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后,下嫁给和珅儿子的固伦公主结局如何?

ee-超Lz


固伦公主,即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所以人们又叫她十格格。

乾隆生平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所以在他统治的时候对固伦公主简直是爱护有加。在固伦公主出嫁之前,乾隆就说过,如果固伦公主是一个皇子,一定会让她继承自己的位子。在嫁女儿的时候,乾隆陪嫁了十几倍于其他公主的嫁妆。 乾隆为了固伦公主的未来,把她嫁给了朝中最有势力的宠臣和珅之子,乾隆希望固伦公主未来能过上无忧的生活。


从此固伦公主的命运也就和丈夫丰绅殷德一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乾隆死了之后,朝廷中一片混乱,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发愁。刚刚继位的嘉庆皇帝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因为自己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场事业。而依靠乾隆发家致富的和珅自然就是最哀愁了。

果不其然,新君嘉庆在位后没几天,就下令调查和珅在位几十年间的所有坏事,对和珅家进行了大查抄。乾隆没了,也就没人能保得住和珅,在乾隆死后的第七天,和珅就被关进了牢狱中。但是别忘了,乾隆的女儿、和珅的儿媳,固伦公主正是当朝新君的亲妹妹。在固伦公主的求情之下,嘉庆帝答应了妹妹只处理和珅,而对他的妹夫不予以追究了。不仅如此,和珅家人们的官位也得到了保留,这在历代处置贪官污吏上,是空前的宽容。


所以有人揣测嘉庆之所以向和珅伸手,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他的钱。 和珅的死,让清朝朝廷上下都十分震惊,人们也见识到了新君推行新政的决心。但是在这次变天之下,和珅家受到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其子丰绅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也变得不再那么积极了。虽然他爵位没有被剥夺,但是皇帝因为他是和珅的后人而有意地打压他。

嘉庆为了让自己的妹妹与和珅家族隔离开,他故意让这个罪臣妹夫去边疆做官。 嘉庆的政治目的达到了,可是却没有顾虑到公主的想法,原本嫁入了权贵家门,注定的美好生活戛然消散。相爱的丈夫因为和皇帝关系不好被赶到千里外的边疆不能相见。最惨的就是这位天生尊贵的公主的儿子也在出生不久之后就早夭死去了。家破人亡,人丁不兴的惨剧全都落在了固伦公主一人头上。

就算和丈夫分开,但只要人在希望还是会有。但她想不到的是,丈夫在到达边疆不久之后因为疾病没多久就死了,最后的一点期盼也破灭了。

这一年,公主36岁,就开始了她的悲凉凄惨的守寡生涯。 嘉庆原本是想让妹妹开始新的生活,没想到却害惨了她。因为皇族的婚嫁礼制,固伦公主没办法再嫁给其他人,只能就这样过着孤寂的生活,就连嘉庆皇帝都没办法解救她。而乾隆之所以会把女儿嫁到和珅府中,就是看中了这个老公公巨大的权力和荣华,以为女儿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样做却正好是害了她。

固伦在守寡后又继续一人孤苦的过了13年,终于在无限的忧郁和痛苦中离开了人世,享年只有四十九岁。生在帝王家注定繁华的她却成为了下场最悲惨的一个,实在是让人感到悲惨。


篱上青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的幺女,父母爱幺儿,乾隆皇帝也十分宠爱这个最小的女儿,在和孝公主十三岁时便破格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这是皇后嫡出的女儿才有的殊荣)。

十六岁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名字也是乾隆赐的,意为福禄兴旺),其实乾隆的目的是想让这个最疼爱的女儿嫁一个能让他一辈子幸福的郎君。

那么乾隆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和珅死后,下嫁给和珅儿子的固伦公主结局如何?

