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老爸送我下鄉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知青故事:老爸送我下鄉

我的老爸

1969年2月8日早上,我和我姐起了個大早,吃罷早餐告別了奶奶和媽媽弟妹,就前往馬肚底體育場集合,即將上山下鄉到長泰縣陳巷公社美彭大隊。我老爸一直用自行車馱著我倆的行李跟在後面,不時囑咐我倆出外注意事項。對於他來說,上山下鄉就是一場噩夢,他一下子就要送走長女和長子到遠方的他鄉去謀生,而且連戶口都遷走了,不能再日夜守護,這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我知道他的淚水是往肚子裡流淌的,只是表情不願流露出來罷了。我和同學還是有說有笑,反正和我姐在一起也比較有個依靠,我姐是個比較有主見的人。

歡送大會儀式過後,我登上了寫有長泰美彭標識的軍車,從體育場的大門出發,拐彎向西沿勝利路走到華僑大廈,再由延安北路往南行至南市百貨大樓,再往東的澄觀道經過八卦樓,後沿新華南路往北直至龍機廠門口的斜坡,我老爸騎著自行車一直尾隨在我們卡車的後面。我和我的同學幾次催我老爸不要追了,但他仍堅持尾隨下來。剛開始因為沿途歡送的人群比較多,車子開得較慢,他較容易追上,但到了龍機廠門口,兩旁的群眾少了,汽車一加速,他那瘦弱的身軀就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視野裡了。眼前的景物似乎變得模糊,原來是眼淚擋住了視線。第一次遠離家門,不知道㺅年馬月才能回到故鄉,不由產生幾分惆悵。

沒過幾個月,老爸就騎著自行車載著老媽到美彭來看望我們姐弟倆,中午拜訪了隊長和部分社員,瞭解了知青食堂的情況,下午就回漳州了。因為是第一次來,老爸在回漳州時騎到積山村口,沒有向右拐而是向左轉,結果載著老媽一直騎到十里大隊的朝天嶺山腳下,一問路人,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多騎了好幾公里的冤枉路,只好往回趕。我媽現在還回憶說:“那回路又不好,在路上還摔倒了好幾次。”父母回到漳州已是晚上八九點鐘,家裡人擔心得要命。現在老媽談起此事還熱淚盈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老爸多次到美彭來看望我們,他每次的到來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不是送吃的就是送穿的用的。不僅我同學喜歡他來生產隊,老鄉更喜歡他的到來。他戴著一副厚厚鏡片的高度近視眼鏡,玻璃看上去一圈一圈,看人總是笑眯眯的很是平易近人。他是漳州市區最大藥房“天益壽”的負責人,懂得不少醫學知識,還會“抓痧”等絕活。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認識“天益壽”的眼鏡老吳,有一定知名度。他一來美彭,六隊王金連家的大廳就會聚滿很多人,有來問寒問暖的,有來看病的。他是漳州潯源中學的高中生,天文地理也略知一二,毛筆字寫得不錯,大夥兒也喜歡聽他侃大山,連大隊的老中醫沈耀華都佩服他。他身上還經常帶些便藥,遇到有些急症也樂意伸出援助之手,幫人排憂解難,生產隊長王老鎮、社員王國禎就一直認同他的醫術。老鎮、國禎都是肺病患者,幾次吃了他給的藥,病情大為好轉,咳嗽也不那麼厲害了,很是感謝他,因此他與美彭老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我對醫術不感興趣,只是我姐在他的感染下也當上了大隊的“赤腳醫生”,半夜三更都有人叫她去出診。難怪去年2隊的陳阿金(原機耕隊隊長)帶他老婆來漳州看病,我在“白馬城”飲食城宴請他們時,他說:“海樹啊!你能上大學,七分是靠你自己的努力,而三分要歸功於你老爸。”畢竟,在那個農村缺醫少藥的年代裡,他這種人才是很好用的。

雖然老爸己去逝12週年,但現在一想起我的老爸,還是能讓我熱淚盈眶,他騎著單車尾隨在上山下鄉車隊後面的畫面,還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終生難於忘懷。

謝謝你!我親愛的老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