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军衔的日本军官才能使用指挥刀?

新苏老者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抗日剧中,日本军官的标配通常是一把三八大盖,一把指挥刀,打仗时挥着指挥刀喊冲锋,日本受武士道影响很深远,所以在日本军队中,只要达到中士,也就是日军中的军曹都会配发指挥刀。

日军指挥刀,是日军军官的标志,也是日军中十分常见的一个武器装备,指挥刀分为九五式军曹刀、九四式将佐刀和九八式将佐刀,由于这三类指挥刀都是成制式的,外观上差别并不大,不同级别军官配备的指挥刀要进行区分,一般只能从刀穗,指挥官服装上进行区分,通常将官刀刀惠是金色,佐官刀是红色,尉官刀是蓝色(这些都是将佐刀,军曹刀不在此列)。所以日军中并不是配备有指挥刀的就一定是高级军官,有可能就是个班长,排长这样级别的军官,在战争初期,日军战备物资都还在十分充足的情况下,九五式的军曹刀就生产了大概十多万把。可见日军中配刀率是非常高的。

日本人尚武,他们崇尚武士道,其实这还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于公元9世纪-11世纪日本古代时期,后来德川幕府建立之后,武士的地位开始下降,后来到了明智维新时期,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武士道彻底没落,随之一起没落的还有日本武士使用的刀剑,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开始飞速发展,但是很快也就出现了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始要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抗,到了20世纪初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开始崛起,并逐渐掌握了政权,1933年,日本官员正式向政府提出了复兴日本武士刀剑的提案,提案通过后,在日本军队中配备指挥刀很快就开始流行起来,到后来是要求军官必须佩刀。

后来,日军物资匮乏,指挥刀就不在由军队统一配发,这时候就要军官自己花钱购买,也就有些日本军官把家族传下来的武士刀,作为指挥刀带上了战场,但是冷兵器时代早就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虽然也有白刃战,但是白刃战用的主要还是刺刀。而指挥刀通常被日军丧心病狂的用来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指挥刀也被当做是日本军队指挥权的象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投降,中国军队前往受降时,会让日军指挥官交出他的指挥刀,作为投降的象征,注意虽然也有直接把祖传武士刀当指挥刀带上战场的,但是两种刀功能不同,指挥刀没有自裁的功能,自裁用的武士刀更短。

所以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是比较常见的,日本陆军军衔十六级中大将、中将、少将、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军曹、伍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军曹开始以上12个级别都是必须配备指挥刀的。


玄坤


不用军官,班长级别就能用指挥刀。

二战的日本军队对这个并无明确的级别限制,士官阶层就可以佩刀,但最起码是“伍长”级别才行(注:日本的‘士官’、‘下士官’与中文里的‘士官’是两码事),指挥刀在日本军队里是很普遍的装备,后期准备“一亿人玉碎”时,有些部队发不出枪来都会给把刀,“神风”队员们机舱里有时候也会给备一把。

上图是“神风”队员们在领取一种专门的短刀,这种属于“搭乘员刀”,分为长短两种样式,我们可以看到他以后挂着把长刀。

日本海军与陆军的搭乘员刀有点区别,但都是长短二种,海军按照惯例使用的是双环挂扣,陆军是单环。这个也可以套用到其它日本军刀的分类中。

所谓日本指挥刀,按日本人的称呼,应该叫“昭和刀”才更加恰当。1933年,荒川五郎提出的“复兴刀剑”议案通过,日军从此将之前“维新”风格的西洋刀剑废除,重回古刀型制,并做出了“军官一致佩戴日本军刀”的规定。日本军部提出“军刀报国”的口号,大募刀匠刀工,掀起了一拨疯狂的制刀高潮,日本从曹长到天皇,这时起都装备了日本式样的军刀。

甚至士兵也能拿刀,唯一的阻碍是日本军队森严的等级制度。普通士兵拿刀既无用又引人注目,还会惹前辈们恼火,何必呢?就连能携带军刀的伍长级别,为了队伍作战需求也不会去刻意携带军刀。但军曹和曹长阶层就绝对是人手一把毫无问题,他们有专门的95式下士官用刀。