乾隆为女儿着想当时嫁给权倾朝野的和珅家,确实能过上富足的生活,隔三差五还能进皇宫见父皇,而且乾隆在世时固伦和孝公主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上有公公和珅的关怀,下有夫君的疼爱陪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幸福去得太突然了。

有书君不得不说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乾隆皇帝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这场政治联姻,终因他的驾崩,他儿子嘉庆清算和珅而受到牵连和影响。

一、公公被杀,丈夫被贬,美好生活终折翅

嘉庆四年,嘉庆皇帝在父皇驾崩后一周,便在乾隆灵柩前动手逮住了和坤,一并抄了家。

虽然固伦和孝公主尽最大努力,求皇帝哥哥嘉庆保全和家,但朕意已决,和珅被赐白绫,保以全尸,丰绅殷德降职降级,不被重用,和珅贪来的钱财尽数充实了嘉庆国库。和府一分为二,固伦和孝公主和额附居一半,皇帝的亲弟弟占了半。

从此固伦和孝公主便因和家失势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丰绅殷德过惯了富二代生活,突然间靠山父亲处死,失去至亲的同时富贵荣华皆远去,倍感生活凄凉,逐渐颓废,开始以酒为友,麻醉自己,纵情声色,放纵自己,希望用无所作为而逃避官方对自己的陷害。

固伦和孝公主常常一个人面对孤灯垂泪,想想昔日鼓励丈夫醉心功名,一同学文习武。

闲暇时奴仆前簇后拥着,她陪丈夫一同猎场围猎,有说有笑,现在丈夫却如此颓废,夜不归府,固伦和孝公主与额附失去了往日琴瑟和谐的生活。

都说男人是女人的天。

更何况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即便贵为公主,当夫家失势,丈夫被贬谪,纵情声色,不再唯公主马首是瞻,固伦和孝美好的生活被无情折翅。

二、聚少离多,独守空房,牛郎织女般生活

嘉庆虽疼妹妹,但更需权衡利弊。

当公主府长史奎福控告丰绅殷德“图谋不轨,欲害公主,国服内生女""等有违清律之事时。

虽查明只犯有国服期间妾室生下女儿,虽然顾全固伦和孝公主颜面,网开一面,可也不能不闻不问,只得下旨命丰绅殷德在家闭门思过,连天天卖醉,声色犬马的自由也剥夺了。

后来嘉庆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外派丰绅殷德到乌里雅苏台任职,明升暗降,打发打到了边远山区,从此以后固伦公主夜对月色,独守空房,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

早年生的儿子又已经夭折,心里除了凄凉,便是孤独,漫漫长夜,只有孤灯相陪,守活寡般的数着日子的过去,但只要边塞书信一来,又得替夫君的处境担忧。

而此时的过惯了少爷生活的丰绅殷德突然来到苦寒之地,身体本就难以抵抗自然界的摧残,再加上他自暴自弃,纵情声色,身体严重透支,不久便犯下严重的病症,而且每况愈下。

固伦和孝公主不忍丈夫重病缠身还在苦寒之地受苦,又进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嘉庆苦求,放夫君回京养病,让他们早点结束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嘉庆皇帝耐不住妹妹的苦苦哀求,心一软,便让丰绅殷德回京。

然而固伦和孝公主有心救丰绅殷德,但无力把他从死神那儿拉回来,丰绅殷德回京不到三月,便到死神那儿报到去了,死时才36岁。

两人聚少离多,但是至少还有书信的往来,还有一份希望在,还有一丝念想,然而这份牛郎织女的生活,别被现实打破,磕磕绊绊陪伴了固伦和孝公主20年的丈夫丰绅殷德永远走了,固伦和孝公主的生活更孤单了。

三、额附去世,单身一人13年,后半生凄凉令人怜。

清朝的律法,女子夫君死了,不能再嫁。额附丰绅殷德去世后,固伦和孝公主的后半生更加凄凉。

没有自己亲生的骨血,只有额附小妾生下的两个女儿,本就害怕她的身份高贵,不和她怎么亲近,成家后就更少和她来往。

于是身世显赫的固伦和孝公主在和府便成了寡妇一个,虽然后来过继了一个儿子为和家续香火,传世袭。

但对于固伦和孝公主并没有多大帮助,她既无儿女可寄托为人母之情,又无夫君可依靠,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和府,白天,沉思往事立残阳,可怜无尽思;入夜,薄衾孤枕,梦回人静泪双流。

