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德國縣城

旅德近二十年,每次回國都會有人問起中德之間的差距。中國和德國的差別很明顯,但要說差距卻挺難,因為差別是個很具體的詞而差距卻抽象得很。在這組一系列的文章裡,我選擇用鏡頭來呈現一個真實的德國, 包括一個村莊、一個縣城、一個地級市、一個直轄市。

在第一篇裡我說了一個德國村莊 https://www.toutiao.com/i6663325088948945412/,因為德國沒有相對應與中國鄉鎮的設置,村之上就是縣 (Kreis) ,所以下面說一個普通的德國縣城。

這裡要說的是一個名字叫Bad segeberg的縣城,始建於公元1134年,是12世紀德國萊茵河以東首批出現的中世紀小鎮之一。小鎮有著1.6萬人口,是德國石-荷州下屬Segeberg縣(Kreis Segeberg) 的縣城。Segeberg縣有95個行政村(Gemeinden),每個行政村下面有幾個自然村。縣轄人口12萬,土地面積為1344平方公里,比中國一般的縣要小一些。

一個德國縣城

縣城一角

Bad segeberg這個地名前面的Bad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中文對應單詞,它大致的意思是療養勝地的意思。 但也不太準確,因為實際上德國有大量的前面帶Bad地名的小鎮, 而其中大多數不是療養勝地。Bad segeberg就不是療養勝地,但風景和空氣的確挺好。

一個德國縣城

縣行政中心 (一)

一個德國縣城

縣行政中心 (二)

上面就是縣行政中心。除了財稅局、法院和警察局等幾個單位外,所有的行政機構都在縣行政中心,包括縣議會,縣政府等等。

一個德國縣城

縣財政局

上圖是縣財稅局,相當於中國的工商、稅務和財政局。

一個德國縣城

縣城所在鎮的鎮政府

除了縣政府,這座縣城小鎮也有自己的鎮政府。Bad segeberg小鎮的鎮公署,左邊的是老的鎮公署,建於1606年,也是目前小鎮最古老的建築,現在成了小鎮博物館。右邊白色的那棟小房子是現在的鎮公署。

一個德國縣城

1588年的小鎮

公元1588年的Bas segeberg。Bad segeberg始建於1134年,第一個建築就是圖中的小山頂上的一箇中世紀的城堡。這座小山是一座石膏山,下面的岩石為石膏石(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小山當時114米高。從那時開始,在城堡周圍慢慢有了居民建築和教堂。到了16世紀末期,這座縣城小鎮達到了圖中的規模。

一個德國縣城

現在的石膏山

原來的城堡早已不存在。因為石膏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這座石膏山在19世紀末期被進行瘋狂地開發。結果東邊一半山體被挖掉,山頂高度也將被削為91米。這種開發直到1920年為止。隨後,這裡成了一個廢棄的石膏石礦場。1934年,為了慶祝建城800週年,這個廢棄的礦場的一部分被改建成一個露天劇場。現在,石膏山是一座公園,成為小鎮人休閒鍛鍊的場所。

一個德國縣城

中世紀的水井

中世紀的水井。水井深90多米,是當年城堡主人取水的地方。這是這座縣城小鎮唯一的中世紀遺存。

一個德國縣城

露天劇場

這就是石膏山東側由廢棄礦場改建成的露天劇場。1952年,著名的Kai-may Spiel(一種露天的印第安戲劇表演)正式落戶這裡。後來這個劇場慢慢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擁有7500個位置。Kai-may Spiel每年夏天上演,大概持續2個半月的時間,觀眾除了小鎮人外還有附近的城鎮,包括50公里內的漢堡、基爾和呂貝克。

一個德國縣城

小鎮教堂

縣城的聖瑪利亞教堂, 初建於12世紀末,後來不斷擴建或重修。現在的教堂是1957年大規模重修後的產物。

一個德國縣城

鎮中心廣場

縣城中心廣場周圍是咖啡店、麵包店或小商店。每週六上午,這裡有市場。附近的農場主來賣他們的農產品。節日的時候,這裡也是主要慶祝場所。平時這個廣場空著,有一些喝咖啡的市民曬太陽。

一個德國縣城

印第安文化節

縣城小鎮的節日,除了德國統一的節日,比如聖誕節、復活節等會慶祝外,還會慶祝一些自己獨特的節日。比如印第安文化節、土豆節等。圖上是印第安文化節的場景,一般在Kai-may Spiel每年開始前舉行。幾個Kai-may Spiel的明星會前來簽名助興。

一個德國縣城

書店和報社

縣城有幾家書店,還有一個圖書館。上圖是書店和縣報社。

一個德國縣城

小鎮火車站

縣城火車站很小,只有站臺,車票在車上賣。每個小時一班火車經過。到附近最大城市漢堡需要一個小時左右,中途需要轉車一次。

一個德國縣城

步行街

縣城的步行街週六上午最熱鬧,但到了下午四點接本上就沒有人了。

一個德國縣城

小鎮舊貨市場

縣城每年有四次這樣的大規模舊貨市場,另外還有若干次小規模的。這些市場為舊物流通提供了渠道。

一個德國縣城

居民街

像絕大多數德國的縣城小鎮一樣,這裡很安靜。上圖就是縣城的居民街。

儘管是個近千年的古鎮,但留下來的歷史遺存很少,其中原因也部分是因為忽視,尤其是在19世紀前。但小鎮的發展在20世紀走上了正軌,慢慢成了現在這樣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