中对于徐达的记载,其中濠人指代的是濠州,说的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这也意味着他和朱元璋是老乡。


由于家中世代为农,所以生活可能和朱元璋差不多,连块埋父亲的地都找不到。当年郭子兴造反的时候,徐达也加入了进来。在这个过程当中结识了朱元璋,成为了他的部下。

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徐达没事?

接着就是正常套路,建功立业,成立明朝。但是建国之后,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何徐达能够躲过一劫?

其实如果你真的翻开明史,你会发现虽然朱元璋杀了功臣,但是并没有传说当中的这么多。

这里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假设上面的罪名成立,朱元璋为何大肆屠戮功臣,又为何没有杀徐达?

很简单,就是因为衷心,而且两次给朱元璋表露过。比如说朱元璋曾经把自己的老宅子送给徐达(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但是达固辞,意思是坚决不要。

先不说老宅子的事情,就单独以兄弟相称,可见朱元璋还是非常信任徐达。其实信任这种东西最廉价,这不可能成为朱元璋不杀他的理由,关键是徐达表现的足够忠诚。


朱元璋有一次故意把徐达灌醉,然后把自己的被子给他盖上。等到徐达醒过来的时候,吓得魂都没有了,趴在地上大呼死罪。朱元璋看到之后非常高兴,这是第一次试探。

除此之外,野史当中还有胜棋楼的记载。朱元璋有一次要和徐达下棋,并且不允许他让子。结果这盘棋从早上一直下到了中午,整个棋盘都摆满了棋,徐达突然停下来手中的动作。

朱元璋问他为何不继续下下去?徐达让朱元璋仔细看棋盘,原来徐达所执的黑棋,全部摆成了万岁的字样。朱元璋非常高兴,就把下棋的这栋楼赏给了徐达,并且改名为胜棋楼。

从这两件事情当中,就可以看出来徐达对于朱元璋的忠心。不过由于太子朱标实在是太过宅心仁厚,朱元璋不放心等他百年之后,朱能否镇住各位叔伯,于是开始了大清洗。

整个过程异常的惨烈,牵扯人数之广史无前例,不过徐达全部都活了下来。可惜最后还是不明觉厉的死掉了,史书上如此记载:

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意思是徐达后背长了一个疮,朱元璋派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过去看看,第2年徐达突然去世。不过民间当中的说法,还是认为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

朱元璋在徐达长子临走之前,给了他一只烧鹅,让他带给徐达。当时这种背部生疮,医书当中记载。需要好生休养,不能吃发物。

何为发物?比如一些过于营养和刺激性的食物,容易造成伤口病变。不过还要给这种说法打一个问号,毕竟明史当中后来这样记载:

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徐达的后人如何了?

从上面的记载当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非常重视徐达的,对于他的后人自然是优待处理。徐达一生留有四子三女,且看他的后人情况如何?

徐达的大儿子名叫徐辉祖,也是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准备着手削藩事宜。在燕王朱棣之前,已经革去了周王、齐王、湘王、岷王、代王等人的职位,燕王朱棣眼看造反在即。


不过在真正造反之前,他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先行前往南京请安,假意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削藩,也是讲了礼。

当时就有人建议,先把他们三个扣留,这样燕王就不敢造反了。可惜这个建议朱允炆并没有同意,但是徐辉祖认为这是最好的时机,又私下里去找朱允炆。

并且给他一个一个的分析这三个儿子的性格特点,要知道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燕王,他还是这三个人的舅舅。这三个儿子当中,他最担心的就是燕王的二儿子朱高煦。给他的评价也是:

