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蓬莱有个地方叫浦家洼,见证登州府浦氏家族的历史

(编者按:“边扈燕冀,郏浦尚农”,在宋版百家姓中,以上这八个姓氏,排在三百余位,相对而言,他们的规模不算大,在胶东地区的分布也不算广。这次要介绍的是其中的“浦”姓,在胶东地区,浦姓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堪称登州府历史上的“显姓”之一。本文作者浦鹤桥先生,为登州府浦氏后人,下面就听听他对登州府浦氏家族历史的介绍。)

时间回到2011年7月,当时,蓬莱市海港路在排水改造工程中,意外出土一方名人墓志铭墓志铭为汉白玉质地,长40厘米,残宽34厘米,厚14厘米,出土位置在来宾桥西北处,经查明残缺碑文中知,墓志主人为浦之浩。浦之浩为明代登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在蓬莱阁景区三清殿外,由明代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陈其学撰文《重修三清殿碑记》即为其书。现存登州博物馆。

除了以上的文物之外,浦姓在蓬莱(登州府治)的地名当中,还留下了很多痕迹,比如水城附近的沙浦路、浦家洼等。那么,浦氏家族与登州府之间,究竟又什么历史渊源呢?

笔者为浦氏家族第23代传人,经过查考明清两代蓬莱县志以及对比山东登州府浦氏家族现存历史资料,同时对家族若干老人的走访,对登州府浦氏在山东蓬莱的历史进行了还原。

烟台蓬莱有个地方叫浦家洼,见证登州府浦氏家族的历史

(配图均为蓬莱水城周边场景)

1、 登州府浦氏出处及居住地:

《浦氏宗谱》记载,始祖浦贵,幼名阿双,原名浦宗洪,明初苏州府嘉定娄塘人,明洪武十六年,因朱元璋采取军屯政策,戍边蓬莱,定居蓬莱阁下,创建浦家洼。

由明代即墨籍御史蓝田编写的《浙江道监察御史浦先生鋐墓志铭》,其中指出:“按许宗元氏所撰状志之先生讳鋐字汝器故苏州之嘉定人先世从戎于登州卫遂占籍。”上述显示, 浦氏祖先当年以军籍,从今天上海嘉定娄塘到登州卫参军,遂定居蓬莱,正如上图墓志铭显示:“陟北遂家登州”,以及“始祖贵”字样, 又如,《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中记载,浦之浩,贯山东登州卫军籍,直隶嘉定县人 。

烟台蓬莱有个地方叫浦家洼,见证登州府浦氏家族的历史

通过翻阅历代《蓬莱县志》得知,浦氏从明代初期开始,一直居住在今天的蓬莱阁下,也就是几天水城浦家洼地区。

2、登州府浦氏历史名人

在历史上,登州府浦姓人才辈出,其代表性人物如下。

浦 鋐 字汝器、号竹塘,浦政之子。正德二年,乡试中举。正德十二年,登进士,授山西洪洞县知县。嘉靖初年,召为湖广道监察御史,后罢免武定侯郭勋奸贪,而得罪夺俸,因母丧丁忧,除服后,起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因勘察罢免。嘉靖十九年,起用出按陕西,曾论救杨爵而连罪下狱,后死于于狱中。明穆宗即位后,恤典平反,赠光禄少卿入功业志。有子浦之珠、孙浦朝柱。

浦之浩 号北郭,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浦之浩考中丁酉科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 科金榜题名,名列三甲第六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浦之浩入仕后,初授中书舍人,后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上江(安徽)。复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巡按河南,都司井子田向其馈赠金币,浦之浩断然拒绝,曰:“不受人馈者,不受侮于人。”再巡按陕西,遇水灾毁坏民居,有恶少乘机为乱,浦之浩镇定自若,妥善处置,变乱为安。关中大饥,浦之浩连连上疏请赈,救活灾民无数。后出任江西南昌府知府又升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饶南九江道,驻饶州。卒后,祀登州府乡贤祠和忠烈祠。

浦之云 陕西伏羲知县兼庆都知县。

浦朝柱 浦鋐之孙,之珠子字少咎,受户部照磨升应天通判改六安州同知升凤阳通判泗州徽州知州,六安知府。

浦延佑,浦之浩之孙,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直隶长埂知县。

浦益光,稷山县县丞升福建建宁知县。

浦国仁 广东三水知县。

烟台蓬莱有个地方叫浦家洼,见证登州府浦氏家族的历史

此外,根据蓬莱县志记载,为了表扬浦氏忠义孝以及在科考为官方面的品德及功绩,明代建设了五座牌坊,以表彰浦氏的功绩!具体如下: 恩荣坊 为正德丁丑科进士浦鋐立, 恩荣坊 为嘉靖辛丑科进士浦之浩立,豸吏坊 为御史浦之浩立,敕命坊 为赠监察御史浦政立,恩光坊 为赠御史浦錀立。

3、 家族迁徙及分支

由于明代末年孔有德叛乱以及清代战乱,生活在浦家洼的浦氏后人逐渐迁移,一部分回到苏州老家,一部分分居在今天蓬莱潮水,徐家集,大狗李家村(小门家镇)以及龙山店,浦李张里,长岛地区,还有更多的浦氏,随着闯关东的进程,分布到今天东北的辽宁大连,吉林大安,农安,乾安,松原,以及黑龙江肇东,齐齐哈尔,呼兰等地区。

烟台蓬莱有个地方叫浦家洼,见证登州府浦氏家族的历史

蓬莱阁僻在海澨,层峦叠嶂,藏宝怀珍,历史奔流不息,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期待更多的浦氏后裔相聚蓬莱,团聚蓬莱阁下,回忆历史,展望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