二战日本的军队等级依次为: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兵长-伍长-军曹-曹长-准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大将-元帅-大元帅。

需要注意一下,日本的“士官”和“下士官”只是个称呼,分别对应于我们的“军官”和“士官”。指挥刀就是“士官刀”和“将官刀”,有时候“佐官刀”也会被单独拿出来说。

比如昭和9年的陆军制式军刀“94式官佐军刀”,样式上采用了古代阵太刀造型作为外形范本,它专用于装备中上层军官,大队长到联队长才够资格装备,是十足十的指挥刀。

前面提到的“下士官”们的95式下士官用刀,和精工的“佐官刀”完全不一样,它们更倾向于“战具”而非单纯的指挥和礼仪用刀。95式非常粗糙,成本低廉皮实耐造,被人称为“铁棒”,材料多是炮钢或杂钢,品质良莠不齐。好的95军刀拥有优质的钢口和良好的重心,但后期粗制滥造的那种被骂作“割脖子都会钝掉”的垃圾。它是日本制造量最大的一款军刀,普遍装备了“下士官”阶层的日军士官队伍,你可以认为它是“指挥刀”,但亦可以将之定义为“战刀”。

和这种类似的还有昭和12年的98式军刀,果然是粘上海军马鹿就有钱了,98式的刀装分一等・二等・三等・略式外装4等,你的刀漂不漂亮取决于肯花多少日元,因为到佐官一级刀子就要靠自己买了。光刀鞘就分铁的、钢的、革卷木鞘、鲨鱼皮、漆器甚至铝,花样甚多。

对应军官级别的话主要靠蚕丝制成的刀穗,日本人叫“刀绪”,有人简称为“金红蓝”等级,实际上刀绪都是棕红色的,用蚕丝“组纽”制成,(《你的名字》中三叶的红头绳就是此物同一类型),颜色被夹在内侧。

将官内侧是红色,带有金色线条,有点像现在内裤上的橡皮筋花纹;佐官内侧是红色无齿线,尉官内侧是蓝色,至于下士官们...呵呵。有皮绳子一条就不错了。

实际上日本根本没规定什么级别用“指挥刀”,除了刀上的穗子色外,再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分了。日本政府只规定了刀装的样子,而且刀装好不好取决于你肯出多少日元,没有规定刀条的样子,这也造成了许多军官跑去找刀匠打手工刀或者DIY家传古刀条。

上图是日本元帅武藤信义的大将佩刀,刀身上有菊花徽章,刀条制作略带剑形。武藤信义被日人称为“满洲守护神”,他带领关东军侵吞了东北,是制造“满洲国”的元凶。

这些元帅刀都是十足十的“指挥刀”,毕竟元帅们不可能靠它们上阵砍人,包括我们熟悉的寺内寿一、杉山元还有长沙会战的畑俊六等等、海军的山本五十六、东乡平八郎等等都有这些元帅刀。它们的刀绪是圆形棕色先端带金具的式样,类似鞋带。刀身华贵非常。

不过甭管这高低贵贱,你是个曹长就行,谁说指挥9个人不是指挥了?嗯,我学两声鸡叫,你壮烈的对着帝国的斜阳拔刀吧!板载!


王司徒老百科


军衔说不上,反正当时在前线指挥的,只要是小队级别的日本军官都必须佩带指挥刀!因为当时日本军队的规定就是只要你是个军官,你就必须得带到这一点事,跟西方学来的。

一开始的时候啊,日本当时实行倒幕运动,武士刀一开始是武士的象征,所以日本的现代化军队里面为了能够实现彻底的倒幕运动,选择将这个刀给取消掉了,改成配枪,但是后来日本军队却发现,他们在学习西方的那些军事理论的时候,发现很多西方他的指挥官也是佩戴的刀的,所以日本人借助着这一个噱头,再加上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军事化理念,所以又规定当时日本的军官又可以佩戴军刀,最终,久而久之,日本军官必须佩带刀,成为了日本军队的象征。