勇而且悍,异日不独叛君,抑且叛父。

意思是朱高煦就算现在不背叛朱允炆,将来也会背叛他的父亲。根据后来的情况来看,徐辉祖说的可谓是非常之准。

朱棣登基之后,曾经让朱高煦前往云南,但是由于此地太过荒凉,和流放没有区别。于是朱高煦不愿意前往,朱棣非常生气的把他骂了一顿。


但是朱高煦不愿意悔改,甚至是私自练兵,朱棣一气之下,把他贬成了庶民。最后朱高煦气不过起兵造反,结果在宣宗时期被其处死。

当然这都是后话,虽然话说到这个份上,但是朱允炆仍然没有同意。

由于徐辉祖是这三个人的舅舅,所以他们来京城的时候也是住在徐辉祖的家里面。然而徐辉祖面圣的消息被泄露,朱高煦连夜骑马逃走。

后来燕王起兵造反,徐辉祖前去阻击,可惜是一败再败。等到朱棣进南京的时候,徐辉祖待在徐达王府里面,不愿意出去迎接。不过朱棣并不好杀他,因为上面有人罩着。

第一是朱棣的皇后是徐辉祖的妹妹,小舅子这个关系放着。第二是徐达一家有朱元璋的免死金牌,朱棣反的是朱允炆,而不是朱元璋。所以只是囚禁了他,五年后徐辉祖病逝。

虽然徐辉祖气节可加,但是不代表徐达的所有儿子都这样。他的小儿子徐增寿,就曾经力保朱棣,也是他主张把朱棣三个儿子放走。也是他通知的朱高煦逃跑。

所以等到朱棣造反之后,朱允炆召他进宫问罪,最后死在了皇宫的地板上。朱棣进南京之后,也是悲痛万分,给他追封了武阳侯。虽然留了个儿子,但是后来因为奢侈放纵,被扒去了官服。



徐达的大儿子和四儿子都因为靖难之役而死,二儿子早年因为病重夭折。唯独三儿子还算好,一直在朝廷里面做官,最后也留了一个善终。

至于徐达的三个女儿,则是都嫁给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分别是燕王朱棣,代王朱桂,安王朱楹。嫁给燕王朱棣是长女,之后被封为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不过后来下场也不是特别好。

民间一农民自称是徐达后人?

吾徐氏自贵八公分支避明初靖难兵,由姑苏昆山,迁至如皋东掘港场西北乡银杏村,而卜居为传十有余。

位于江苏如东的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他自称是徐达的后人,并且还拿出了家谱作证,上面确实从明朝开始编纂,如今已经是22代人了。

这位老人名叫徐永德,他自己只知道是徐达的后人,但是并不清楚是哪一脉。当年是由于靖康之变,才搬到了如东,如今只剩他们这一脉人。为了纪念曾经的祖辈,特意修建了一座宗祠。

徐永德以前家里面比较穷,不过父亲还是咬着牙把他送到了私塾,就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17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扫盲教师,后来在如东县的一所初中教书,一直到退休。


他是在偶然之间,到村子里面徐永泉的家中做客,看到了一本清朝版本的家谱。在这份家谱当中,他看到了自己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于是寻根究底,发现自己这一脉竟然是徐达的后人。

到底是真是假,其实并不好考证。因为在明清交际时期,民间习惯攀龙附风,经常篡改自己祖籍,说成自己是某一个名人的后人。

大学中挖出一座古墓,竟是徐达后人?

这件事情发生在2011年的4月19日,地点是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新校区。在校区建设过程当中,发现了一座墓穴。不过陪葬品比较磕碜,只有几件还算精美的瓷器。

根据考察研究发现,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来自于明朝时期。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能够把墓留在南京的人,可谓是非富即贵。不过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还是发现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瓷器。

最后经过研究发现,这座墓的主人是明朝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此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后来经过推测,这座墓穴距离徐达的墓穴不足几百米距离,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后人。


岗村宁次竟然和徐达有关?

