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一直偏高的人,该怎样调理身体呢?哪些方法可以降低血糖呢?

用户13259590886


血糖的调整需要综合治疗,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降低血糖,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调整的方式来降低血糖。在生活方式上建议进行分餐,也就是在吃正餐的时候刻意的减少一部分的食物摄入,同时将这一部分减掉的食物放在两餐之间当加餐进食,这样可以避免在吃正餐的时候大量能量摄入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同时可以避免因为减少食物摄入量而出现下一餐前低血糖的可能。

除饮食方式干预外,还可以在进餐之后半个小时左右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过多的能量消耗,以降低餐后血糖。在药物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要功能的药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药物是糖苷酶抑制剂,这个药物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中的消化以及吸收时间,从而使餐后血糖升高的部分很明显。也可以选择短效胰岛素促泌剂或者短效胰岛素,这两类药物可以迅速在体内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起效时间又相对偏短,出现下一餐前低血糖的风险也较低,这些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本身的胰岛功能来确定,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在药店当中购买,首次服用建议到糖尿病科进行胰岛功能的检测,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血糖控制。

熟练掌握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垂体、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医联媒体


降低餐后血糖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早餐要准备粗杂粮的主食,如全麦面包、燕麦、玉米等,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瘦肉等,还要吃100克左右的蔬菜,如木耳、黄瓜、西红柿、菠菜等。上午可以吃点低糖水果或坚果作为加餐。午餐饮食种类多样化,要吃主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按蔬菜汤、蔬菜、鱼虾肉蛋、主食的进食顺序用餐,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晚餐饮食清淡,吃七成饱即可,早餐和午餐没有吃到的粗杂粮及蔬菜,晚餐可补齐这些食物。

2、注意少吃或不吃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控制一天的总摄入量。

3、餐后一小时锻炼身体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舞、快步走、健身操等,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5-7天。

4、加强血糖监测,遵医嘱合理选择降糖药物来控制餐后血糖,按时服药。


糖尿病之友


首先餐后血糖高,不能只依赖于药物,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和运动上要注意。药物只是帮助控制血糖,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而依旧暴饮暴食,该吃吃该喝喝,血糖肯定控制不好。在吃药的同时饮食和运动也要跟上,为什么建议糖尿病患者饭后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因为运动可以带动肌肉消耗葡萄糖,调节血糖的作用。

要根据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合理控制血糖,光是药物治疗是不可取的,需要全方位,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到血糖稳定。


养生大讲糖


在如今这个物质生活条件极为丰富的时代,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也是日子增加,而血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朋友在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没有检测餐后血糖,等到出现一些糖尿病症状后,去医院就诊时才发现空腹血糖值是正常的,但是餐后血糖值却十分高。这种餐后血糖高是糖尿病吗?该怎么办了?


正常情况下人体餐后血糖高于正常值,但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临床称为“餐后高血糖”。正常人吃饭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餐后2小时血糖值会小于7.8 mmol/L,并且在下一次进餐前能够使血糖回到正常水平。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11.1 mmol/L,则说明你已经是糖尿病的一员。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和11.1 mmol/L 之间,即使空腹血糖水平正常,也会被诊断为糖耐量损害,这种餐后高血糖将加速并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可见餐后血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当我们出现餐后血糖偏高,除了到医院就诊外,以下是需要注意的:

  1. 合理搭配饮食:糖尿病的患者想控制血糖,应该控制饮食热量的摄入。讲究均衡饮食,应该做到粗细的搭配,荤素的搭配。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尽量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少吃油炸的食物。确诊糖尿病者应该做到少吃多餐。


  2. 坚持运动:运动有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做30分钟主动运动血糖可下降4~6mmol/L。平时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主动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等。



  3.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若生活方式改变仍无法将餐后血糖无法控制在目标内,就要及时使用药物来控制餐后高血糖。(具体用药咨询专科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