孤苦无依的固伦和孝公主在寂寞中忧郁中生病,那时道光帝派太医医治,还多次拜人去探望,最终太医也拉不住固伦和孝公主,道光三年,公主去世,终年49岁。

死后光绪帝还亲自前往祭拜,而且一切按官家礼制办理,派广泰在和府协理,这也算是固伦和孝公主又一殊荣。

曾经那个爱骑马爱射箭,乾隆皇帝曾戏说想立为储君的传奇女儿,终究难逃孤独终老的凄凉结局,未能如乾隆皇帝所愿。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嫁给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同岁,都是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丰绅殷德满语为Fengšenyinde,其意根据语言专家的意见可能就是『福禄兴旺』,而和孝公主曾经得到六世班禅奉旨赐给法名索朗班吉卓玛,意为『吉祥度母』,可以说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都寄托了父母的深切期望。

而实际上两人也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待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二十七日公主下嫁(两人结婚)之时,其所受宠爱被放大到了极致——她的嫁妆价值号称十倍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下嫁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次子福隆安的乾隆帝第四女和嘉公主,达到数百万两银子,乾隆帝还特为自己这个最钟爱的幼女特批帑银300000两——一句话,唯恐女儿受了委屈……

然而,待到和珅跌倒,虽然嘉庆帝看在妹妹的份上没有株连丰绅殷德,但是嘉庆帝对所有和珅的亲人,心中不免有芥蒂,按捺不住要敲打丰绅殷德。

于是,爵位一会儿削除一会儿赏还,一会儿又被派到乌里雅苏台(位于今蒙古国的扎布汗省)办事,和孝公主不免有很多独守空床的日子,再加上丰绅殷德在36岁郁郁而终,而和孝公主活到了49岁,4年的守活寡岁月,13年的守寡岁月,心情肯定是不咋的。

和孝公主去世的时候已经是道光年间,道光帝对自己这位姑姑一生的遭际备感哀伤,于是亲临她的墓前致奠。

和孝公主算是最后风光了一把,但是,这和幸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谈古论金


固伦和孝公主,乾隆皇帝最疼爱的十公主,按照清朝惯例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十公主母亲为妃能够得封固伦公主,可见乾隆对这位女儿是多么喜爱。当年乾隆甚至这样对十公主说:“汝若为皇子,吾必定立汝为储君”,如此可见乾隆对这位十公主的疼爱。但是最终十公主还是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筹码,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乾隆五十四年,固伦和孝公主出嫁,当时乾隆送的嫁妆仅绫罗绸缎就达2000匹。婚后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的感情生活还是合合满满的,但乾隆驾崩以后,皇十五子继位,年号嘉庆。嘉庆皇帝一登基,就朝和珅动手,固伦公主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最后向嘉庆皇帝求饶,希望能够放过自己的丈夫。


但是丰绅殷德太让固伦公主失望了。几年后,丰绅殷德被人揭发在乾隆驾崩的时候,趁着和公主分房睡的机会,宠信了一位侍女,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儿,而这是真实的。嘉庆皇帝一怒之下将丰绅殷德除去所有官职,丰绅殷德病倒了,固伦公主也深受打击。

嘉庆十五年,丰绅殷德死去,当时固伦公主只有35岁,她的几个姐姐和父母亲都已经去世,只有嘉庆帝可以依靠,而且清朝祖制,丧夫的公主是不能再嫁的。就这样固伦公主的后半生极为冷清,道光三年去世,也只有49岁,道光皇帝亲临她的坟墓祭奠。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固伦公主全称为“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将她嫁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和珅做儿媳妇,所以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死后的命运就紧紧的与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联系在一起了。

那么,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死后的命运与结局到底如何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公主求情留全家

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三,活了八十多岁的老怪物乾隆皇帝终于挂了。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当然是嘉庆皇帝,他再也不用束手束脚的做事情,可以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帝了;愁的当然是和珅了,因为他的后台乾隆皇帝挂了,他面临的将是政敌的攻击与嘉庆皇帝的打压。