这种说法比较鬼扯,大家就当做是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较真。意思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后,徐达的后人逃到了日本,投奔岗村的家中。

日本当时还只是有名无姓,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姓的权利。而岗村家是中下级的武士,相对来说还是有可能收仆人的。具体情况如何,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其他人的回答,有人也说了冈村宁次确实是徐达的后人,不过我还是那个观点,听听就好。


史之策


问的是徐达后人如今在哪里,很多回答却都是徐达儿子和女儿的结局,驴唇不对马嘴。

大明第一功臣

徐达,毫无瑕疵的大明第一名将,大明开国功臣之首。

朱元璋和徐达算是发小,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朱元璋投靠濠州郭子兴,又把徐达招募入伍。再后来,朱元璋离开郭子兴,自主创业,徐达始终追随左右,逐渐成为朱元璋麾下第一名将,为明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立霞汗马功劳。

徐达文武双全,低调谨慎,战功盖世,深得朱元璋信任和器重,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民间传说徐达患病,不能吃蒸鹅,朱元璋明知却特意赐他蒸鹅,徐达不能拒绝,吃了蒸鹅,果然病发而死,这个故事毫无疑问是瞎编乱造,不值一驳。

徐达子女命运

徐达有四子四女,四个儿子都朱元璋亲自赐名,四个女儿中有三个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信任和笼络,他又何必非要赐死徐达?

古代女儿不传后,所谓“后人”还是指男人。

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在靖难之役中拥护建文帝,反对朱棣,这本是各为其主的事,但朱棣是个小心意,夺取皇位后,把徐辉祖削爵禁锢,次年去世,年仅42岁,后人世袭徐达的魏国公。

徐达的次子徐膺绪,永乐年间去世,45岁;三子徐添福早夭。

徐达的四子徐增寿,跟大哥徐辉祖恰恰相反,靖难之变中曾暗中襄助朱棣,结果被建文帝发现,惨遭杀害,朱棣爱憎分明,追赠其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徐达后人踪迹

徐达的后人有两支,分别是魏国公徐辉祖和定国公徐增寿。

这两支一直繁衍不衰,世代有男丁继承爵位,直到明朝末年,迎来不同命运。

李自成杀入北京,崇祯上吊,明朝灭亡,李自成“取勋戚大臣皆杀之”,定国徐允祯被杀。

魏国公一支更幸运一些,因为魏国公一直留在南京,后来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建立南明小朝廷,但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魏国公徐文爵和其他高官降清,被强迫剃头留辫,后来又被清廷贬为庶民,未能继续做高官侯爵。

定国公和魏国公先后死了,但他们后人众多,并未消亡,这些后人为了逃避靖难之役和明末清初战争,先后迁移到今天的山东、江苏、湖南等地,所以他们的后人大多分布在这里。

1,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有一个叫徐永德的退休教师,徐家的宗谱始修于清朝,载“吾徐氏自贵八公分支避明初靖难兵,由姑苏昆山,迁至如皋东掘港场西北乡银杏村,而卜居为传十有余。”宗谱显示这一支的远祖是徐达的孙子,曾在建文帝手下担任武官,但到底是定国公一支还是魏国公一支就很难确定了。

2,在省湖南益阳市的潮泥村,有一位叫徐萼南的老人,据说是徐达第26代后人,他从军38年,后来又动员自己的儿子、孙子参军,但同样不知识定国公一支还是魏国公一支。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或遇到过徐达的后人吗?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徐达,素有明朝第一大将军的美誉,他同朱元璋一样,都是农家出身,也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凤阳老乡,都是古濠州钟离人。

据民间传说,徐达年少时同朱元璋、汤和、周德兴一起给地主刘德家放过牛,因为实在太饿了,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偷偷杀了一头小牛犊吃掉了。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回乡募兵,徐达应募。从此,徐达跟随了朱元璋,帮朱元璋打下了大明的江山基业。

徐达被朱元璋亲自指定为第一功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因功改封魏国公。徐达在赶走了北元残军后,长期留守北平,戍守北方边境。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并于洪武十八年,因病情加重去世。

