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提到米粉,大多數人腦海裡只會蹦出兩個地方:湖南、廣西。湖南老話說:「早晨嗦碗粉,神仙站不穩」;而廣西則說:「聞到豬腳粉,神仙也打滾」,嗦碗粉還要上天,湘桂大地的神仙尊嚴何在?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有稻米的地方,就有米粉。米粉派系林立,在南方遍地開花。偏居一隅的海南米粉、劍走偏鋒的雲南餌餐都算旁門左道;江西、貴州、廣西、湖南這四個地方才算武林正統。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江西人的粉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南昌拌粉、上饒燙粉、景德鎮冷粉、吉安貢粉、萍鄉炒粉……不管幹撈還是爆炒,怎麼直接怎麼來,為啥?對自己的稻米有自信啊!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貴州人的粉則藉助優質的黃牛肉獨步一方。牛骨熬湯底、滷牛肉做碼、再加上酸菜、香菜做點綴,清清爽爽的一碗牛肉粉便大功告成。米粉在原湯裡稍微吸收點精華,便是攝人心魄的水準。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湖南人的粉用碼子告訴你,什麼是一碗米粉的靈魂。在湖南,沒有食材逃得過當碼子的命運。如果是炒碼,則將湘菜的爆炒精髓和米粉合二為一;如果是蓋碼,又將滷味、燉料的豐腴散發給湯底。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廣西人的粉則像耍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條狀的「粉蟲」到類似腸粉的捲筒粉;從淳樸的原味湯粉到到傲視群雄的螺螄粉……無論是形態還是味道,廣西人都把米粉藝術玩到了極致。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在米粉江湖裡,江西粉、貴州粉雖有一技之長,但知名度完全比不上「少林派」湖南粉和「武當派」廣西粉。翻開地圖你會發現,這兩個省份佔據了嗦粉區的核心地帶,壟斷東西,佔盡天時地利。邊緣省份的米粉文化在這裡交流碰撞,更是打通了這兩地人的任督二脈。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從製作工藝上說,爆炒、幹拌、煮湯;從口味上來說,酸的、辣的、臭的、鮮的、原味的;從米粉形狀上來說,粗的、細的、圓的、扁的、梭子狀的、腸粉型的……幾乎所有的米粉都在這兩地匯聚,從此,華山論劍只剩下湖南人和廣西人。選一個地方專門只為嗦粉,不是湖南,就是廣西。兩地通吃,你才算大概能懂這兩個地方人對米粉的情結。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乘高鐵從湖南北部的常德一路南下,經過長沙米粉、衡陽魚粉、全州紅油米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欽州豬腳粉到北海海鮮粉。圖源@Feekr阿綠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湖南VS廣西,誰才是「嗦粉」第一大省

寡淡的粉、濃郁的湯底、豐富的碼子,一碗米粉就是活生生的鄉愁。一句「想回家嗦粉了」就能擊潰最硬氣湖南人的心理防線;和友仔友女一起嗦粉,則是廣西人最重要的社交活動。大學的湖南同鄉會,進了群先問是哪裡人,接著便要問哪裡有正宗的湖南米粉吃,開始懷念起家鄉的米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我有個同學來自冷水江,一個都不以米粉出名的資源型城市,但他談到嗦粉的表情,讓我堅信連他的初戀都沒有嗦粉重要。「拿個礦泉水瓶子插根筷子,裝點山胡椒油,吃的時候拿筷子滴兩滴,那個感覺,哦呦……」他眯著眼,好像剛走出洗浴中心般爽快。圖源@九行廣西人到了外地,也是要翻遍城市去找三大粉:螺螄粉、桂林米粉、老友粉,實在不行,才網購速食的以解思鄉之情。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桂林米粉,個真假難辨的段子說,桂系軍閥李宗仁,1948年競選總統時甚至派飛機從桂林空運米粉到南京,宴請議員。圖源@南寧圈如果你去到湖南、廣西,千萬不要懷疑他們對米粉的虔誠。有人形容米粉:「聞一聞提神醒腦,嗦一嗦舒經活絡」。面對溼熱,廣東仔有老火靚湯,廣大嗦粉區人民也終於找到了自救的方法。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湖南人最先用辣椒入菜,米粉菜飯合一,製作簡便快速,迅速擴散征服了西南地區人民。還有一種說法是西南地區大多產早秈米,口感差,當地人將其製作成米粉改善口感。不過歷史上的米粉,用優質米制作的比比皆是,所以很難令人認同。不過,鄰近的湖南和廣西卻催生出了不同的米粉文化。它倆地形比較相似:三面環山,破碎的平原又夾雜著眾多河流。今天兩省最出名的米粉,基本都零散分佈在各地的稻米產區。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對外來說,楚文化和百越文化從來不輕易屈服,兩者雖然作為鄰居,可文化的認同感卻很低。這就形成了兩地紛複雜的米粉文化,但一對比,又都各自成體系。圖源@地球知識局湯底、米粉、碼子,最複雜的粉也不過這三樣。湖南米粉碼子豐富。以長沙米粉為例,有蓋碼跟炒碼兩種。蓋碼就是事先做好了碼子,粉出來後直接把碼子蓋在上;而炒碼,是在點粉時現炒出來的配菜,一般常吃的碼子有肉末酸豆角、香菜牛肉、雜醬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而常德牛肉粉照顧到回民的感受,將碼子分為漢、回兩類,漢族的有肉絲、炸醬、菌油、滷汁、蹄花、排骨、鱔魚等;回族碼子也很豐富,牛肉絲、牛雜、羊肉片、羊肚片、雞絲、鴨條、三鮮、牛筋……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而廣西人米粉的豐富體現在種類。南寧是粉種最多的城市,據說在南寧吃米粉可以一星期不重樣。廣西各地的廚子都樂意來南寧一展身手,期盼以一碗米粉征服省會。放眼廣西,粉的種類不下30種,有因形態出名的粉蟲、捲筒粉;有因做法出名的老友粉、生米粉;還有因氣味聞名的螺螄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湖南米粉湯底鮮美。郴州棲鳳渡魚粉的湯底,追求鮮味的極致,是湖南米粉裡的一股清流。河鰱魚必須鮮活宰殺,熬魚湯時加入郴州五爪朝天紅椒粉、當地豆膏、茶油等佐料,出來的底才能紅油鮮亮、又辣又香,同時又蓋住了河魚的土腥氣。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而廣西米粉湯底的味道則顯得特別且多樣。地道的螺螄粉裡,找不到一粒螺螄或者螺螄肉。用螺螄熬湯,鮮味完全被湯底吸收,細碎的螺肉便被人們棄之不食;而靠海的北海人則被稱為「貓象」,意思是他們頓頓離不了魚。用海鮮吊湯、做碼子的海鮮粉,是內陸的湖南人絕對享受不到的待遇。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湯底決定了一碗米粉的基本味道;米粉提供或順滑或勁道的口感;澆頭則是米粉的華麗點綴。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哪個城市才是米粉界的C位?