果不其然,乾隆皇帝挂了没几天,嘉庆皇帝就向和珅动手了。乾隆刚刚死了七天,也就是正月初十的时候,嘉庆在通过一系列手段之后,就将和珅给下狱了。此时的和珅已经一败涂地,面对他的将是身败名裂甚至全家抄斩。但是他有着一个很厉害的儿媳妇,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儿,嘉庆皇帝的妹妹。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嘉庆皇帝答应她只杀和珅一人,保留丰绅殷德一家人及其相关爵位。


丈夫早逝晚景凄凉

虽然因为固伦和孝公主的原因,嘉庆皇帝放过了自己的妹夫丰绅殷德,而且对他的爵位以及以前的权势并没有过分的剥夺,丰绅殷德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是因为丰绅殷德是和珅的儿子,嘉庆皇帝对他十分的厌恶,并不怎么亲近他。有一次,嘉庆皇帝还剥夺了丰绅殷德的所有爵位,后来看到自己的妹妹太可怜,又恢复了。

丰绅殷德经过起大落,所以变得十分的消极,他看透了名利和权势,所以便沉湎于酒色之中。后来由于丰绅殷德在乾隆丧期期间行房事被告发,嘉庆皇帝为了惩罚他,就把他派到了边疆做官。丰绅殷德本来身子就弱,边疆环境恶劣,因此没过多久就挂了,只有36岁。

和珅死后,由于各种原因,固伦和孝公主本来就与丰绅殷德聚少离多,感情越来越淡薄。后来丰绅殷德英年早逝,固伦和孝公主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再嫁,更是开始了长期的守活寡生活,嘉庆皇帝和后来的道光皇帝也都对此无能为力。直到固伦和孝公主49岁的时候,她才在郁闷和幽怨中死去,结束了她凄凉的一生。


我的结语

乾隆本来是因为给自己的女儿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却没有想到这完全是害了她,这大概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老魏聊历史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娶的是乾隆帝的女儿固伦孝和公主,私人稗官野史家乘日记有简称为“孝和主”、“十公主”的,朝鲜王朝《承政院日记》中还有宫中称她为“波罗公主”的记载。但是从来没有“固伦公主”的写法。因为在满语中“固伦”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一般放在公主的称号前面是为了强调公主的地方尊荣。

要注意一下的是固伦公主是有清一朝公主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之女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康熙皇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就是《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的原型,生母为荣妃马佳氏),而乾隆帝的这位十公主也是因为得到皇帝的特别喜爱才受此封号。

孝和主与驸马丰绅殷德(笔记中有称“郎驸马”、“阿德驸马”)的婚事恐怕早就被双方的家长——乾隆帝、和珅君臣内定了。因为史料上记载孝和主在婚前一直称和珅为“丈人”。而驸马丰绅殷德的名字也是乾隆帝给起的。

孝和主与丰绅殷德貌甲相当,天生璧人,这个姻缘自然是可喜可贺。但却因为是一段政治爱情而埋下了日后的隐患。据说当年,嘉庆帝得知孝和主被许配和家时,曾忧虑的得饮食不入——嘉庆帝知道这亲家翁和珅,是早晚要被自己挂路灯的……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此,和珅被赐死后,丰绅殷德被夺爵等爵位,闲置家中。至嘉庆七年(1802A.D.),因镇平定川楚,大赏天下,丰绅殷德也沾了光,被赏给“民公品级,仍在散秩大臣上行”。但是到了第二年,丰绅殷德就又被整了。

当时孝和主府中有一个革职长史奎福,向内务大臣温布指控丰绅殷德谋反、企图毒害公主并有"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等罪状。后经查实,谋反是假,但“于国服内生女”确实事实。于是丰绅殷德又被贬官。但是嘉庆帝这次倒是说了句公道话:“朕亦素知额驸与公主和睦。诬妄实属显然。”说明丰绅殷德与和孝主还是很恩爱的。

又过了几年,丰绅殷德被打发去蒙古当差,并在不久之后死在那里,年仅三十六岁,与之同龄的孝和主中年守寡。更凄凉的是,孝和主与丰绅殷德二人之间仅有一子,而且幼年而殇。于是这位曾被父皇说过“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的天之骄女又独自生活了十几年,并在道光三年孤独的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九岁。



固伦孝和公主。据说长得和乾隆帝最像。


影视剧中的可爱的孝和主。


孝和主的父亲和“丈人”。


陳大舍


乾隆皇帝是极爱这个宝贝幼女十公主的,他曾经感叹过:“你要是我的儿子就好了,长大了,你来做皇帝!”