徐达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并御制神道碑文。同时,朱元璋特旨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器重。

根据御制神道碑的碑文记载,徐达共有四子四女。这个可信度较高,毕竟是当时的人,记录的当时的事情。

徐达的四个女儿及其后人

长女嫁给了朱棣为妻,后来成了皇后,一共为朱棣生了三子四女,其中包括明仁宗朱高炽。也就是说,明朝自仁宗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有徐氏的骨血。

次女嫁给了代王朱桂,生有一子。

三女嫁给了安王朱楹。

小女儿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野史中名叫徐妙锦。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想纳徐妙锦为妃,之后再册立为皇后。可能是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吧,徐妙锦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出家为尼。朱棣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

徐达的四个儿子及其后人

徐达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靖难之役,他坚定的支持朱允炆,反对朱棣,并数次率军击败燕兵。靖难之役后,徐辉祖守在徐达祠堂中,拒不迎接朱棣。朱棣虽然恼怒,但看在徐达和姻亲的关系上,并没有直接处死徐辉祖,而是将其削爵禁锢在家中。徐辉祖五年后病逝。

朱棣作为一代贤君明主,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残暴无情来形容,就不免有失偏颇了。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政治需要,朱棣对徐家还是很有情分的。《明史》记载:“辉祖与齐、黄辈谋危社稷。朕念中山王有大功,曲赦之。今辉祖死,中山王不可无后。”朱棣就让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虽然之后因为徐钦有过,被朱棣褫夺过魏国公的爵位,但是朱棣在略施惩戒后,又恢复了徐钦的爵位。魏国公一爵之后又经徐显宗(徐钦子)、徐承宗(显宗弟)、徐俌(承宗子)、徐鹏举(承宗曾孙)、徐邦瑞(鹏举子)、徐维志(邦瑞子)、徐弘基(维志子),一直传到了第11代徐文爵(徐弘基之子)。

满清攻陷南京后,徐文爵在南京投降,被贬为庶民。推测其后人应该还留在南京,及其附近。

徐达次子徐添福,早卒,后人不详。

徐达三子徐增寿,靖难之役时支持并暗中帮助朱棣,屡次向朱棣密报京城的消息。结果被建文帝察觉,“手剑斩之殿庑下”,将其亲手诛杀在大殿之上。很多人说建文帝仁慈,还真未必。

朱棣攻入南京皇宫后,看到徐增寿的尸体,“抚尸哭”,并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就凭朱棣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唉,朱允炆还真不是朱棣的对手,差太远了。

徐达家族似乎因为靖难之役遭遇了劫难,但也正因为靖难之役,荣耀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了明朝唯一的一门两国公,即魏国公(徐达大宗,居南京),定国公(另立徐增寿大宗,居北京)。

清朝张廷玉都不免在《明史》中感叹:“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

定国公的传承多为父传子,一共传了9代,即徐增寿、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永宁孙)、徐延德、徐文璧、徐希(文璧孙),徐允祯。

最后一代定国公徐允祯投降大顺,后被杀害,其后人记录不详。

徐达四子徐膺绪,世袭指挥使一职,靖难之役中保持中立,也并未受到牵连,因为姻亲的关系,反而受到朱棣重用。据史料记载,他共有六个儿子,应该都开枝散叶了不少。徐膺绪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徐氏家族墓地之中。1983年,考古人员还对其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明朝灭亡后的徐达族人

徐达家族的显赫与荣耀,跟明朝息息相关。明朝灭亡,徐达家族也在史书之中消失。

目前能够了解到的徐达后人的信息,都是自己宣称的,多以家谱为证。

江苏如东徐氏

最有名的一支在江苏南通如东县,据称耗费10年,跋涉大半个中国,终于修缮了一套《徐氏家谱》。这本家谱中,始祖为徐达之孙贵八公。持有家谱的徐氏族人说不知道贵八公到底是徐达哪一个儿子的后代,只是说靖难之役中,贵八公和他的两个兄弟开始了漫长的逃难,然后迁至了如东。现在,这支徐氏家族成为了如东的一个大姓。