一個湖南妹坨和我說:喜歡一碗粉,不過是從小到大吃多了習慣了。再吃到怎樣令人驚豔的粉,他們還是執拗地認為,記憶中的那一碗吃下去最令人踏實、滿足。最後,她脾氣火爆地勸我:吃啊!去吃粉!不吃不是中國人!

/ 湖南 /

湘西米粉丨碼子就是半部湘菜菜譜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湘西米粉燉碼子,湘西人把碼子稱為「哨子」。圖源@地道風物湘西人不做炒碼粉,都是燉碼子。比起長沙和常德的米粉,湘西的「哨子」要豐富得多,比如:木耳肉絲、酸辣肚片、酸菜肉片、肥腸、香腸、紅燒肉、豬腳、排骨、牛肉……配上解膩的酸豆角和酸蘿蔔等小料,簡直人間美味。難怪有人說,碼子才是湖南米粉的靈魂。長沙米粉丨大城市的簡單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長沙人最愛吃易入味的扁粉。雖然少了些嚼勁,但湯底裡雞肉的鮮、大骨的醇,統統被扁粉吸收,嗦一口就能感受到湯底的美。長沙米粉的標配是小火慢煨的肉絲、酸菜、蘿蔔條和剁椒,根據個人喜好也常常加入炒碼,湘菜的爆炒和米粉合二為一,最能喚醒清晨昏昏欲睡的長沙人。常德米粉丨湖南第一牛肉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常德米粉,默認就是圓的。在常德人眼裡,長沙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麵而已。常德米粉,有免碼粉與油碼粉兩種,以牛肉油碼最為有名。半瘦半肥牛肉,加入山奈、花椒、桂皮等10多種香料,小火慢燉,這樣燒出來的牛肉,就是一碗常德牛肉粉的精髓所在。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醴陵特有的炒粉獨步江湖:食材簡單,做法也不復雜,味道全繫於廚子對火候的精準把握。豬油燒熱,滋滋爆響,下雞蛋、下豆芽快炒至五成熟,米粉下鍋,撒調料繼續爆炒,至金黃色時出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講究一個快字,慢條斯理的廚子掌控不了火與油。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用豬筒骨、雞架熬湯,至少八小時,才能吊出一鍋不輸蘇式湯麵的魚粉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此時魚肉裡的氨基酸等呈味物質溶解進湯底,粉又恰到好處吸收了濃郁鮮甜的湯汁,肉、粉、湯一樣都不容錯過。

/ 廣西 /

桂林米粉丨不來廣西,吃不到真·桂林米粉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你在外地吃到的所有桂林米粉,全部都是假的!天等人改良了桂林米粉,把幹撈變成了湯粉,澆頭也變成了五光十色的肥腸、排骨、魚丸……結果火遍全國。桂林人的滷菜粉,就是還賣五塊錢那種,米粉出鍋澆上滷水,鋪幾片鍋燒、脆皮、炸黃豆,就算大功告成。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螺螄粉的精華,一是在於螺肉和豬筒骨一起熬成的濃湯,螺肉早被燉為無形了;二是加上去吸味的碼子。炸腐竹、木耳、花生米、黃花菜、豆腐泡(油果)、鴨腳這些能狠狠吸收湯汁的配料,才和螺螄粉最配!螺螄湯在這些食材裡再度煥發,感覺不要太美妙了。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你也許能在別的城市找到桂林米粉和螺螄粉,可是一碗正宗的老友粉,出了南寧都難碰見。配料裡的酸筍和豆豉,也是檢驗老友粉是否對味的標準。好的酸筍和豆豉,都是老闆親自制作,密不外傳。加入老友粉湯裡,鮮中帶辣,喝一口便熱血沸騰。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豬腳洗淨、過油炸,再用茴香、陳皮、桂皮等滷料高溫慢燉,膠原蛋白溶解出來,把滷汁變成了「豬腳汁」。吃一口軟爛又有嚼勁的豬腳,還不是最幸福的。叫老闆多加點醇厚的豬腳汁,整碗粉才變得活色生香。

米粉的江湖,怎麼就成了湖南和廣西兩省爭霸

聞見柳州螺螄粉都覺得一股不可描述味道的人,看見生榨米粉估計直接就要對廣西說再見了。生榨米粉帶著一股「餿臭味」,味道來自於米粉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酵母菌。其實,帶著酸臭味的粉,才是純天然的米粉,而且越酸越正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