固伦和孝公主中的“固伦”是一种专有称号,在清朝,只有皇后的嫡女才可以被称为“固伦公主”,而固伦和孝公主的生母并非皇后,而是惇妃汪氏,乾隆打破惯例,足见对这个最小的女儿的心爱程度。

乾隆四十年,惇嫔生下了乾隆最小的女儿,乾隆之所以喜欢这个孩子,据说是因为她长得跟父亲很像,也正是因为这个,惇嫔得以升到妃位。

固伦和孝公主打小就有英武之气,不爱红装爱武装,算是个男装女大佬,骑马射箭打猎样样精通,乾隆非常宠爱这个老闺女。宫人犯错误挨板子,只要小公主在旁边说句好话,乾隆就会放过一马,就连她母亲惇妃也是因为犯错误(失手打死宫女)被乾隆贬为嫔,也正是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上,后来没多久又原谅了惇妃。

固伦和孝公主在十五岁时被乾隆赐婚,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与她同龄的丰绅殷德,由此可见,乾隆对和珅的宠信也是真情谊,此举对和珅也是一种保护作用,无论如何,乾隆也不会舍得让他的十公主将来受气。

嫁人的公主与丰绅殷德两口子也算恩爱,丰绅殷德对她也很敬重(不敢不敬重,老丈人势力太大),还生下过一个宝贝儿子,可惜幼子早殇,公主十分痛惜。

眼睁睁看着和珅家族要断根,公主多次规劝丰绅殷德另纳妾室,站在皇家公主的角度上来讲,这也算是给足了夫婿面子。

固伦和孝公主在和府住的时间久了,也对公公和珅的惊人家产和创富手法有所耳闻,并表达了她的担心,她跟丰绅殷德说,“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事实证明,她的担心并非多余,乾隆死后,她的哥哥嘉庆就对和珅下了狠手。

在这种时候,固伦和孝公主也曾露面去求嘉庆,放过和氏父子,嘉庆帝倒是也很喜欢这个小妹子,许诺可以放过丰绅殷德,至于和珅嘛,可以给他留个全尸。

嘉庆帝的确是做到了,他没有为难丰绅殷德,但和府面积太大,嘉庆已经答应了弟弟庆郡王永璘赏赐给他,最后折中了一下,给固伦和孝公主和弟弟永璘一人划了一半。

和珅死后,丰绅殷德虽然表面上待遇没变,但内心深处明明白白,这辈子别想再混前程了,也就剩下个吃喝等死了,于是就有些放送对自己的要求,纵情于声色。但他的小辫子后来被别人捅到嘉庆那里,说他在乾隆死后的国丧期间,与妾室同房生了个女儿,嘉庆干脆就把他软禁在府内,连声色犬马的机会都不给他了。

嘉庆十一年,也不知道嘉庆帝是想起了丰绅殷德哪点坏处,决定干脆把他派到外地做官,这外地的确也够远,一竿子支到了乌里雅苏台,说是提拔,其实更像是流放,丰绅殷德的小身子骨哪里承受的来,没过几年,身子就扛不住了。

固伦和孝公主虽然和丈夫的感情退化严重,但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在外头,只好又去找皇帝哥哥求情,把丰绅殷德从边疆调了回来,丰绅殷德回京之后没两个月就病逝了,总算是没死在外头。死时只有三十六岁,前文说了,夫妻俩是同龄人,公主刚过三十岁,先是守了几年活寡,现在倒好,直接成了标准的寡妇。

别人可以改嫁,但按照清朝的规矩,公主是不可以改嫁的,固伦和孝公主又熬了十三年,幸亏丰绅殷德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妾室所生)还可以陪伴她,她还过继了一个叫福恩的养子,承袭了丰绅殷德的轻车都尉。