从史料上看,朱棣没怎么样徐达的孙辈呀,特别是在世三子的后人还都过的不错,两国公,外加一个世袭指挥使。

焦作修武徐氏

他们同样有一本《徐氏家谱》,这个家谱的传说比靖难之役更早,而是直接追溯到了徐达吃烧鹅,被朱元璋赐死的故事。说是徐达的子孙,惧怕朱元璋的阴险狠毒,就有一支避难到了焦作修武。

这一徐氏家族,明清时,在当地都是显赫大族。

日本人也来认亲徐达了

说是明朝灭亡时,徐达后人中,有一名叫徐青山的,因为抵制满清的强制剃发制度,逃亡了东瀛,之后入了江户武士冈村之家为仆,也就改姓了冈村。

传言说是他的后人冈村宁次,曾透露他是华人之后。

这个故事都是传言,并无实证,真假难辨,更多出现在关于二战的小说中。

按照史料的记载,徐达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开枝散叶,有了血脉传承。而且徐氏一门两国公,如此显赫的地位,除了两大宗、一小宗的嫡出一脉之外,旁支庶出应该也很多。特别是经过清朝之后,徐达后人应该已经散落在华夏各处了。


奕天读历史


明朝开国将领徐达,帮助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可以说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功臣,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从关于徐达的历史记载来看,徐达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全部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们,四个儿子只有老三是早逝的,其余应该都有后代。

现在关于徐达后人如今在哪里,主要有两个是比较热议的。

一: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徐永德

徐永德曾经跟媒体说过,称自己是徐达的后人,他们的徐氏家谱从明朝开始到现在已经编写到第22代了,而徐永德也一直在修缮家谱,根据他的回忆,他在17岁那年无意中看到了一本清代编写的徐氏家谱,他一直翻看,还看到了自己的祖父徐先芝和父亲徐可如的名字,这让他非常好奇,因为他从小时候就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一代地区姓徐的大多是明朝开国将领徐达的后代,后来他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去研究查看,终于在家谱里找到了一支祖先是“贵八公”的人,此人是明朝年间的,考证之后才知道这个“贵八公”是徐达的孙子,曾经在建文帝朱允炆执政时期做过武将,但是里面的具体信息已经丢失了,而这个“贵八公”究竟是徐达哪一个儿子的儿子,也没有详细的记录,只知道是徐达的孙子辈。

那么“贵八公”又是如何到了如今的如东县的?原来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大肆追杀建文帝朱允炆手下的官员,而这个“贵八公”和其他两个徐达孙子辈的人一起逃亡,他们最先逃到了姑苏昆山,后来又经过苏州阊门,最后到了南通市的如东县,而这三个徐达孙子辈的兄弟分别在如东县掘港镇、丰利、栟茶地方繁衍生息。据徐永德说,栟茶地区的徐达后人最多。

徐永德作为一名教师,他一直都想把徐达后人编写到徐氏家谱里面,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如今,他所编写的徐氏家谱里可考察徐达后人已经多达数千人了。

二:日本人——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战犯,也是百团大战时任华北方面最高的司令官,为什么会说他是徐达的后人?主要是因为据说明朝灭亡时徐达的后代有个叫徐青山的人有流亡到了日本,后来流落到了冈村家为仆人,也改姓冈村,而冈村宁次也向蒋介石说过自己是华人的后代。冈村宁次的父母亲都会汉字,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简单的汉字,所以就有说他是徐达的后代,但终究是无法考证的东西,没有得到实际认可。


羽评郡主


明朝第一大将在残骸功臣的朱元璋手下能够善终,实在是一个异数。

徐达能够善终,从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中,可以很清楚看出来。朱元璋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就是说,在朱元璋看来,只有徐达守规矩,才不会被杀,而其他人,都是该死。