首先,指挥官在指挥的时候一般是来说是使用的配枪通过枪声来引导自己的部队向哪个地方射击,或者是像哪个地方前进,并且用配枪来击毙那些逃离士兵。

后来,日本军队要求军官佩戴武士刀以后发现这个刀用起来很威风,而且还能够指挥部队前进的方向,并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它来砍杀一些逃逸的士兵,所以,在日本军队内部很多的军官都放弃用配抢指挥部队作战,而是直接改用军刀,这样的话,久而久之,武士刀成为了当时日本军官的象征。

以上,我们得出结论就是日本军官使用这个军刀,就是用来前线指挥的当然后方许多大将的话,佩戴的那个武士刀是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但是对于前线的那些军官来说,武士刀这个东西还是挺实用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拔出武士刀朝天空稍微挥舞两下子立刻底下士兵,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

所以我们看很多老的照片里面我会发现一个小队里面通常会有一个拿着指挥刀指挥机枪射击或者是迫击炮像哪个地方射击的,一个小队长拿着一把指挥刀,由此可见,军刀在日本军队中的普及。

当然,日本军队内部有很多款式的军刀,一开始,日本军方给这些事关提供的军刀还算良心,虽然说样子不好看,但是看起来不会说,砍起来,砍到东西就断的那种,但是到了后来,这些军刀产品越来越次,当然,下级的那些军官是统一发配的,而那些上级的军官,无论是配枪还是配刀都需要自己购买,有些人甚至就换掉了军方发过来的配到选择带着以前,自己祖先传下来的那把军刀去使用,从某种形式来说,那个时候日本军官手里的刀实际上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漩涡鸣人yy


日本指挥刀实际上就是指日本军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海、陆军官、士官所辖带的指挥刀。这批军刀最著名的就是1934年到1945年间的日本陆、海军官所佩戴的颇具日本文化西式化的日本军刀。这段时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时间高度吻合,很多中国军人及平民都倒在日本这种“屠刀”下。不过我们没也要注意,这里的日本军刀与日本武士刀是两个概念。

武士刀是指德川幕府时代之前日本武士所使用的日本传统日本刀,在材质上一般使用玉钢集庖丁铁两种材质,工艺很传统。日本军刀则是指在日本维新运动后逐渐西式化的日本军队所使用的西式化的日本刀,采用近代工业用钢,大规模炼制。两者不仅在时间上有很大的断代,在工艺、材质,甚至形状上也有很多不同。

旧日本的军事体系等级制度严重,日本的军刀也是分不同等级的,军刀是旧日本军人的象征,甚至有军刀的士兵可以不同指挥官的指令。而在日本投降时,也是交出军刀,可见日本军刀在旧日本军事体系中可以看成日本军队尊严的体现。日本军官军刀则饰以樱花,护格、刀柄、刀穗环、闭锁按钮、刀路铜饰。手柄用的鲛鱼皮包上,用卷柄缠绕。花纹是卷柄缠出来的刀穗是日本军刀重要的饰物,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校)、尉军阶的标志,这就是日本军刀最常见的等级体现。

就常见的日本军刀有九四式佐官军刀、九八式军刀、九五式下士官用刀。


昨思今明未武


日本武士文化源远流长,对刀的钟情远甚于其他兵器。历史上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求学期间,两次在比武大赛中夺得“御赐军刀”。这被日本朝野认为是整个日本国家的耻辱。

日本从军曹(班长)开始,就有佩刀,并且是标配,以致在南京大屠杀中有两军曹开展“百人斩”比赛。

战场上挥刀者并不多,只有带队主官通常拔刀指挥,刀又成了战场主官标志。如果一个大佐命令一个少佐带一部分人执行任务,那个少佐在他的小分队里也必须拔刀指挥,以示他被授权。

将级军官一般在晋升军衔的同时,天皇要赏赐御赐军刀,当然大部分是名义上的“御赐军刀”,并非天皇亲自颁发。刀柄上镶嵌有皇家标志的菊花,菊花的材质也因级别不同分为金质、银质、铜质等,以示身份和地位,也是荣誉标志。

八路军在黄土岭上击毙阿部规秀时,当时缴获了一柄“辻村”大佐的军刀。因为八路军基层官兵识字的不多,“辻”字又是日本汉字,以致把“辻”字念错现象,可见,军刀上不但有身份标志,还刻上姓名。达到刀、主人、主人地位三者统一,便于战场清点人员。


