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该怎么治疗?

哈哈217367334


新生儿肺炎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感染因素多见。新生儿吸入被污染的羊水、粪渣、奶汁等物质皆可引发。有的宝妈心存疑惑:孩子呛奶、呛羊水可以导致肺炎的道理我能理解,为什么我的孩子连水都没喂一口,生下来大夫就说有肺炎呢?要说是感染,从哪来的感染呢?其实,新生儿的感染可以发生在孩子分娩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的各个环节里。自然界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是无孔不入的,它们一直对新生命虎视眈眈。一旦发现孩子的免疫系统出现懈怠就迅速乘虚而入,对新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众所周知,胎儿在母体中是完全浸泡在羊水里面的,如果此时的羊水已经被细菌、病毒或是原虫感染,那么孩子在妈妈的子宫内就有可能被致病微生物感染。研究显示,宝妈存在绒毛膜羊膜炎或羊膜早破24小时以上的孩子,羊水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概率达到50%~80%以上。因此目前建议有羊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在分娩前可使用抗生素预防胎儿感染。新生儿娩出后如果出现呼吸频次加快(大于六十次/分),需要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监护,并选用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三到五天,然后根据痰培养/血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当孩子存在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时,可以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者根据感染的病毒选用药物,如感染巨细胞病毒,需要使用更昔洛韦;疱疹病毒需要使用阿昔洛韦。

治疗过程中对孩子常规进行心肺监护,监测血压、血糖,记录二十四小时出入量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孩子不能主动摄食,需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总之,新生儿肺炎需要引起宝爸、宝妈们的高度重视,需要及时进行救治。祝宝宝身体健康。


儿科恩铭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1)羊水吸入肺炎 ①对症治疗: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头罩吸氧,或机械通气;②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生素。

(2)胎粪吸入性肺炎 关键是改善通气和氧疗支持。①清理呼吸道:对有羊水胎粪污染且宫内窘迫的新生儿,需立即评估其有无“活力”,“无活力”即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肌张力低下,和(或)心率<100次/分。在分娩后呼吸出现前,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注意胃内容物也应吸净,避免误吸。有活力者需注意监护其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表现。②监测和观察项目: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呼吸窘迫症状和体征,减少不必要的刺激。X线胸片监测肺部病变,注意有无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③氧疗:当PaO2<60mmHg或TcSO2<90%时,应根据缺氧程度进行氧疗,维持PaO260~80mmHg或TcSO292%~97%为宜。轻者选择鼻管、头罩给氧。当FiO2>0.4时可用CPAP(持续气道正压)治疗,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压力4~5cmH2O,临床及X线胸片提示肺过度充气时应小心,压力不宜太高。当PaO2<50mmHg,PaCO2>60mmHg时,常采用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机械通气,如胸片以肺不张为主或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初调时吸气峰压可稍高25~30cmH2O,吸气时间可适当延长,吸/呼比1:1~1.2,呼吸频率35~40次/分;如胸片以肺气肿为主或血气以PaCO2增高为主,初调时吸气峰压应稍低20~25cmH2O,吸/呼比1:1.2~1.5,呼吸频率40~45次/分。对于常频呼吸机应用无效或有气漏如气胸、间质性肺气肿者,用高频振荡通气,高频呼吸的频率为8~10Hz,可能有较好的效果。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时,可采用快频率(>60次/分)的常频通气,维持pH7.45~7.55,PaCO225~35mmHg,PaO280~100mmHg,TcSO297%~99%,通过碱化血液可降低肺动脉压,是临床上经典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NO吸入、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肺(ECMO)也取得一定的疗效。④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保暖、镇静,热卡供应,维持血压、血糖、血钙正常、纠正酸中毒等。保证入量,适当限制液体。注意胸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尤其对机械辅助呼吸者。⑤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国内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200mg\u0014p)治疗MAS(胎粪吸入综合征),应用后6小时及24小时血氧合状态显著提高,且早期应用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气漏的发生,改善氧合,缩短应用机械通气的时间。⑥抗生素的应用:仅凭临床表现和X线片鉴别MAS和细菌感染性肺炎比较困难。常需要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积极寻找细菌感染的证据(血培养、气管分泌物培养等),以确定抗生素治疗的疗程。

(3)乳汁吸入性肺炎 ①清理呼吸道:立即用吸管或气管插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改善通气和供氧: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式。X线胸片监测肺部病变,注意有无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③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广谱抗生素,可取气管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④对症治疗:保证营养。轻症者可少量多次喂奶,重症不能喂哺者需静脉输液,必要时给肠外营养。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①呼吸道管理: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伴严重肺不张者行气管冲洗。②供氧:维持血气PaO2在50~80mmHg之间。轻症予头罩给氧;当缺氧无改善且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时,可CPAP治疗;血气PaCO2≥70mmHg者、或FiO2>0.8时,PaO2≤50mmHg者、或反复呼吸暂停者,需机械通气治疗。因肺炎时多伴有肺气肿,初调参数PIP(吸气峰压)20cmH2O左右,PEEP3~4cmH2O,呼吸频率40~50次为宜。③控制感染:考虑细菌感染而病原未明时,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联合应用。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青霉素。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巨细胞病毒肺炎首选更昔洛韦。④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⑤支持治疗保证热量和生理需要量,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避免误吸,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注意输液勿过快过多,以免心衰。可静注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