据史书记载,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朱元璋专门派他儿子徐辉祖去看,第二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从死后很明显,《龙兴慈记》的说法流传很广。

徐达得的病,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也最致命的一种病——背疽。病如其名,生了这种病,人生就成了悲剧。战国时的范增,宋朝的宗泽,三国的刘表、曹休、刘焉都死于这个病。基本上说这就是军政界大佬的头号杀手。按照中医的说法,生了这种病,不能吃“发物”,就是营养高热量高的食物。而朱元璋乘机给他吃了烧鹅,让人背疽而死。

仔细研究一下,背疽这种高发疾病,到近代以后基本在没有出现过,难道是因为人们抵抗力提高了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医学发展了,原本背疽这个病名都给废除了。

徐达生了这种背疽病,某种程度上说,是喜剧而非悲剧。

徐达背疽病,让他躲过了明初四大案中的冤杀,算起来,真是一个能够善终的幸运儿。

徐达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七个人命运如何呢?

1,长子徐辉祖。

徐辉祖继承了徐达的魏国公爵位,忠心耿耿给建文帝朱允炆工作。靖难之役后,朱棣进入南京城,要求大舅哥徐辉祖支持他当皇帝,徐辉祖表示反对,准备杀他。徐辉祖却不停重复“丹书铁券,子孙免死”的话,免了一死。不过朱棣把他囚禁,最终死在狱中。

徐辉祖以下,徐钦、徐显宗、徐承宗、徐俌、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徐文爵一次承袭这魏国公爵位,真正实现了“与国同休”。末代魏国公徐文爵在1644年崇祯死时,正在南京,拥立小福王朱由崧为帝,半年后被多铎打败灭国,徐文爵投降清廷。

2,次子徐膺绪。

徐膺绪在军中服役,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1982年,徐膺绪的墓葬在板仓被发掘。

3,三子徐添福。

徐添福无福,早夭。

4,幼子徐增寿。


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暗中帮助姐夫朱棣造反,逐渐被建文帝发现。朱棣兵临城下时,建文帝招徐增寿当面对质,徐增寿被一剑劈死。

因为徐增寿的功劳,徐增寿被追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徐增寿以下,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徐延德、徐文璧、徐希、徐允祯依次成为定国公。李自成进北京时,对全城官商进行拷问,勒索银钱,徐允祯因此而死。

5,长女徐妙云。


徐妙云就是朱棣的皇后,徐妙云为朱棣生下了三个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简王朱高燧。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明代从朱高炽以后的皇帝,全部都是徐达的后人。

在电视剧《大明天子》中,俞飞鸿扮演的徐妙云同时被朱棣和朱允炆喜欢,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6,次女徐妙清。

嫁给了代王朱桂,据说次女十分善妒,曾虐待朱桂的两位侍女,因此朱桂迁怒于于世子朱逊煓,母子迁居外舍。

7,三女徐妙锦。

徐妙锦算是徐达儿女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人。据史料记载,靖难之役中,徐妙锦和哥哥徐辉祖一起支持建文帝。徐皇后死后,朱棣准备让这个小姨子当新皇后,徐妙锦写信拒绝。后来徐妙锦出家为尼,终生未嫁,60岁善终。

有人说徐妙锦不嫁给朱棣的真实原因是朱棣不能“行人事”,不知真假。

可以肯定的是,《锦衣夜行》男主角杨旭通过穿越,拯救了这个注定单身一辈子的才貌双全女子。

8,幼女安王徐妃。

徐达的小女儿嫁给了安王朱楹,这方面历史记载较少。

这就是徐达后人的全部情况了,感兴趣的话点个关注吧!


历史知事


鸟尽弓藏乃是帝国建立之初的常事,明朝更是如此,很多功勋等身的大臣都难以善终,徐达却是少有的能功成身退的人物。他作为开国的军事统帅,为人谨慎,为明朝戎马一生,死后也被称为明朝开国的“六王”之首。徐达如此声名显赫,那么他的后人如今又在何处呢?