沙洲孤鸿24331826


日本鬼子的军刀样式经历过一次反复,古代的日本武士刀起源于我国的“唐刀”,在日本內战和明末的倭寇之乱时,日本人挥舞的武士刀被称为“倭刀”,宽刃,较长,是打群架和近身肉搏的趁手家伙。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全盘学习欧洲,1885年开始配发西式的窄刃长刀或长剑,注意看当年的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等大人物的照片里,都佩带着欧式军刀。不过问题是,欧洲军人的佩刀是装饰品,没有实战意义,而日本军队是讲究白刃冲锋的,所以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日本军官配发的欧式军刀就比较搞笑了,一对砍就弯曲或折断,鬼子军官大喊坑爹。

这个时代,只有尉级及以上的真正军官可以佩刀。



由于欧式军刀的华而不实,日本军队在大正年间基本弃用,到裕仁天皇上台前后,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潮泛滥,提倡“武士道”精神,于是经过改良的武士刀开始流行,以古代唐刀为基础,但是整体略有缩短并且去掉欧式的护手,就是《老炮》里冯小刚用来叉架那种,定型后也称为“阵太刀”。

1934年日军以“阵太刀”为蓝本大面积配发军刀,所有的士官和军官都有资格佩带,彼时日本军队总量有限,因此全部是免费配发,但是士官、尉官和将校(日本军人称呼佐官以上为将校)佩刀的质量和装饰有所不同,所谓的“将官刀”、“佐官刀”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士官不是军官,所以早期的鬼子部队里“曹长”、“军曹”等士官都佩有军刀。



这款军刀名为94/98式,刀柄用白色鲛鱼皮包裹,刀炳两侧是三朵并列的樱花(祖传的有族徽),以及双面色编织的刀穗。内侧的金色、红色和蓝色用以区分将官、佐官和尉官,配有牛皮刀鞘,做工较细。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和后来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规模急速扩大,便不再给所有士官和军官免费配发军刀,原因就一个字:穷。但是日军条例又规定军官必须佩带军刀,于是日本军官家里有条件的,就自带祖传武士刀或够买制式军刀;不具备条件的,就在街上随便买一把质量相对差点的拎走;士官没有强求,可带可不带,但是出于近战的考虑,日军士官在侵华战争中大多数还是有军刀佩带。



由于中日战场的火力密度远远低于欧战,所以在欧洲军队早已弃用军刀的时代,日本军刀在中国反而有一定用武之地,在双方进行白刃战时使用军刀的士官和军官挺难对付,当然,也被中国军人缴获不少。

1945年日本投降时需要上缴军刀,因为是武器,不过有部分日军在终战前将家传武士刀邮寄回本土,或者是在缴械时以私人物品的借口留了下来,总体来说,我国民间保存的日本军刀中,1934年统一配发款数量较大,而日本人祖传的武士刀不多。


度度狼gg


二战时期,日本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侵略国家,其将战火几乎烧遍了整个东南亚,而日军的军官手上,我们貌似时常可以看见一把武士刀/指挥到伴随他的身边,那么问题就来了,日军对于指挥刀的佩戴有相应的军衔要求么?其实没有,是个官就能佩戴。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日军开始佩戴指挥刀说起,要说到日军指挥刀的佩戴其实是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日军没有指挥刀这一说法,而武士刀则是武士的特权,而自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全方面接受西洋文化,并且对于军队的指挥层允许佩戴指挥刀,不过人家欧洲人的指挥刀多以装饰作为目的。

而日军却偏爱与刀刀见血的快感,最后就是指挥刀崩口的崩口折断的折断,然后日本为了宣传本土的武士道精神便干脆使用武士刀作为指挥刀了,而且在1935年前后开始大量配发(因为职务和军衔分别在外观和质量上有一定的区别),而到了1937抗战开始的时候,因为部队的扩大,不可能个个基层军官都配发指挥刀,这时候就需要士兵们自行从家里拿出祖传的刀具来佩戴了,至于实在没有条件的,花半个月薪水就可以从大街上随便搞到一把质量一般的指挥刀。

所以说这些就是导致日军为什么在二战时期几乎所有军官都能佩戴是指挥刀的原因,一是美观,二是可以提高近战的能力,但是这也是大部分日本军官刀术速成而经常发生意外的原因了。


