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的版本源流

《梦溪笔谈》的版本源流

《梦溪笔谈》的版本源流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的版本源流

《夢溪筆談》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梦溪笔谈》的版本源流

《夢溪筆談》成書於11世紀末,一般認為是1086年至1093年間。作者自言其創作是“不繫人之利害者”,出發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書名《夢溪筆談》,則是沈括晚年歸退後,在潤州(今鎮江)卜居處“夢溪園”的園名。

沈括的《夢溪筆談》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見。據流傳本考訂,可知《夢溪筆談》最初刻本為三十卷,內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揚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夢溪筆談》現所能見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此本據南宋乾道本重刊,尚可窺宋本舊貌,其開本很大,極為鋪陳,而版框很小,裝幀為當時流行的蝴蝶裝,在元代刻本中獨具特色。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東宮書府”、“文淵閣”兩方朱文方印,卷內還鈐有“汪士鍾印”、“平陽汪氏藏書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韓德均錢潤文夫婦兩度攜書避難記”等印。

該元大德刊本流傳有序:元代曾藏於元宮中,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后得到,並贈送給太子朱標,後又歸宮中“文淵閣”。清代,從宮中流出,為汪士鐘的藝芸精舍、松江韓氏先後收藏。後為近現代著名藏書家陳澄中(1894-1978)收入囊中。陳澄中於解放前後移居香港,1965年,有意將包括這部《夢溪筆談》在內的一批珍貴善本出讓,時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避免珍貴文物外流,親自過問,責成文化部指派專人前去洽辦,最終在國家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斥巨資購回,成為書林佳話。1976年,文物出版社曾影印出版,為了讓大眾使用方便,2003年,“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出版簡體版的《夢溪筆談》。

關於《夢溪筆談》校訂註釋本等,明、清兩代至民國年間,不斷有高質量版本出現,如:明弘治徐瑤刊本,明1631年(崇禎四年)嘉定馬元調本,清1805年(嘉慶十年)海虞張學鵬學津討原本,清光緒番禺陶氏愛廬刊本,近代王國維、葉景葵也有手校本。通行的《夢溪筆談》正、補、續三編本首出《稗海》。今有:《夢溪筆談》文物出版社1976年影印元東山書院刻本;《夢溪筆談》國家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工程”2003年影印元東山書院刻本;胡道靜《新校正夢溪筆談》,上海出版公司1956年版;《夢溪筆談》中華書局1957年版;《夢溪筆談·補筆談·續筆談》大象出版社“宋人筆記”第一編,2005年版;1956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了胡道靜的《夢溪筆談校證》,考據精詳。1957年,中華書局又出版了胡道靜的《新校正夢溪筆談》,很便於閱讀。

此外,《夢溪筆談》在國外也很有影響,早在19世紀,它就因為其活字印刷術的記載而聞名於世。20世紀,法、德、英、美、意等國都有人對《夢溪筆談》進行系統而又深入的研究,並有全部或部分章節的各國譯本向社會公眾加以介紹。日本早在19世紀中期,就用活字版排印了沈括的這部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用活字版排印《夢溪筆談》的國家。從1978年起,日本又分三冊陸續出版了《夢溪筆談》的日文譯本。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