徐达一生共育有四子三女,三个女儿都与皇室结亲。虽然所嫁之人皆是人中龙凤,但她们下场却都不尽如人意。比如嫁给朱棣的长女,虽然最后母仪天下,但她多忧心朝堂之事以及百姓民生,思虑过重,逝世时年仅四十六岁。徐达的四个儿子,次子徐添福因病过早夭折,剩下的三个儿子存活下来,那么他们又是何下场呢?

作为长子,徐辉祖是徐达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他颇有其父之风,不仅在带兵打仗上极有建树,也对帝王忠心耿耿。在朱元璋祭日时,按照惯例燕王朱棣之子当进宫祭祀,此时的燕王已有谋反之心,徐辉祖便建议朱允炆趁机将这三人扣留,以免放虎归山。可是当时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心疼外甥,屡次求情。朱允炆一时心软将他们放回,日后他们果然成为朱棣的左膀右臂,在靖难之役中出力极多。

在的靖难之变中,徐辉祖一直不肯投降,坚持带兵抵抗。后来朱棣称帝,徐辉祖宁愿入狱也不肯认他为君。由于徐家有子孙免死的铁券而幸免于难,所以徐辉祖只是被革职。后来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但关于他的事迹已经鲜有记载。

四子徐增寿与长兄一样,是靖难之役的受害者,但他支持的是朱棣,他曾多次暗中告密。当时劝说朱允炆放走朱棣之子,通知外甥逃走,都是他所为。但是在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十分恼怒,捉拿他进宫兴师问罪,后来他被朱允炆当场诛杀,他的儿子在朱棣继位后袭爵。徐增寿的后代一直到崇祯当政时仍然活跃于朝堂之上,第九代后人最后在城池沦陷时,被贼人所杀。

最后三子徐膺绪,关于他的叙述虽少,但却只有他却能善始善终,一路升迁。后来世袭了指挥使一职,在二十年代时他的墓葬还被发现,可见生活并不艰难。至少比起三个兄弟,他的命运要更好一些,没有性命之虞。

徐达的子女命运尚可考证,但经过历史变迁,现在关于他的后代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多为以下三种:

其一,江苏南通有徐氏后人,此地的徐姓人氏不在少数。当地又有诸多传说,指明他们与徐达关系密切。其中有一老人还目睹过清朝的一个族谱,上面记载了这支家族的来龙去脉,虽然难以考证,但还尚可相信。

其二,江苏南京有徐达之后。据他们族谱证实,他们是徐氏后人,但这份族谱也是疑点重重,首先部分父子关系混乱,其次记载过于简略,不符合族谱的特点,极为让人生疑。

最后一种说法最为离谱,那就是说日本人冈村宁次是徐达后人,传说明灭亡时,徐家后人流落到日本安家落户。这种说法实在缺乏证据,让人难以置信。

不论徐达后人如今何在,都无法影响徐达的光辉,他作为明朝最被器重的臣子,他的种种作为在后来都成为群臣的典范,包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在现在仍有借鉴价值。


邓海春


徐达是明朝的大功臣之一,并且和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从一个镇子里走出来。徐达在一开始追随着郭子兴,进行农民起义,之后在四处造反的时候,认识到了朱元璋,之后就开始在朱元璋的部队中,跟着他一起四处打仗。因为徐达追随了朱元璋许多年,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他就被朱元璋封了很高的爵位。



大家都知道,明朝朱元璋杀掉了许多功臣,其中包括了跟随他一起建立明朝帝国的大将,但是徐达作为一个颇具威胁性的武将,为什么没有被杀害呢?追究他的原因,还是因为徐达对朱元璋足够忠心。曾经朱元璋对他有两次考验,而他都通过了,并且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第一次是朱元璋想把自己的宅子赠送给徐达,而徐达也非常聪明,毫不犹豫地便极力的拒绝了;第二次就是,一次朱元璋故意把他灌醉,然后为徐达盖上了自己的被子,等到徐达醒来,惊出了一声冷汗,急忙跪地认罪,朱元璋也看出了他对自己的忠心。