楠竹一


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的军事学习西方。日本的陆海军军官和士官开始佩戴西洋的军刀。

1933年,日军在中国的长城被29军的大刀队打败。此战之后,日军废弃了西洋军刀,改为佩戴日本自己的军刀。



1935年日军士官(日军称之为曹长、军曹和伍长分别对应上士、中士和下士)开始佩戴军刀,称为95式军刀。刀柄用铜或铝制成,刀柄上以樱花作为花纹。

日军军官以海军的98式军刀为基础,此外军官的“将校军刀”是自费购置。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缴获了几十万把军刀,比较好的是佐官刀和将官刀。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送给楚云飞的就是佐官刀,将官刀被旅长陈赓要去了。


历史军魂


日本军刀分军官刀和士官刀的

军官是全员配刀(少尉以上),像早先的时候,军官佩刀还都是西洋式,带护手的明治19年式

但到了30年代之后,军官普遍佩戴更像传统武士刀的九四式和九八式军刀

当然这是军官的,如果说是士官的话,一般是由军曹(中士、任步兵班长)佩戴九五式士官刀(也有个叫法叫曹长刀)。这种刀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工艺上和军官刀没得比,但也是犯下罪行最多的凶器。


疯狗的轻武


二战期间,日本规定,凡军官必须配带军刀。也就是说只要是个官,就必须有刀。但是日本军刀虽是制式武器但不一定就要用军品,自已家有祖传宝刀就只管拿来挂,没人管。按照日本国内的习惯来说,只要是武士家庭出身的都可以带刀,当然了,那些真正武士出身的,基本上都是军官了。



那个刀实战用处不大,误事倒是不少。象石原莞尔就曾被自己所配军刀捅中裆部,导致尿道口撕裂,长期尿血引发膀胱癌,最后死在这上面。 日本刀原本只有武士佩带。明治维新以前,各藩藩士、其中主要是武士,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藩主打仗卖命。这些武士与藩主是家臣与主君的关系。家臣为主君工作,主君要给家臣俸禄,他们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1869年“版籍奉还”后,藩士的户口由各藩转到国家,解除了藩主与藩士的关系,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3年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成了武士。1871年明治政府继1870年禁止一般人带刀之后,又公布武士禁止带刀。刀,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荣誉可以战死,可以自杀,现在连刀都不让带了,怎么战死,怎么自杀呢?工作没有了,自杀又找不到工具,武士们的愤懑达到极点,掀起了一连串的士族叛乱,最终导致日本历史最大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战后日本更严格的贯彻废刀令,又因1886年发生的“长崎清国水兵事件”,在清朝的压力下,日本政府通过法令,日本警察都不许佩刀了,只许佩带竹棒。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开始向西方靠拢,就连贵族们的社交礼仪也全面学习西方。日军在学习西方的时候也发现西方军中军官们也有在各种场合配刀的传统。



于是军官配刀就在军队中保留下来,作为军官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军中激励士气的手段之一。由于日本陆军师从德国,海军师从英国,指挥刀也从东洋传统形制开始逐步西洋化。直到1933年2月,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东京下议院向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一个月后,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第6、第8师团和混成第14、第33旅团等部8万余众,分别向中国长城发动进攻,长城抗战爆发。3月11日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在赵登禹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上校)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日军在此战中发现西洋指挥刀除了好看之外,在白刃战中同中国大刀一碰即断,根本不实用。因此,在荒木陆军大臣、柳川陆军次官、山冈军务局长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遂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的军刀以谋应对。 粗略来说,二战日本军刀等级从低至高为:95式士官刀(工厂量产机制,配发),98式(94式)将佐刀(98式比94式少了第二挂环,需要自费购买),家传古刀(祖传,一般为古代名家制作)等等。以日本配发的95式军刀为例,采用传统的“阵太刀”即长刀的形式,连刀鞘总长101厘米,装配制式的刀柄与刀刃比例为1:2.36。刀柄双手持握,劈刺凶狠有力。还有就是刀穗,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校)、尉军阶的标志。军刀刀鞘有与刀带挂钩连接的环,陆军为单环,海军为双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