道光三年,孤单的十公主以49岁的年龄走到了人生的终点。道光帝对这位姑姑的一生境遇也十分同情,曾经亲自来到她的墓前祭奠。

固伦和孝公主死后,所居住的半座和府也就都归了庆王府。咸丰年间,这座园子又转赐给了恭亲王奕訢,从此才成了现在的“恭王府”。


历来现实


丰绅殷德是满洲正红旗钮祜禄.和珅的老来子,从小是备受宠爱,就连婚后也是童心未泯,经常像孩子一般嬉笑打闹。而固伦公主是乾隆爷的第十个女儿,从小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被封为和硕公主,后来乾隆为笼络和珅破例提升为“固伦公主”并下嫁给丰绅殷德。

婚后,也也非常关心丈夫的前途,因为她知道,那字必须有事业才能有依靠,他不希望丈夫整日因为他爹而产生依赖性,后来公主主持家务发现和珅贪赃枉法,知道和珅不会有好下场;

据《啸亭续录》记载:"公主尝对丰绅殷德言:"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公主固然高瞻远瞩,没过几年和珅就被赐死,当时嘉庆皇帝看着丰绅殷德难受,便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贬为庶民。1806年,皇帝下令,将丰绅殷德升官,升到哪儿啊,升到如今的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当一个小官。丰绅殷德在北京还有房子,还有住宅,总得有人给你看房子,你妻子在这儿看房子,你自己走,结果丰绅殷德在那儿待四年就死了,年仅36岁,固伦和孝公主给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女儿嫁给别人,就不是和珅家的后代。

所以丰绅殷德和珅家没有直系后代,但是固伦和孝公主也觉得对不起人家,后来抱养了一个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叫福恩,还是嘉庆、道光对他还很不错,但是后来的历史书就没有记载福恩的下落。


酒骑风


“如果你是皇子,我一定立你为太子”,这句话是败家子乾隆说的,被说的对象就是这位“固伦和孝公主”,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女儿,没有之一。




后来,乾隆便把她下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嫁妆十分豪华,婚礼非常风光,一个是皇家,一个是股肱之臣,可以说是喜结良缘,亲上加亲。

婚后,固伦和孝公主并没什么“公主病”,也没有仗着乾隆的宠爱而嚣张跋扈,反而她竭心尽力事事关心丰绅殷德,让他自力更生,不要过多活在父亲的阴影下,要懂得“努力,奋斗”。而且她还发现和珅的秘密—贪污,高瞻远瞩为丰绅殷德忧心。

二人有一个儿子,可惜无缘无故夭折,并且固伦和孝公主还不育,和珅难过,夫妇二人更难过,她还劝阻丰绅殷德讨小妾,延绵子嗣,何等的胸大!



结局果然如公主所想,乾隆前脚走,和珅后脚被抄家,和家家道中落,幸好有固伦和孝公主,丰绅殷德才得以保全。

此时的丰绅殷德已不在是当年的二世祖,之后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凄凄惨惨戚戚,夫妻二人也是聚少离多,最后丰绅殷德更是被贬到边疆,在固伦和孝公主向嘉庆的祈求下才准许回京养病,无奈中途逝世。

之后的生活,嘉庆对这个妹妹十分关心,又是宠爱,又是赐钱,又是赐各种东西。固伦和孝公主心里有愧,不能为丰绅殷德家留下一个儿子,替和家延绵子嗣。之后,收养了一个儿子,过继到和家。下一任皇帝道光对这个姑姑还挺照顾,最后她在道光年间去世,享年49岁。

也不知道她是幸还是不幸?从她的角度来说,我想她不幸吧。


史小二记


嘉庆皇帝赐死和珅后,下嫁给其儿子丰绅殷德的儿媳妇固伦和孝公主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依然留在京城生活,待遇也没有降低,只是其丈夫丰绅殷德受到很大的打击,不为皇帝喜欢,经常被流放边疆任职,享年36岁,作为与丈夫同年的固伦和孝公主活到了49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