当朱元璋对徐达有了充分的信任之后,也就让徐达躲过了被杀的命运,虽然有的野史记载,徐达晚年生病,而正是朱元璋利用这次机会,给徐达下毒,使他在家中去世。对于徐达的后人,朱元璋必定会照顾周到,因为既是老乡,又是多年的战友。

据史料记载,徐达有4子3女,孙9人。四子即徐辉祖、徐添福、徐膺绪、徐增寿。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因"靖难之役"忠诚而被囚致死。说起徐辉祖之死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朱允炆称帝后削蕃,起初,朱棣为了试探朱允炆,故意派三个儿子去南京面君,如果被朱允炆扣为人质,自然是针对朱棣,朱允炆和徐辉祖也料到了这一手,徐辉祖建议扣留一个,说实话他们都是自己外甥,但为了朱允炆的江山,徐辉祖不徇私情。但是,建文帝踌躇不决,最终还是决定让三个儿子都可以回去,于是就下决心要放他们回去了。燕王起事之后,徐辉祖也被派遣出征。徐辉祖带领自己的将士极力奋战,但最终建文帝被打败了,朱棣成功的攻破了南京,徐辉祖坚持不投降,于是他呆在徐达王府里,拒不出迎,但随后也被杀掉。



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姐夫朱棣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朱棣夺位后被追封为定国公。徐达的另两个儿子随着南京城破而四处奔逃,自此消失在民间。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分别嫁给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之,之后经过战乱,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然后作为妻子,徐达的女儿徐妃就被册封为了皇后。

说到徐达后人现在在哪居多这个问题,发现江苏南通如东县的徐姓占比例较大,也不知道是否属实。据说有个老人出具了徐达后人族谱,族谱年久失修,破破烂烂,但字迹清晰,能够证明是徐达后人。


篱上青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人,和朱元璋是老乡。徐达最早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朱元璋,并在其手下南征北战,朱元璋称帝后,徐达因功位高权重,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朱元璋后期屠杀功臣,徐达因此幸免于难。

据史料记载,徐达有4子3女,孙9人。四子即徐辉祖、徐添福、徐膺绪、徐增寿。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因“靖难之役”忠诚而被囚致死。说起徐辉祖之死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朱允文称帝后削蕃,起初,朱棣为了试探朱允文,故意派三个儿子去南京面君,如果被朱允文扣为人质,自然是针对朱棣,朱允文和徐辉祖也料到了这一手,徐辉祖建议扣留一个,说实话他们都是自己外甥,但为了朱允文的江山,徐辉祖不徇私情。但是,建文帝踌躇不决,最终还是决定 “旨着三子还国”,下决心要放他们回去了。燕王起事之后,徐辉祖也奉旨出征。

徐辉祖带兵力战。但最终建文帝兵败,朱棣进占南京,徐辉祖守节不降,他呆在徐达王府里,拒不出迎。

朱棣称帝后想杀大舅哥徐辉祖,但朱元璋曾颁给徐家免死铁卷。朱棣无奈,只好把徐辉祖终身监禁于此,五年后去世。

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姐夫朱棣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朱棣夺位后被追封为定国公。一门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达一家。

徐达的另两个儿子随着南京城破而四处奔逃,自此消失在民间。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

说到徐达后人现在在哪居多这个问题,查资料说是江苏南通如东县的徐姓占比例较大,也不知道是否属实。如果有那个地方的朋友请留言是否确有其事。

据说有个老人出具了徐达后人族谱,族谱年久失修,破破烂烂,但字迹清晰,能够证明是徐达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